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孩子沉迷手遊:除了禁止,還能做些什麼?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公民社會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預防孩子沉迷手遊,除了禁止,還能做些什麼?〉2024-08-24

 

  「電子遊戲」從誕生以來,就一直被家長們視為「危險物品」。而隨著科技愈來愈發達,玩遊戲的門檻愈來愈低,孩子不需要偷溜出去遊戲廳、不需要趁爸媽不在偷玩電腦,一旦讓他們拿到手機、平板,他們可以在房間的任何角落遊玩。

 

  而且,不像街機、電視遊樂器或電腦有大大的螢幕能讓旁邊的人隨時看到他在玩什麼,這些移動設備具有一定的私密性,相較於過往的家長只需要提防孩子過度沉迷,如今,還要擔心他有沒有偷拿家裡的信用卡課金、或者和遊戲裡認識的網友過從甚密。

 

  當然,「玩遊戲認識壞朋友」、「為了玩遊戲偷家裡的錢」都不是什麼新鮮事,是從街機時代就經常被人們討論的「社會問題」。但在科技更加發達的現在,不只是「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只要家長不夠小心,孩子「乖乖待在家」也能犯下那些以前只有「翹課、翹家」才會發生的問題。

 

 

  面對這種比過往更加「艱難」的處境,許多家長都採取「先禁止再說」的策略,不要給他用手機、不要給他用平板、嚴格控制用電腦的時間、不給他機會接觸網路、不給他機會接觸遊戲。的確,只要沒有機會接觸這些東西,就沒有出現這些問題的機會。但除非你要一輩子管控他接觸這些設備,不然,其實這只是把可能出問題的時間延後罷了。

 

  以台灣現在的科技發展狀況和設備普及率來說,許多小孩在國小就已經有自己的智慧型手機了。如果孩子在上學之前都被完全禁止使用3C,且沒有機會接觸相關的知識。那非常有可能發生的事情是,他會在學校從那些有手機的孩子口中認識「電子遊戲」。他會羨慕那些有手機的同學,並且跟著想要玩那些當下最熱門的遊戲,譬如《Roblox》或《蛋仔派對》。

 

  從成年人或「遊戲玩家」的角度來說,那些遊戲可能看起來略顯幼稚,但對國小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它們提供了一種簡單易懂的樂趣。

 

 *


  單就「可以提供孩童快樂」的角度來說,我們很難說這些遊戲不是成功的產品。但問題在於,這些以孩童為主要客群的免費遊戲通常也包含了課金要素和很重的社交屬性。


  無論課金的內容是會直接影響遊戲輸贏的道具,抑或是好看酷炫的外觀,它們都很容易強化孩童相互比拚的心理。也會讓他們無意間學會了「資本主義階級」式的思考,以為什麼問題都能靠錢輕鬆解決。一旦開始這樣想了,禁止很可能就不再有用,甚至只會讓他更想要,那種偷買、偷玩的狀況才會如此頻繁。

 


  我會覺得,比較好的做法不是完全禁止,而是家長自己要做更多的功課。你必須去認識市面上不同種類的遊戲,去知道什麼遊戲是流行的社交遊戲、什麼遊戲是值得體驗的作品式遊戲。去比學校同學更早陪著他一起玩,和他一起討論「什麼是好玩」。

 

  一個玩過《薩爾達傳說》的小孩或許還是會想和朋友一起玩《蛋仔派對》,但他會知道那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情、知道好玩的不是「蛋仔」而是「和朋友一起」。也會比沒有接觸過優秀單機遊戲的小孩更能理解到「免費遊戲課金」比買一款好遊戲還要貴。

 

  這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你除了需要挪出時間認識這些遊戲,更要挪出時間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學習。但這除了可以讓你和孩子未來在遊戲上面少花一些冤枉錢、避免他過早成迷於危險的「網路社交遊戲」,更能夠增加小孩對娛樂消費的審美鑑賞能力,這些時間肯定會很值得。而且,當你找到那些真正好的遊戲時,那將成為你們共同的美好回憶。





延伸閱讀:

〈娃娃機「出貨」的誘惑/與獲得注意力的誘惑〉

〈「遊戲性思維」與「消費權益思維」:從《魔物獵人Now》平衡性調整出發〉

〈「數值模糊」與「目的地」:如何實現獨一無二的冒險〉

〈「請溫柔地對待初學者!」:櫻井政博在格鬥遊戲上的「苦澀回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5會員
868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當孩子開始善用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時,該阻止他嗎?這麼問很蠢對吧?但是如果他所解決的“問題”,是家長的“規範”呢? 擅長探索的孩子,在幼年時這是一個很讓人感到困擾的問題,其實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特質,也應該是大多數孩子都具備的特質,然而卻通常在家長層層封鎖下,慢慢的消耗殆盡…
Thumbnail
當孩子開始善用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時,該阻止他嗎?這麼問很蠢對吧?但是如果他所解決的“問題”,是家長的“規範”呢? 擅長探索的孩子,在幼年時這是一個很讓人感到困擾的問題,其實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特質,也應該是大多數孩子都具備的特質,然而卻通常在家長層層封鎖下,慢慢的消耗殆盡…
Thumbnail
暑假到了,越來越多的家長都在擔心一個問題,孩子在家都一直在玩手機(電腦)怎麼辦? 家長都忙於工作,休假想帶孩子出門,一方面被炎熱的天氣扼殺了興致 ,一方面被手機遊戲拖住了步伐,導致週末兩天就在家裡的冷氣及沙發上度過了。
Thumbnail
暑假到了,越來越多的家長都在擔心一個問題,孩子在家都一直在玩手機(電腦)怎麼辦? 家長都忙於工作,休假想帶孩子出門,一方面被炎熱的天氣扼殺了興致 ,一方面被手機遊戲拖住了步伐,導致週末兩天就在家裡的冷氣及沙發上度過了。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看黃色書籍和影片、玩暴戾電玩遊戲,除了影像與黑氣會儲存在阿賴耶識,障礙思想、行為、生活、運途之外,尚有非常多的邪靈附著在其中,容易會被沖犯及干擾。所以,不要玩電動遊戲、網路遊戲、流覽色情網站,若被黑氣影響,會蒙蔽心智,且讓人胡思亂想,容易欲罷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看黃色書籍和影片、玩暴戾電玩遊戲,除了影像與黑氣會儲存在阿賴耶識,障礙思想、行為、生活、運途之外,尚有非常多的邪靈附著在其中,容易會被沖犯及干擾。所以,不要玩電動遊戲、網路遊戲、流覽色情網站,若被黑氣影響,會蒙蔽心智,且讓人胡思亂想,容易欲罷
Thumbnail
上篇文章提到應先管制孩子看抖音類的短影片,但具體怎麼禁? 最好從幼稚園開始,就讓小孩知道,看這些沒幫助,也不准看。但也要誘導去看其他的,像是卡通影片,或瑪莉歐賽車這類遊戲。筆者主張不要禁止遊戲,這年頭已經不可能了,協助他遊玩,甚至陪他玩,總比放任不管好。
Thumbnail
上篇文章提到應先管制孩子看抖音類的短影片,但具體怎麼禁? 最好從幼稚園開始,就讓小孩知道,看這些沒幫助,也不准看。但也要誘導去看其他的,像是卡通影片,或瑪莉歐賽車這類遊戲。筆者主張不要禁止遊戲,這年頭已經不可能了,協助他遊玩,甚至陪他玩,總比放任不管好。
Thumbnail
身為21世紀的父母,您是否擔心小朋友暴露在各類3C產品的環境,會對他們的身心造成影響?但在這個AI強勢席捲全球的年代,我們又不希望孩子們太晚接觸資訊科技。究竟電子產品禁與不禁,成了家長們最頭痛的問題之一。 今天的艾倫戴爾育兒知識交流,我們就來聊聊國外專家是如何看待這件事情。
Thumbnail
身為21世紀的父母,您是否擔心小朋友暴露在各類3C產品的環境,會對他們的身心造成影響?但在這個AI強勢席捲全球的年代,我們又不希望孩子們太晚接觸資訊科技。究竟電子產品禁與不禁,成了家長們最頭痛的問題之一。 今天的艾倫戴爾育兒知識交流,我們就來聊聊國外專家是如何看待這件事情。
Thumbnail
孩子正面臨越來越重度的使用網路,造成對網路的世界欲罷不能,已經出現「網路成癮」的現象,範圍從幼兒園孩子到國小、國中、高中, 甚至大學生、成年人.... #網路成癮的症狀 #如何定義孩子網路成癮的問題層次 #有沒有方法處理網路成癮問題
Thumbnail
孩子正面臨越來越重度的使用網路,造成對網路的世界欲罷不能,已經出現「網路成癮」的現象,範圍從幼兒園孩子到國小、國中、高中, 甚至大學生、成年人.... #網路成癮的症狀 #如何定義孩子網路成癮的問題層次 #有沒有方法處理網路成癮問題
Thumbnail
要不要讓孩子玩遊戲?要不要儲值? 曾讓我與孩子們發生幾次衝突,雖不至於到關係緊張,但為了遊戲讓親子關係如此緊繃,除了「不行」這類的禁止,是否有更好的作法? 我們家嘗試了「可以」的放行,也發展出一套運作良好的方式,並從這場放行的試驗中,獲得許多意外收獲。 如果你正面臨類似的問題,請聽聽我們的經歷分享吧
Thumbnail
要不要讓孩子玩遊戲?要不要儲值? 曾讓我與孩子們發生幾次衝突,雖不至於到關係緊張,但為了遊戲讓親子關係如此緊繃,除了「不行」這類的禁止,是否有更好的作法? 我們家嘗試了「可以」的放行,也發展出一套運作良好的方式,並從這場放行的試驗中,獲得許多意外收獲。 如果你正面臨類似的問題,請聽聽我們的經歷分享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