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我們感覺被承接住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情緒難以消化的時候,堵在心口的鬱結實在難以安放呀!總要想著現在、立刻就能衝破令人彈不得的淤塞感。此時你也會找人聊聊天、抒發自己的感受嗎?憂鬱伴侶曾經分享她的傾訴經驗:「很常被打斷,然後對方就開始講道理了。有時候還會被笑說這又沒什麼,真的是越說越氣。」

從此伴侶不太找人說心裡話。那你呢?說到傾訴心裡話,你心中有浮現適合的人選嗎?為什麼會想到這個人,而不是另一個人?伴侶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感受:「我願意說是因為我相信你。而且,我覺得被承接住了。」



是什麼讓我們感覺被承接住了?

除了「被承接」外,有些人是因為「信任感」而選擇向他人傾訴。與伴侶的相處中,我發現要讓對方在親密關係中暢所欲言,光有「信任」是不夠的。信任感是親密關係的基礎。不過,有信任感不一定會有被承接的感覺。


被承接的3種可能

透過與伴侶的對話,我試著從個人在關係中的3種「自我需求」切入,整理出我們感覺被安全接住的3種可能


感到同理
「在我與你的關係裡,自我被看見了」

都道同理重要,但如何讓對方有「被同理」的感覺呢?我認為在同理之前,首要著重的事是好好聽人家把話說完。如同伴侶所描述的,話都還沒說完就被打斷,對方還開始講起道理,有時候會讓當事人認為我們只是想灌輸自己的價值觀、捻斷不好的念頭。

  • 我的陪伴方式:傾聽是很好起點。傾聽能聽見通往感受的關鍵,畢竟心情好不好與感受有關嘛!知道感受才能夠提取相關的情感記憶去「同理」別人。

有些人很快就能捕捉到他人感受,透過共情來同理對方。可惜我沒這樣的技能(擦汗),我的方法是「用問的」。例如:發生了讓他誤解你的事情,你有什麼感受呢?

tips:有些時候,光是傾聽就能舒緩對方的焦慮與不安。另外,當我們不知道對方的感受時,切勿胡亂猜測。我們只需要詢問,並依照對方的描述表達明確的接收或相關的情感反饋,也能達到同理的效果。


內外梳理
「在我與世界的關係裡,自我被接納了」

有些人喜歡同仇敵愾,能爲被同理而舒緩情緒。但思緒糾結如伴侶,內在一邊摧毀自我價值,同時以主觀的視角超譯外在發生的事。光是自我被看見,還無法阻止胡攪蠻纏的自我為難。此時陪伴她釐清相對的客觀事實變得重要,有種類似引渡的效果。

  • 我的陪伴方式:伴侶詮釋她的視角,我會重述並確認她的意思。再分享我觀察到的版本與我感受到的意思,試著讓伴侶的痛苦視野看向另一種可能性。

不否認對方的觀點與感受,會讓人有被接納的感覺。此時再加上基於觀察的實況描述,則能練習以另一種視角看待事情。更深層的釐清事情全貌能減少不安,協助伴侶安全地將情緒落地。

tips:確認語意很重要,我不會也不能代替她詮釋某個視角帶來的感受,否則我也極大可能會超譯她。超譯疊加超譯,會讓事情扭曲到面目全非。


回歸平靜
「在我與自己的關係裡,自我被安放了」

有些時候,明明被同理了感受,也知道事實不是自己想的那樣,可內心就是不平靜。此時我們需要的不只是自我能被看見、被接納,而是允許事情流經自己,讓內在回歸平靜、安放自己的心。

  • 我的陪伴方式:將伴侶的立場與客觀的描述重疊,比對出差異性、指出可能性。試著讓事情從負面事件平衡成「好像也還好」。允許事情稀鬆又平常。

一旦願意放開對單一詮釋的執著,以更富有彈性的視角看待事件,等同於是放過自己、讓自己能平靜自處。

tips:如果你能讓事情被認知成「一件好事」,那也是很不錯的結果。我們只需要留意過於積極的引導,是否會將人帶往其他面向的失衡。




總結

是什麼讓我們感覺被承接住了呢?我認為是「感受同理、內外梳理、回歸平靜」。除了常見的同理,梳理與平靜之於我而言,也有從不同面向承接的效果。

從不同關係中的「自我需求」為切入,用個人與「他人、世界和自己」的關係,辨識出我們墜落時,可能是被哪一層關係承接住了。同時也提醒自己,在感到鬱結時我們有不同方法可以使用。


