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後的身心療癒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4/3地震後不久4/23又震,惡夢剛結束,情緒還沒平靜又再一次的震動,地震的緊張和緊繃。在4/4突然牙痛起來,本想說是不是素食先生蛀牙了?頸部酸緊痛頭也痛,醫生說我牙齒沒問題,但症狀看起來是顳顎關節炎,與壓力.平常坐姿有關,在想平時的壓力,再加上這個月的地震太震撼了,也許我該放鬆。 醫生有開藥給我,有明顯的不同,但只要一次忘記吃,又痛起來,在前天去看了中醫,問我想吃藥還是針灸?我選了針灸,當下的感受是酸麻的,去了2-3天後改善些了🥰,針灸完後特別舒服,但不知道為何時常到晚上就會痛起來,想起鋼琴水晶音樂可以使人放鬆,於是播放音樂,感覺身心有些放鬆,肌肉有慢慢慢慢的鬆開,這感受的出來唷,漸漸舒服多了。 這次的經驗讓素食先生理解,聽覺.視覺與觸覺,會影響一個人的心覺,心的感覺,當心有感覺了,會感覺有心的存在,學習放鬆與泰然,“覺心”向前。 📝拍照後用美圖秀秀 app後製

raw-image


一個分享葷轉素的故事,一個巧妙的機遇開啟了我的素食及身心之旅,是高敏感一員,人格是ENTP + INFJ。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素食先生在2022年開始經營素食生活,但近來卻感到迷茫。在尋找自己的道路時,他前往臺北市萬華區的順順堂算命館諮詢紫玲老師,得到一些新的建議與方向。迷茫並不一定是壞事,透過迷茫,素食先生重新瞭解自己,找回了主導權。
在這篇文章中,素食先生分享了他在面對恐懼與挑戰時的成長故事。這篇文章描述了他在面對情緒困擾和心理壓力時的轉變,並鼓勵人們坦然面對自己的不完美,迎接光明的到來。
花蓮地震帶來的震撼感受讓人不忘,大自然的美麗與威力同時提醒著我們要敬畏與愛惜。同時也呼籲人們從自己做起,實踐環保,保護地球的美好。
學習說不可以適時保護自己的能量,不是絕情的拒絕,而是用婉轉禮貌的方式拒絕,這更能為自己劃清自己的底線。學會說不,是一種善待自己的方式之一,對於他人的請求來者不拒,覺得請你幫忙一定會幫,一種理所當然的感覺,學會說不,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吧~
我們往往想的太多,但卻做的太少。心境的寧靜很重要,能讓我們更接近內心的位置。與人相處時,我們應該保持清澈平靜的心。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充實的重要性。
隨著科技的發達,人們對生活的要求愈來愈高,比較之下常常感到不滿足。然而,真實的生活是否如外界所想像的美滿呢?本文分享瞭如何對生活有滿足感的看法,並提醒人們學習未雨綢繆,以迎接命運的洗牌。
素食先生在2022年開始經營素食生活,但近來卻感到迷茫。在尋找自己的道路時,他前往臺北市萬華區的順順堂算命館諮詢紫玲老師,得到一些新的建議與方向。迷茫並不一定是壞事,透過迷茫,素食先生重新瞭解自己,找回了主導權。
在這篇文章中,素食先生分享了他在面對恐懼與挑戰時的成長故事。這篇文章描述了他在面對情緒困擾和心理壓力時的轉變,並鼓勵人們坦然面對自己的不完美,迎接光明的到來。
花蓮地震帶來的震撼感受讓人不忘,大自然的美麗與威力同時提醒著我們要敬畏與愛惜。同時也呼籲人們從自己做起,實踐環保,保護地球的美好。
學習說不可以適時保護自己的能量,不是絕情的拒絕,而是用婉轉禮貌的方式拒絕,這更能為自己劃清自己的底線。學會說不,是一種善待自己的方式之一,對於他人的請求來者不拒,覺得請你幫忙一定會幫,一種理所當然的感覺,學會說不,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吧~
我們往往想的太多,但卻做的太少。心境的寧靜很重要,能讓我們更接近內心的位置。與人相處時,我們應該保持清澈平靜的心。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充實的重要性。
隨著科技的發達,人們對生活的要求愈來愈高,比較之下常常感到不滿足。然而,真實的生活是否如外界所想像的美滿呢?本文分享瞭如何對生活有滿足感的看法,並提醒人們學習未雨綢繆,以迎接命運的洗牌。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創傷是一個共同的經歷,甚至不必親歷其境,只要想到受災地的淒慘面目,僥倖或者藏在心底,但更多的是強烈的衝擊與不安。這是因為受限於地域的災禍背後,有着超越國界的共性和意義。
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地熱發電文章【讓核電消失的基載再生能源-AGS/CLG地熱發電-初探】曾經提到AGS/CLG地熱發電不會引起誘導地震(Induced Earthquake),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熱發電技術。本文來談談為何地熱發電發展幾十年了,其聲勢不如離岸風電、太陽光電、陸上風電的真正原因,那就是
