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書名、副標題和封面文字,有一種眼睛一亮的感覺,最近正在思考如何用善用一份時間,極大化這份時間的效益。沒想到就在書店看到這本書,這裡摘錄幾個我覺得很實用的概念。
這句話雖然是老梗了,但真的很重要。
首先要能真切地體認到知識是力量這句話,才會開啟你想要吸收知識的道路。
兩年前,我在工作上遇到解不開的人際問題時,身邊的朋友、親人沒有人遇過類似情況,無法幫助解答,於是我開始在網路上尋找各式各樣的文章資源,看了好幾篇文章後,才慢慢了解自己所面臨的問題 (定義問題也是一個很關鍵的步驟),以及根據在文章中看到的關鍵字做延伸,繼續尋找相關資源幫助自己,接著,慢慢開啟了逛書店、看書的習慣。那時候,是許多的文章與書籍幫助我度過難關,我才體認到,知識真的是力量。
書中有一段話說:
知識改變認知、認知影響行動、而行動產生力量
正因為知識能改變認知與眼界,改變我們看待問題的角度,才能帶來新的可能性。
既然知道了知識是力量,能帶來改變,那麼要如何善用所吸收的知識以達到複利效果呢?
首先,我們要先知道知識複利的本質,即是─「讓過去的你,幫助未來的你」
白話一點就是,透過過去的知識積累,讓未來的你能成長的更快速,有更多元的變現機會。也就是真正的和時間做朋友!不得不說這個概念真的很酷,以前從來沒想過,原來善用時間還有這一層意義,彷彿能看到很多可能性。
知識複利需要抗衡兩個潛在陷阱:
1.低效益學習陷阱:簡單來說就是重複的內容閱讀多次、也寫了許多筆記,但真正要使用的時候已經不記得內容、也不記得筆記位置了。其實我覺得這點很看個人,有些人喜歡系統性的學習,有些人喜歡一點一點地吸收新知去建構自己的知識庫。沒有對錯之分,只是要找出適合自己的筆記方式,不過確實,筆記不要分散、集中一點紀錄,並且適當的歸檔分類,有助於未來要使用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找到。
2.單一收入陷阱:很多人學了一項專業後,就是按照老祖宗傳下來的方式,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好好善用這個長才賺錢。不過現在社會的趨勢,採用單一收入,未來的漲幅有限,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人往斜槓的方向走,或是開始探索自我,想找到新的路。
每日大量閱讀,會找到藏在量變下的質變
我們的神經系統,是由最小單位─一個個神經元細胞組成的,這些神經元彼此連結,構成宛如樹狀般、四通八達的網絡。當我們密集的閱讀特定領域的知識時,這個區域的神經元會被激活,進而增加知識的吸收、消化與儲存。因此作者建議,可以嘗試在短時間內大量閱讀某領域的資訊,某天發現讀的量達到一定程度時,該領域的知識儲備會產生質變,也就是知識的品質提升了 (講白話一點,就是融會貫通,可以拿來教學或使用了)
問題是知識複利的起點
問題分為階段性問題和主動問題,前者如:學生時期的考試、工作時的簡報、新手父母時期養育嬰兒等,後者則是將娛樂與成長做結合,也就是做自己有興趣的事 (娛樂),並試圖解決從中遇到的問題 (成長)。
其實,這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邏輯:當你是為了你所熱愛的事情,而迎向挑戰,會非常有動力,熱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書中把這類企劃命名為「寵物專案」,或稱作「興趣專案」
從中不僅能享受樂趣、學習新技能,最後還能獲得成果,並且隨時可以暫停專案。其實整體來說,自由度很高,鼓勵大家也能設置自己的興趣專案,結合有興趣的事情,從中發現問題並嘗試解決。
知識的保存方法
低保存率:閱讀、聆聽、看影音、看別人示範
高保存率:互相討論、實際操作、教學別人。
兩者的差異在於,低知識保存率的方法都是被動輸入,而高保存率則是主動輸出。
所以,以輸出為主的輸入,其實是一個很好累積知識的方式,也可以結合上述提到的興趣專案,透過高保存率的輸出來達到學習成效與增加成果。
這裡是寫給想經營個人品牌的人看的,如果想將知識轉變為品牌,除了累積的知識及經驗要有一定量之外,也需要顧及品牌的本質,品牌的特點不外乎以下三者
1.可辨識:聽到產品名稱就知道大概是哪個領域的品牌,比方說:愛迪達、Nike等大眾一聽到,便知道主要生產球鞋與運動服飾。
2.可信任:產品的品質及服務穩定可預測,不會有太大變動,比方說:UQ的衣服材質有一定的耐用性。
3.可認同:人們認同該品牌的理念與價值,進而產生選擇偏好,比方說:綠藤生機的綠色環保理念,讓重視環保的人會選擇購買它的產品。
以下開始個人解讀XD
可辨識度:指取名字以及logo設計。名字和logo取的簡單又有特色,都能夠便於觀眾記憶和增加辨識度。
可信任度:代表產品品質的穩定度,如文章產出的品質、YT規律的上片時間點等等。
可認同度:這代表你要吸引到與你相似的人,因此釐清自己想傳達的主軸,根據這個主軸來掌握自己的目標受眾,是很關鍵的部分。
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擁有的技能習以為常,但其實是他人所需要的產品或服務。所以,好好挖掘自身的潛力,創造出具有影響力的價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