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吸引優秀員工?從薪資結構設計做起

如何吸引優秀員工?從薪資結構設計做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人口紅利減少的速度比預期快,缺工海嘯來襲,勞動力缺口將成為常態。政府引進外籍勞工來解決缺工問題,但並非所有的行業都能大量雇用外籍勞工來因應缺工,因此,設計良好的薪資結構,才能確實有效地留住企業中的關鍵人才。
raw-image


什麼是薪資結構?

「薪資」是指個人對組織付出勞務所換取的報酬。

根據研究,薪資設計方式與員工的離職傾向、薪資滿足和工作投入等,具有顯著的關聯性。隨著台灣人口結構的改變,影響到勞動力的供給,薪資在企業中更是吸引和留任人才的關鍵因素,舉凡激勵員工、提高留任率、人才吸引、降低離職意願等,都和薪資息息相關。

薪資結構是薪資組成的基礎,而這個基礎來自於「薪資科目」,簡單來說就是薪資單上的明細項目,包含:工資、福利和獎金,這裡有勞基法對工資福利的解釋。


因此,薪資結構設計和福利規劃,通常被視為策略性人力資源,對於一家企業的短、中、長期發展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延伸閱讀:薪資結構項目:法令中跟「工資」相關的內容包括哪些?


薪資設計四要素理論

薪資設計是對個人勞動的具體價值體現,合理的薪資設計能激發員工的才能和工作熱情,使其獲得滿足感和榮譽感,進而促進企業的發展。除了合理的激勵員工以外,透過良好的薪資設計,也能達成替薪資成本的節約,確實地替企業達成「開源節流」的功效。

我們以三位學者在1996年所論述的薪資要素,來闡明薪資結構設計的原理:

保健基準性薪資

員工需要能夠符合物價水準的薪資,才能夠養家活口、過生活。最明顯的例子:每年政府的基本工資的調漲政策。

民間業者發行的薪資調查報告,或是政府進行的薪資普查,都可以成為薪資外部公平性的依據。依此數據,每家企業可以調整每個職務應給的薪資水準,例如:同樣是研發工程師,在北、中、南的薪水水準不同。

職務基準性薪資

員工擔任的職務、工作內容,也影響著薪資水準。例如:同樣是企業管理顧問,初階的顧問和資深的顧問,處理過的案件和經驗不同,分析事情的能力也不同,當然會影響薪資的高低。這部分,通常會以工作分析、工作說明書、職位評價和內部職位架構來做明確的敘薪標準,一般我們常聽到的職等職級表或是薪幅表就是這個功用,視企業規模大小,而採用不同的內部職位架構。

績效基準性薪資

一樣是擔任業務人員的皮卡丘和哆啦A夢,因為業績表現的不同,而給予不同的薪資水準。這部分也被視為激勵因子,依照員工的資歷、能力、和職能表現會反映在員工的年終分紅和績效獎金上。

另外,這部分也牽涉到公司內部的制度管理層面,企業必須有績效管理或考核的標準,才能使有能力的員工留任,達到汰弱扶強的手段,避免劣幣驅逐良幣,使公司陷入人才永續發展的危機中。針對台灣中小企業,有一種採取行為量化的簡易評鑑法,簡單易上手。

👍相關服務:日日考核績效系統職能考核輔導

技能基準性薪資

簡單來說,一個員工從入職後,不可能一個技能用終身,因此在員工的職涯發展中,除了激勵員工的學習動機外,也要促使技能發展能貼近企業的發展目標。舉例:在製造導向的企業,生產相關技能至關重要,例如:職業安全衛生、天車、推高機操作、CNC機台程式撰寫等。因此,鼓勵生產部門提升技能,也可能會與薪資調整結合

而企業驅使員工提升個人的職涯發展同時,也可以有效利用政府資源補助訓練經費,透過發展教育訓練系統來提升員工能力,甚至可以發展出晉升制度,也能促使公司的研發創新。而政府為了幫助中小企業有補助辦理員工訓練計劃,幫助中小企也能在完整的規劃下,提升公司,促進產業升級。


如何進行薪資結構設計?

