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序幕:遇見轉機的那一天
「要是我再不想點辦法,搞不好就要把吉他、咖啡機、音響全變賣了……」
Dean 坐在自己空盪盪的音樂咖啡廳角落,心裡很不是滋味。明明一開始,他懷抱著滿腔熱血要開一間揉合「音樂演出 + 咖啡 + 輕食」的創意空間,偏偏市場推廣不順利,顧客人數零零落落。近來更是幾乎快撐不住,收支根本打不平。「到底該怎麼辦?我都已經夠努力了,怎麼還是搞不定……」沮喪的 Dean 擊掌嘆氣,驀然間,他想起先前曾聽人提過,自己大學時代的前輩——Alan——是個擁有豐富創業顧問經驗的人。於是 Dean 拿起手機,撥了通電話。
【二】老友相聚:扛著疑惑來見導師
「Alan 哥,救命啊!我是真的快撐不下去了……」
話還沒說完,Alan 就爽朗地一笑:「別急別急,先帶我去你的音樂咖啡廳坐坐,我想聽聽你的故事,也順便品嘗一下你們的咖啡!」稍晚,兩人一起坐在店裡。Dean 剛泡好兩杯招牌拿鐵,苦笑道:「我把店開在這個小巷弄,想用『音樂演出 + 手沖咖啡』作為核心賣點,可是人潮一直不穩定。就算有客人進來,也很難二訪、三訪……更別提什麼忠誠顧客了。說好的口碑與盈利都沒起色,感覺我每個月都快賠到脫褲子了。」Alan 啜飲咖啡,瞇著眼睛,表情享受:「不得不說,這咖啡香氣真不錯啊!」他隨即拍了拍 Dean 的肩:「你先別沮喪。遇到推廣困境,通常是策略和執行的問題。咱們先做個分析吧。用一個簡單但有系統的方式,來看看問題在哪裡。」
【三】問題檢視:從 0→1 到 1→10 的差別
Alan 拿出一支筆在紙上畫了兩大框框:
- 第一框:0 到 1
- 第二框:1 到 10
「Dean,小老弟,你先想想,你現在最缺的是什麼?你有沒有先確定你的營收模式是健康的?每賣一杯咖啡、每辦一場音樂演出,是否都能有『合理、可複製』的利潤?」
Dean 搔搔頭:「老實說,我沒特別算過。之前只想著衝人氣,多辦活動、多打折,也不確定每次的售價對不對……」Alan 看他一臉迷惘,便笑著補充:「那你就犯了一個 0→1 的大忌——還沒建立『健康的財務模型』,就狂燒行銷預算。在做推廣前,先確定每杯咖啡、每份餐點、每場演出的成本與利潤,你才能知道價格要訂多少、你要賣多少才能不賠。若這『單位經濟』無法正向,你再努力也只是『努力白費』啊。」
Dean 點點頭:「好,那我知道了。我先把菜單重新檢視,算出那些毛利偏低的品項,看要不要調整或下架。」
Alan 讚許地揮揮手指:「很好。不過這只是第一步。『有足夠的利潤空間』才能幫你做接下來的計畫,包括去雇用更專業的人才、加強設備、優化活動。先把 0→1 這道關卡補好。如果這個關卡依舊是負的,繼續往前只會越虧越多。」
【四】深挖根本:策略思維的關鍵
Alan 拿起筆,又畫出三個圓圈:「模式、配套、體驗」。
「策略的本質就是『商業模式 + 配套措施』,再加上注重顧客的體驗。現在就來想想,你的咖啡廳該如何在這三方面優化。」
- 商業模式——突破常規,打造核心亮點
Dean 吞了口口水:「我的賣點就是『咖啡+音樂』,或者辦一些小型 Live 演出……可是好像一堆咖啡廳都能請駐唱歌手啊。」「沒錯,差異不大。你是不是可以加入『個人音樂教室』或『音樂講座』呢?又或者能讓有樂團夢的人來租場地開小型表演,裡頭可以順便賣票、賣餐飲?這些都能創造獨特收費模式和利潤,脫離單純『賣咖啡』的同質性競爭。」Dean 靈光乍現,眼裡閃閃發亮:「欸,這好像不錯喔,我可以把場地週末時段租給社區或公司舉辦音樂派對,每場再加一定的租借費或低消!」 - 配套措施——完善執行,讓流程更順
