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翻譯為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其目的是為了測驗不同國家十五歲學生在數學、閱讀和科學等方面的技能和知識,衡量問題解決能力和認知能力。每三年舉辦一次,希望透過這樣的計畫去提供可比較數據,達到幫助各國改善其教育政策和成果。而芬蘭這個小小的國家,總人口為550萬左右,卻是常年在排行榜名列前茅,代表著絕對有值得讓人借鏡的地方。
然而沒有一個制度是可以完全複製的,畢竟每個地區的文化背景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不能用這個當作理由,就選擇放棄讓有機會改善的方式進入到自己的體系。國家政策的制定本就不易,也因此更需要專業人士的幫忙、政府單位的支持跟協助,過程中難免有錯就逐步修正,而不是選擇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教育更是百年大計,一個好的政策跟做法至少要執行一個世代、差不多是20~30年左右才能夠看出成效;但不對的政策若是也執行這麼久的話,要改善的成本就會更大了。
作者在美國跟芬蘭都有許多實務上的教學經驗,分享在兩邊感受到不同的點點滴滴,姑且不論究竟哪種模式比較適合學生;但至少在芬蘭對老師是比較友善的、其社經地位也是比較高讓人尊重的,如果一個教育者、一個大人的身心狀況都不是很好的話,能夠有著很棒的授課品質嗎?
這本書分別從五個大方向去談論如何做好教學的部分,老實說真的是很大的工程;但可以明顯感受到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至少是快樂的、至少學習是會有主動性的、至少培養出來的人格特質也會比較正向開朗的。在芬蘭、在北歐式教育的國家,不是沒有考試、也不是考的比較簡單;但學習若是不能建立在興趣跟快樂的狀態下,這條路是無法走的長遠。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政府跟體制部分,是如何看待「教師」以臺灣來說,成為老師的資格可以只要是「大學畢業」就好,意味著授課老師有可能是其他科系畢業的;但是在芬蘭的思維裡,要能夠好好教導孩子們,那絕對是需要專業、需要受過完整訓練,因此是鎖定在「研究所本科系」也就是哪怕沒有任何現場教學經驗,至少在學校、在實習或是其他養成過程裡,這位菜鳥老師也可能比資深老師閱讀過更多關於兒少心理學、教育學、特殊孩童、課程設計及班級經營等等專業課程,那麼欠缺的就僅是實務經驗累積跟調整,而不是讓孩子們在理應接受專業的過程,卻接受到許多不專業的教學。
另一個也很重要的政策制度是「領導者,也必須是教學者」意味著學校的組長、主任、甚至校長,都還是必須在第一線有授課的責任跟安排,而光僅是這兩項的做法,就足以避免外行領導內行、以及不食人間煙火的政策推動,時代在改變、教學現場也是會一直改變,必須要能與時俱進才是。
「幸福」作者提到在芬蘭的每一個小時都會有十五分鐘左右的休息;但由於剛從美國搬過去,先前的工作經驗跟態度讓自己無法適應這樣的體系,卻得到同事的關心、擔心會不會崩潰?事實上不只是老師而已,學生也是同時擁有這麼多的休息時間,因為有太多的研究跟實務經驗顯示,適當的休息對於工作跟學習都會有好的幫助,說起來書裡面有句話說的很好「幸福不是成功的結果,而是成功的前提」
「歸屬」說起來就是把每個孩子當成自己人、當成獨立個體在看待,這很容易嗎?事實上每個老師絕對是用心的;但是在人際互動、在團體關係裡,用心是不足以讓一切事情跟狀態變得更好的,還需要更多的細心、更多的懂得找到資源進駐,而要讓孩子們對於班級有歸屬感,那絕對是需要這個環節「由學生跟老師一起討論班級夢想」尊重不該只是一些身體動作、口語上的稱呼、或是放在內心的想法理念,而是要可以落實在跟其他人的互動裡,在學生的想法跟老師的理念裡找出一個交集,並且適時引導並不介入太多,無論對於學生還是老師來說,都是很好的安排。
「自主」從一開始就不限制,這個做法應該跟大部分聽到的理念不一樣,尤其是新到一個班級,許多老師絕對會做的就是「建立自己的鷹架」但為什麼需要這樣作呢?因為對於成績或是安全至上的老師來說,先有規矩去控制好孩子們的狀況很重要,之後再視情況跟能力去慢慢調整;但其實當孩子們升上高年級甚至是國、高中時,這樣的做法不見得必要,特別是孩子本身能力很不錯的時候。孩子的世界不見得都是沒用的,尤其是科技發達的時代,他/她們很可能認識到更多大人們不知道的資訊,而這些內容也許是有助於學習的;但是要怎麼運用仍然需要老師的判斷跟引導。此外透過自己的提議,去學習負責、去感受到被信任,這些都不是傳統上對下教學模式可以讓孩子們學到的,學校的存在若是單純為了知識取得,那其實很多資源不那麼夠的都可以退場了,學校不是一個便宜或是大型補習班,它可以讓孩子們學到更多在家裡、在其他團體所練習不到的。
「技巧」一個老師如果教學有技巧,對於自己跟孩子們來說,絕對是好事一件;但是有可能一招打遍天下嗎?這裡說的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善用教科書」事實上很多書商提供的教材跟教具,沒有到完全無法使用或是很爛的情況,畢竟每個孩子程度也都不一樣,重點是內容是否符合自己的核心教育理念,倘若相符合的話絕對可以給自己省去不少備課時間;另一個部分是「讓學生自己說」曾經有看過這樣一個說法是要知道自己的答案對不對?那就從這個答案裡去推估問題是甚麼?因此孩子們有沒有學到東西、有沒有真正理解、甚至可以實際應用在相關場域,這都可以讓孩子們自己去證明,甚至給自己打分數,因為懂不懂自己是唯一知道的,與其透過許多題目的練習或是考試測驗等等,不如用非選擇題、非條列式,而是帶有反思的方式跟態度去應對,這都有助於提升老師在教學上的品質及孩子們學習方面的狀況。
「心態」很喜歡作者在書裡面分享到其他資深同仁給的建議「要讓自己的臉皮厚一點」但這樣的臉皮厚不是為了掩飾自身不足,而是面對質疑自己專業的人,實在不需要過於客氣跟謙虛。每個人在自己的場域都有自己的專業,常常有許多家長會給予老師教學現場的建議,或是同為老師但不同年齡層跟科目的家長給予班級經營的建議等等,這都是不尊重跟撈過界的情況。然而對於專業的尊重是必須有的,只是通常人們容易想到外在資源;但是卻很少想到自己其他科目同校同仁,也許與其只是點頭之交,然而同為專業老師難道會比外面的老師差嗎?作者提到自己有一半左右的課程,都是跟其他老師合作的、甚至是邊喝咖啡的情況下談合作,畢竟多一個專業人士就多一個助力。在上生物課的時候,剛好談到關於性行為的相關內容,這時候若是邀請相關背景不同性別的老師來幫忙,不也是可以讓課程好好進行下去?或者在談論地理課程的時候,剛好有來自於該縣市成長的老師,邀請來分享當地的人文風情,肯定也能讓孩子們更有學習動力跟印象。
這是一本工具書、一本認識芬蘭教學環境的書;但也是一本讓人可以好好反思,究竟作為一個老師還有甚麼樣的方法可以提升自己,不論是在教學、與學生互動、跟同仁學習、以及照顧好自己,畢竟學生來來去去的;但老師是學校的資產,若是品質跟數量不足也不好,那麼就很難期待一切會變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