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資訊焦慮,可以怎麼做? 12個方法分享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現代生活中,我們每天都被一大堆資訊包圍著,不論是新聞、網路文章和影音、各種課程和書籍等,資訊量簡直多到爆炸。資訊過多時,有些人會開始感到壓力,覺得資訊永遠吸收不完,導致所謂的「資訊焦慮」。

如果你也曾經覺得自己快要被無窮無盡的資訊淹沒,下面將分享幾個克服資訊焦慮的方法,可以提供參考

raw-image


1. 承認資訊永遠讀不完

必須接受這個現實:資訊量是幾乎無限的,我們不可能閱讀或理解所有的資訊。因此承認自己的有限性,釋放對完全掌握所有資訊的執念,承認自己並非任何事情都懂

2. 確認問題/目的/用途/需求

在學習和接觸前,明確自身問題/目的/用途/需求等等,這樣可以有助於聚焦在目標和需求相關的資訊上,避免無目的地瀏覽或閱讀過多無關的內容,可以嘗試把當前一些目標和需求等等寫下來,會比較容易了解

例如目的是解決問題、系統性學習、休閒放鬆,依據不同需求和目的可以有不同吸收和處理資訊的方式

建議可以建立階段性的目標,會比較知道自身需要哪些資訊,會比較有個學習方向,因為每個人目標都不同,有個自己學習目標,比較不會別學什麼就都學什麼

且之後可以再調整目標,那如果還不懂該學什麼,就可以先都學看看,然後可以看看自己過程中的興趣,再來來調整和設置階段目標

例如

同樣是看科學書籍,一個是看純粹興趣,一個是要寫出一篇心得,一個是用裡面方法改善生活,這樣看書方式就會不一樣

如果階段性目標是學習知識類寫作,就可以學習一些知識管理和寫作技巧,如果階段性目標是藝術創作,那學的東西也就會不一樣

3. 建立自身知識體系

建立屬於自身的知識體系,再接收新資訊時,有助於將資訊放到這個知識體系中,與已有的知識進行聯繫

當然在還沒有個穩固知識體系之前,可先參考一些書籍/課程/系列文章建立個知識體系,之後就可以大概有個自己知識體系的雛型了

這個過程不僅能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還能讓你更有系統地吸收和整理資訊,減少被海量資訊淹沒的感覺。

4. 篩選機制

資訊過多時,可以有篩選機制,以此挑選對你最有價值的資訊,例如可以根據學習目標、興趣、當前需求來進行篩選,也可以考慮資訊品質或涵蓋程度做篩選,看看自己每天花時間在哪些資訊,然後再看看有無沒有要調整

例如看到一些關於某地區的新聞,如果想深入了解背後國與國間局勢,就可以找一些深度文章或書籍等等來理解,會涵蓋較多面向

當然,可以參考他人推薦的資源,這也算是種篩選,而同時也需要考慮自身需求和目的

例如選書的時候,有些長期暢銷書就可優先考慮看,或者是看看一些他人推薦的書單,不過也同時也注意自己的需求和興趣等等的

5 稍後閱讀

有些資訊看到時候可能會好奇,不過當下如果無法吸收,等到一段時間後再來看看是否有這方面的興趣或需求,有時候可能只是一時間有興趣但一段時間後就沒了

例如我有時寫報告查找資料,會看到些讓人感興趣的文章,但這時候閱讀可能會和當前目標不符合,這時候可先放入稍後閱讀之後來決定是否要閱讀

6 管理和組織資訊

有效的資訊管理組織是避免焦慮的方式,例如將資訊進行分類、Tag,儲存在易於檢索的地方,可以在需要時快速找到相關資料,而不必為了尋找某個資訊而浪費大量時間

例如在看書的時候,或者看到有價值的文章或影音,就可以將重點筆記和內容,放在知識管理軟體裡面,然後可以依照內容去Tag等等,也可參考一些筆記方法,例如第二大腦或卡片盒等等方法