「光想著有趣點子不夠,還要配套:要是來表演的樂手帶了整組音響,接頭不合或故障怎麼辦?要不要事先有標準 S.O.P、備援設備?票務、餐飲動線、每場活動的規格等,都應該制度化。」Dean 拍了拍額頭:「對耶,我之前每次活動都亂七八糟,舞台設備臨時爆音、工作人員不熟悉流程,搞得效果不佳。看來真的要制定活動流程表單,確保每個人知道自己該幹嘛。」 - 體驗——讓顧客『回頭』的關鍵
Alan 用手指在空中比劃:「現在的市場不只靠經驗,而是強調『體驗』。你要想辦法讓每位進店的顧客,留下一個獨特回憶,讓他們主動跟朋友分享。」「我懂了,可以增加更多店內小巧思。像是訂製咖啡拉花、在夜間時段安排互動式點歌,甚至可以開發『會員系統』,不只累積點數,也給他們專屬的音樂週邊!」Alan 幽默地眨眨眼:「就是嘛,讓他們『多次回訪』之後,你才真能從1→10,把組織和系統建立起來。」
【五】1→10:打造能持續放大的組織與流程
「那,Alan 哥,我接下來要怎麼把這些好點子實際落地?」
Alan 畫出一條「飛輪」的概念圖,劃分:銷售能力→流程優化→品牌行銷→領導管理→每季或每年覆盤。
- 銷售能力:鎖定客群、設計方案
- Dean:「我是該針對誰賣?光咖啡就能吸引人嗎?」
- Alan:「不只是咖啡。你可以設計『樂團場地租借優惠包』,包含飲料、簡餐、場地+門票分潤。或者對『公司團建』客群推出『音樂輕聚會方案』。用一個容易被買單的『套裝組合』,讓客戶覺得物超所值。」
- 流程優化:SOP + 安全與品牌文化
- 「你要想著:每次活動前後,工作人員該做什麼?舞台佈置誰負責、音響測試誰負責、怎麼確保安全?更重要的是,流程中哪個環節可以讓顧客感受你的『音樂咖啡廳』獨特魅力?」
- Dean 把每個活動細項列下:「包含預約流程、器材檢查、工作人員的分工、甚至跟演出者的合約說明,都要一次到位!」
- 品牌行銷:高單價、復購、跨業合作
- Alan:「別再只打『便宜咖啡』了,高品質+音樂體驗才是亮點。你可以和吉他行、樂團經紀公司、婚禮表演團隊等跨業合作,擦出火花,提高品牌議題!」
- Dean 看著筆記,笑得眼睛都彎了:「這樣我就不用孤軍奮鬥,還能互相導流,共同帶動話題。」
- 領導管理:找到對的人並留住他
- Dean 過往習慣「能省就省」,店裡只有他和一位兼職員工撐場,但每次遇到活動就手忙腳亂。
- Alan 輕敲桌面:「你得適度引進核心人才,例如會行銷、懂音響設備的夥伴。並給予合理激勵制度,如業績抽成或活動票房分潤,才能讓他們願意幫你『想更多點子』。」
- Dean 點頭:「原本想說自己一肩扛下,可是看來……要把高單價、高品質的體驗做穩,就不能只靠我一人死撐!」
- 定期覆盤:每季檢討、每年盤點
- Alan:「你可以每個季度檢視『營收、成本、顧客回饋』,發現問題,馬上修正。你越早調整,越不會錯失機會。畢竟咖啡廳的成長速度若太慢,就會被其他新創意店搶先啦。」
【六】幽默插曲:第一次嘗試新策略的小尷尬
時光飛逝,Dean 決定先嘗試與一家樂器行跨業合作,在週末辦一場「音樂市集」。他訂了「四人同行就抽免費吉他」的活動。沒想到活動當天客人湧入……卻出現器材故障、收銀系統當機,以及表演主持人臨時跑錯場地!
