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中,紅皇后有句名言:「在我的領地中,妳要一直拚命跑,才能保持在同一個位置;如果你想前進,就必須跑得比現在快兩倍才行」。
職涯遇過的人中,
有些人慢條斯理,有些人拼命地跑;
有些人只是冒牌者,有些人則是名符其實的狠角色;
有些人不懂選擇,選擇了又沒搞懂,有些人則是懂得選擇,選擇後把它弄懂;
有些人是無頭蒼蠅,有些人則在生活、家庭與工作中怡然自得、春風得意;
有些人過上自己滿意的人生;有些人則是活出他人羨慕的精采。
貞岑,在以上 5 個二分法中,都屬於後者。
2009 年,我自 2,336 名應徵者角逐的「統一企業儲備幹部」面試中脫穎而出,開啟了職涯。
貞岑,是我們這群新人的學姊,頗有大姊頭的氣勢。
任職統一企業前後 7 年半,亦曾在金百利克拉克、聯合利華等多家頂尖 FMCG 任職,現任格力高 ( Glico ) 台灣行銷經理。
一個下著浪漫細雨的週六下午,我跟她約在民權東西路及中山北路交叉口的 CAFÉ !N 旗艦店,她點了一杯熱焦糖瑪奇朵,我要了一杯 Flat White,我們輕輕地聊起 43.5 歲的尷尬以及 17.5 年職涯的心得:
Elvis: 你一直在外人眼中非常頂尖的公司工作,你覺得哪間公司的適配性最高?
貞岑:這個問題真尖銳哈哈,不愧是新聞系出身。不過坦白說,能夠通過面試並在一家公司工作至少超過 3 年,在所謂的「適配性」上都是有一定程度的,並沒有明顯的高下之分。每一家公司的組織文化和工作方式都不同,但不太可能完全不同(特別是我比較聚焦於FMCG產業)。那些或大或小的交集,正是可以幫助自己從上一家公司過渡到下一個組織的橋梁與媒介。
Elvis: 你第一份工作在統一待了五年,後來離開又回來,能否描述一下那段期間的抉擇與考量?
貞岑:離開統一的起因是對外商工作的好奇。研究所主修國際企業管理,對未曾踏入的環境總有無限想像。「好奇心」往往是驅動改變的關鍵力量。因此,在離開統一之後,我有一個非常明確的設定:想要投身於外商公司的品牌管理相關職務。
Elvis: 正如賈伯斯那段演講所說,對嗎?我們都在尋尋覓覓當中。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And that is as true for you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until you find it. Don't settle.
你必須找到你所愛的。對於你的工作和你的愛人都是如此。你的工作將佔據你生活的很大一部分,而真正滿足的唯一方法就是做你認為偉大的工作。做好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熱愛你所做的事情。如果您還沒有找到,請繼續尋找。別安定下來。就像所有內心的事情一樣,當你找到它時你就會知道。而且,就像任何偉大的關係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關係會變得越來越好。所以繼續尋找,直到找到為止。別安定下來。
貞岑:沒錯,只要在追尋的過程當中沒有歪樓,活出自己的樣子,就能對得起每個決定。而每個決定,原本就是最好的決定。「找到所愛」是一個不容易的結果,但顛簸的過程中,即使跌倒,我們都能拾起一把沙子,對吧?
Elvis: 對妳而言,每一次成功轉換的關鍵是什麼?
貞岑:請問「成功轉換」的定義是什麼呢?如果是「職稱」和「薪資」的提升,那似乎是正確的方向。但我從未用「成功」來形容自己的職涯發展或轉換。在業界我看過太多優秀的年輕才俊,三十多歲就成為行銷總監的故事屢見不鮮(例如,我們公司的總經理大約在35歲時開始當GM)。以此角度來看,我應該算是魯蛇了QQ。
對我而言,每一段職涯旅程,都在追求是否成為更具「影響力」的自己。借用藍途計畫創辦人 Grace 校長的「領導人12度」架構,可以自我審視在以下三個面向是否不斷進步:
- 專業領域的高度、深度、廣度與寬度
- 處理事情的強度、韌度、尺度與灰度
- 待人接物的溫度、態度、氣度與風度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不論是在同一公司的晉升,或是不同公司的轉換,或許都是在「試圖成為更具影響力的自己」這一目標下的自然結果。
Elvis: 這讓我想到最近蔡康永說的那句話:「活著要體會成就感,而不要追求成功」。成功的確有很多世俗的定義,「成就感」則是我們對得起自己的某種......「情懷」,對吧?
貞岑:沒錯!講到最近金句連發的康永哥,我也送你一句我超愛的:
「當你覺得這個世界充滿惡意、不喜歡你的時候,不是選擇從這個世界離開, 而是改變我們自己。告訴自己說,感受到惡意的時候,能把這件事情理解為『它不重要』。」
真誠地做自己,死活別在別人嘴裡。
Elvis: 在Glico擔任主管的一天是怎樣的?
貞岑:會議接連不斷,無窮無盡的電子郵件………………(結束)
開玩笑的XD
基本上,作為品牌管理相關的主管,工作重點是進行各種溝通協作,無論是對下屬、對上司,或是本地、區域、全球的跨部門協作。郵件與會議只是為了順利推進策略、達成任務目標的溝通工具。
若要說主管與個人貢獻者之間最大的不同,我想是「培養團隊成員」。主管的一個重要職責是提升團隊成員的能力。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還要找到團隊成員的亮點,提供合適的舞台幫他們提高能見度,幫助他們獲得更高的績效。簡而言之,就是要「成人達己」。做到這點其實不容易,我仍在不斷探索與學習中。
Elvis: 若要給年輕人五個職涯建議,你會怎麼說?