台灣和日本一樣因為地理因素,是屬於地震活動和颱風十分頻繁的區域。想起22年前的921大地震造成上萬人傷亡,以及數萬間房屋倒塌;近年梅雨季與夏季颱風來臨時,臺灣各地總是下著傾盆大雨,使得低窪地區易造成水災。有想過這些災害發生在自己居住的地區該怎麼辦嗎?萬一周遭沒有大人怎麼辦?該採取哪些行動? 這系列
311東日本大震災十年過去了。對於災後重建的情況,日本的東北復興究竟已履及何處?從硬體的防災設施打造,到災後的心理支持,東北三縣的災後復興又有些哪些未竟之處?讓我們暫時撇開那些紛擾,直面地看待東北復興之路上,那些已解的課題與待解的難題。
首先,我要鄭重的再次強調:台灣人好日子過太久,實在太沒有憂患意識了!最近一次遭遇全國性的大型天災,或許就是921震災。但是坦白說,那樣的強度與傷害性,離大型災難還有一段距離。至於人禍就更遙遠了,曾經親身經歷二次大戰的台灣人已經寥寥可數。 再看看五月中第一次宣布「三級警戒」時,有多少人像無頭蒼蠅般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創傷是一個共同的經歷,甚至不必親歷其境,只要想到受災地的淒慘面目,僥倖或者藏在心底,但更多的是強烈的衝擊與不安。這是因為受限於地域的災禍背後,有着超越國界的共性和意義。
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地熱發電文章【讓核電消失的基載再生能源-AGS/CLG地熱發電-初探】曾經提到AGS/CLG地熱發電不會引起誘導地震(Induced Earthquake),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熱發電技術。本文來談談為何地熱發電發展幾十年了,其聲勢不如離岸風電、太陽光電、陸上風電的真正原因,那就是
台灣和日本一樣因為地理因素,是屬於地震活動和颱風十分頻繁的區域。想起22年前的921大地震造成上萬人傷亡,以及數萬間房屋倒塌;近年梅雨季與夏季颱風來臨時,臺灣各地總是下著傾盆大雨,使得低窪地區易造成水災。有想過這些災害發生在自己居住的地區該怎麼辦嗎?萬一周遭沒有大人怎麼辦?該採取哪些行動? 這系列
311東日本大震災十年過去了。對於災後重建的情況,日本的東北復興究竟已履及何處?從硬體的防災設施打造,到災後的心理支持,東北三縣的災後復興又有些哪些未竟之處?讓我們暫時撇開那些紛擾,直面地看待東北復興之路上,那些已解的課題與待解的難題。
首先,我要鄭重的再次強調:台灣人好日子過太久,實在太沒有憂患意識了!最近一次遭遇全國性的大型天災,或許就是921震災。但是坦白說,那樣的強度與傷害性,離大型災難還有一段距離。至於人禍就更遙遠了,曾經親身經歷二次大戰的台灣人已經寥寥可數。 再看看五月中第一次宣布「三級警戒」時,有多少人像無頭蒼蠅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老師評語:感受到你的「不開心」的一篇,畢竟以現代媒體識讀的標準來看,這一篇科普文章有點水、有內容農場的性質。這個不開心你可以記著,以後閱讀到類似的文章時,就可以跳過不用看了!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假資訊那麼多的情況下,當可信度都已經不足了,就可以放掉這一篇科普文章了!
Thumbnail
我在前些天頭隱隱作痛,吃了點中藥後不痛了就沒太刻意去理。兩天後,在端午節連假開始的這天早上門診,來了一位初診先生,主訴是左側偏頭痛,他看了西醫,也服用了止痛藥,都沒見改善,要求要來針灸。又過了約一個小時,也來了一位初診先生,一樣是偏頭痛,是右側的抽痛不適,看了牙醫說是三叉神經痛,也吃了
Thumbnail
還要記得追蹤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時時提醒你關於健康的點點滴滴,累積健康就靠郭師妙營養師!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地震後感覺一直還在遙😣…到底是真的震還是假的…」最近很多人反應說,在頻繁地震之後… 睡不好 會有恐慌覺得不安穩的狀況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對許多人來說,大地震會勾起某些生理不適、焦慮不安與憂鬱情緒。理想上,由地震帶來的情緒會隨著時間慢慢消解。然而,地震越大,傷亡與破壞越多,帶來的焦慮與恐懼的影響可能越廣泛與深遠。與地震相關的精神科診斷為數眾多,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一一說明。
Thumbnail
四月三日早上的強烈地震,當下我正沖澡完正要擦乾準備上班,原以為是一旁正在裝修的屋子開始上工,隆隆轟轟的聲響持續著,門窗的震盪聲不絕,走出浴室才發現搖晃程度不小,這搖晃明顯是地震,搖晃這麼久時間,921那晚的記憶似乎又回到眼前,肯定是不小的地震,而且極可能造成不小損壞。 上班後,還是抽時間注意著最新
