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道歉:是愛的表現,還是害怕失去的偽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明明不是我的錯,但我還是道歉了。」
「只要我先低頭,他就一定不會生氣。」
「我怕吵架會讓我們關係變不好,所以我總是搶先說對不起……」

這樣的聲音背後是許多人為了維繫關係而選擇的隱忍與妥協。
有些人將「維持關係的表面和諧」看得比「維持自我完整性」更重要,於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衝突中,習慣性地讓步、委曲求全,甚至無條件地道歉。

然而,這種建立在單方面犧牲上的「愛」,真的能讓關係變得更好嗎?
還是只是將問題掩蓋在和平的表象之下,讓內心的委屈不斷累積?


💔 「對不起」說太多,不是修復,是委屈

表面上,一句「對不起」似乎能迅速平息衝突,換來短暫的平靜。但當這句話不再是出於真誠的反省,而是成為一種慣性的應對策略時,它的意義就徹底扭曲了。這不再是修復裂痕的橋樑,反而成了累積委屈的證明。

每一次非出自本意的道歉,都是對自我感受的一次壓抑,對自身價值的一次貶低。長此以往,不僅內在的真實需求被忽略,更會讓自己在關係中逐漸失去聲音,最終陷入一種不健康的失衡狀態。


🔍 一昧道歉,背後可能藏著的心理狀態:

這種習慣性道歉的模式,往往源於深層的心理議題:

  1. 害怕衝突的焦慮: 有些人可能從小在家庭或成長環境中,習得了「衝突等同於危險」的信念。他們觀察到爭執可能導致關係破裂、情感疏離,甚至帶來懲罰。因此,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他們寧願壓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選擇退讓與妥協,以換取表面的平靜。內心深處對衝突的極度焦慮,讓他們不惜一切代價避免爭執。
  2. 習慣扮演「乖孩子」角色: 這種模式可能是童年經驗的延續。如果一個人從小就被教導或發現,只要表現得聽話、順從、不反抗,就能獲得父母或其他重要他人的愛、讚賞與安全感,那麼長大後,他們便可能在人際關係中不自覺地延續這種「乖孩子」的劇本。他們相信,只要自己先低頭、先退讓,就能換來關係的穩定與對方的愛,即使這意味著犧牲自己的感受。
  3. 自我價值感低落: 當一個人內在的自我價值感不穩固時,他們很容易將關係的穩定與否,視為衡量自身價值的標準。一旦關係中出現任何裂痕或不和諧,他們會立即將問題歸咎於自己,認為是「自己的問題」導致了這些不愉快。這種「我不夠好,所以我必須更努力討好」的潛意識信念,驅使他們頻繁道歉,試圖修補關係,以維持自己「被愛」的感覺。

🧠 停下來問問自己:

如果你發現自己也常常陷入這種習慣性道歉的模式,是時候停下來,溫柔地問問自己這些問題:

  • 我這次道歉,是出於對對方的尊重、對事件的真誠反省,還是出於對失去這段關係的恐懼?
  • 在表達「對不起」的同時,我是否有機會也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一味地安撫對方的情緒?
  • 在這段關係裡,我的真實感受和想法能夠被看見、被理解嗎?還是我只能透過退讓和犧牲,才能被對方接受?

關係的穩定與健康,從來不應該建立在單方面的犧牲之上。

真正的親密關係,是建立在雙方都能被看見、被理解,並且都願意為關係做出調整的基礎之上;它允許彼此有差異、有爭執,但最終都能透過真誠的溝通找到平衡點。

若你總是在愛裡習慣「低頭」與「內疚」,常常在關係中委屈自己,這或許是一個重要的訊號,提醒你該花點時間,回頭好好照顧那個總是為了他人而犧牲的自己了。


🧭 心理諮商:陪你練習愛得更平衡

心理諮商的目的,從來不是要讓你變得自私,也不是要鼓勵你變得冷漠或不顧他人。相反地,它旨在陪伴你練習如何愛得更平衡、更健康——在付出愛的同時,也不忘記愛自己。

諮商師會協助你:

  • 辨識並處理深層的焦慮與不安全感,讓你在面對衝突時不再只想到逃避或妥協。
  • 重建穩固的自我價值感,讓你明白自己的價值無需依賴他人的肯定或關係的穩定。
  • 學習有效的溝通與界線設定,讓你能夠在關係中真誠地表達自己,即使這意味著有時會產生摩擦,也能相信關係的韌性。
  • 理解健康的關係模式,讓你學會如何與人建立相互尊重、雙向流動的連結,而非單方面的付出與犧牲。

