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為何我們不該給別人建議?

更新於 2024/12/09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佛陀認為給別人建議需要具備這些條件

有時候,我會不自覺給別人建議。要等到朋友回覆說:「謝謝你的建議」,我這才意識到,自己又再衝動給別人建議了。即便對方沒有表示不滿,還禮貌地說謝謝,但我內心還是感到懊悔。因為我相信,我們不該給別人建議。

智慧圓滿的佛陀認為,需要具備以下五項條件,才適合給別人建議:

  1. 在適當的時機
  2. 對他人有益的
  3. 根據事實
  4. 柔軟的心(不是用罵的)
  5. 帶著慈心的

佛陀已看透世間真相,了解所有過去世的因果循環。儘管如此,佛陀從來都不會主動給別人建議,而是由別人帶著自身的困惑前來詢問。然後,佛陀透過神通觀察當事人的根基,知道說什麼可以帶給對方啟發,才開始說法,來回應對方的困惑。

凡夫如我,還沒符合以上所述的五項條件,也還沒有佛陀的大智慧。所以我更應該謹言慎行,克制自己給別人建議的衝動。


我對「給別人建議」的反思

根據上述佛陀提出的,給別人建議需要具備的五項條件,我做了反思,跟大家分享。

反思1:誰說了算?

什麼時候才是給別人建議的適當時機呢?怎樣的建議才是對對方有益的呢?

我認為,以上這兩個問題的答案,不是我們說了算,而是對方說了算。

當對方主動來詢問我們時,表示他了解到自身的不足,需要尋求幫助。這樣才可說是適當的時機,說出去的話,也才可能對對方有益。

反之,若對方沒有詢問,我們卻主動給出建議,那就是把對方不需要的東西,強行遞給對方。這樣的建議,可能對方一點都不覺得受用。

反思2:盲人摸象

我們給出的建議,真的有根據事實嗎?

每個人都在用各自的經歷、學歷及信念,來建構世界。我看到的世界,跟你看到的世界,可能都不一樣。就像《盲人摸象》故事裡的一群盲人,他們只能根據自己摸到的大象部位,來判斷大象的樣子。即便我們看得見,也只能看見眼前所發生的,卻無法得知整件事情的因果和脈絡(事實的全部)。

如上述所言,我們就不是根據事實給出建議。如果不想承認自己一無所知,堅持給別人建議,可能會讓對方感受到不被理解。 更嚴重的是,我們的建議可能會被對方解讀成一種傷害,讓對方覺得受傷。

反思3:防衛機制

我們給出建議時,真的有帶著柔軟且慈悲的心嗎?

遠古時期,人們需要對「恐懼感」敏銳,來提防動物或敵人的侵犯,才能保護好自己,繼續生存下去。到了現代,這個恐懼感還是一直保留在潛意識里。我們會被不安全感驅使,無意識地啟動「防衛機制」。防衛機制是為了幫助我們,讓不安的心可以回穩。

我猜想(沒有心理專業背景),如果因為內心的不安,而給別人建議,那可能是我們內在啟動防衛機制。我們可能害怕面對失落,想要對方成為自己期待的樣子,而給別人建議。我們也可能害怕面對損失,想要保護自己的利益,而給別人建議。當內心深處隱藏著不安,就無法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我們就很難帶著柔軟且慈悲的心,给出建議。

我們真的是帶著慈心給出建議嗎?

我們真的是帶著慈心給出建議嗎?

同理被建議者的感受

接下來,我想舉一個自身的例子,讓我們來同理被建議者的感受。

同理1:接受建議

同理被建議者,對於建議的接受度

我從小到大都特別瘦。這樣的我,很常被路過的人建議:「你為什麼這麼瘦?要吃多一點。叫旁邊這位某某某分一點肉給你啦。」

當遇到這樣的過客,我會試图終止這個話題。有時用冷漠應對,有時馬上提供一個標準答案:「可能是因為小時候生病,又沒好好調理的關係。」

即便現在身體已無大礙,但一直都無法長肉出來。在禪修營有幸遇到一位中醫師,她給我把脈後說,很可能是因為我過度的焦慮和緊張,造成腸胃痙攣,無法好好吸收營養。

不一樣的時機,真的會影響個人,對建議的接受度:

  • 前者(過客),他主動給我建議。在這不適當的時機,我的杯子是滿的。我一點都不覺得自己需要這建議,心裡只想趕快逃跑。
  • 後者(中醫師),是我主動詢問。因此,我先把自己的杯倒空,準備聽取她的建議。聽完我覺得很受益,心裡很感激她的建議。

同理2:包容建議

同理被建議者,對於建議的包容度

「要吃多一點。叫旁邊這位某某某分一點肉給你啦。」

對於給建議的人來說,會說出以上這句話,他們可能只是關心我、為了我好。也可能只是說說而已,跟我開個玩笑。可是,他們並不知道我過去和現在正在經歷什麼。 也就是對事實一無所知,就給建議。

