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太難?|| 你能同理心理疾病患者經常的不尋常痛苦日常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心理疾病患者經常的不尋常痛苦日常

今早讀到@faireshart 坦誠赤裸裸寫下,給患有心理疾病患者,鼓勵他(她)們無須自責,或與其他心理健康狀況較佳的人,去作不對等比較,打擊或令自己羞愧。她自己也長期患有心理疾病,但從不放棄尋求專業協助、努力療癒,甚至選擇勇敢、慷慨地,去進一步將療癒間的體驗、情緒起伏、學習到的心理學知識、及接受自己與病況的過程,透過組織社群與給予溫暖支持,讓需要的同路人感到不孤單。

10 張圖文內容裡頭,簡明扼要說明了極易遭受一般人誤解的發病日常,也分享給大家了解!
Photo courtesy: @fairesheart (on Instagram)
#給予同理和尊重
許多誤解、無法同理、或對心裡疾病和心裡健康缺乏正確觀點與知識的人,常常容易對心理疾病患者貼標籤,對他們採批判、嘲諷或看不起的不友善態度; 有些人更毫不同情、不尊重地扭曲、簡化病症成因,也難以領會心理疾病患者每天都得與自己情緒和外在世界可能帶來的突發刺激對抗,那是一場艱耗盡心神精力+辛苦掙扎的長期痛苦作戰。
多一點點願意了解、懷抱同理心、關懷言語的支持和鼓勵、甚至欣然行動作伴,都是能直接幫助心理疾病患者的重要慰藉與協助,尤其對於儘管身心遭受極大抑鬱煎熬,卻仍時刻不放棄積極尋求療癒可能的人來說。這條復原之路從不簡單,需要花上一些時間真正去療癒創傷。
#完美主義及有害的生產模式
Photo courtesy: Vogue Hong Kong
Photo courtesy: Vogue Hong Kong
昨晚知名R&B流行歌手李玟驟然過世的消息一出,大家都很震驚也難過不捨。幕前數十載的美麗身影,永遠活力四射、面帶開朗笑容,演唱技法精湛高超的清亮歌聲,動感出色的舞台演繹,...背後都是無數不為人知的極端努力心血付出,完美主義變相苛刻地不健康驅策。

說到完美主義,除了心理學普遍證實與童年創傷或過往受創經驗緊密相關之外,事實上,社會長期普遍錯誤頌揚與高倡的「有害的生產模式」(toxic productivity) ,更無形之中,在生活裡設下不合理且難以達成的完美績效誘網,逼使在現代生活中已經過度焦慮和忙碌的人們,更加沒有意識地幾近一天24小時,盲目追求物質享受、名聲、高分成績、成就、成功...。近十年的網路倍加普及以及社群媒體風行,更讓人分分秒秒都要上癮地關注手機、掛在網路上,長期慣性疲累和工作過頭之後,身心自然更虛弱,容易患上不管是生理或心理疾病。

#永遠的好心情
Photo courtesy: Google Image
祝福Coco 一路安心離開。希望妳找到心目中永恆的愛、美麗與平靜,在天際的另一端。謝謝妳時而動人繾綣、時而高亢歡樂詮釋的支支精彩歌曲,總貼切蘊含妳漂亮無比的韌性與自由魅力。特別感謝妳充滿耀眼陽光燦爛的單曲,Sunny Day+好心情,陪伴我走過那段最黑暗的人生時期之一。
曾經年少無知才幻想著,要不,就是找到一個讓我能天天臉上掛滿笑容的人,或者,就是我非得成為那個讓身邊每個人天天都滿意開心的人,生活就能從此平順無憂。
經歷那些歲月流轉,之後我才逐漸明白:自己必須先成為那個讓我快樂和滿足的人,自主擁有好心情,然後,我才能吸引和邀請更多同樣可以為生命多帶來風和日麗和溫柔幸福的人,進入到我的生命之中。xo
Photo courtesy: @lumenx_co (on Instagram)
後記:早上剛偶然讀到心理師洪培雲 (@洪培雲的心理觀察 on FACEBOOK)的動態,一時很有感觸,拿來做結語正合適:
「只要對心理學的研究有些了解就知道。
一次負向經驗,需要三倍正向經驗來抵消。如果是來自親近的人,則是需要五倍,雖然已有更新研究指出,是六倍。
無數次善待自己,也善待別人。
尤其是親近的人,你今生的重要關係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he AA EFFECT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幾天,跟身邊的人不約而同紛紛聊起了家庭與伴侶關係間的控制意圖與行為,各種版本血淋淋的「情緒勒索」。 事件本身不便具名,但有共同的最大特點都在於:主要有一家庭成員或伴侶之一,長期(幾乎每天)或者經常需要控制身邊所有人的大小決定、做事的方法和流程細節,甚至他人如何感受和反應,...
