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你的金錢觀?|四種模式的底層邏輯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接續上一篇文章 想賺錢,有沒有基本心法? ,文章最末端提到

金錢是活力「流動」的產物。

因此,要讓自己的生活充滿樂趣。


這期YT的後半段,心理師接著說:

「我想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種感慨──如果生命對你來說,是快樂的、充滿熱情的,你可能會發現錢來的比較容易,而且你對掙錢也充滿了渴望。但是,當你覺得人生很苦,在各種各樣的地方,你都感受到不愉快、不開心,可能也失去了賺錢的動力」





人格水平和收入水平

你會發現,有些人在收入提高的時候,會忍不住想把這些錢花掉,這是怎麼回事呢?

心理師提出一種可能性做為參考──我們的人格水平和收入水平基本上是相互匹配的。而當收入突然提升時,人格水平還沒有跟上,你就會自動地把所得到的錢財再花出去,如此一來,才能維持住你人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之間的平衡。有一個數據是,在美國中彩票的人們,他們雖然一夜暴富,然而,當中百分之九十的人卻都沒有好的下場。

這個說法,我覺得有一點抽象,不過或許這位心理師所說的人格水平,就相當於我們的精神世界,也可以說是我們自我的穩定度跟完整度。當我們的自我是完整的時候,我們就有辦法理性且適切地處理多出來的收入,可以將這些錢財作出好的配置。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內在不夠完整與穩定,而是充滿「匱乏」感時,多出來的收入也會自然地被你花掉,好彌補心理的不滿足感。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金錢觀的影響

這裡著重在嬰兒和養育者之間的關係,在嬰兒時期,吃喝拉撒睡都需要仰賴照顧者,因此嬰兒會覺得自己是極度匱乏的,相比之下,養育者則像是可以滿足他一切需求的,此時嬰兒和養育者之間的關係,就是剝削者與被剝削者的關係。

這樣的情況下,嬰兒因為沒有能力滿足自己的需求─「匱乏」,便會不斷地向外索取,因而產生出一種「貪婪」。那麼,

要如何化解這樣的「匱乏」與「貪婪」呢?

就是養育者給予心甘情願的愛和照料。

在媽媽心甘情願的愛與照料之下,嬰兒的匱乏與貪婪得到了轉化。



具體來說一下,養育者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有以下幾個層級:

第一個層級──養育者是心甘情願地給,並且是豐盛的。

當媽媽心甘情願地給予孩子,並且還帶著喜悅,孩子就會感覺到,自己是沒有匱乏感的,並且在得到這些東西時,他也不會感到內疚,可以心安理得的接受。

當我們面對一個有需要的孩子時,並非只能透過壓制或嚴苛的對待他。相反的,

其實心甘情願地愛和照料,是更好的馴服他的方式。


第二種類型──養育者是心甘情願,但匱乏的。

武志紅心理師舉他自己當例子,小的時候,媽媽雖然全職在家裡照顧他,但是媽媽有非常嚴重的憂鬱症,並且家裡非常貧困,所以他感受到媽媽雖然心甘情願地照顧他,卻沒有能力給予太多,媽媽在物質上、心裡上本身就是匱乏的,因此當他提出一些要求的時候,也會萌生罪惡感 (覺得母親已經很少了,我提出這些要求,會不會太過分了?)。為了減輕自己的內疚感,他就會克制自己,不去找媽媽要東西。


第三種類型──養育者是豐盛的,但是不情願給予。

在這樣子的養育者照顧之下,孩子會產生一種相對匱乏的感覺,心理師舉了一個例子:

有一對夫妻,夫妻兩人各自擁有億萬的資產,兩人非常富有,然而,他們孩子一個月的零用錢卻遠遠不及其他同學,導致這個孩子很難與朋友們一起出去玩、在餐廳用餐,除此之外,這個孩子上大學後交了一位女友,客觀來說,各方面條件都讓人覺得兩人不匹配,當然外人看起來不匹配並不是什麼太大的事情,重要的是,這個大學生本身也覺得有那裡怪怪的,雖然他總說自己很愛女友,但兩人相處大多不太愉快,在與心理師對談時,他們才發現,這個大學生與這位女生在一起的原因,是因為以他的零用錢能夠負擔這位女生的開銷,唯有在這個女孩子身邊,才能讓他自己有「價值感」。


第四種類型──養育者是匱乏的,且不情願的。

如果養育者在滿足孩子的需求時,不情願到甚至要剝奪孩子的一些東西,比如說自由、空間、玩樂,那麼孩子就會覺得「滿足需求」=「得到好東西」=「同時會失去另一些好東西」

在這樣的養育之下,孩子容易產生一種感知,那便是當他賺到錢的時候,他都覺得自己即將失去某些好東西─一段好的關係、身體健康、自由、喜悅或是其他重要的東西,因此,他會覺得活著、工作賺錢、滿足自身基本需求等等,都無比的辛苦,也不敢去想著要賺更多的錢。



以上四種,你比較偏向哪一種呢?

