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運動的藝術:避免過度訓練

適度運動的藝術:避免過度訓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網路上有許多不同的課表、訓練視頻、線上課程,這是非常好的現象,代表著健身風氣的盛行,也代表著國人的健康意識形態愈來愈高。

但,大家在訓練時往往忽略的是,因為生活的繁忙而導致的訓練過度,或是說身體無法適當休息。

接下來我們憶起看看有那些可以幫助身體恢復的小技巧吧!

紀錄訓練

許多人不小心踩的小誤區就是認為自己的記憶力非常好,不將訓練的動作、組數及重量強度記錄下來,長期下來就會沒辦法將訓練量化,除了難以進步以外,身體可能已經漸漸疲勞,訓練的強度下降,錯過了減量訓練的最佳時間。

測量睡前體溫

經過訓練後,回到家吃完晚餐,準備睡前可以測量一下身體的溫度,如果已經到達有點微燒大約37.5以上,但是隔天早上起床後卻回到正常溫度,大約也可以知道自己的身體已經有點過度訓練了,可以開始進入減量週期。

安排訓練週期

現在大家應該都有屬於自己的訓練週期,及課表,不要忘記將減量週期排程進自己的訓練週期表裡面,這樣除了可以按照自己的身體條件、生活習慣靈活調整,還可以長期監測自己的運動表現有沒有持續上升,才可以由此去調整。

觀察自己的情緒波動

當一個人在任何方面太累時,疲勞度的累積會導致你在任何方面都興致缺缺,情緒會比較容易起伏,當然人不可能時時刻刻都開開心心,但我們可以觀察自己對身邊的人在耐心上是不是會漸漸失去耐心。

如果同時對所有事物都興致缺缺、感到關節或是肌肉疲勞度特別高、睡眠狀態變得超差、情緒敏感度特別高,那可能要注意了,可以開始安排休息日。

avatar-img
Porter淞的沙龍
6會員
5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Porter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一位在健身房工作9年的資深教練經驗出發,分享健身房生態、不同族群的健身習慣,以及透過健身與自身對話,找到平靜與專注的體悟。文章闡述了健身不僅是追求身材或健康,更是認識自己、調節身心靈的過程。
早上運動好還是晚上運動好?本文分析早上及晚上運動的優缺點,並提供選擇運動時段的建議,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訓練時間。
避免運動倦怠,從「休息日」、「訓練減量」、「更換動作」和「筋膜放鬆」四個面向提升運動效率,讓運動不再只是負擔,而是享受身心健康的過程。
從一位在健身房工作9年的資深教練經驗出發,分享健身房生態、不同族群的健身習慣,以及透過健身與自身對話,找到平靜與專注的體悟。文章闡述了健身不僅是追求身材或健康,更是認識自己、調節身心靈的過程。
早上運動好還是晚上運動好?本文分析早上及晚上運動的優缺點,並提供選擇運動時段的建議,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訓練時間。
避免運動倦怠,從「休息日」、「訓練減量」、「更換動作」和「筋膜放鬆」四個面向提升運動效率,讓運動不再只是負擔,而是享受身心健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