「也許存在你生活中那些非凡驚豔的事物,取決於你所能留意到的。」(“Maybe the amount of extraordinary things that happen in your life depends on what you notice.”~Sophia Joan Short)...
儘管看到這些曾(幾度)被侵犯仍終於勇敢站出來的人的遭遇及身心創痛感到難過與氣憤,但眼見#METOO 風潮終於可以延燒到台灣,對社會與國家,以及更廣義層面的療癒創傷和過去來說,都是一個正向的進步。 整理&分享給大家最近讀到這些性騷擾、性侵新聞的看法:...
#回家 At Home with/in Myself 回到台灣,重新適應喧囂便利城市中稍嫌太擁擠紛擾的生活裡,住家附近的菩薩寺,總像是及時沙漠中的綠洲,優雅靜緻地提供一方空間,隨時能幫助自己身心安心返家,回到最舒適和從容的閒適平衡狀態。...
今天開始,我對愛的定義跟要求,有了一個全新轉變的思維,及更貼近我的詮釋方式。 # 創傷負累 vs 愛自己出發的愛觀點 一直以來,很長的時間,我看待自己想要的愛以及自己在愛裡的位置,仍然都站在一個受到過去童年愛的創傷影響的負面角度理解。我常常習慣不自覺說著,因為過往童年被重度忽略情緒和愛的需要,...
時尚結合人工智能(AI):Coperni 2023年秋冬系列 Coperni (@coperni) 繼上一季時裝發表最末獻上一段15分鐘噴灑布料上身的驚豔創意,席捲網路爆紅之後,今年又透過操作熱門人工智能(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議題,從邀請函設計到秀場情境精彩結合機
前幾天,跟身邊的人不約而同紛紛聊起了家庭與伴侶關係間的控制意圖與行為,各種版本血淋淋的「情緒勒索」。 事件本身不便具名,但有共同的最大特點都在於:主要有一家庭成員或伴侶之一,長期(幾乎每天)或者經常需要控制身邊所有人的大小決定、做事的方法和流程細節,甚至他人如何感受和反應,...
「也許存在你生活中那些非凡驚豔的事物,取決於你所能留意到的。」(“Maybe the amount of extraordinary things that happen in your life depends on what you notice.”~Sophia Joan Short)...
儘管看到這些曾(幾度)被侵犯仍終於勇敢站出來的人的遭遇及身心創痛感到難過與氣憤,但眼見#METOO 風潮終於可以延燒到台灣,對社會與國家,以及更廣義層面的療癒創傷和過去來說,都是一個正向的進步。 整理&分享給大家最近讀到這些性騷擾、性侵新聞的看法:...
#回家 At Home with/in Myself 回到台灣,重新適應喧囂便利城市中稍嫌太擁擠紛擾的生活裡,住家附近的菩薩寺,總像是及時沙漠中的綠洲,優雅靜緻地提供一方空間,隨時能幫助自己身心安心返家,回到最舒適和從容的閒適平衡狀態。...
今天開始,我對愛的定義跟要求,有了一個全新轉變的思維,及更貼近我的詮釋方式。 # 創傷負累 vs 愛自己出發的愛觀點 一直以來,很長的時間,我看待自己想要的愛以及自己在愛裡的位置,仍然都站在一個受到過去童年愛的創傷影響的負面角度理解。我常常習慣不自覺說著,因為過往童年被重度忽略情緒和愛的需要,...
