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想過,當我們做出一決定時,其實背後代表的意義嗎? 除了被我們所選擇的選項之外,還有什麼被忽略了呢? 本文以減脂瘦身為例,探討做、與不做的代價。藉由這樣的思考邏輯,幫助我們更理性地做出判斷。
做與不做:有區別嗎
當眼前出現一個選擇時,做與不做,有區別嗎?
通常我們做選擇時,通常會權衡利弊、或斟酌自身喜好。一般來說,除非是兩全相害取其輕的狀況,我們都會先根據自身喜好做決定。然而,是否曾經反向思考過,今天不做一選擇時,會有什麼後果嗎?
機會成本的概念提醒我們,「不做某事」其實也是一種選擇。而且這個選擇也是有代價的。這樣的思維方式,有助決策時、做出更理性的選擇。
做與不做,其實是有差別的。
以瘦身減脂來說
比如,想到要把宵夜戒掉,就忍不住龜縮。
現在不這麼做,生活依舊愜意自在。然而「選擇不做」的後果,雖然短期內享受舒適感,但長期來看,卻得付出嚴重的代價:健康、身形、自信心、社交等—這些,便是所謂的機會成本。
做選擇時,我們也許能從這樣的角度出發:長期的後果,我們有能力、且意願承受嗎?
這個答案,能幫助我們輕鬆地做出決定。
然而,從"知道該怎麼做",到"開始這麼做",還有一大段距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知道,但是做不到。以下提供的方法,或許可以幫助突破:
畢竟,這些努力不為別人,而是讓我們變得更好。
後記
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以後代價更大。
健康便是這樣的屬性。出現變化時,若是不加緊處理,就像爛蘋果,會越爛越多、受損面積越來越大。現在不努力,未來就得花更多時間與金錢來彌補。
既然早晚都得做,不如趁代價還小的時候,趕緊起身行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