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的成效跟飲食脫不了關係。
選擇適合的食物可以幫助提升運動表現,加速身體和精神恢復,幫助你更有效地達成健身目標。
那麼,在訓練前後該怎麼攝取營養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運動前的飲食目的是提供身體及大腦能量、維持血糖穩定,避免運動時出現疲勞或無力感。
1.攝取適量的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運動的主要能量來源,能夠快速補充肌肉和肝臟的糖原,提升運動表現。
2. 適量蛋白質,保護肌肉
適量的蛋白質有助於減少肌肉分解,提高運動耐力。
3. 控制脂肪與高纖維攝取
雖然健康脂肪對身體有益,但運動前過量攝取會影響消化,導致腸胃不適。
⏳ 最佳進食時間:運動前30-60分鐘
運動後,身體需要補充能量、修復肌肉、恢復血糖,因此需要攝取營養均衡的食物。
1. 高蛋白質食物,幫助肌肉修復
運動後,肌肉處於分解狀態,適量補充蛋白質能促進恢復,建議先吃碳水化合物補充身體的血糖。
2. 補充碳水化合物,恢復能量
運動消耗了大量肝醣,適量補充碳水化合物有助於恢復體力,建議在蛋白質前吃。
3. 補充水分與電解質
運動時會流失大量水分與電解質,應該適量補充。
⏳ 最佳進食時間:運動後30-60分鐘內
✅ 儘量避免空腹運動:特別是長時間或高強度運動,可能導致頭暈、能量不足,除了訓練量會間接下降,還會將受傷風險提高,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 避免過量補充糖分:過多糖分可能影響脂肪燃燒與減脂效果,也會因為短時間血糖波動導致想睡覺打不起精神,影響到了訓練品質。
✅ 個人化飲食調整:根據自身體質、生活習慣、運動類型調整攝取量與時間。
運動前後的飲食會直接或間接影響你的運動表現與恢復速度。
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健康脂肪,並掌握最佳進食時間,你可以更有效率地達成健身目標。
在飲食的幫助中相信你的身體也能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讓身體和心理能夠更加舒服的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要記得給自己一些能夠滾動調整的進退飲食選擇,這樣才更能在生活及健康、飲食獲得平衡,才能夠更長久的維持下去,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夠更了解自己,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都變得更加健康。
我是Porter教練,陪你健身,也健心。
歡迎透過IG:robort60514聯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