可是,我已把杯子裝滿自己的解讀和成見,無法再受教。小时候因為很瘦,被別人嘲笑。這樣的經歷,導致我一听到「你為什麼這麼瘦」,馬上整個身體雞皮疙瘩,覺得「又來了,我又要被嘲笑了」。甚至不自覺,壓抑許多的難過與憤恨,無法釋懷。

直到後來,參加許多成長課程,也進行輔導,嘗試表達自己。我逐漸覺察到,原來我對「你為什麼這麼瘦」這句話是多麼的沒有安全感,會自動防衛。可能給建議的人早已忘記,但我卻還緊抓不放。對自己有了覺察之後,才開始有一點點心理空間,去包容別人的建議,知道不是別人的錯,而是我自己的解讀。這過程,真的很不容易走。

同理3:想要快樂

同理被建議者,和我們一樣想要快樂

聽多了別人的建議,我也內化成對自己的建議:「我真的很奇怪。我應該吃胖一點。我應該去買保健品來吃。」

許許多多的我應該,想要成為這個社會期待的樣子。如此,我跟原本的自己是有衝突的。心靈大師克里希那穆提說,這樣的衝突,是一種對自己的暴力。建議像是無形的利刃一直指向自己,就無法感受到內心的平靜與喜悅,也無法對自己柔軟與慈悲。

「慈悲觀」是禪修的其中一個方法。這個方法告訴我們,大家都想要快樂。只要內心平靜就會快樂,只要快樂就會升起慈心。讓自己是自己,讓別人是別人。不要用建議來控制和改變誰。這樣大家內心就會平靜,體驗到快樂,同時發現我們內在都有一顆慈心。


把自己的建議昇華到創作上

以上的反思與舉例,都是為了說明,為何我們不該給別人建議? 不過,相信也會有人覺得,我們應該給別人建議的。 無論如何,每個聲音都需要被尊重。

正如開頭提到,我會習慣性,不自覺就給出建議的。很需要時常提醒自己不要給建議。另外,也把自己心裡的建議,升華到創作上。把自己想說的話,寫成文章。這樣,便沒有針對任何人給建議,而是分享我的想法,適用的人可以參考,不適用的人可以放下。

對於給建議者,我想多說的是:讀了以上文章後,您可以自省,但千萬別自責。多數給建議者,都是沒有想傷害對方的。我們無法控制對方如何解讀我們的建議。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盡量避免衝動給出建議,把話說出口之前,先觀照自己的内心。

對於被建議者,我想多說的是:在您還沒有多餘的心理空間,還無法感受到安全之前,請允許自己無法受教。我們需要的建議,是來自善知識的建議,而不是一位過客的建議。如何分辨善知識的建議呢?請看回開頭第一段,善知識會具備佛陀說的五項條件。