整理

  • 同理:最常被感受到承接,療癒之處在於自我狀態能被看見。因為被同理了,在「我與你(他人)」的關係裡,我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被看見。
  • 梳理:不被否認感受並以客觀的視角一起梳理現況,因而知道自己被接納了。在「我與世界」的關係裡不再逃避,願意讓內心與實際情況對接。
  • 平靜:回歸內在平安、安放自己的心,允許事情稀鬆又平常。在「我與自己」的關係裡,我能夠放過自己、平靜自處。


你也曾經被承接住嗎?你的傾訴經驗通常是踩雷還是被好好接住了呢?歡迎在底下留言分享你的經歷,說不定能為他人帶來一點靈感唷~

祝福看見文章的您:)



【延伸閱讀:傾聽】


一個普通人
陪伴憂鬱伴侶的小記


👉🏻如果喜歡文章請按下【愛心】❤️
👉🏻持續來點靈感請按下【追蹤】✅
👉🏻文章有所幫助也歡迎【贊助】☕️

每個慷慨的行動,都將成為我持續前行的燃料🚀

🌟 追蹤 👉🏻「憂鬱你好,這是我女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很幸福,一直有被承接住!這是我自己認為的。但我的朋友有天突然和我說,我覺得你會幸福是應該的。我:?朋友:因為妳同樣忍受了很多伴侶的壞脾氣,只是自己沒發現罷了!我沒有反駁,只是自己很清楚“承接”一直都是雙向的。又或者說,我通常只注意到別人給予我的,很少關注自己承接的。哈哈,好饒口!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1/08
林燃(創作小說家) 不愧是小說家👏🏻
莫絳珠-avatar-img
2023/11/08
反觀我自己,我似乎一直是那位傾聽者,常常不知不覺間,不少人在我面前突然打開心房說了很多,包括一些秘密(?)其實我也沒問什麼....有時,當傾聽者久了,感受太多沒準備好的負面情緒,其實有點負擔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1/08
莫絳珠 能夠感覺對方要「洩洪」也很厲害呢!透過大自然能夠恢復元氣,真的是太美好了:)
喬安納-avatar-img
2023/11/08
"知道事實不是自己想的那樣,可內心就是不平靜"我也很常這樣欸 XD 需要一段時間沉澱才能慢慢沉靜下來。Tips 很有用,太積極的引導有時反而又感到被攪動了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1/08
喬安納 謝謝納的閱讀與留言~~(忍不住助跑飛撲上去)
野口夏-avatar-img
2023/11/08
真的就像粥說的一樣,有時光只是傾聽,就能舒緩對方的焦慮與不安。有些情緒或感受時,我通常也會跟我的家人、朋友或另一半傾訴,但我會選擇傾訴對象,哪些人適合說哪些事。不過很多時候,我也會對自己傾訴,自己接住自己。通常那方式就多了,像是走路爬山,閱讀與書寫,畫下一個感受(因為我不是很會畫的那種人,所以我說畫感受,而不是畫圖),聽一首哀傷的歌。或者,選一個很符合自己心情的故事,說給孩子們聽,我通常會在孩子們的反應裡,很巧妙的感覺,孩子們不一定接住了我,但肯定是圍繞在我身旁的。是工作,也是療癒自己。(哈哈,是不是很任性的一個人)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1/10
野口夏 麵說的是呢!有些話題適合跟不同的人聊~(此時我也連想著:其中的關鍵是什麼呢?話癆如我接下來準備自說自話,還請麵笑笑帶過)我想著:會不會是因為傾訴的時候獲得情緒的排解,但在排解後是否能夠重拾繼續前行的能量,是我們判斷一個人適合這個話題或不適合這個話題的原因呢?(自己寫筆記)對自己傾訴的麵,想來像個輕盈的小仙子,怡然自得的暢遊世界、將內在與外在環境境保持暢通一致:)原來說故事竟也有這樣浪漫的給予與獲得作用(筆記)。
黃璧怡-avatar-img
2023/11/08
聆聽者是要按住「發表偉論」的衝動,別過於熱心地說自己的意見,而是讓傾訴者有足夠空間去表達他們的感受,這個我覺得是很考功夫的,閒人提出光是傾聽就能舒緩對方的焦慮與不安是很重要的提醒~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1/08
