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減脂?運動流汗根本一點都不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想減脂?運動流汗根本一點都不重要!

有注意到嗎?

這邊標題我用的是減脂而不是減重!

如果量過Inbody都會知道,體重主要是由身體含水量、肌肉、骨骼、蛋白質組成,其中身體含水量的重量是最容易改變,可能流汗體重就下降,多喝點水,或是前一晚吃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在喝水,隔天體重就會往上增加一、兩公斤,然而這些改變都是短暫的,只要改變生活習慣,馬上就會改變體重,所以我標題用的是減脂,而非減重。

體脂率才是影響外觀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們主要減掉的目標是脂肪而非體重,而減少脂肪除非你去抽脂,不然都不是短時間可以改變的,順便一提,冷凍減脂它會破壞該部位的脂肪細胞,被破壞後的脂肪細胞會 重新回到身體的循環,這部分都是有相關研究的,但這部分被冷凍減脂破壞的脂肪細胞,究竟是排掉了,還是在身體繞了一圈,又回到原位,關於這部分後續的資訊是沒有研究報告的,所以他對於當下外觀改變有沒有效過?看起來是有!但對於後續是否能維持,我只能說不知道!



raw-image


那熱量消耗與甚麼有關呢?

我們在計算熱量消耗時,有一個詞叫代謝當量(metabolic equivalent ,MET),以下簡稱MET,MET是由實驗做出來的平均熱量消耗數值。實驗方式是將人留在密閉空間,監測受試者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消耗多少氧氣,以生理反應來說,當我們開始運動,會消耗氧氣,產生能量的同時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你說無氧運動不需要氧氣?只是當下不需要氧氣,當停止無氧運動,氧氣就會參與近來,合成儲備的能量,應付下一次的高強度運動,這過程就會產生所謂的氧債或事後燃效應,這部分我們之後再詳細的討論,當身體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就會隨者血液到肺部做交換,二氧化碳濃度越高,血液流動的速度就會越會,所以心跳增加,為了快速交換氧氣跟二氧化碳,呼吸速度就會增加,所以與其說脂肪是被排出來的,不如說脂肪是被呼吸呼出來的,而之前鬧得很夯的,看鬼片減肥法,多半也是按照這個理論來的吧,雖然我不能確定看鬼片是不是真的能減肥,但至少還有部分的科學依據。

