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防衛到親密,關係修復現場 #2 麥當勞得來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不被接住的情緒,如何讓關係失速?我們學會的修復練習

這是《從防衛到親密》三篇系列的第2篇
記錄我們如何在一次次爭執裡,學會彼此靠近
這是一場關係修復的真實現場記錄,記下我們怎麼從對立走向理解

-

《我們如何從情緒斷裂,走向理解與修復》

衝突現場:一句話讓我崩潰

那天,我和先生在麥當勞得來速排隊點餐,店員的態度讓我很不舒服
我跟他說:「那個店員好沒禮貌」 
他卻回我:「不要理他啦,他可能太忙,沒空好好講話」

那一瞬間,我的情緒炸開了
我希望他能站在我這邊,感受到我有多不舒服,而不是要我吞下我的情緒
我曾經跟他說,在這種時候,我希望聽到的是:「我知道你現在不好受,我會陪你」

可他接著說:「不然你要我幫你罵他嗎?」 
這句話讓我覺得自己好像不合理、情緒太多、難搞又麻煩

我說:「你根本不在乎我!」
他聽了也生氣了,說:「我當然在乎你,只是我沒記得你想聽的話」

情緒失速與危險駕駛:從誤解到傷害

我們邊開車邊爭吵,他甚至一度開車開得很急,讓我又怕又難過
那時我感覺:你不只沒接住我,還要我面對你因為生氣而冷淡、把我推開

回到家,我問他:「你到底在不高興什麼?」
他說:「我在不高興我自己,因為我沒記住你說過的話」
那一刻我才明白,他是對自己失望到無法面對我

重演現場:給彼此第二次機會

情緒當下,我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回想平常看書學到的,吵架時怎麼做才有幫助
所以我試著引導他:「如果現在重新來一次,你會怎麼說?」
他低聲回答:「我會說『那個店員讓你不舒服,我知道,我在這陪你』」
我聽了眼淚掉下來,因為我終於被看見、被理解
不再是被否定情緒,這次有人陪我一起度過

我們沒有急著合理化過錯,而是停在當下,用新的方式回應
然後,他哭了
他說:「我不希望你受傷,更不希望傷害你的人是我」

第一次打破舊模式:我們終於走出了慣性

往常的模式總是:
我表達情緒 → 他用理性或否定處理 → 我更激動 → 他退縮 → 我感覺更孤單

但這一次,我們走出了新的路
他沒有逃避,而是說出他的愧疚和自責
我也沒有繼續責怪他,而是讓他在情緒裡待一下,陪著他

讓情緒流動,創造新的經驗

我曾經喜歡控制一切、用生氣表達在意
但我覺得很棒的是,我們現在都願意慢下來
甚至停下來檢視我們的關係哪裡卡住,試著修補

等我們把心裡的話都說完,我問他:「你有沒有感覺好一點?」
他點頭說:「有」

那一刻我知道,這就是讓情緒流動、被接住的正向經驗
我們看見的,不再只有彼此的委屈
也看見了對方的內疚、心疼和想靠近

靠近情緒,才能建立安全感

這次的對話,在我們兩個人的腦中,建立了一個新的訊號:
「喔,原來我在關係裡可以不用壓抑,也不會因此毀掉關係;原來靠近是安全的」

這種經驗,多重複幾次,就能慢慢改變我們的習慣,建立新的親密默契

我記得那天他流著淚告訴我,他感覺很不好
說實話,我心裡反而有點開心
因為他沒有再逃避這些讓他難受的感受,沒有壓抑或假裝沒事
而我也輕輕陪著他,讓他感到安全和信任

很多人看見對方心情不好,就急著希望對方趕快開心起來
其實是為了自己別那麼不舒服,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和難過的對方相處

我很慶幸自己不是那樣的人

真實,比假裝快樂更重要

我不急著要你馬上快樂,因為我更在意你能不能真實
我不想趕走你的情緒,我想陪它一起過境

學著看見自己的本能反應,也用新的方式回應

我會提醒自己停下來,去觀察:「我為什麼會說這句話?我的反應是因為什麼感覺?」
接著問自己:「我是不是又在用本能反應傷了人?這真的是我想要的方式嗎?」
然後試著重建:「我能不能換個方式回應?讓關係不是再重演,而是修復?」