當你學會了愛自己,你才能真正學會如何健康地愛他人,並且吸引來那些同樣懂得珍視你、尊重你的關係。

/A healing spac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蔡叡昀心理師 ☁️
18會員
83內容數
諮商心理師|精神復健機構創辦人|美術講師 雙碩士背景,專職以精神分析、榮格取向進行個人及伴侶/家族治療。曾任職教學醫院十餘年,後創立精神復健機構與擔任身障者美術講師;專長為心理創傷。 • 臺灣榮格心理學會|臨床會員 • 臺灣藝術治療學會|會員 • 臺灣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學會|會員 • 臺南市憂鬱症關懷協會|第十屆 監事
2025/06/26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總會被社會、家庭,甚至是內心的聲音追問:「你的目標是什麼?」。然而,真正令人感到困難的,往往不是目標的具體制定,而是那個更深層、更本質的內心追問:「我到底想要什麼?
Thumbnail
2025/06/26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總會被社會、家庭,甚至是內心的聲音追問:「你的目標是什麼?」。然而,真正令人感到困難的,往往不是目標的具體制定,而是那個更深層、更本質的內心追問:「我到底想要什麼?
Thumbnail
2025/06/24
在這個「讚數為王」、「被看見才存在」的社群時代,我們太容易為了成為「受歡迎的人」而戴上面具,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
Thumbnail
2025/06/24
在這個「讚數為王」、「被看見才存在」的社群時代,我們太容易為了成為「受歡迎的人」而戴上面具,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
Thumbnail
2025/06/22
衝動性消費,遠非單純缺乏自制力可以解釋;它往往是某些深層心理需求未能被滿足時,所產生的代償行為,例如:焦慮與壓力的快速轉移、從消費中尋找「成就感」與自我價值,及建立短暫的控制感。
Thumbnail
2025/06/22
衝動性消費,遠非單純缺乏自制力可以解釋;它往往是某些深層心理需求未能被滿足時,所產生的代償行為,例如:焦慮與壓力的快速轉移、從消費中尋找「成就感」與自我價值,及建立短暫的控制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愛情相處不易,但只要雙方願意包容、理解、用心經營,相處也可以變得更加美好。牽絆、初衷、減法、相處時間與模式是影響感情維持的重要元素。讓愛情成為彼此生活更美好的認知。
Thumbnail
愛情相處不易,但只要雙方願意包容、理解、用心經營,相處也可以變得更加美好。牽絆、初衷、減法、相處時間與模式是影響感情維持的重要元素。讓愛情成為彼此生活更美好的認知。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探討內在狀態不安定時,人際關係中經常出現的「先切斷・先拒絕」的行為,以及這種行為對關係的影響。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探討內在狀態不安定時,人際關係中經常出現的「先切斷・先拒絕」的行為,以及這種行為對關係的影響。
Thumbnail
不懂相處會使兩人漸漸地愈走愈遠,而兩個人已經由當初相愛,變成了互相指責,互相抱怨。 ⌈一巴掌拍不響⌋ 這句話我們常常都會聽到,但為什麼在兩性相處當中,我們經常都會說 因為對方做了什麼事,所以令到自己怎樣怎樣? 要怎樣看待和回應事情,選擇權都在我們手中,沒有一個人是完全被動的...
Thumbnail
不懂相處會使兩人漸漸地愈走愈遠,而兩個人已經由當初相愛,變成了互相指責,互相抱怨。 ⌈一巴掌拍不響⌋ 這句話我們常常都會聽到,但為什麼在兩性相處當中,我們經常都會說 因為對方做了什麼事,所以令到自己怎樣怎樣? 要怎樣看待和回應事情,選擇權都在我們手中,沒有一個人是完全被動的...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衝突,時常裝聾作啞而維持表面的和平, 但殊不知努力維持的和諧,卻始終進不到人的心裡去, 一輩子活在謊言中而留下內心的空虛感, 身而為人本來就可以有情緒, 但絕對不要以傷害人的姿態做溝通, "你可以有情緒,但不能夠傷害人", 而是利用衝突,看見彼此",然後越來越了解彼此後,連結更緊密的關係。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衝突,時常裝聾作啞而維持表面的和平, 但殊不知努力維持的和諧,卻始終進不到人的心裡去, 一輩子活在謊言中而留下內心的空虛感, 身而為人本來就可以有情緒, 但絕對不要以傷害人的姿態做溝通, "你可以有情緒,但不能夠傷害人", 而是利用衝突,看見彼此",然後越來越了解彼此後,連結更緊密的關係。
Thumbnail
當我們處理自己情緒時,多數人的反應,不是逃離這樣的情緒感覺,認為事過境遷就沒事了;不然就是為了保護受傷的自己,而意圖責怪他人。人們有時害怕的是面對自己,承認自己是錯的,是受傷的,會讓他們感覺自己很軟弱。 我們的靈魂在人世間尋求的是愛人與被愛的經歷,在我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關係,甚至不那麼重要的關
Thumbnail
當我們處理自己情緒時,多數人的反應,不是逃離這樣的情緒感覺,認為事過境遷就沒事了;不然就是為了保護受傷的自己,而意圖責怪他人。人們有時害怕的是面對自己,承認自己是錯的,是受傷的,會讓他們感覺自己很軟弱。 我們的靈魂在人世間尋求的是愛人與被愛的經歷,在我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關係,甚至不那麼重要的關
Thumbnail
做人要大方和放鬆一點才會快樂,不要為了一些小事或犯了一點點錯誤而發脾氣,最後令到大家的關係變差。很多大事也是由很多件小事堆砌而成,今天看來的小事,一段日子之後就會變成兩人關係疏離的導火線。要學習信任對方,不是每件事也要做到完美。
Thumbnail
做人要大方和放鬆一點才會快樂,不要為了一些小事或犯了一點點錯誤而發脾氣,最後令到大家的關係變差。很多大事也是由很多件小事堆砌而成,今天看來的小事,一段日子之後就會變成兩人關係疏離的導火線。要學習信任對方,不是每件事也要做到完美。
Thumbnail
我真的搞不懂為什麼我要天天跟別人道歉,其實有很多時候我並沒有做錯什麼事情,但是我就是很自然的跟別人道歉了,又或者有些時候我不知道我做錯什麼事情,但我就是想要先跟別人道歉,才能讓我放鬆一點。 當別人說出了一些讓我不舒服的話,我的下意識並不是反駁或者傷心,而是誠懇的道歉,有時候我真的很討厭自己這麼沒骨
Thumbnail
我真的搞不懂為什麼我要天天跟別人道歉,其實有很多時候我並沒有做錯什麼事情,但是我就是很自然的跟別人道歉了,又或者有些時候我不知道我做錯什麼事情,但我就是想要先跟別人道歉,才能讓我放鬆一點。 當別人說出了一些讓我不舒服的話,我的下意識並不是反駁或者傷心,而是誠懇的道歉,有時候我真的很討厭自己這麼沒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