黃璧怡 謝謝璧怡的閱讀與留言~當讀進「按住發表偉論的衝動」時,不知怎麼地腦海跑過許多面孔XD,實在是用得太貼切了啦~~(筆記)!對你說的「讓傾訴者有足夠空間表達感受」很有共鳴呢~伴侶很常會在不請自來的高談闊論中出神(大笑)。
avatar-img
碎進時間的裂縫
21.6K會員
320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2025/04/12
問完事的當下,伴侶感覺若有所思。終於在返家的路上,伴侶說:「其實我聽完一點都不療癒,覺得很沈重。我不知道怎麼辦,覺得很煩。」內容紀錄伴侶算命過後感到焦慮的時刻,並分享我是如何陪伴這樣的她?
Thumbnail
2025/04/12
問完事的當下,伴侶感覺若有所思。終於在返家的路上,伴侶說:「其實我聽完一點都不療癒,覺得很沈重。我不知道怎麼辦,覺得很煩。」內容紀錄伴侶算命過後感到焦慮的時刻,並分享我是如何陪伴這樣的她?
Thumbnail
2024/12/31
最後,所幸我們都還活著,生命還有機會為每個無法承受的當下,展示適用於每個階段的療癒訊息,進入我們的生活裡。
Thumbnail
2024/12/31
最後,所幸我們都還活著,生命還有機會為每個無法承受的當下,展示適用於每個階段的療癒訊息,進入我們的生活裡。
Thumbnail
2024/10/31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因生理不適而影響情緒,對身邊的人表現出不耐煩。這篇文章記錄了身體不適而引發的情緒波動,如何在伴侶面前坦誠自己的感受,並最終道歉。透過這段經歷,讓我們反思如何在困難時期保持溝通與理解,並學會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與壓力。
Thumbnail
2024/10/31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因生理不適而影響情緒,對身邊的人表現出不耐煩。這篇文章記錄了身體不適而引發的情緒波動,如何在伴侶面前坦誠自己的感受,並最終道歉。透過這段經歷,讓我們反思如何在困難時期保持溝通與理解,並學會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與壓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伴侶曾說:「我願意說是因為我相信你。」即便明白「信任感」之於關係有多重要,但具體而言,信任感是什麼意思呢?信任感從哪裡來?我們又該如何培養信任感?今天想閒聊在親密關係中的信任感。
Thumbnail
伴侶曾說:「我願意說是因為我相信你。」即便明白「信任感」之於關係有多重要,但具體而言,信任感是什麼意思呢?信任感從哪裡來?我們又該如何培養信任感?今天想閒聊在親密關係中的信任感。
Thumbnail
1.由討喜的提問開始 了解對方 首先掌握對方愛什麼,讓對方當主角聊不停。 特別注意他人成功的故事,讓對方當主角,並稱讚。 重點一定要擺在對方上,替對想面子。 聆聽想法 最重要的是對方的想法,講道理誰都怕。 意見相左時轉換話題,堅持己見最傷感情。 聆聽附和當知音,多聽少說 (7:3
Thumbnail
1.由討喜的提問開始 了解對方 首先掌握對方愛什麼,讓對方當主角聊不停。 特別注意他人成功的故事,讓對方當主角,並稱讚。 重點一定要擺在對方上,替對想面子。 聆聽想法 最重要的是對方的想法,講道理誰都怕。 意見相左時轉換話題,堅持己見最傷感情。 聆聽附和當知音,多聽少說 (7:3
Thumbnail
當情緒難以消化的時候,堵在心口的鬱結實在難以安放呀!此時的你,也曾經找人聊聊天、抒發自己的感受嗎?你心中有浮現適合的人選嗎?為什麼會想到這個人,而不是另一個人呢?伴侶分享了一個與傾訴相關的想法:「我願意說是因為我相信你,而且我也覺得被承接住了」。
Thumbnail
當情緒難以消化的時候,堵在心口的鬱結實在難以安放呀!此時的你,也曾經找人聊聊天、抒發自己的感受嗎?你心中有浮現適合的人選嗎?為什麼會想到這個人,而不是另一個人呢?伴侶分享了一個與傾訴相關的想法:「我願意說是因為我相信你,而且我也覺得被承接住了」。
Thumbnail