文章封面

文章封面

avatar-img
10.5K會員
226內容數
這裡是旅人小萌的寫作園地。讀者可以透過閱讀生命成長的故事與反思,探索內心的深層感受,體驗心理與靈性層面的覺察與突破。此沙龍為那些渴望勇敢面對自我、追求內在平衡的讀者而設,邀請你在季節的流轉中,與真實的自己相遇,共同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旅人小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抽出其中一張能量卡,上面寫著: 真正的勇敢是,明知道有多難,還是願意面對。 經過幾天反思和消化,終於思考出「什麼是真正的勇敢」。正如能量卡所提到的,真正的勇敢是「願意面對」。可是怎樣才叫做願意面對呢?接下來,我想跟大家分享願意面對的三個關鍵字: 1 願意努力改變 2 願意臣服生活 3 允許無能為力
我認識一位熱衷靜坐修習的師父,Bhante Sobhana。 有一次,Bhante跟我們分享學習靜坐的三個過程。我很認真地做了筆記,並記錄在臉書上。去年原本打算把這個筆記加以修改,然後分享在方格子上,可是卻一直擱著沒去完成。這次,決定不加油添醋,把原原本本的筆記呈現出來,寫成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
「義工」這個角色,讓我覺得自己的存在,是可以幫得上忙的,是有價值的。我想,在那些歲月裡,擁有「被需要」的感覺,我是過得挺幸福的。可是,當時的我並沒有覺察到內心的恐懼。在內心深處,其實我在害怕自己沒有存在的價值,很想逃避沒有功能的自己,所以一直緊緊抓住「義工」這個角色不放。
在過去的一周裡,我不斷回想自己的敏感特質,在心裡探索,這個特質曾經為我帶來哪些挑戰和力量呢?在這裡,想分享我的經歷和心得。同時,我也好喜歡格友用「漣漪」這個詞,來形容「敏感所產生的反應」。因此,在這篇文章中,也將分享自己曾經畫過的兩張有漣漪的圖畫。讓我們從生活的各種挑戰裡,發現敏感特質給予我們的力量
你擁有真正的自由嗎? 你認為如何做到真正的自由呢? 在Satir成長課程共修班,老師邀請我們用一個月時間,在生活中嘗試一些「冒險嘗新」的事,來體驗自由。我想通過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我實踐自由的成果。在「冒險嘗新」的過程中,我經歷了哪些挑戰、有哪些新發現呢?對於真正的自由,我又有什麼心得呢?
一位女明星(客人)出現在家裡的客廳,霸占客廳裡的沙發。我覺得被這個客人打擾了,心想她幾時要離開啊? 夢境突然切換到廚房。發現廚房門開著,天色已黑,下著雨,外面還淹水。很擔心淹水會有老鼠。心裡就很責怪那位客人,為何把廚房的門打開啊?更加覺得那個客人很打擾。 醒來後,就覺得自己在最近的生活中,打擾了別人
我抽出其中一張能量卡,上面寫著: 真正的勇敢是,明知道有多難,還是願意面對。 經過幾天反思和消化,終於思考出「什麼是真正的勇敢」。正如能量卡所提到的,真正的勇敢是「願意面對」。可是怎樣才叫做願意面對呢?接下來,我想跟大家分享願意面對的三個關鍵字: 1 願意努力改變 2 願意臣服生活 3 允許無能為力
我認識一位熱衷靜坐修習的師父,Bhante Sobhana。 有一次,Bhante跟我們分享學習靜坐的三個過程。我很認真地做了筆記,並記錄在臉書上。去年原本打算把這個筆記加以修改,然後分享在方格子上,可是卻一直擱著沒去完成。這次,決定不加油添醋,把原原本本的筆記呈現出來,寫成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
「義工」這個角色,讓我覺得自己的存在,是可以幫得上忙的,是有價值的。我想,在那些歲月裡,擁有「被需要」的感覺,我是過得挺幸福的。可是,當時的我並沒有覺察到內心的恐懼。在內心深處,其實我在害怕自己沒有存在的價值,很想逃避沒有功能的自己,所以一直緊緊抓住「義工」這個角色不放。
在過去的一周裡,我不斷回想自己的敏感特質,在心裡探索,這個特質曾經為我帶來哪些挑戰和力量呢?在這裡,想分享我的經歷和心得。同時,我也好喜歡格友用「漣漪」這個詞,來形容「敏感所產生的反應」。因此,在這篇文章中,也將分享自己曾經畫過的兩張有漣漪的圖畫。讓我們從生活的各種挑戰裡,發現敏感特質給予我們的力量
你擁有真正的自由嗎? 你認為如何做到真正的自由呢? 在Satir成長課程共修班,老師邀請我們用一個月時間,在生活中嘗試一些「冒險嘗新」的事,來體驗自由。我想通過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我實踐自由的成果。在「冒險嘗新」的過程中,我經歷了哪些挑戰、有哪些新發現呢?對於真正的自由,我又有什麼心得呢?
一位女明星(客人)出現在家裡的客廳,霸占客廳裡的沙發。我覺得被這個客人打擾了,心想她幾時要離開啊? 夢境突然切換到廚房。發現廚房門開著,天色已黑,下著雨,外面還淹水。很擔心淹水會有老鼠。心裡就很責怪那位客人,為何把廚房的門打開啊?更加覺得那個客人很打擾。 醒來後,就覺得自己在最近的生活中,打擾了別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先說看完的心得:這是一個用畫面情境說故事的作品,題材很日常,後勁卻很強。《驀然回首》是王道漫畫《鏈鋸人》作者藤本樹的短篇作品,改編為動畫電影。故事描述兩位喜愛畫畫的朋友相遇成為好朋友,展現成長與患難情誼。文章中提及3個傳遞核心觀點,包括人會因悔恨而成長、命運的註定沒有好壞之分、及驀然回首。