想了解更詳細的熱量消耗是怎麼計算,與身體對熱量消耗的反應可收聽Podcast"吾聊人生":【健身邪教】014流汗就會瘦?你不知道,熱量消耗的真相其實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雅各教練的沙龍
21會員
16內容數
目前就讀師大運動科學系碩士班,主修運動心理學,與其說是心理學不如說是運動腦科學,主要研究運動與大腦間的關係,運動員在比賽場上過度緊張該怎麼辦?如何預防老人失智?運動的小孩都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工作總是頭昏腦脹情緒差,這些答案都能在運動心理學找到答案。
雅各教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7
國小生:"不愛讀書,那你去體育班吧!" 國中生:"不去練球,你要去打架鬧事?" 高中生:"你不繼續練,又不讀書,你還能做甚麼?" 大學生:"我不知道做甚麼,只好繼續打球,反正我也不會唸書" 出社會後:"學體育賺不到錢,只好去做不用腦的工作" 這些你是否也似曾相識 但你知道嗎?學體育的小孩其實更聰明!
Thumbnail
2024/03/27
國小生:"不愛讀書,那你去體育班吧!" 國中生:"不去練球,你要去打架鬧事?" 高中生:"你不繼續練,又不讀書,你還能做甚麼?" 大學生:"我不知道做甚麼,只好繼續打球,反正我也不會唸書" 出社會後:"學體育賺不到錢,只好去做不用腦的工作" 這些你是否也似曾相識 但你知道嗎?學體育的小孩其實更聰明!
Thumbnail
2024/01/27
運動心理學中個人的人格特質和環境的關係是很重要的。透過瞭解心理核心、典型反應和角色相關行為,可以更深入瞭解個人。另外,影響人格的五大因素包括心理動力論、特質論、情境論、交互作用論和現象論。這些理論可以幫助瞭解運動者,提供相對應的指導,促進運動者表現和長期運動的意願。
Thumbnail
2024/01/27
運動心理學中個人的人格特質和環境的關係是很重要的。透過瞭解心理核心、典型反應和角色相關行為,可以更深入瞭解個人。另外,影響人格的五大因素包括心理動力論、特質論、情境論、交互作用論和現象論。這些理論可以幫助瞭解運動者,提供相對應的指導,促進運動者表現和長期運動的意願。
Thumbnail
2023/10/09
2019年,台灣的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360萬,佔總人口的15%,這顯示我們已處於高齡社會。預計到2025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20%,使台灣成為超高齡社會。在面對少子化、長時間工作和相對低薪的社會背景下,仰賴後代養老已經不再現實。傳統的農業社會或許曾行之有效,但現今社會變化迅速
Thumbnail
2023/10/09
2019年,台灣的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360萬,佔總人口的15%,這顯示我們已處於高齡社會。預計到2025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20%,使台灣成為超高齡社會。在面對少子化、長時間工作和相對低薪的社會背景下,仰賴後代養老已經不再現實。傳統的農業社會或許曾行之有效,但現今社會變化迅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減肥的天條:「熱量負平衡」(俗稱熱量赤字),就是攝取熱量小於消耗熱量
Thumbnail
減肥的天條:「熱量負平衡」(俗稱熱量赤字),就是攝取熱量小於消耗熱量
Thumbnail
減重與減脂是一般大眾最常見的煩惱,並開始接觸運動的原因,多數人在還未能辨識訓練是否適合自己,就一股腦地栽進了瘦身幻想中。 對於大眾來說減重與減脂大同小異,並認為兩者應該相輔相成,有一就有二,但這個觀念錯得離譜。 對於受過一定重量訓練教育的教學者來說,兩者之間相差甚遠。 減重還是減脂 在多數情
Thumbnail
減重與減脂是一般大眾最常見的煩惱,並開始接觸運動的原因,多數人在還未能辨識訓練是否適合自己,就一股腦地栽進了瘦身幻想中。 對於大眾來說減重與減脂大同小異,並認為兩者應該相輔相成,有一就有二,但這個觀念錯得離譜。 對於受過一定重量訓練教育的教學者來說,兩者之間相差甚遠。 減重還是減脂 在多數情
Thumbnail
想減脂?運動流汗根本一點都不重要! 有注意到嗎? 這邊標題我用的是減脂而不是減重! 如果量過Inbody都會知道,體重主要是由身體含水量、肌肉、骨骼、蛋白質組成,其中身體含水量的重量是最容易改變,可能流汗體重就下降,多喝點水,或是前一晚吃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在喝水,隔天體重就會往上增加一、兩公斤,然而
Thumbnail
想減脂?運動流汗根本一點都不重要! 有注意到嗎? 這邊標題我用的是減脂而不是減重! 如果量過Inbody都會知道,體重主要是由身體含水量、肌肉、骨骼、蛋白質組成,其中身體含水量的重量是最容易改變,可能流汗體重就下降,多喝點水,或是前一晚吃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在喝水,隔天體重就會往上增加一、兩公斤,然而
Thumbnail
到現在還有人信這種東西....減肥只有唯一一個原則:熱量缺口。當你的熱量攝取大於消耗,產生熱量盈餘,就會胖;當你的熱量攝取小於消耗,產生熱量缺口,就會瘦。 而你的身體就是一個整體,多出來的熱量形成脂肪後,會分別送存到身體各部位。如要消耗,也是按照順序拿出來耗。
Thumbnail
到現在還有人信這種東西....減肥只有唯一一個原則:熱量缺口。當你的熱量攝取大於消耗,產生熱量盈餘,就會胖;當你的熱量攝取小於消耗,產生熱量缺口,就會瘦。 而你的身體就是一個整體,多出來的熱量形成脂肪後,會分別送存到身體各部位。如要消耗,也是按照順序拿出來耗。
Thumbnail
只運動、沒有減少攝取熱量,其實是無效的,就好像控制組的衛教一樣無效。
Thumbnail
只運動、沒有減少攝取熱量,其實是無效的,就好像控制組的衛教一樣無效。
Thumbnail
『我就問,怎麼降體重?先把數學學好』 熱量消耗>熱量攝取=熱量赤字,不一定只能靠少吃,也需要靠多運動。 能量攝取來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
Thumbnail
『我就問,怎麼降體重?先把數學學好』 熱量消耗>熱量攝取=熱量赤字,不一定只能靠少吃,也需要靠多運動。 能量攝取來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
Thumbnail
身上的肥肉一層又一層,肚子變得越來越團結,總喊著要少吃多運動、要努力減肥,但卻總是半途而廢和失敗。問題時常出在你不知道到底怎麼計算自己消耗了多少熱量?沒有量化的數據,許多強大的減肥動機,也很容易在痛苦又無趣的減肥過程讓你放棄啦~
Thumbnail
身上的肥肉一層又一層,肚子變得越來越團結,總喊著要少吃多運動、要努力減肥,但卻總是半途而廢和失敗。問題時常出在你不知道到底怎麼計算自己消耗了多少熱量?沒有量化的數據,許多強大的減肥動機,也很容易在痛苦又無趣的減肥過程讓你放棄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