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UCLA 博士後的角度看研究實習生:找對人,比指導更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作為一名 UCLA 的博士後研究員,我經常會接觸研究實習生,協助他們進行學術研究和實驗項目。這段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選對研究實習生,比花大量時間去指導一個不適合的人更加重要。


以下是我對兩種類型實習生的觀察:


1. 找錯實習生:耗時耗力,卻難有收穫

• 需要事無巨細地監督

有些實習生缺乏主動性,無法自主思考或有效執行任務。對於這樣的人,指導者需要投入大量時間進行細節上的糾正,甚至要時時關注他們的進度。

• 改變難度大

即使多次給予反饋和培訓,他們可能仍然難以達到研究的基本要求,無法適應學術研究需要的細緻、獨立的工作模式。

• 雙方的精力損耗

最終,當發現對方無法勝任研究任務時,結束合作成為不得已的選擇,這對實習生的信心和指導者的進度都是一次消耗。


在這種情況下,指導的時間成本往往遠超預期,甚至會拖累整個研究項目。


2. 找對實習生:合作輕鬆愉快,成果自然呈現

• 主動學習,快速上手

合適的實習生通常具備一定的基礎能力和極強的學習意願。他們能迅速理解研究目標,並對導師的建議作出有效回應。

• 有責任感,工作默契足

這樣的學生懂得提前規劃,並能主動與導師保持溝通,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很強,讓人幾乎不需要過多監督。

• 成果令人驚喜

與這些實習生合作時,研究進展不僅高效,往往還會碰撞出新的思路與火花。你會覺得,整個合作過程流暢得像是在進行一場默契十足的對話。


正確的實習生會成為你的得力助手,甚至為整個研究帶來加成效應。


博士後的建議:實習的成功從選人開始


作為一名經歷過多次合作的博士後研究員,我想給碩博士生幾點建議:

1. 準備好你的基礎能力

在加入任何研究項目之前,確保你對領域基礎知識有足夠的掌握,並熟悉必要的實驗技術或工具(如數據分析、文獻檢索)。這能讓你更快進入角色。

2. 保持主動性和責任感

博士後導師通常時間緊張,他們需要的是可以信任、獨立完成任務的助手,而不是每一步都需要手把手指導的學生。主動尋求反饋、展示學習意願,會讓你脫穎而出。

3. 明確自己的研究目標

無論是為了學術發展還是職業探索,實習的目的是提升你的能力和成果。帶著問題去實習,努力在每個階段解決它們,你將在實習期間最大化成長。


結論:研究合作是一場雙向選擇


從 UCLA 博士後的角度來看,研究實習的成功並不僅僅依賴於導師的教學,更取決於實習生是否準備好成為一名值得信任的合作夥伴。找對人,合作起來會特別輕鬆,甚至就連實驗室的空氣都是「對的」。