說明完薪資設計的四大要素,我們要來談談如何進行薪資結構設計,我們以製造業為例:

廠商背景:
▪️50人左右
▪️成立歷史30年
▪️位處台灣中南部
▪️傳產製造業
▪️解決長期缺工/流動率高的問題
▪️使80%職位的薪資至少能達到PR50標準 
▪️使20%關鍵職位薪資達到PR75標準
▪️員工流動率高
▪️處於經常缺工,和高科技產業搶人才的局面

看到這裡,我們先來解釋何謂「薪資PR值」:薪資調查報告常用的數值,表示在100人之中,勝過多少人。

PR25表示在100人之中,這份薪資水準勝過25人,以此類推。以上這間公司的例子中,他的目標是要能80%的職位都具有市場平均薪資的水準;在關鍵人才部分則以市場薪資前25%的水平看齊,也展現出想要爭取人才的決心。


這個背景設定,有沒有很熟悉?對於一間想要永續經營的企業,薪資的調整是經營上必然的手段,薪資福利策略也會依企業發展週期而變動,這點我們下回再詳細說明。這篇文章我們先聚焦在如何設計:

  1. 外部公平性確認:可參照坊間的薪資調查報告,依據職務和地區還有公司實際狀況來衡量薪資水平。
  2. 內部公平性確認:先盤點公司內部的職務,依照上述的職務基準性薪資的說明,進一步發展工作說明書。這個步驟可以讓勞資雙方清楚了解職務內容,可衡量此職務價值(薪資),也可以確認薪資結構範圍。
    接著再進一步依據人力盤點的結果,搭配組織的未來發展做設計,產出薪幅表或是職等職級表。這一步驟,能讓員工有職涯階梯可依循發展、明確的薪資調整級距,並建立中間幹部群,解決中小企缺乏中間幹部,無法留住關鍵人才的痛點。
  3. 績效考核:訂立績效考核標準,依據員工的表現和行為給予適當的評價。考核結果連結薪資、獎金等,激勵或淘汰不適任人員。
  4. 教育訓練:對於具有職能落差的員工給予教育訓練,或是針對企業的發展目標,給予員工相對應的訓練,使企業能夠升級。


薪資設計也包含福利的部分,以上所談到的,只是薪資福利中的一小塊,未來會就這一塊,再繼續發展更多專業的文章分享給大家。如果您對於薪資福利設計有任何的疑問,歡迎洽詢。若是想學習薪資設計,聯和趨動也有提供相關的課程

▼企業管理者加入聯和趨動LINE官方帳號,即可享有免費諮詢▼

📖延伸閱讀:薪資結構項目:什麼是基本工資、平均工資、原領工資?

👍相關服務:勞動法務輔導職能考核輔導一鍵發薪人資系統企業主講座

avatar-img
聯和趨動
2會員
16內容數
第一家取得股票代號的勞資顧問公司(股票代號:7645) 1. 穩定勞資關係 2. 發展員工職能 3. 落實工作執行 4. 創新企業營運 5. 建立分享機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聯和趨動 的其他內容
在勞動部提供的「台灣勞工雙月刊」中提到,德國學者以勞資雙贏的角度思考;企業本身並非單由資本所構成,如果在缺乏勞動力的情況下,是無法達成目標的;因此,勞資雙方必須以民主的方式協商,在合理的遊戲規則下共同參與。好比「有錢出錢(股東)、有力出力(勞工)」,合股共生,維持秩序與平衡,才能共創雙贏的美景。
有不少原本以為:「沒有法令強制規範一定要召開勞資會議,所以不必要太在意吧!」的夥伴應該都開始想:「原來公司那麼多制度沒有通過勞資會議同意,發生爭議時或遇到勞動檢查的時候,可是要面臨罰則的,那該好好規劃一下會議時間了!」但是該如何成立與召開勞資會議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不論是對企業主或勞工來說,每個月按時發(領)薪水是很重要的,對企業主來說,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滿足勞工生活上的需求,並且留住優秀的人才,才是最為關鍵的,所以,搞懂法令中各項「工資」的定義,進行合理的薪資結構設計就變得非常重要了,本篇文章就告訴您,在法令中跟「工資」相關的內容包括哪些呢!?
在勞動部提供的「台灣勞工雙月刊」中提到,德國學者以勞資雙贏的角度思考;企業本身並非單由資本所構成,如果在缺乏勞動力的情況下,是無法達成目標的;因此,勞資雙方必須以民主的方式協商,在合理的遊戲規則下共同參與。好比「有錢出錢(股東)、有力出力(勞工)」,合股共生,維持秩序與平衡,才能共創雙贏的美景。
有不少原本以為:「沒有法令強制規範一定要召開勞資會議,所以不必要太在意吧!」的夥伴應該都開始想:「原來公司那麼多制度沒有通過勞資會議同意,發生爭議時或遇到勞動檢查的時候,可是要面臨罰則的,那該好好規劃一下會議時間了!」但是該如何成立與召開勞資會議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不論是對企業主或勞工來說,每個月按時發(領)薪水是很重要的,對企業主來說,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滿足勞工生活上的需求,並且留住優秀的人才,才是最為關鍵的,所以,搞懂法令中各項「工資」的定義,進行合理的薪資結構設計就變得非常重要了,本篇文章就告訴您,在法令中跟「工資」相關的內容包括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