這陣子填寫了一份資料,資料與我們日常對約聘人員的觀察和績效有關,以此作為決定去留的一份依據。
裡面列出了需要評比的各個面向,在勾選和做質性描述時,讓我不禁思考:
我們對於「工作→評價面向→評價」的經歷,是否清楚呢?
也想到Steve老師的課程中,很常出現「具體的評分架構和分數」,還有「每個分數背後代表的意義」和「評分標準」。其實對我們來說,無疑都是一份自我評價的指標。
就好像玩遊戲時,我們會先看遊戲規則,什麼情況下可以加速通關?何時可以額外獲得bouns,什麼狀況會扣分,什麼情況下可以晉級。如果沒有閱讀或不理解,可能常被扣分了也不曉得發生什麼事。
各種證照、資格考也是,好比教師甄試,總要先過第一關筆試,再來才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知識,如果第一關都不準備,空有絕佳的教學經驗,也無法助你突破重圍。
工作也是如此,對職人來說,明白工作的「遊戲規則」,怎樣可以獲得bouns,避免扣分,提升晉級機率,就可以避免白忙一場又受挫。
「投其所好」,投職場的好,把對的事情做好,做到位,除了省下大把白費的時間,還有成就跟讚美,以及隨之而來的bouns(加薪晉級),何樂而不為?
商學院的指標要記得拿出來對照一下,幫助自己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刀口上!
而主管們也可以把這份指標拿來跟員工或是夥伴們分享,大家有個方向和共識,就更容易聚焦啦!
- 文中提到的課程為納帝思商學院的職人通識課。
- 同步發表於個人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