貞岑:拜託大家一定要看《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這本書,書中提到的「追求圓滿人生」不可或缺的七個基本習慣,真的是至理名言。特別是「以終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又呼應了一句我滿喜歡的話:“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almost any how.”唯有知道自己的終極目標在哪,我們才有機會一步一腳印、克服萬難地到達。
Elvis: 擔任「產品經理」的 3 個核心能力,您覺得是?
貞岑:我認為是:
▍Prioritization:也就是7 habits裡面講的”要事第一First things first”,不論你從事的是哪一種工作,能判斷事情輕重緩急進而決定處理的優先順序,都是很重要的能力。
▍Empathy:產品經理/行銷經理這種架構在「追求品牌價值極大化」的角色,擁有同理心,能夠設身處地地想像消費者需求,進而打造相關的產品組合,是勝任這個職務的核心技能。
▍Ownership:在FMCG產業,產品/行銷經理往往是推進跨部門合作的火車頭,放下”被動等待”別人協助的念頭,自己主動出擊,”讓事情/成果可以發生”的能力( aka「變革發生力」),也是另一個關鍵。
最後,我還想再強調”Resilience”,在外在環境快速變化的這個世界,「不如預期」其實應該是我們的「基本預期」。挫折與打擊幾乎天天都在發生,讓自己快速調節、轉換情緒和思維,繼續前進、保持積極態度和行動力,不被現況所侷限。可以陷入低潮,但跌倒後,哭一哭,再抓把沙站起來,這或許是這個世代,非常需要養成的一個關鍵能力與mindset。
Elvis: 雖然有點不禮貌,但看似一帆風順的職涯中,真的有跌倒(失敗)過嗎?
貞岑:我自己對「成功/失敗」這兩個詞彙其實滿感冒的,總覺得千人千樣,「成功/失敗」卻似乎強行將某種價值觀 套在所有人頭上。但如果精準到職涯轉換的「挫折」,我的確是有一個滿深刻的體驗 - 在統一工作約莫 5 年後,帶著滿滿的好奇心與對外商MNC的憧憬,跳槽到 Kimberly Clark Taiwan 擔任「Product Assistant Manager」,原本信心滿滿,想說一定可以勝任。殊不知,2 間公司在組織分工上有著截然不同的設計 - 統一企業的 PM 就像是一個小 GM ,精通於價值鏈上各部門的協同合作,我們常把「產、銷、人、發、財」(即生產、銷售、用人、研發、財務)掛在嘴邊;而KC則是很典型的FMCG MNC,Branding Marketing專注於brand development與brand building的各項活動。剛到金百利克拉克時,不但要忙著記誦各式各樣的abbreviations/terminologies,還要適應不同的工作方式與習慣,讓當時的自己有強烈後落的慌張感,很像是參加「打字比賽」,隔壁同學不但十指翻飛還可以盲打,而自己只能吃力地,一個字、一個字地慢慢敲擊。對於無法用自己滿意的速度與節奏,展現出工作績效這個殘忍的事實,當時的我異常沮喪,覺得自己工作能力很差。這個適應上的「不舒服」,加上統一的前老闆邀請我回鍋,才讓我又回到統一這個熟悉的工作環境,重新拾回自信。不然,差點就要失業啦……
Elvis: 的確,我滿喜歡對岸的現代職場劇《三十而已》裡的一句話:「你說工作上總有說不完的滿腹委屈,有一天沒工作時你就真正委屈了。」
在工作中,恐懼、緊張、不舒服、或者過得太舒服都是正常的,但不代表要馬上做出任何關鍵決定,反倒應該冷靜下來,讓時間確認心意。「離開」,永遠應該是最後一個選項。特別是工作經驗 5 年以上的朋友,我更會勸留不勸離。別忘死裡鑽,別因為一時的情緒離開,留下來,至少有一半可能更好的機會。
貞岑:我完全同意,另一個重要提醒是──千萬千萬「不要裸辭」。離開原公司前,永遠要有其他 offer 在手,你才有談判籌碼、你才會令人流口水。我自己有過 1 次的「裸辭」經驗,那段期間求職相對辛苦很多。
貞岑虛長我 1~2 歲,合計工作年資跟我差不多,卻一路在 FMCG 行業累積能量與影響力,與我跨金融、能源運輸、FMCG、SaaS、F & B 等的多元經歷大異其趣,跟她的咖啡對談,給我 8 個啟發:
▍衝出舒適區 ( Comfort Zone )、挑戰延伸區,不妨摔入崩潰區。爬出沙坑前,順手抓回一把沙子就好。
▍用極度開放的心態看待選擇。
▍不要擔心丟臉;要擔心不能達成目標。
▍別妥協,別停止糾結。
▍不要在意頭銜,要在意影響力。
▍讓團隊成功,就是讓自己成功。
▍人生是減法,不是加法,放棄也是學問。
▍正如已逝的劇場大腕-李國修老師說,「人,一輩子只要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不貪多,精準打擊,也是一種正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