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必學:為什麼「忘記」能幫助你學得更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讀了很多書或文獻,卻發現記不住內容?其實,忘記並非壞事,而是學習的關鍵一環。以下是我的發現:


▋1. 忘記讓你專注於真正重要的內容

不是每個細節都值得記住。每次忘記後重新查找時,你會自然而然聚焦在對研究最有幫助的部分,提升效率。


▋2. 忘記讓知識在應用中扎根

當我們「需要時」重新學習,知識更容易內化。例如,設計實驗時,回頭查找方法論會比死記硬背更有幫助。


▋3. 忘記能強化記憶

每次遺忘後重新學習,都是在強化神經連結。研究表明,間隔性的學習比試圖一口氣記住所有東西更有效。


我的結論:

真正的學習不是記住一切,而是記住對你研究和目標真正重要的內容。


所以,忘記不可怕,它是我們進步的老師。最近你在讀什麼?不妨用一次「重新學習」來鞏固它吧!

avatar-img
536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學術研究中,成功往往被誤認為靠運氣 (Luck),但實際上,穩定的努力 (Consistency) 才是突破的關鍵。 • 運氣無法掌控 (Luck is Unpredictable):實驗偶爾成功或靈感乍現,雖然重要,但不能依賴。 • 穩定帶來進步 (Consistency D
學術生活中,方向感與信心是成功的基石。你需要先決定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The type of person you want to be),再用行動一步步證明自己。 • 明確目標 (Define Your Identity):決定你想成為的樣子,例如「專注且高效的研究者」。 • 設定
在理工科碩博士的學術生活中,環境 (Environment) 常被視為限制,但你可以主動設計一個支持自己的空間,成為它的設計者 (Architect)。 • 改造工作空間 (Optimize Workspace):打造安靜、有條理的工作區域,提升專注力。 • 創造學習氛圍 (Cult
在理工科的學術與職場生涯中,影響力(Influence)不僅來自技術專業,還來自於穩定的心態、精準的表達,以及有效的人際互動。想要讓自己的研究或想法被看見,掌握以下 8 個原則,可以讓你成為更加有影響力的人。 ▋1. 保持冷靜 (Be Calm) 在實驗出現意外、論文被退回,或是討論中面
心理強大(Mental Strength)是讓人在壓力與挑戰中依然保持專注與穩定的能力。對碩博士生而言,這種能力尤為重要,因為學術生涯中充滿了不確定性與高壓挑戰。 以下是心理強大的人會做的 6 件事,你也可以試著實踐,幫助自己在學術旅程中突破重圍。 ▋1. 勇敢向前:不要沉溺於自憐 (A
作為碩博士生,尤其是在人工智慧(AI)領域,實驗室經常讓人陷入一種奇妙的「假性忙碌感」。進門時信誓旦旦要解決超參數調整的問題,結果一整天下來,雖然跑了好幾組模型,但似乎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儘管如此,離開實驗室時,你還是忍不住感慨:「今天真的很累。」 這種情況並不罕見,AI 研究特別容易陷入這
在學術研究中,成功往往被誤認為靠運氣 (Luck),但實際上,穩定的努力 (Consistency) 才是突破的關鍵。 • 運氣無法掌控 (Luck is Unpredictable):實驗偶爾成功或靈感乍現,雖然重要,但不能依賴。 • 穩定帶來進步 (Consistency D
學術生活中,方向感與信心是成功的基石。你需要先決定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The type of person you want to be),再用行動一步步證明自己。 • 明確目標 (Define Your Identity):決定你想成為的樣子,例如「專注且高效的研究者」。 • 設定
在理工科碩博士的學術生活中,環境 (Environment) 常被視為限制,但你可以主動設計一個支持自己的空間,成為它的設計者 (Architect)。 • 改造工作空間 (Optimize Workspace):打造安靜、有條理的工作區域,提升專注力。 • 創造學習氛圍 (Cult
在理工科的學術與職場生涯中,影響力(Influence)不僅來自技術專業,還來自於穩定的心態、精準的表達,以及有效的人際互動。想要讓自己的研究或想法被看見,掌握以下 8 個原則,可以讓你成為更加有影響力的人。 ▋1. 保持冷靜 (Be Calm) 在實驗出現意外、論文被退回,或是討論中面
心理強大(Mental Strength)是讓人在壓力與挑戰中依然保持專注與穩定的能力。對碩博士生而言,這種能力尤為重要,因為學術生涯中充滿了不確定性與高壓挑戰。 以下是心理強大的人會做的 6 件事,你也可以試著實踐,幫助自己在學術旅程中突破重圍。 ▋1. 勇敢向前:不要沉溺於自憐 (A
