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建立你的學術「支援網絡」,平衡才是王道】

更新於 2024/12/1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念碩博士的路上,你可能覺得自己要「一個人扛下所有」,但醒醒吧,沒有人靠單打獨鬥畢業的!建立一個支援網絡,讓你在學術和生活間取得平衡,才是真正的生存法則。


▋1. 找能理解你的同儕(Peers)

• 同儕就是你在學術戰場上的戰友,最懂你的壓力和卡關。

• 如何建立:

• 找同實驗室或同領域的同學分享研究進展,一起抱怨卡題的痛苦,也一起慶祝小突破。

• 加入學術社群或讀書會,交流經驗的同時,獲得新的啟發。


關鍵: 有了同儕支持,你會發現你不是唯一被「Reviewer 2」折磨的人。


▋2. 借助導師與指導教授(Advisors/Mentors)

• 導師和學術顧問是你的「導航」,幫你少走彎路。

• 如何利用:

• 定期約導師討論進度,但別只聊研究,試著問問他們的職涯經驗或建議。

• 找學長姐當非正式導師,他們的踩雷經驗就是你的寶藏地圖。


關鍵: 學術問題別悶著,有時候一個小方向的建議,就能讓你突破瓶頸。


▋3. 別忽視你的生活支援(Well-being Network)

• 除了學術網絡,生活支援同樣重要!

• 如何維護:

• 和家人、老朋友保持聯繫,他們能提供情緒支持,讓你在壓力山大的時候不至於崩潰。

• 投入一些學術外的活動,像運動、興趣小組,給自己喘息的空間。


關鍵: 學術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平衡你的身心健康,才能走得更遠。


結論:學術路上,支援網絡是你的避震器

碩博士生涯像是一場馬拉松,有了同儕、導師和生活支援的陪伴,你才能跑得穩、跑得遠。別孤軍奮戰,找到你的「支援網絡」,讓學術與生活都更平衡!