Dean 嚇得緊張到汗流浹背,眼看一堆觀眾摸不著頭緒,還好事先花了點心思寫過 SOP。工作人員趕緊拿出備用擴大機、手寫收銀備案,並且用好玩的互動暖場。雖然場面還是有點失控,但最後居然意外玩得盡興,大家都覺得很「混亂卻爆笑」的體驗。
活動結束後,Dean 拜託 Alan 幫忙覆盤。Alan 半開玩笑地說:「你這次意外地用了一點創業家必備的『幽默與彈性』,雖然當下有點崩潰,但整體算救回來了。下次只要在前、中、後把流程更嚴謹就完美啦。」
【七】梳理回饋:逐步優化而非一次到位
Dean 在活動後收集了顧客問卷,發現大多都在笑說「器材大當機超尷尬,但工作人員很努力,心情還算快樂」。有人很期待下一場「更順暢、更有料」的演出。於是 Dean 決定做以下「微調」:
- 升級設備:預先錄製流程示範影片給工作人員。
- 創造體驗:新增「明星牆」,讓每位演出者與觀眾一起拍照留念。
- 優化菜單:精簡低毛利商品,推出高質感的咖啡甜點套餐,定價小幅提升。
- 促銷回訪:辦過一次活動後,給參加者專屬優惠碼,下次再帶朋友來可以打折。
【八】小結:從茫然到逐漸掌握
幾個月後,音樂咖啡廳的營收慢慢回升,評價也漸漸變好。Dean 精神抖擻,店裡還增設了小舞台、更專業的燈光系統,並且積極與樂團合作推出小型音樂祭。
某一天,他收到一封 E-mail:一位經營樂團經紀的經理人想來場地長期包檔。看到這訊息時,Dean 高興得差點跳起來,馬上分享給 Alan:「Alan 哥,你知道嗎?雖然我們還不算大賺,但至少我不再擔心門可羅雀了。現在我有清晰的方向,能根據數據和顧客反應,一步步把事業做大!」Alan 在訊息裡回了個大笑的表情符號:「不錯嘛,看來你正在 1→10 的路上。繼續努力,還得再衝刺,別掉以輕心啊!」
【九】Dean 的成功關鍵:以策略思維打造競爭力
- 確立 0→1 的財務模型:計算各項成本與毛利,找出能「穩定獲利」的定價策略。
- 逐步優化 S.O.P.:把演出流程、備案、人員訓練做制度化,減少出包風險。
- 創造品牌差異性:不只是賣咖啡,而是賣「音樂體驗」,並透過活動與跨界合作營造獨特價值。
- 組織與獎勵機制:適度雇用專業人才,給予合理獎勵或分潤,形成穩定團隊。
- 定期檢討與修正:每次專案或活動後迅速覆盤,把成功或失敗經驗累積起來,累積實力。
【十】幽默尾聲:Dean 的再出發
某天深夜,Dean 還在店裡打掃收尾,想起初開幕時自己的茫然與失落,不禁苦笑。如今,他踩在這片小小的舞台,彈著木吉他,唱出一首自創曲。音色舒暢,店裡剩下幾位收尾的員工,也拍拍手跟著哼唱。
「看來,我的音樂咖啡廳要繼續熱鬧下去了!」Dean 心想。這一次,他有方法、有策略,不再只是懵懂硬幹。
「做夢很浪漫,但讓夢落地,需要策略與堅持,才能綻放真正的光彩。」
希望這篇內容有幫助到你!如果你有任何的想法、建議,或是希望我下一次談什麼主題,都歡迎留言跟我說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