原生家庭對我們造成的影響固然很大,不過,只要有意識的調整,都可以一點一滴地改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勇敢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38會員
163內容數
我是Dite 戴特,這裡有各種好書推薦、心理知識、旅遊所見和生活軼事分享。有事請聯繫💌:divingintoemotion@gmail.com
2025/07/10
這期YT,心理師提到──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子的人,自己的工作還在趕進度,但是同事每次來求助,他都會立馬湊過去幫忙。甚至,你可以這麼說, 比起自己的人生,他們更關注別人的人生 比起自己的事情,他們對別人的事情更加上心。
2025/07/10
這期YT,心理師提到──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子的人,自己的工作還在趕進度,但是同事每次來求助,他都會立馬湊過去幫忙。甚至,你可以這麼說, 比起自己的人生,他們更關注別人的人生 比起自己的事情,他們對別人的事情更加上心。
2025/07/02
這期YT,心理師提到了兩個小朋友,在一個兒童歌唱比賽中── 一位藏族的小女孩,長的很可愛,一上台開口,第一個高音就唱得非常準、非常好,整首歌的水準都很高,在歌唱比賽中拔得頭籌。 而與之相對的,是一位八歲的小男孩,儘管他從頭到尾,唱的都跑了調,音準幾乎沒有對過,但是
2025/07/02
這期YT,心理師提到了兩個小朋友,在一個兒童歌唱比賽中── 一位藏族的小女孩,長的很可愛,一上台開口,第一個高音就唱得非常準、非常好,整首歌的水準都很高,在歌唱比賽中拔得頭籌。 而與之相對的,是一位八歲的小男孩,儘管他從頭到尾,唱的都跑了調,音準幾乎沒有對過,但是
2025/07/01
這期YT,心理師提到一個故事── 廣州有一對父母,他們在孩子大考後填志願時,反思自我,覺得過往他們對孩子太溺愛了,這個溺愛固然有幾分道理,他們提供了孩子許多的物質與資源,然而,某種程度上,也把孩子當成寵物一般,並未尊重孩子的意志。於是,他們決定在大學時期,把孩子送到東北去讀書,讓孩子去歷練
2025/07/01
這期YT,心理師提到一個故事── 廣州有一對父母,他們在孩子大考後填志願時,反思自我,覺得過往他們對孩子太溺愛了,這個溺愛固然有幾分道理,他們提供了孩子許多的物質與資源,然而,某種程度上,也把孩子當成寵物一般,並未尊重孩子的意志。於是,他們決定在大學時期,把孩子送到東北去讀書,讓孩子去歷練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父母如何從小開始培養孩子正確的買與賣觀念,並解釋了貨幣價值背後的概念。透過園遊會、校園義賣等場合,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參與交易,從而培養他們的金錢觀念。此外,文章還探討了培養孩子正確的買與賣觀念對其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父母如何從小開始培養孩子正確的買與賣觀念,並解釋了貨幣價值背後的概念。透過園遊會、校園義賣等場合,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參與交易,從而培養他們的金錢觀念。此外,文章還探討了培養孩子正確的買與賣觀念對其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是否有錢,因為財力可以塑造環境,也能創造資源。 也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的智商,如果父母皆是高學歷或聰明過人,那小孩肯定也不會笨。 以上的說法看起來頗有根據與邏輯,只是可曾想過如此會讓小孩對父母抱有希望或怨懟呢? 曾經聽聞有些家庭經濟狀況尚可的
Thumbnail
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是否有錢,因為財力可以塑造環境,也能創造資源。 也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的智商,如果父母皆是高學歷或聰明過人,那小孩肯定也不會笨。 以上的說法看起來頗有根據與邏輯,只是可曾想過如此會讓小孩對父母抱有希望或怨懟呢? 曾經聽聞有些家庭經濟狀況尚可的
Thumbnail
每一個個體靈魂各自都為了能充分體驗生命情境的多樣性與自我的多元面貌,在每次轉世投身選擇不同的設定,作為人格小我(ego)培養皿的原生家庭(以生身父母為基礎擴展出的生活環境)首當其衝,涉及該個體靈魂的轉世業力與使命願力、投生家族的業力印記和靈性遺產,以及地球集體(潛)意識的記憶輪播與演化潛能等層面。
Thumbnail
每一個個體靈魂各自都為了能充分體驗生命情境的多樣性與自我的多元面貌,在每次轉世投身選擇不同的設定,作為人格小我(ego)培養皿的原生家庭(以生身父母為基礎擴展出的生活環境)首當其衝,涉及該個體靈魂的轉世業力與使命願力、投生家族的業力印記和靈性遺產,以及地球集體(潛)意識的記憶輪播與演化潛能等層面。
Thumbnail
在現代家庭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孩子與祖父母共同生活,可能會對祖父母的健康變化感到擔憂與困惑,培養優勢觀點就成為了一項重要的能力,優勢觀點並非忽視問題,而是從中看見機會,學習在困境中發現積極的一面,讓孩子理解人變老是自然的,不僅可以更尊重長輩,也同欣賞珍惜跟長輩互動的時光。
Thumbnail
在現代家庭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孩子與祖父母共同生活,可能會對祖父母的健康變化感到擔憂與困惑,培養優勢觀點就成為了一項重要的能力,優勢觀點並非忽視問題,而是從中看見機會,學習在困境中發現積極的一面,讓孩子理解人變老是自然的,不僅可以更尊重長輩,也同欣賞珍惜跟長輩互動的時光。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
Thumbnail
這就是我們常談的「家庭價值系統」,家庭價值系統並沒有對錯,但若和「孩子的發展」、以及「群體的狀態」相衝突時,就很容易引發親子的對抗。
Thumbnail
這就是我們常談的「家庭價值系統」,家庭價值系統並沒有對錯,但若和「孩子的發展」、以及「群體的狀態」相衝突時,就很容易引發親子的對抗。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Thumbnail
在現代都市生活中,努力平衡工作和生活的人,要學會了如何管理時間。家庭的期望、價值觀的差異和家庭事務,可能成為平衡之路上的阻撓。
Thumbnail
在現代都市生活中,努力平衡工作和生活的人,要學會了如何管理時間。家庭的期望、價值觀的差異和家庭事務,可能成為平衡之路上的阻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