avatar-img
525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35 歲才考慮念碩博士,結果你開始猶豫:「天啊,4 年後我都 39 歲了,會不會太晚?」醒醒吧!4 年後你還是會 39 歲,問題是你要當原地融化的霜淇淋,還是進化成夢幻冰淇淋蛋糕? ▋1. 時間會過去,結果自己選 = 基底冰淇淋 • 時間就像擺在桌上的冰淇淋,會融化,但融化出來的是濃郁的香
碩博士的生活常常像一場生存競賽,表達清楚是你突圍的利器。以下用三種動物作比喻,教你 3 個實用的表達技巧,讓你像牠們一樣高效、有邏輯! ▋1. 先講重點,像獅子一樣直接出擊 • 為什麼是獅子? 獅子狩獵時不浪費時間,目標清晰,直接出手,快速抓住核心。 • 怎麼做? • 說話時: 先
碩博士生涯中,你可能擁有高智力,能快速學習並得出正確答案;但智慧 (Wisdom) 和智力 (Intelligence) 的差別在於:智力是知道正確答案,智慧是知道什麼時候該說。 ▋智慧與清晰的不同 (Wisdom vs. Lucidity) • 智慧 (Wisdom): 通過經驗積累的質
碩博士生涯裡,總有一些看起來超聰明的人,會做出讓人忍不住翻白眼的決定。為什麼?因為智力 (Intelligence) 只能幫你學會東西,但沒有智慧 (Wisdom),你學了也沒用。 聰明不等於懂得做對的事,想清楚再說吧! ▋1. 智力會學,但智慧才會用 (Intelligence lea
碩博士生涯中,時間不夠用是常態。但事實是,時間管理不是靠更努力,而是靠更聰明的方法。以下是高效一天的「生產力藍圖」,讓你每一秒都變成實際進展。 ▋1. 認清重點:專注該做的事 • 檢視時間 (Assess Your Time): 追蹤一天的時間都花在哪,搞清楚你的「隱形時間殺手」。 •
碩博士生的日子裡,碰到難題是家常便飯,但請你記住一件事:「難做」不代表「值得做」。很多事情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但最後可能根本沒有價值。 所以,在你埋頭苦幹之前,先問問自己:這座山,真的值得爬嗎? ▋1. 別被「難度」蒙蔽,結果才是關鍵 •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事情很難就一定有價
35 歲才考慮念碩博士,結果你開始猶豫:「天啊,4 年後我都 39 歲了,會不會太晚?」醒醒吧!4 年後你還是會 39 歲,問題是你要當原地融化的霜淇淋,還是進化成夢幻冰淇淋蛋糕? ▋1. 時間會過去,結果自己選 = 基底冰淇淋 • 時間就像擺在桌上的冰淇淋,會融化,但融化出來的是濃郁的香
碩博士的生活常常像一場生存競賽,表達清楚是你突圍的利器。以下用三種動物作比喻,教你 3 個實用的表達技巧,讓你像牠們一樣高效、有邏輯! ▋1. 先講重點,像獅子一樣直接出擊 • 為什麼是獅子? 獅子狩獵時不浪費時間,目標清晰,直接出手,快速抓住核心。 • 怎麼做? • 說話時: 先
碩博士生涯中,你可能擁有高智力,能快速學習並得出正確答案;但智慧 (Wisdom) 和智力 (Intelligence) 的差別在於:智力是知道正確答案,智慧是知道什麼時候該說。 ▋智慧與清晰的不同 (Wisdom vs. Lucidity) • 智慧 (Wisdom): 通過經驗積累的質
碩博士生涯裡,總有一些看起來超聰明的人,會做出讓人忍不住翻白眼的決定。為什麼?因為智力 (Intelligence) 只能幫你學會東西,但沒有智慧 (Wisdom),你學了也沒用。 聰明不等於懂得做對的事,想清楚再說吧! ▋1. 智力會學,但智慧才會用 (Intelligence lea
碩博士生涯中,時間不夠用是常態。但事實是,時間管理不是靠更努力,而是靠更聰明的方法。以下是高效一天的「生產力藍圖」,讓你每一秒都變成實際進展。 ▋1. 認清重點:專注該做的事 • 檢視時間 (Assess Your Time): 追蹤一天的時間都花在哪,搞清楚你的「隱形時間殺手」。 •
碩博士生的日子裡,碰到難題是家常便飯,但請你記住一件事:「難做」不代表「值得做」。很多事情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但最後可能根本沒有價值。 所以,在你埋頭苦幹之前,先問問自己:這座山,真的值得爬嗎? ▋1. 別被「難度」蒙蔽,結果才是關鍵 •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事情很難就一定有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從學業挑戰與自我探索出發,學習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技能,作者強調自我認知和了解個人優勢的重要性,適合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自己方向的讀者。
Thumbnail
大學生活就像一場精彩的冒險,你的選擇將決定你未來的方向。從認清自己想要什麼,到建立豐富的人脈,再到善用校內資源與自主學習,大學的每一步都將成為你成長的基石。無論你想要成為學霸、社交達人,還是追求真正的興趣,最終的選擇與行動都是由你主控。所以,勇敢去追尋你想成為的那個人,享受大學帶來的自由與挑戰吧!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Thumbnail
問題階段就見底的選項不要去選,差不多就是你能與平凡人拉開距離的關鍵。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Sci-Hub的使用方法,方便研究生免費下載無法在學校資源中找到的學術論文。文中還提到一些研究生新手需要的軟知識,例如如何與教授互動、撰寫碩士論文的方法及研究生常見的焦慮與解決方案。此外,文章推薦了幾個有用的資源網站和文章,幫助研究生更好地完成論文寫作和研究工作。
最近有一些新的覺察,邁入大學的生涯後,更加的明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體會、感受。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解。 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多少時間是社交,又多少時間是留給自己,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卻是大部分會給我帶來情緒波動的主因。 最近感悟到,當我在面對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時學到了如果對方沒有主動問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從學業挑戰與自我探索出發,學習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技能,作者強調自我認知和了解個人優勢的重要性,適合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自己方向的讀者。
Thumbnail
大學生活就像一場精彩的冒險,你的選擇將決定你未來的方向。從認清自己想要什麼,到建立豐富的人脈,再到善用校內資源與自主學習,大學的每一步都將成為你成長的基石。無論你想要成為學霸、社交達人,還是追求真正的興趣,最終的選擇與行動都是由你主控。所以,勇敢去追尋你想成為的那個人,享受大學帶來的自由與挑戰吧!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Thumbnail
問題階段就見底的選項不要去選,差不多就是你能與平凡人拉開距離的關鍵。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Sci-Hub的使用方法,方便研究生免費下載無法在學校資源中找到的學術論文。文中還提到一些研究生新手需要的軟知識,例如如何與教授互動、撰寫碩士論文的方法及研究生常見的焦慮與解決方案。此外,文章推薦了幾個有用的資源網站和文章,幫助研究生更好地完成論文寫作和研究工作。
最近有一些新的覺察,邁入大學的生涯後,更加的明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體會、感受。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解。 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多少時間是社交,又多少時間是留給自己,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卻是大部分會給我帶來情緒波動的主因。 最近感悟到,當我在面對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時學到了如果對方沒有主動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