時尚結合人工智能(AI):Coperni 2023年秋冬系列 Coperni (@coperni) 繼上一季時裝發表最末獻上一段15分鐘噴灑布料上身的驚豔創意,席捲網路爆紅之後,今年又透過操作熱門人工智能(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議題,從邀請函設計到秀場情境精彩結合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名思覺失調症患者在面臨壓力和挑戰時,重新思考人生,並透過同儕支持和復元課程,找到了改善心情和情緒的方法,並希望社會能多給予更多理解和接受。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人生有時有過不去的坎,一種外界不容易理解的苦,那就是「憂鬱症」。 而陪伴在憂鬱症患者的照顧者,面對這種「跟自己過不去」的家人或親人,身上背負的壓力和說不出的苦,不亞於患者。 作者多琪·柯恩,因為她親愛的丈夫,深受憂鬱症之苦長達三十年之久,所以她想分享她自身陪伴丈夫的經驗,來支持有相同
Thumbnail
當我剛確診患有躁鬱症時,醫生提醒我「相由心生」,意味著我們的表情影響著我們的心情。透過一個朋友的故事,我們能深刻了解情緒疾患對患者的影響,並認識到患者的需要。在面對患者時,我們應該更理解、更溫柔、更體諒,而不是批評或評論他們。這篇文章深入講述了患有情緒疾患的人在面對社會壓力時的心情和需要。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此文章描述憂鬱症並非可怕之事。 作者親身經歷九年憂鬱,從一開始的恨與討厭,逐漸轉變至理解與接納自己。他認為,正是因為憂鬱的存在,他學會珍惜幸福,並重視愛的價值。
Thumbnail
情緒療癒是一個複雜又曲折的旅程,面對和處理情緒是一種挑戰,之所以有些人中斷旅程,甚至有些人會感到卻步,因為這也算是某種程度的自我挑戰 面對內在情緒:情緒療癒需要人們直接面對內在深層的情緒和痛苦,這些情緒可能長時間被壓抑或忽視,當人們開始探索這些情緒時,可能會引發不安和不舒服的感覺,甚至感到害怕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名思覺失調症患者在面臨壓力和挑戰時,重新思考人生,並透過同儕支持和復元課程,找到了改善心情和情緒的方法,並希望社會能多給予更多理解和接受。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人生有時有過不去的坎,一種外界不容易理解的苦,那就是「憂鬱症」。 而陪伴在憂鬱症患者的照顧者,面對這種「跟自己過不去」的家人或親人,身上背負的壓力和說不出的苦,不亞於患者。 作者多琪·柯恩,因為她親愛的丈夫,深受憂鬱症之苦長達三十年之久,所以她想分享她自身陪伴丈夫的經驗,來支持有相同
Thumbnail
當我剛確診患有躁鬱症時,醫生提醒我「相由心生」,意味著我們的表情影響著我們的心情。透過一個朋友的故事,我們能深刻了解情緒疾患對患者的影響,並認識到患者的需要。在面對患者時,我們應該更理解、更溫柔、更體諒,而不是批評或評論他們。這篇文章深入講述了患有情緒疾患的人在面對社會壓力時的心情和需要。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此文章描述憂鬱症並非可怕之事。 作者親身經歷九年憂鬱,從一開始的恨與討厭,逐漸轉變至理解與接納自己。他認為,正是因為憂鬱的存在,他學會珍惜幸福,並重視愛的價值。
Thumbnail
情緒療癒是一個複雜又曲折的旅程,面對和處理情緒是一種挑戰,之所以有些人中斷旅程,甚至有些人會感到卻步,因為這也算是某種程度的自我挑戰 面對內在情緒:情緒療癒需要人們直接面對內在深層的情緒和痛苦,這些情緒可能長時間被壓抑或忽視,當人們開始探索這些情緒時,可能會引發不安和不舒服的感覺,甚至感到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