那一次次的談話,我聽懂了他們的痛苦與掙扎、難受與委屈,陪伴他們漸漸找回喜歡的自己、長出自我認同後的喜悅與滿足,就等同於我參與了許多他們的生命。而這樣的陪伴與見證,對他們來說既珍貴又美麗,也同時帶給他們力量。⁣ ⁣
Thumbnail
那一次次的談話,我聽懂了他們的痛苦與掙扎、難受與委屈,陪伴他們漸漸找回喜歡的自己、長出自我認同後的喜悅與滿足,就等同於我參與了許多他們的生命。而這樣的陪伴與見證,對他們來說既珍貴又美麗,也同時帶給他們力量。⁣ ⁣
Thumbnail
你幫他承接情緒,自然也會反映情緒,有點像是幫忙過濾的感覺 情緒有傳染性,他這樣做也會引起你的能量反應(同理、共鳴、共感),你也會感到辛苦甚至痛苦,才會急著想幫他解決問題 傾聽前,先分辨一下[對方是你的誰?] 關係是有親疏遠近的,對不同的人反應自然有別
Thumbnail
你幫他承接情緒,自然也會反映情緒,有點像是幫忙過濾的感覺 情緒有傳染性,他這樣做也會引起你的能量反應(同理、共鳴、共感),你也會感到辛苦甚至痛苦,才會急著想幫他解決問題 傾聽前,先分辨一下[對方是你的誰?] 關係是有親疏遠近的,對不同的人反應自然有別
Thumbnail
伴侶常說「我沒安全感」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努力溝通卻總是效果不好呢?   身為心理工作者,最常聽到朋友、夫妻、案主跟我分享談戀愛或相處時很沒安全感 常常聽到女方說:「男(女)友都不懂我的感受」、「不理解我!」 男方會回:「我女朋友(老婆)很沒安全感」「我不知道她要什麼」「到底怎樣才能讓她安心」   明
Thumbnail
伴侶常說「我沒安全感」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努力溝通卻總是效果不好呢?   身為心理工作者,最常聽到朋友、夫妻、案主跟我分享談戀愛或相處時很沒安全感 常常聽到女方說:「男(女)友都不懂我的感受」、「不理解我!」 男方會回:「我女朋友(老婆)很沒安全感」「我不知道她要什麼」「到底怎樣才能讓她安心」   明
Thumbnail
在關係中,我們是如何建立信任,讓對方能夠將堵塞的感受傾訴而出?普通人如我,還真沒有神丹妙藥,與伴侶相處的幾年裡,我大概只能看出一件之於我個人的事實:日常生活。信任搭建在日常生活中的每個時刻。
Thumbnail
在關係中,我們是如何建立信任,讓對方能夠將堵塞的感受傾訴而出?普通人如我,還真沒有神丹妙藥,與伴侶相處的幾年裡,我大概只能看出一件之於我個人的事實:日常生活。信任搭建在日常生活中的每個時刻。
Thumbnail
當我們在面對他人焦慮時,先接住情緒再處理問題非常重要。我們可能會試著提供解決方案或鼓勵,但效果卻不如預期,因為當人們在情緒中時,他們更需要的是被理解和接納,因此如何同理對方,比給答案還更重要。
Thumbnail
當我們在面對他人焦慮時,先接住情緒再處理問題非常重要。我們可能會試著提供解決方案或鼓勵,但效果卻不如預期,因為當人們在情緒中時,他們更需要的是被理解和接納,因此如何同理對方,比給答案還更重要。
Thumbnail
「我不說他怎麼知道?」老實說,要在情緒衝腦時想起這句話,實在不容易。但值得慶幸的是,這就跟任何技能一樣,這是可以練習的。具體而言,在接受彼此不會通靈後,該如何在關鍵時刻也能夠想起「我不說他怎麼知道」,而不是被情緒拖著走呢?我試著拆解幾個對我與伴侶相處有益處的思考面向,期望能夠帶給需要的人一點靈感。
Thumbnail
「我不說他怎麼知道?」老實說,要在情緒衝腦時想起這句話,實在不容易。但值得慶幸的是,這就跟任何技能一樣,這是可以練習的。具體而言,在接受彼此不會通靈後,該如何在關鍵時刻也能夠想起「我不說他怎麼知道」,而不是被情緒拖著走呢?我試著拆解幾個對我與伴侶相處有益處的思考面向,期望能夠帶給需要的人一點靈感。
Thumbnail
對於需要明確答案或步驟的「陪伴者」而言,我的小日記不一定能派上用場,因而依普世價值中較常見的做法,在此整理5個陪伴的大原則。這5個原則是我透過文章、書籍與影音頻道,再加上個人的經驗而得出的歸整。
Thumbnail
對於需要明確答案或步驟的「陪伴者」而言,我的小日記不一定能派上用場,因而依普世價值中較常見的做法,在此整理5個陪伴的大原則。這5個原則是我透過文章、書籍與影音頻道,再加上個人的經驗而得出的歸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