作為碩博士生,尤其是在人工智慧(AI)領域,實驗室經常讓人陷入一種奇妙的「假性忙碌感」。進門時信誓旦旦要解決超參數調整的問題,結果一整天下來,雖然跑了好幾組模型,但似乎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儘管如此,離開實驗室時,你還是忍不住感慨:「今天真的很累。」 這種情況並不罕見,AI 研究特別容易陷入這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人一次能理解的資訊是有限的,如果一次嘗試把所有內容都讀進去,很可能因為資訊太多或找不到重點很快就忘記了,導致花了時間卻真正吸收到任何東西。不如一開始先略讀,只要讀到能理解這個概念的必要內容就好,接著就去實踐書中提到的內容
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中,許多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筆記記滿滿,但回過頭來卻發現什麼都記不住。這樣的困惑,其實可以通過改變學習方法來解決。以下是九個有效的建議,幫助你更好地記住所學內容。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學生、研究者或任何渴望提升學習力的人, 這篇文章適合你。 專注於一本經典之書, 能讓你產生深刻的學習馬太效應。 這不僅是學習效率的提升, 更是知識深度的擴展。 ▋理由1 - 深入理解理論基礎 聚焦於一本經典之書, 能夠讓你深入理解其理論基礎, 為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瞭如何學習的重要關鍵,包括充分的睡眠、適時的運動、專注和反思等方法。透過這些方式,能夠幫助腦神經的連結、深化和鞏固,讓學習更有效。此外,書中也分享了一些學習的方法,如番茄鐘學習法、手寫筆記和善用比喻等。這些內容雖然針對青少年,但也對成年人有幫助。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Thumbnail
本書主要討論“學習”這個主題,介紹了學習者如何做好學習的全生命週期管理,讀完這本書,我想特別討論的有三點: 1. 學習有方法,但行動起來最重要 2. 不怕麻煩,弄清楚基本概念 3. 學以致用,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Thumbnail
讀完書後什麼也沒記住,是因為人家怎麼寫,你就怎麼讀。
Thumbnail
在學術寫作中,掌握「關鍵字閱讀」技術至關重要。 對於學術研究者來說, 有效地從大量的學術文獻中提煉出核心資訊是一項挑戰。 關鍵字閱讀不僅可以幫助你避免被不必要的細節所淹沒, 還能讓你更聚焦於與研究主題相關的資訊。 結合「書目卡 Bibcard」的使用, 這種閱讀方式能夠大大提高你的閱讀效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人一次能理解的資訊是有限的,如果一次嘗試把所有內容都讀進去,很可能因為資訊太多或找不到重點很快就忘記了,導致花了時間卻真正吸收到任何東西。不如一開始先略讀,只要讀到能理解這個概念的必要內容就好,接著就去實踐書中提到的內容
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中,許多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筆記記滿滿,但回過頭來卻發現什麼都記不住。這樣的困惑,其實可以通過改變學習方法來解決。以下是九個有效的建議,幫助你更好地記住所學內容。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學生、研究者或任何渴望提升學習力的人, 這篇文章適合你。 專注於一本經典之書, 能讓你產生深刻的學習馬太效應。 這不僅是學習效率的提升, 更是知識深度的擴展。 ▋理由1 - 深入理解理論基礎 聚焦於一本經典之書, 能夠讓你深入理解其理論基礎, 為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瞭如何學習的重要關鍵,包括充分的睡眠、適時的運動、專注和反思等方法。透過這些方式,能夠幫助腦神經的連結、深化和鞏固,讓學習更有效。此外,書中也分享了一些學習的方法,如番茄鐘學習法、手寫筆記和善用比喻等。這些內容雖然針對青少年,但也對成年人有幫助。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Thumbnail
本書主要討論“學習”這個主題,介紹了學習者如何做好學習的全生命週期管理,讀完這本書,我想特別討論的有三點: 1. 學習有方法,但行動起來最重要 2. 不怕麻煩,弄清楚基本概念 3. 學以致用,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Thumbnail
讀完書後什麼也沒記住,是因為人家怎麼寫,你就怎麼讀。
Thumbnail
在學術寫作中,掌握「關鍵字閱讀」技術至關重要。 對於學術研究者來說, 有效地從大量的學術文獻中提煉出核心資訊是一項挑戰。 關鍵字閱讀不僅可以幫助你避免被不必要的細節所淹沒, 還能讓你更聚焦於與研究主題相關的資訊。 結合「書目卡 Bibcard」的使用, 這種閱讀方式能夠大大提高你的閱讀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