7 著重理解,選擇速看

比起快速閱讀,理解每一個關鍵概念更為重要。當理解了某概念,之後有在其他地方看到相同的概念的時候,因為已經理解,就可以很快速就看過去,而不用整個重新再看一次

8 與已知連結

當獲得新資訊時,將你已知的知識聯繫起來,或者去思考如何應用或生活經驗等等,有助於深化理解和加強應用

9 注意精細程度

資訊的精細程度決定,會決定需要投入的注意力和時間,在遇到過於細節的資訊時,衡量這些細節是否與你的目標相關,如果不必要,可選擇跳過或簡化處理。

例如今天要寫一篇關於二戰歷史文章,其實裡面的事件一定超多,不過就看文章要如何呈現,例如考慮讀者和文章長度,來決定裡面這些年分和事件的詳細程度要到多細

10 善於選擇性閱讀

並非所有資訊都需要從頭讀到尾,可以善用技巧,例如根據標題、段落大意、關鍵詞來進行選擇性閱讀,以及思考自身的目的或需求等,比較能節省時間和獲取所需資訊

11 練習輸出

將所學到的內容通過寫作或做事等方式輸出,能夠加深對資訊的掌握,同時也能幫助檢驗自己的理解程度,也能訓練將資訊連結、整合、使用等方式,讓資訊能夠真的能夠派上用場

有些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可先參考他人概念,但最後還是可以達出一個自己的解答,之後當遇到類似問題時候,如果一些問題已經是先前有所思考和輸出過的,就會留下一些紀錄,這時候就可以去檢視一下自己先前的答案,之後機新資訊後,也可以看看自己答案是否有所變動

12 善於檢視過往和搜尋、採用引用

在以前可能有些資訊是自己思考後所得出的文字,或者是一些來自各種資源於自己做的筆記和重點,這時候就可以去看看這些已有的資訊,用搜尋功能或其他組織資訊的方式,也可以用連結的做法將新資訊整合已有資訊

每個人所知的有限,如果看到他人的書或文章裡面把一些觀念說的很好,其實就可以選擇引用,不一定要每個觀念都自己全部都講一次,以及自己以前有寫過的文章,裡面很多內容也都可以引用和再次使用

