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當責文化》:不給決定權、卻得承擔責任,合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談論「當責」的時候大家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呢? 是知道自己大概準備要被罵的時候嗎? 還是知道老闆又要塞更多工作給你、並且告訴你這件事情你要負起全責呢?


我當誠實乖寶寶: 先承認上述兩種是我第一時間聯想到的(笑)

(希望老闆不要看到我的部落格)


raw-image




第一 當責的意義

書中提到,過去人們想到當責,就是指員工犯錯時要究責的時候。但應該要扭轉這樣的觀念。


當責理應是指被賦予的做決定的權利,並且承擔這樣決定的後果與結果。被賦予決定權與承擔應該是兩個一起同時存在的。


通常比較常見的經驗是需要承擔責任以及後果,且通常是負面的結果時才討論(如果你表現優異,會出現的問題是另外一種:相爭要沾光的,這種時候不會討論到究責);另外一塊所謂的決定權並不在自己手上,或者已經被決定了事情的走向,自己只是後半部承接責任的一方。

無論最後一切怎麼開始,只有當員工搞砸工作,或是專案失控的時候才會開始討論當責。

看到這邊,各位是不是跟我一樣也覺得對員工不太公平呢? 就好像父母強硬的要求孩子依照自己的理想選擇學校、伴侶、甚至是人生規劃,但若孩子並不如自己期望的精彩時,就怪孩子不爭氣。


大人怎麼沒有想過,也許孩子一點都不想要念醫學系、一點都不想要生孩子成為父母呢? 也許孩子想要的是到國外工作,增加自己的生命閱歷、因為世界很大,生兒育女已經不再是唯一的人生道路。


有了這樣的同理心,好像就比較能理解職場上有些員工表現不如預期,也許是主管給的方向與對策不是員工認同與熟悉的模式,表現不如預期好像也變得不那麼出乎意料了。


也許你會說,主管有經驗,就像父母都會說"我們比你有經驗",知道怎麼選擇跟完成任務可以最輕鬆最有效。也許有些時候是這樣,但我們都得時刻記得的是,時空背景不同、價值觀不同,每個世代要面對的問題不同,因應這樣的大環境所長出來的對應生存模式自然也會有所差異。

如果上一輩的經驗可以沿用自然很好,我們都可以少走點冤枉路、但如果總是狂妄的硬套入一樣的模式,會不會只是徒增兩個世代的摩擦與煩惱呢?


說遠了。所以,要怎麼使員工更好的有當責意識呢?





第二 承擔責任

書中提及建立當責文化,才能將企業帶向進步與繼續生存下去的方向。當企業開始發現問題,代表過去的方式已經不可行;然而企業文化真有其事:當你把這批員工通通都換掉,大家做事的方式很可能還是一樣。


我自己的理解是,這跟回饋機制有關係。

拿小孩與父母親的關係來說,假設孩子犯錯時父母給的總是嚴厲的教訓,那時間久了孩子想要嘗試與提出想法的機會就越來越少,因為這樣的行為並不被鼓勵;相同的,如果主管總是對於犯錯或是搞砸的員工強力的指責,那麼這樣的文化會慢慢的建立,久而久之,大家都沒了想法,開始了惡性循環,最後大家都只想"安全度日"。


沒有人願意承擔責任的情況下,不難想像接下來就會出現推卸責任、相爭閃避任務、只掃自己的門前雪的情況。企業中就會因為這樣的文化慢慢走向衰敗。


當大家都認為這是自己的責任,當成是自己份內的事,代表每個人都對自己許下了承諾。這是當責的核心。


其中有個例子是,某公司從前都用分區評價來分配績效獎金,但當公司開始出現虧損時,大家都還是認為那是某一地區未達標、與自己無關。最後公司文化扭轉成大家必須齊心讓所有地區都可以達標,這時候就看見了每個地區都給出建議與幫忙、資源分享的情形。


