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接觸到咖啡,是在高中的時候。那時候大學的錄取率低,大家都是夜夜挑燈夜戰,很不得乾脆不要睡覺算了;但是不睡覺是不可能的,而且還會打瞌睡。
等到上大學了,咖啡和得更兇!不過那時候有同學用超大鋼杯喝咖啡,真的是蠻恐怖的!
我們都知道咖啡因會讓我們保持清醒,但它在我們睡覺時對大腦做了什麼呢?最近有一篇發表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期刊上的新研究,就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
研究團隊找了40個20 至 58 歲的人,給他們服用咖啡因或安慰劑,然後記錄他們睡覺時的大腦活動(就是腦電波)。他們不只看了一般大眾比較熟悉的腦波頻率變化,還特別關注了兩個比較新的概念:大腦的複雜性和大腦的臨界狀態。
想像一下,大腦就像一個非常複雜的網絡。複雜性可以理解為這個網絡運作的多樣性和豐富程度,包括了大腦訊號的不可預測性或隨機程度;而臨界狀態則被認為是大腦在資訊處理上最有效率、最靈活的狀態。
這篇研究最主要的發現是,咖啡因,特別是在我們進入非快速動眼睡眠 (NREM) 的時候,會增加大腦的複雜性,並且讓大腦的活動模式更接近「臨界狀態」。這就像是咖啡因在我們睡著時,還在偷偷地「開啟」或「加速」大腦的一些活動,讓它變得更「忙碌」和「活躍」。
另一個有趣的發現是,咖啡因對大腦的這種影響似乎與年齡有關。研究發現,在快速動眼睡眠 (REM) 期間,咖啡因對年輕人的影響比中年人更為明顯。研究人員猜測這可能跟年齡增長導致的大腦中腺苷受體A1變化(年輕時密度較高)有關。
所以,簡單來說,這篇論文告訴我們,咖啡因不只影響我們清醒時的精神狀態,在我們睡覺時,它也會改變大腦的運作方式,讓大腦變得更複雜、更接近一種「高效」的狀態,而且這種影響在年輕人身上可能更為顯著。
這也再次提醒我們,睡前攝取咖啡因可能會對睡眠品質產生不小的影響,畢竟睡覺是大腦休息和整理的重要時間。了解咖啡因會對我們產生這麼大的影響,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安排咖啡因的攝取時間,才能確保我們擁有更好的睡眠品質。
事實上,我很少在下午兩點以後喝咖啡,因為太晚喝咖啡不只是睡不好,還會睡不著呢!不知道大家覺得如何呢?
參考文獻:
Thölke, P., Arcand-Lavigne, M., Lajnef, T. et al. Caffeine induces age-dependent increases in brain complexity and criticality during sleep. Commun Biol 8, 685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2003-025-0809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