對實習生來說,與其等待被發現,不如主動準備好成為那個「對的人」。因為當你具備了合適的能力與態度,學術的每一場合作,都會成為你成長的跳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567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1. 選擇有主見但技術能力不足的學生 - 這類學生在面試中往往展現強烈的個人意見與自信,容易讓人誤以為他們對研究方向有深刻理解。然而,實際上,他們的技術基礎不足,無法支持創新的想法,最終導致研究進度緩慢或無法完成博士論文。 2. 選擇技術能力強但缺乏獨立思考的學生 - 技
Thumbnail
1. 選擇有主見但技術能力不足的學生 - 這類學生在面試中往往展現強烈的個人意見與自信,容易讓人誤以為他們對研究方向有深刻理解。然而,實際上,他們的技術基礎不足,無法支持創新的想法,最終導致研究進度緩慢或無法完成博士論文。 2. 選擇技術能力強但缺乏獨立思考的學生 - 技
Thumbnail
身為一名 UCLA 的博士後研究員,我深刻體會到,碩博士生在研究過程中常面臨的挑戰與掙扎。有時,我們會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推進研究,也擔心自己的努力是否會轉化成成果。因此,我希望透過這封信,將自己一路走來的心得與建議分享給大家,幫助你們更順利地完成學術目標。 ▌第一步:學會獨立,建立自己的研究
Thumbnail
身為一名 UCLA 的博士後研究員,我深刻體會到,碩博士生在研究過程中常面臨的挑戰與掙扎。有時,我們會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推進研究,也擔心自己的努力是否會轉化成成果。因此,我希望透過這封信,將自己一路走來的心得與建議分享給大家,幫助你們更順利地完成學術目標。 ▌第一步:學會獨立,建立自己的研究
Thumbnail
在碩博士的求學旅程中,一份好的研究自傳不僅是求職或申請研究機會時的「敲門磚」,更是訓練清晰表達研究價值的一次練習。最近參與中研院統計所的暑期實習生招聘,我發現許多申請人自傳中的常見錯誤,其實反映出日常研究中缺乏的幾項關鍵習慣。 在此,我將分享三個常見錯誤,以及相對應的改進步驟,希望能對碩博士生
Thumbnail
在碩博士的求學旅程中,一份好的研究自傳不僅是求職或申請研究機會時的「敲門磚」,更是訓練清晰表達研究價值的一次練習。最近參與中研院統計所的暑期實習生招聘,我發現許多申請人自傳中的常見錯誤,其實反映出日常研究中缺乏的幾項關鍵習慣。 在此,我將分享三個常見錯誤,以及相對應的改進步驟,希望能對碩博士生
Thumbnail
在博士研究中,學生的學術特質往往會影響他們的研究發展和成就。不同特質的學生在學術過程中面臨的挑戰也各不相同。本文聚焦兩類碩博士生的特質:「有想法但技術底氣不足」與「技術底氣充足但欠缺想法」,幫助你認識自己在研究中的優勢和挑戰,以便更有針對性地提升學術表現。 ▋「有想法但技術底氣不足」的學生特質
Thumbnail
在博士研究中,學生的學術特質往往會影響他們的研究發展和成就。不同特質的學生在學術過程中面臨的挑戰也各不相同。本文聚焦兩類碩博士生的特質:「有想法但技術底氣不足」與「技術底氣充足但欠缺想法」,幫助你認識自己在研究中的優勢和挑戰,以便更有針對性地提升學術表現。 ▋「有想法但技術底氣不足」的學生特質
Thumbnail
1. 建立知識地圖,幫助新學生找到對的人解決問題 - 在實驗室內,學生們各自擅長的領域不盡相同,因此當新加入的學生面對問題時,協助他們找到合適的學長姐請教,能有效解決學習上的瓶頸。這需要清楚掌握每位成員的專長,並進行有效的知識連結,才能讓新手快速上手並感受到團隊的支持。 2. 以專
Thumbnail
1. 建立知識地圖,幫助新學生找到對的人解決問題 - 在實驗室內,學生們各自擅長的領域不盡相同,因此當新加入的學生面對問題時,協助他們找到合適的學長姐請教,能有效解決學習上的瓶頸。這需要清楚掌握每位成員的專長,並進行有效的知識連結,才能讓新手快速上手並感受到團隊的支持。 2. 以專
Thumbnail
對於正在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的學生來說,是否曾經感覺過在論文寫作或研究的過程中,自己只是「掌握知識」,卻無法真正「發現知識」?這兩者其實是截然不同的能力,吳伯凡老師在他的《認知方法論》中提到的觀點,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發。 ▌「好學生」與「能做研究的科學家」是兩個物種 吳伯凡老師提到:
Thumbnail
對於正在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的學生來說,是否曾經感覺過在論文寫作或研究的過程中,自己只是「掌握知識」,卻無法真正「發現知識」?這兩者其實是截然不同的能力,吳伯凡老師在他的《認知方法論》中提到的觀點,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發。 ▌「好學生」與「能做研究的科學家」是兩個物種 吳伯凡老師提到:
Thumbnail
1. 專注於解決別人提出的問題,忽略了追求自己的研究興趣: - 很多博士生一開始進入研究領域時,只是沿著前人設定的題目進行研究,主要的貢獻在於技術上的改進或是在難度上的提升。然而,這種方式雖然有助於積累研究經驗,卻很容易陷入一種“技術工人”的狀態,無法從中挖掘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研究方向與興
Thumbnail
1. 專注於解決別人提出的問題,忽略了追求自己的研究興趣: - 很多博士生一開始進入研究領域時,只是沿著前人設定的題目進行研究,主要的貢獻在於技術上的改進或是在難度上的提升。然而,這種方式雖然有助於積累研究經驗,卻很容易陷入一種“技術工人”的狀態,無法從中挖掘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研究方向與興
Thumbnail
在 UCLA 統計與資料科學系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這兩年裡,托程光教授的福,我有了許多帶學生的機會。至今,我已經指導了 15 名學生,透過這些經驗,我逐漸了解到不同學生的特質與表現。每位學生來到我們實驗室,目的大多是為了做研究並獲得推薦信,申請美國的碩士或博士課程。完成一個完整的研究工作,對他們來
Thumbnail
在 UCLA 統計與資料科學系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這兩年裡,托程光教授的福,我有了許多帶學生的機會。至今,我已經指導了 15 名學生,透過這些經驗,我逐漸了解到不同學生的特質與表現。每位學生來到我們實驗室,目的大多是為了做研究並獲得推薦信,申請美國的碩士或博士課程。完成一個完整的研究工作,對他們來
Thumbnail
什麼時候讀研究所,這取決於個人的情況和目標。如果您想要深入研究某個領域,或者想要在某個領域中有更多的發展機會,讀研究所可能是一個好的選擇。此外,如果您希望繼續學術研究或者從事相關的職業,讀研究所也是必要的。然而,讀研究所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且需要具備一定的學術能力和研究能力,因此需要在個人情況
Thumbnail
什麼時候讀研究所,這取決於個人的情況和目標。如果您想要深入研究某個領域,或者想要在某個領域中有更多的發展機會,讀研究所可能是一個好的選擇。此外,如果您希望繼續學術研究或者從事相關的職業,讀研究所也是必要的。然而,讀研究所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且需要具備一定的學術能力和研究能力,因此需要在個人情況
Thumbnail
這篇文章給出4點提示,期待能幫助到所有想讀研究所的人, 也希望能使讀者了解所做的選擇對未來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給出4點提示,期待能幫助到所有想讀研究所的人, 也希望能使讀者了解所做的選擇對未來的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