牙痛又泛起,但已不想回診,畢竟連續兩回治療,吃止痛藥、抗生素,齒痛安順了三兩天後又開始疼,除非我捨棄對口慾的依賴,否則它如影隨形,忽熱烈昂揚,忽輕微隱約。 而連假少不得與吃為伍,通常回家首日,更是爆裂式地吃食,腰果、核桃、杏仁一顆接著一顆,用完晚餐還泡了芝麻牛奶,撐得胃如熱氣球,雖然潔牙兩三次,幾
Thumbnail
地震後,傷痛往往隱藏於無意識深處。氣味與負離子的療癒力量不容忽視,可用來改善身心靈狀態,芳療師媽媽媽建議居家準備有機精油與負離子健康衣物,來保護與安撫靈體❤️除此之外,漫步自然環境中更能有助於平衡心靈狀態。平靜擁有覺知、篩選訊息且享受心靈安定。當內在狀態悦良好,外在大環境也會悦穩定❤️
Thumbnail
曾看一位格友提到,接觸宗教是心靈脆弱才需要,也看到另一位格友認為,學習身心靈療癒是無法解決當下現實問題。 實際上我接觸佛法及身心靈後 最大受益在現實成面上,我的身體是健康的(健保卡長年點數空白),記得只有貪吃蛀牙,及愛美接睫毛長針眼問題,點數記了2筆😂 心與靈層面上,我比以往的自己更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面對疫情壓力和生活壓力時,透過正念、改寫人生課程以及靈氣療癒,逐步克服過去的限制性想法和心理壓力,實現身心靈的平衡和療癒。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老師評語:感受到你的「不開心」的一篇,畢竟以現代媒體識讀的標準來看,這一篇科普文章有點水、有內容農場的性質。這個不開心你可以記著,以後閱讀到類似的文章時,就可以跳過不用看了!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假資訊那麼多的情況下,當可信度都已經不足了,就可以放掉這一篇科普文章了!
Thumbnail
我在前些天頭隱隱作痛,吃了點中藥後不痛了就沒太刻意去理。兩天後,在端午節連假開始的這天早上門診,來了一位初診先生,主訴是左側偏頭痛,他看了西醫,也服用了止痛藥,都沒見改善,要求要來針灸。又過了約一個小時,也來了一位初診先生,一樣是偏頭痛,是右側的抽痛不適,看了牙醫說是三叉神經痛,也吃了
Thumbnail
還要記得追蹤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時時提醒你關於健康的點點滴滴,累積健康就靠郭師妙營養師!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地震後感覺一直還在遙😣…到底是真的震還是假的…」最近很多人反應說,在頻繁地震之後… 睡不好 會有恐慌覺得不安穩的狀況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對許多人來說,大地震會勾起某些生理不適、焦慮不安與憂鬱情緒。理想上,由地震帶來的情緒會隨著時間慢慢消解。然而,地震越大,傷亡與破壞越多,帶來的焦慮與恐懼的影響可能越廣泛與深遠。與地震相關的精神科診斷為數眾多,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一一說明。
Thumbnail
四月三日早上的強烈地震,當下我正沖澡完正要擦乾準備上班,原以為是一旁正在裝修的屋子開始上工,隆隆轟轟的聲響持續著,門窗的震盪聲不絕,走出浴室才發現搖晃程度不小,這搖晃明顯是地震,搖晃這麼久時間,921那晚的記憶似乎又回到眼前,肯定是不小的地震,而且極可能造成不小損壞。 上班後,還是抽時間注意著最新
牙痛又泛起,但已不想回診,畢竟連續兩回治療,吃止痛藥、抗生素,齒痛安順了三兩天後又開始疼,除非我捨棄對口慾的依賴,否則它如影隨形,忽熱烈昂揚,忽輕微隱約。 而連假少不得與吃為伍,通常回家首日,更是爆裂式地吃食,腰果、核桃、杏仁一顆接著一顆,用完晚餐還泡了芝麻牛奶,撐得胃如熱氣球,雖然潔牙兩三次,幾
Thumbnail
地震後,傷痛往往隱藏於無意識深處。氣味與負離子的療癒力量不容忽視,可用來改善身心靈狀態,芳療師媽媽媽建議居家準備有機精油與負離子健康衣物,來保護與安撫靈體❤️除此之外,漫步自然環境中更能有助於平衡心靈狀態。平靜擁有覺知、篩選訊息且享受心靈安定。當內在狀態悦良好,外在大環境也會悦穩定❤️
Thumbnail
曾看一位格友提到,接觸宗教是心靈脆弱才需要,也看到另一位格友認為,學習身心靈療癒是無法解決當下現實問題。 實際上我接觸佛法及身心靈後 最大受益在現實成面上,我的身體是健康的(健保卡長年點數空白),記得只有貪吃蛀牙,及愛美接睫毛長針眼問題,點數記了2筆😂 心與靈層面上,我比以往的自己更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面對疫情壓力和生活壓力時,透過正念、改寫人生課程以及靈氣療癒,逐步克服過去的限制性想法和心理壓力,實現身心靈的平衡和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