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再也榨不出任何一點精力堅持下去的時候,該怎麼辦呢? 原地放棄嗎? 本文分享如何於很想放棄時備整齊裝、找到重新出發的動力。
看看別人的故事
喜歡讀運動員的故事,尤其是關於挫折的故事。看那些光鮮亮麗背後的點滴、心情、感受,甚至是不公平的對待等。看他們如何應對不愉快、面對困境如何解決、用什麼心態與方式迎戰不論是生涯中的挑戰、或是生活中的困境。
最後我發現,大家都會遭遇一樣的困難:但差在對其的反應不同。
當挑戰來臨時,便是測試我們最真實的信念的時刻。
有人選擇退縮、抱怨,或轉換跑道(改變目標);有人選擇再一次的嘗試,並且從上次失敗中變得更聰明。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可以突破困境。就像網球big four裡的Andy就曾經說過,他不是特別聰明、他只是不願意放棄。
當輕鬆與困難的道路同時出現在眼前時,你會怎麼選呢?
那些激勵人心的故事
1.「不要等到一切都剛剛好才開始,成功是從混亂中長出來的。」——瑪莉亞·莎拉波娃(Maria Sharapova)
莎拉波娃6歲時隨父親從俄羅斯移居美國,幾乎一無所有。
她連英語都不會說,生活艱苦。但靠著驚人的自律與意志,17歲奪下溫網冠軍。她的故事讓我想起了日本現已退役的花滑選手、羽生結弦。當在日本已經無法繼續深造其運動技藝時,毅然決然地決定要前往加拿大、一個語言不熟悉、文化差異甚大的地方受訓。語言、與生活上的困難,並未成為阻止他的理由。
你不需要準備好才開始,你的所有努力都在鋪平之後的道路:越努力,越幸運。
2.「今天我雖然疲憊,但我比昨天更接近目標。」——無名名言
所有成就積於跬步,沒有成功是一蹴即成。
只要每天進度一點點,就比那些沒有再前進的、還要厲害很多了。我們常忽略累積的過程,然而多數的偉大成就,都是由每個"每天"累積起來的!就像愛因悉坦說的: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靠的也是時間、靠的都是累積。
不輕忽微小的努力、沒有它們就沒能產生期望中的結果。
後記
讀著讀著,彷彿自己又重新被灌注力量,又能繼續前進了。
知道自己的困境並非唯一特殊的、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其實是堅持的過程中一大安慰。有了這樣的經驗,多了安心感,更能體會當中的每一分滋味。
下次再遇挑戰時,不妨看看別人的故事激勵自己:嘿,我也很棒,距離目標也只差那麼一點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