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n 坐在自己空盪盪的音樂咖啡廳角落,心裡很不是滋味。明明一開始,他懷抱著滿腔熱血要開一間揉合「音樂演出 + 咖啡 + 輕食」的創意空間,偏偏市場推廣不順利,顧客人數零零落落。近來更是幾乎快撐不住,收支根本打不平。「到底該怎麼辦?我都已經夠努力了,怎麼還是搞不定……」沮喪的 Dean 擊掌嘆氣,驀然間,他想起先前曾聽人提過,自己大學時代的前輩——Alan——是個擁有豐富創業顧問經驗的人。於是 Dean 拿起手機,撥了通電話。
「Alan 哥,救命啊!我是真的快撐不下去了……」
話還沒說完,Alan 就爽朗地一笑:「別急別急,先帶我去你的音樂咖啡廳坐坐,我想聽聽你的故事,也順便品嘗一下你們的咖啡!」稍晚,兩人一起坐在店裡。Dean 剛泡好兩杯招牌拿鐵,苦笑道:「我把店開在這個小巷弄,想用『音樂演出 + 手沖咖啡』作為核心賣點,可是人潮一直不穩定。就算有客人進來,也很難二訪、三訪……更別提什麼忠誠顧客了。說好的口碑與盈利都沒起色,感覺我每個月都快賠到脫褲子了。」Alan 啜飲咖啡,瞇著眼睛,表情享受:「不得不說,這咖啡香氣真不錯啊!」他隨即拍了拍 Dean 的肩:「你先別沮喪。遇到推廣困境,通常是策略和執行的問題。咱們先做個分析吧。用一個簡單但有系統的方式,來看看問題在哪裡。」
Alan 拿出一支筆在紙上畫了兩大框框:
「Dean,小老弟,你先想想,你現在最缺的是什麼?你有沒有先確定你的營收模式是健康的?每賣一杯咖啡、每辦一場音樂演出,是否都能有『合理、可複製』的利潤?」
Dean 搔搔頭:「老實說,我沒特別算過。之前只想著衝人氣,多辦活動、多打折,也不確定每次的售價對不對……」Alan 看他一臉迷惘,便笑著補充:「那你就犯了一個 0→1 的大忌——還沒建立『健康的財務模型』,就狂燒行銷預算。在做推廣前,先確定每杯咖啡、每份餐點、每場演出的成本與利潤,你才能知道價格要訂多少、你要賣多少才能不賠。若這『單位經濟』無法正向,你再努力也只是『努力白費』啊。」
Dean 點點頭:「好,那我知道了。我先把菜單重新檢視,算出那些毛利偏低的品項,看要不要調整或下架。」
Alan 讚許地揮揮手指:「很好。不過這只是第一步。『有足夠的利潤空間』才能幫你做接下來的計畫,包括去雇用更專業的人才、加強設備、優化活動。先把 0→1 這道關卡補好。如果這個關卡依舊是負的,繼續往前只會越虧越多。」
Alan 拿起筆,又畫出三個圓圈:「模式、配套、體驗」。
「策略的本質就是『商業模式 + 配套措施』,再加上注重顧客的體驗。現在就來想想,你的咖啡廳該如何在這三方面優化。」
「那,Alan 哥,我接下來要怎麼把這些好點子實際落地?」
Alan 畫出一條「飛輪」的概念圖,劃分:銷售能力→流程優化→品牌行銷→領導管理→每季或每年覆盤。
時光飛逝,Dean 決定先嘗試與一家樂器行跨業合作,在週末辦一場「音樂市集」。他訂了「四人同行就抽免費吉他」的活動。沒想到活動當天客人湧入……卻出現器材故障、收銀系統當機,以及表演主持人臨時跑錯場地!
Dean 嚇得緊張到汗流浹背,眼看一堆觀眾摸不著頭緒,還好事先花了點心思寫過 SOP。工作人員趕緊拿出備用擴大機、手寫收銀備案,並且用好玩的互動暖場。雖然場面還是有點失控,但最後居然意外玩得盡興,大家都覺得很「混亂卻爆笑」的體驗。
活動結束後,Dean 拜託 Alan 幫忙覆盤。Alan 半開玩笑地說:「你這次意外地用了一點創業家必備的『幽默與彈性』,雖然當下有點崩潰,但整體算救回來了。下次只要在前、中、後把流程更嚴謹就完美啦。」
Dean 在活動後收集了顧客問卷,發現大多都在笑說「器材大當機超尷尬,但工作人員很努力,心情還算快樂」。有人很期待下一場「更順暢、更有料」的演出。於是 Dean 決定做以下「微調」:
幾個月後,音樂咖啡廳的營收慢慢回升,評價也漸漸變好。Dean 精神抖擻,店裡還增設了小舞台、更專業的燈光系統,並且積極與樂團合作推出小型音樂祭。
某一天,他收到一封 E-mail:一位經營樂團經紀的經理人想來場地長期包檔。看到這訊息時,Dean 高興得差點跳起來,馬上分享給 Alan:「Alan 哥,你知道嗎?雖然我們還不算大賺,但至少我不再擔心門可羅雀了。現在我有清晰的方向,能根據數據和顧客反應,一步步把事業做大!」Alan 在訊息裡回了個大笑的表情符號:「不錯嘛,看來你正在 1→10 的路上。繼續努力,還得再衝刺,別掉以輕心啊!」
某天深夜,Dean 還在店裡打掃收尾,想起初開幕時自己的茫然與失落,不禁苦笑。如今,他踩在這片小小的舞台,彈著木吉他,唱出一首自創曲。音色舒暢,店裡剩下幾位收尾的員工,也拍拍手跟著哼唱。
「看來,我的音樂咖啡廳要繼續熱鬧下去了!」Dean 心想。這一次,他有方法、有策略,不再只是懵懂硬幹。
希望這篇內容有幫助到你!如果你有任何的想法、建議,或是希望我下一次談什麼主題,都歡迎留言跟我說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