相關文章

加快閱讀速度的9種做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31會員
380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小豆pika的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5/04/07
有些人覺得,大學讀什麼科系,就決定了未來要做的工作, 但其實有很多網路調查都發現,有許多人最後做的事情,跟本科系沒有關係。 這反而是一種解放,因為讀哪個科系,不代表你以後就只能往那個方向發展。
2025/04/07
有些人覺得,大學讀什麼科系,就決定了未來要做的工作, 但其實有很多網路調查都發現,有許多人最後做的事情,跟本科系沒有關係。 這反而是一種解放,因為讀哪個科系,不代表你以後就只能往那個方向發展。
2025/01/09
嗨嗨大家,最近剛好在用一些選課的事情,想說可以把這幾年來大學選課經驗做個紀錄,跟大家分享喔 1 看課程評價,評價包含甜涼度、課程要求、評分方式、加簽方法、課程特別事項(例如全英授課、英語教科書、不能用3C、開書考等等)等 2 課程評價可去幾個網站找,例如Dcard PTT FB課
2025/01/09
嗨嗨大家,最近剛好在用一些選課的事情,想說可以把這幾年來大學選課經驗做個紀錄,跟大家分享喔 1 看課程評價,評價包含甜涼度、課程要求、評分方式、加簽方法、課程特別事項(例如全英授課、英語教科書、不能用3C、開書考等等)等 2 課程評價可去幾個網站找,例如Dcard PTT FB課
2025/01/08
嗨嗨大家! 最近因為選課的關係,我想到可以來聊聊課業和交友的主題。 有時候,我們會想要從系上同學那裡了解一些課程心得和評價,尤其是系選修課,因為某些課在網路上通常評價不多,從同學口中就獲得資訊就是一種好方式,要如何獲得? 我在大學的體會是:很多時候,需要自己「主動分享」
2025/01/08
嗨嗨大家! 最近因為選課的關係,我想到可以來聊聊課業和交友的主題。 有時候,我們會想要從系上同學那裡了解一些課程心得和評價,尤其是系選修課,因為某些課在網路上通常評價不多,從同學口中就獲得資訊就是一種好方式,要如何獲得? 我在大學的體會是:很多時候,需要自己「主動分享」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你是否擔心自己讀得不夠? 擔心自己準備的書寫的不夠完整? 常常上網刷心得文,看有沒有還沒買的書? 這些都是資訊焦慮的典型症狀。 人擁有的專注力是有限的。 如果時間都花在資訊的收集上,不但使我們更加焦慮,還會讓自己的認知負擔加重,進而降低專注力。 「專注力」是考生最
Thumbnail
你是否擔心自己讀得不夠? 擔心自己準備的書寫的不夠完整? 常常上網刷心得文,看有沒有還沒買的書? 這些都是資訊焦慮的典型症狀。 人擁有的專注力是有限的。 如果時間都花在資訊的收集上,不但使我們更加焦慮,還會讓自己的認知負擔加重,進而降低專注力。 「專注力」是考生最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每當走進參考書區,同一個科目總是有數不清的書可以選擇。   在準備考試的壓力下,心中的不安感告訴自己「把書全部買回來」。   但是蒐集資訊的焦慮,會對於身心帶來危害。   因為書讀不完,會累積焦慮。   即便把一批書買回來了,又會藉口告訴自己其他書有不同的寫法,回到書局買了第二批的書
Thumbnail
每當走進參考書區,同一個科目總是有數不清的書可以選擇。   在準備考試的壓力下,心中的不安感告訴自己「把書全部買回來」。   但是蒐集資訊的焦慮,會對於身心帶來危害。   因為書讀不完,會累積焦慮。   即便把一批書買回來了,又會藉口告訴自己其他書有不同的寫法,回到書局買了第二批的書
Thumbnail
面對資訊爆炸,你是否也困擾於如何有效閱讀與寫作? 在這個數位資訊飛速發展的世代,我們每天都被大量的資訊包圍著。那麼,你是否曾經因為無法有效處理這些資訊而感到困擾?或者,你是否希望能夠找到一種有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並與他人分享你的想法?透過以下的三個步驟,你將學習如何有效地閱讀和寫作
Thumbnail
面對資訊爆炸,你是否也困擾於如何有效閱讀與寫作? 在這個數位資訊飛速發展的世代,我們每天都被大量的資訊包圍著。那麼,你是否曾經因為無法有效處理這些資訊而感到困擾?或者,你是否希望能夠找到一種有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並與他人分享你的想法?透過以下的三個步驟,你將學習如何有效地閱讀和寫作
Thumbnail
這本書是《OUTPUT最高學以致用法》的 系列續作! 裡頭教會我最重要的幾件事: 1. 克服資訊焦慮-透過有方向有目標的學習 2. 高效閱讀的技巧 3. 有效聆聽該注意的事 4. 如何強化記憶力 符合科學且我實際運用之後對學習效率有顯著提升,值得推薦
Thumbnail
這本書是《OUTPUT最高學以致用法》的 系列續作! 裡頭教會我最重要的幾件事: 1. 克服資訊焦慮-透過有方向有目標的學習 2. 高效閱讀的技巧 3. 有效聆聽該注意的事 4. 如何強化記憶力 符合科學且我實際運用之後對學習效率有顯著提升,值得推薦
Thumbnail
我們閱讀的大量資訊中,只有約 20% 是重要的資訊,其他 80% 是無用的雜訊。只要精準掌握其中的兩成黃金資訊,就能解決九成的問題。 你閱讀的資訊 80% 是雜訊。 我們閱讀的大量資訊中,只有約 20% 是重要的資訊,其他 80% 是無用的雜訊。為了避免盲目地被風向帶著走,也避免浪費寶貴的大腦資源,
Thumbnail
我們閱讀的大量資訊中,只有約 20% 是重要的資訊,其他 80% 是無用的雜訊。只要精準掌握其中的兩成黃金資訊,就能解決九成的問題。 你閱讀的資訊 80% 是雜訊。 我們閱讀的大量資訊中,只有約 20% 是重要的資訊,其他 80% 是無用的雜訊。為了避免盲目地被風向帶著走,也避免浪費寶貴的大腦資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