曾經我用控制和爆炸保護自己
現在我學著看見:「我是不是又因為害怕受傷,用了會傷到對方的方式?」
我懂那是本能反應,而我不想讓它決定我們的關係品質

先生心裡的運作模式:重新理解他的反應

他是在乎的,只是害怕做錯
他的腦中可能想著:
「我很在乎你,但我不知道怎麼做才不會再讓你受傷,乾脆什麼都不做比較安全」

他習慣在情緒來臨時,先把感覺壓下去,用理性硬撐
因為他覺得「避免情緒就是避免麻煩」

但這種穩定,是用壓抑換來的,不是真的平靜
現在我明白,他的退縮是想怕再受傷,而不是不在乎

🔁結語

那天的我們,願意回到那個讓彼此受傷的現場,重新練習靠近彼此
我們不需要完美,只要每次都願意回來,就能一起長出新的默契
我們可以做錯,然後一起處理,哪怕撞傷,也願意一起包紮彼此
我們靠彼此的覺察、誠實與修復,讓愛一直流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有些情緒需要翻譯
10會員
21內容數
如果你曾經有過這樣的感覺,你會知道我在說什麼
2025/07/02
那天,我們為了鍋子爆發衝突。我以為他不尊重我,他以為怎麼做都會惹我生氣。其實,我們都只是想被看見、被理解。當防衛升起,我們能否學會在情緒中接住彼此?
2025/07/02
那天,我們為了鍋子爆發衝突。我以為他不尊重我,他以為怎麼做都會惹我生氣。其實,我們都只是想被看見、被理解。當防衛升起,我們能否學會在情緒中接住彼此?
2025/06/29
在朋友家吃飯時,因為多送來一個披薩,夫妻之間語氣的不耐和否定瞬間讓氣氛冷卻。明明是能笑笑帶過的小事,卻因不耐心變成壓抑與心酸。日常中許多「微小的不尊重」其實比大事更影響親密關係。
2025/06/29
在朋友家吃飯時,因為多送來一個披薩,夫妻之間語氣的不耐和否定瞬間讓氣氛冷卻。明明是能笑笑帶過的小事,卻因不耐心變成壓抑與心酸。日常中許多「微小的不尊重」其實比大事更影響親密關係。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不懂相處會使兩人漸漸地愈走愈遠,而兩個人已經由當初相愛,變成了互相指責,互相抱怨。 ⌈一巴掌拍不響⌋ 這句話我們常常都會聽到,但為什麼在兩性相處當中,我們經常都會說 因為對方做了什麼事,所以令到自己怎樣怎樣? 要怎樣看待和回應事情,選擇權都在我們手中,沒有一個人是完全被動的...
Thumbnail
不懂相處會使兩人漸漸地愈走愈遠,而兩個人已經由當初相愛,變成了互相指責,互相抱怨。 ⌈一巴掌拍不響⌋ 這句話我們常常都會聽到,但為什麼在兩性相處當中,我們經常都會說 因為對方做了什麼事,所以令到自己怎樣怎樣? 要怎樣看待和回應事情,選擇權都在我們手中,沒有一個人是完全被動的...
Thumbnail
別人的情緒是別人的,不必因為對方生氣就去討好。
Thumbnail
別人的情緒是別人的,不必因為對方生氣就去討好。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衝突,時常裝聾作啞而維持表面的和平, 但殊不知努力維持的和諧,卻始終進不到人的心裡去, 一輩子活在謊言中而留下內心的空虛感, 身而為人本來就可以有情緒, 但絕對不要以傷害人的姿態做溝通, "你可以有情緒,但不能夠傷害人", 而是利用衝突,看見彼此",然後越來越了解彼此後,連結更緊密的關係。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衝突,時常裝聾作啞而維持表面的和平, 但殊不知努力維持的和諧,卻始終進不到人的心裡去, 一輩子活在謊言中而留下內心的空虛感, 身而為人本來就可以有情緒, 但絕對不要以傷害人的姿態做溝通, "你可以有情緒,但不能夠傷害人", 而是利用衝突,看見彼此",然後越來越了解彼此後,連結更緊密的關係。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因誤解而感到挫折,渴望更和諧的交流方式? 你想在工作中更好地解決同事間的衝突嗎? 你想在在親密關係中,更理解對方到底為什麼會這樣想嗎?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因誤解而感到挫折,渴望更和諧的交流方式? 你想在工作中更好地解決同事間的衝突嗎? 你想在在親密關係中,更理解對方到底為什麼會這樣想嗎?
Thumbnail
心意之間的交流會多幾個步驟 不理會心意或直接拒絕都是負面回饋,自我中心,沒有交流 「關係維繫」的微小之處 說話要算話,如果要開玩笑也要確認對方聽懂你的玩笑 否則被晃點的,都是流失「信任」的情感
Thumbnail
心意之間的交流會多幾個步驟 不理會心意或直接拒絕都是負面回饋,自我中心,沒有交流 「關係維繫」的微小之處 說話要算話,如果要開玩笑也要確認對方聽懂你的玩笑 否則被晃點的,都是流失「信任」的情感
Thumbnail
面對與家人的衝突,你總是選擇退縮或逃避嗎?你想學習新的應對衝突的方式,卻始終找不到方向嗎?歡迎4/25(四)早上10:00-12:00來聽我們的生命故事喔~看這些年來我們是如何把敘事治療的精神與方法應用在生活中,在面臨與家人的衝突時,如何翻譯對方看似指責的語言,將衝突由大化小,活出更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面對與家人的衝突,你總是選擇退縮或逃避嗎?你想學習新的應對衝突的方式,卻始終找不到方向嗎?歡迎4/25(四)早上10:00-12:00來聽我們的生命故事喔~看這些年來我們是如何把敘事治療的精神與方法應用在生活中,在面臨與家人的衝突時,如何翻譯對方看似指責的語言,將衝突由大化小,活出更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溝通成長
Thumbnail
溝通成長
Thumbnail
看到了一些話~覺得不錯 『有愛就包容,沒有愛就互相折磨』 即使再相愛的兩個人,都不可能完全知道對方心裡的想法;不用等到結婚,只要彼此的生活越來越緊密的交集,就有可能產生摩擦。如果兩個人是真正的珍惜對方並為對方著想,就算吵再兇,都會成為能帶來正面效果的溝通;如果只是自私的想到自己,就算一時和好,充
Thumbnail
看到了一些話~覺得不錯 『有愛就包容,沒有愛就互相折磨』 即使再相愛的兩個人,都不可能完全知道對方心裡的想法;不用等到結婚,只要彼此的生活越來越緊密的交集,就有可能產生摩擦。如果兩個人是真正的珍惜對方並為對方著想,就算吵再兇,都會成為能帶來正面效果的溝通;如果只是自私的想到自己,就算一時和好,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