當責的文化下,大家會覺得自己有責任的要以能夠望創造成果的方式還思考與行動。





我的經驗

回想自己職場經歷:遇過大家相爭躲避額外任務、相互推卸責任;也有過相對合作默契佳的經驗,大家彼此完成自己份內工作、當有組員舉手表明需要幫助的時候大家一起手伸長一點,一起分擔度過難關完成任務。


以後者的經驗來說,被幫助的那方覺得自己有團隊支撐,感到安心;幫助他人的單位覺得自己跟整個團隊一起完成了艱難的任務,建立了共患難的情感。無論是哪一邊都開始了良善的當責循環、創造了優秀的團隊文化。






各位讀者的經驗是什麼呢? 你覺得這樣的文化是健康的嗎?

這樣的文化容易養成嗎? 有沒有什麼是可以幫助團隊改變思維的方法流程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地球體驗營 (咻)
25會員
323內容數
Enjoying the earth journey! :)
地球體驗營 (咻)的其他內容
2024/09/05
主管給我們的回饋,都會成為我們繼續在組織中生存下去的經驗,對嗎?
Thumbnail
2024/09/05
主管給我們的回饋,都會成為我們繼續在組織中生存下去的經驗,對嗎?
Thumbnail
2020/07/30
「過強的好勝心, 反而壞了比賽。」 絕對要贏—這樣的想法不停驅使著羽生向前, 卻也使之在比賽中嚐到苦果。
Thumbnail
2020/07/30
「過強的好勝心, 反而壞了比賽。」 絕對要贏—這樣的想法不停驅使著羽生向前, 卻也使之在比賽中嚐到苦果。
Thumbnail
2020/07/21
時間來到2012年的春天。羽生結弦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之處, 雖然在歷經311地震後深感就這樣離開家鄉、離開那些支持他與鼓勵他的人們是不捨與猶疑, 但最後依然決定啟程前往加拿大受訓。 為了目標而不停向前的羽生, 前方還有什麼高牆等著他去超越呢?
Thumbnail
2020/07/21
時間來到2012年的春天。羽生結弦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之處, 雖然在歷經311地震後深感就這樣離開家鄉、離開那些支持他與鼓勵他的人們是不捨與猶疑, 但最後依然決定啟程前往加拿大受訓。 為了目標而不停向前的羽生, 前方還有什麼高牆等著他去超越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當責與負責的差異在於,不單單是對過程負責,更是要對結果負全責」。 本文以客訴當作案例,同一件事每個人的處理方式都不一樣,但怎樣的結果取決於你對事情的心態,若能把結果放在心上,處理起來的方式必能更全面,這或許就是升遷的底層邏輯。
Thumbnail
「當責與負責的差異在於,不單單是對過程負責,更是要對結果負全責」。 本文以客訴當作案例,同一件事每個人的處理方式都不一樣,但怎樣的結果取決於你對事情的心態,若能把結果放在心上,處理起來的方式必能更全面,這或許就是升遷的底層邏輯。
Thumbnail
若員工是「建造者」:盡量讓建造者們做他們所愛、並且愛他們所做。他們是一群遇到喜愛事物就會活力滿滿的族群。多分配一點完成後能產生滿足感的工作給他們。若沒有能燃起他們熱情的事物,那就要考慮調整營運目標,讓他們樂意含笑付出。一間成功的公司,往往都是建築在一群滿足的建造者身上。他們是組織動力的最大來源,沒了
Thumbnail
若員工是「建造者」:盡量讓建造者們做他們所愛、並且愛他們所做。他們是一群遇到喜愛事物就會活力滿滿的族群。多分配一點完成後能產生滿足感的工作給他們。若沒有能燃起他們熱情的事物,那就要考慮調整營運目標,讓他們樂意含笑付出。一間成功的公司,往往都是建築在一群滿足的建造者身上。他們是組織動力的最大來源,沒了
Thumbnail