Thumbnail
相信大家對於黑天鵝一定不陌生,就是指無法預測及超乎常識但衝擊力大的事件,不過灰犀牛是什麽呢?且讓我娓娓道來。
Thumbnail
在當代社會,我們經常面臨各式各樣的挑戰和不確定性,導致許多人常常陷入過度擔憂的狀態。然而,如果我們能夠學會放下那些無法控制或無法影響的短期擔憂,並專注於長期的目標和計劃,我們的生活必然會更充實和有意義。
Thumbnail
佛陀認為給別人建議需要具備這些條件 有時候,我會不自覺給別人建議。要等到朋友回覆說:「謝謝你的建議」,我這才意識到,自己又再衝動給別人建議了。即便對方沒有表示不滿,還禮貌地說謝謝,但我內心還是感到懊悔。因為我相信,我們不該給別人建議。 智慧圓滿的佛陀認為,需要具備以下五項條件,才適合給別人建議:
Thumbnail
不只如此,你敢講,也要能聽。你能說你的想法,就要能聽懂別人的想法,這樣才會有「進步」—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而最重要的,是「沒有是非對錯」,所有人說的都是對的,這也代表著,你得學會尊重不同的看法—就算你不同意,這很重要,如果無法學會尊重他人的想法,那你也沒有被尊重的資格。
Thumbnail
都說語言是人類溝通的橋樑,然而,我們為何不敢發言,甚至不敢溝通呢?是出於緊張?還是害怕自己成為焦點?又或者已經先預設了最壞的結果?我想,每個不敢發言的人一定都有自己的顧慮,但以我的觀察,外在環境的影響佔了大部分。
Thumbnail
沈默是金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古老諺語,但在我看來沈默是一種原罪,哪怕你的內心有著波濤洶湧的情緒和想法,沒有說出口就是從眾的開始。正如我們網頁的名字「高中聲,在這裡」取名時,我便希望更多人跟我一樣,為自己、為社會發聲,將自己的想法讓更多人知道,使社會有著前進的動力。 
Thumbnail
課堂中,有的人勇於舉手發言、提問,但多數人通常還是保持沉默。其中也許有人是對課程內容不敢興趣,或是真的沒有疑問,不過和我一樣不敢舉手發言、遇到問題選擇課後解決的人,我相信也不在少數。
Thumbnail
在我求學階段,大部分的同儕大多在課堂間扮演沉默者的角色,我也亦是如此。有趣的是,大多我們這類的人卻在各自朋友圈完全放飛自我,這使我十分好奇,既然上課不常發言可能跟個性較無關係,那究竟是甚麼因素造成今日普遍的狀況?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先說看完的心得:這是一個用畫面情境說故事的作品,題材很日常,後勁卻很強。《驀然回首》是王道漫畫《鏈鋸人》作者藤本樹的短篇作品,改編為動畫電影。故事描述兩位喜愛畫畫的朋友相遇成為好朋友,展現成長與患難情誼。文章中提及3個傳遞核心觀點,包括人會因悔恨而成長、命運的註定沒有好壞之分、及驀然回首。
Thumbnail
相信大家對於黑天鵝一定不陌生,就是指無法預測及超乎常識但衝擊力大的事件,不過灰犀牛是什麽呢?且讓我娓娓道來。
Thumbnail
在當代社會,我們經常面臨各式各樣的挑戰和不確定性,導致許多人常常陷入過度擔憂的狀態。然而,如果我們能夠學會放下那些無法控制或無法影響的短期擔憂,並專注於長期的目標和計劃,我們的生活必然會更充實和有意義。
Thumbnail
佛陀認為給別人建議需要具備這些條件 有時候,我會不自覺給別人建議。要等到朋友回覆說:「謝謝你的建議」,我這才意識到,自己又再衝動給別人建議了。即便對方沒有表示不滿,還禮貌地說謝謝,但我內心還是感到懊悔。因為我相信,我們不該給別人建議。 智慧圓滿的佛陀認為,需要具備以下五項條件,才適合給別人建議:
Thumbnail
不只如此,你敢講,也要能聽。你能說你的想法,就要能聽懂別人的想法,這樣才會有「進步」—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而最重要的,是「沒有是非對錯」,所有人說的都是對的,這也代表著,你得學會尊重不同的看法—就算你不同意,這很重要,如果無法學會尊重他人的想法,那你也沒有被尊重的資格。
Thumbnail
都說語言是人類溝通的橋樑,然而,我們為何不敢發言,甚至不敢溝通呢?是出於緊張?還是害怕自己成為焦點?又或者已經先預設了最壞的結果?我想,每個不敢發言的人一定都有自己的顧慮,但以我的觀察,外在環境的影響佔了大部分。
Thumbnail
沈默是金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古老諺語,但在我看來沈默是一種原罪,哪怕你的內心有著波濤洶湧的情緒和想法,沒有說出口就是從眾的開始。正如我們網頁的名字「高中聲,在這裡」取名時,我便希望更多人跟我一樣,為自己、為社會發聲,將自己的想法讓更多人知道,使社會有著前進的動力。 
Thumbnail
課堂中,有的人勇於舉手發言、提問,但多數人通常還是保持沉默。其中也許有人是對課程內容不敢興趣,或是真的沒有疑問,不過和我一樣不敢舉手發言、遇到問題選擇課後解決的人,我相信也不在少數。
Thumbnail
在我求學階段,大部分的同儕大多在課堂間扮演沉默者的角色,我也亦是如此。有趣的是,大多我們這類的人卻在各自朋友圈完全放飛自我,這使我十分好奇,既然上課不常發言可能跟個性較無關係,那究竟是甚麼因素造成今日普遍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