【•職場中經常發生的"尊嚴剝削"情況,是工作者享受的遊戲,還是沉默的忍讓;言語霸凌,工作量的壓榨應該已是許多人心知肚明的日常,面對工作上的壓力百分80以上都是情緒調適,而不是工作的突破。專注工作者與出張嘴的領薪人在工作表現上本來就有差異,會產生壓力的來源以及程度恐怕難以從表現明確。自責與內疚是慢性自
Thumbnail
【•職場中經常發生的"尊嚴剝削"情況,是工作者享受的遊戲,還是沉默的忍讓;言語霸凌,工作量的壓榨應該已是許多人心知肚明的日常,面對工作上的壓力百分80以上都是情緒調適,而不是工作的突破。專注工作者與出張嘴的領薪人在工作表現上本來就有差異,會產生壓力的來源以及程度恐怕難以從表現明確。自責與內疚是慢性自
Thumbnail
當你在要求部屬或在與外單位開會時,時常會用「我們」應該要如何如何,例如:「我們」應該要開始加強部門間的合作、「我們」從現在開始要關注公司的營運目標、我覺得「我們」團隊的向心力不足……等等。但你是否覺得,在說出「我們」時,其實內心是希望別人依自己的期望做事?而這個期望通常不包括「我」
Thumbnail
當你在要求部屬或在與外單位開會時,時常會用「我們」應該要如何如何,例如:「我們」應該要開始加強部門間的合作、「我們」從現在開始要關注公司的營運目標、我覺得「我們」團隊的向心力不足……等等。但你是否覺得,在說出「我們」時,其實內心是希望別人依自己的期望做事?而這個期望通常不包括「我」
Thumbnail
承擔責任與獨裁專制只在一線之隔,而這條線應該就在於將勇氣用在哪裡
Thumbnail
承擔責任與獨裁專制只在一線之隔,而這條線應該就在於將勇氣用在哪裡
Thumbnail
第四章,打造強團隊的「領導心理學」 身為領導者,你有所謂的六大影響力: 1、獎賞權: 透過加薪、高額獎金考核;升遷或表揚、調部門滿足部屬希望等有權提供金錢、職位、激勵等報酬的影響力。
Thumbnail
第四章,打造強團隊的「領導心理學」 身為領導者,你有所謂的六大影響力: 1、獎賞權: 透過加薪、高額獎金考核;升遷或表揚、調部門滿足部屬希望等有權提供金錢、職位、激勵等報酬的影響力。
Thumbnail
“當責”是每家公司都期待主管、人員所需具備的一種態度,但何謂“當責”呢?
Thumbnail
“當責”是每家公司都期待主管、人員所需具備的一種態度,但何謂“當責”呢?
Thumbnail
大家是否在工作上時常覺得自己被壓榨導致加班永無止境?或是覺得主管朝令夕改情緒陰晴不定?甚至連同事之間都勾心鬥角彼此明爭暗鬥?每天早上起床都必須拖到最後一個鬧鐘鈴響才心不甘情不願起床呢? 雖說離開職場已經四年多,但根據之前在職場十四年的經驗還是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個人的心得感想。
Thumbnail
大家是否在工作上時常覺得自己被壓榨導致加班永無止境?或是覺得主管朝令夕改情緒陰晴不定?甚至連同事之間都勾心鬥角彼此明爭暗鬥?每天早上起床都必須拖到最後一個鬧鐘鈴響才心不甘情不願起床呢? 雖說離開職場已經四年多,但根據之前在職場十四年的經驗還是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個人的心得感想。
Thumbnail
如果不是你的責任,你不要扛;如果是你的責任,你一定要扛。
Thumbnail
如果不是你的責任,你不要扛;如果是你的責任,你一定要扛。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了【企業管理01】管理制度&動機,關於一些書籍與話題,提到著當責思維的培養,而對於組織來說,若同仁都能夠對於自己手頭上的工作,能夠做好做滿,更甚至超乎預期,豈不妙哉?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了【企業管理01】管理制度&動機,關於一些書籍與話題,提到著當責思維的培養,而對於組織來說,若同仁都能夠對於自己手頭上的工作,能夠做好做滿,更甚至超乎預期,豈不妙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