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藍丞弘(IAANLP專任講師)、黃之瑩(IAANLP高階執行師)
為什麼好運來了,我會覺得承擔不起?
你曾有這種感覺嗎?當機會來敲門,你第一個反應不是開心,而是懷疑:「我這麼幸運,我值得嗎?」有人對你表達好意,你下意識:「不用啦,太麻煩你了。」
這不是你在客氣,你內心深處很可能正在質疑:「自己值不值得?」。
這種潛藏在我們心裡的感受和念頭,在心理學稱為「配得感」。
簡單來說,是你對自己能否擁有幸福、美好、成功的一種信念。當這個感受度太低,不管你多努力,人生都好像踩著剎車前進。
什麼是缺乏配得感?你可能中了幾條?
配得感不是空談,它具體地影響我們的選擇、自信、人際關係,甚至是賺錢的能力。舉幾個我們都可能發生過的例子:
- 收到禮物,第一反應是:「這真是太不好意思了……」
- 明明表現很好,卻擔心別人說你是僥倖,覺得自己「獻醜」了
- 總是覺得「別人比我更值得被愛!」
這些反應背後,藏著一種「我不夠好」的信念。而這種信念,會慢慢成為你生活的主旋律,讓你在該前進的時候裹足不前。
養成配得感:從改變「自我印象」開始
你的大腦就像一面魔鏡,當你問它:「我配得嗎?」它會如實反映你內心深處儲存的答案。關鍵就在於你內在儲存的是什麼樣的影像與故事。
但是放心,我們可以練習三種強化配得感的方法,以便你從根本重塑自我形象:
1. 重設你的「魔鏡」畫面
請閉上眼睛,想像一面鏡子反映出你此刻的樣子。你喜歡這樣的自己嗎?還是腦中浮現出疲累、沒有自信的模樣?現在,回想一件你做得很棒的事情,哪怕只是一件小事。也許是你某次在朋友低潮時陪伴對方、一次獨立完成的事情、計畫,又或是持續健身一個月沒偷懶。把那個「成功的你」具象化出來,讓它出現在鏡中:有精神、明亮、立體、帶著自信。深呼吸,讓這個形象存檔在你的心裡。
2. 從別人的眼中,看見真實的自己
回想一個你曾幫助過的人,以他的角度,設身處地看待自己這位援助者。他眼中看到的你,可能是體貼、有力量、值得信賴的人。
把這份「來自他人的溫暖視角」收回到自己身上,當作你評價自己的新基準。
3. 檢視自己的進步歷程
人生是流動的,不是一場定勝負的比賽。哪怕現在你還沒達到目標,回頭看過去的自己,你一定能找到些許進步,例如:你學會了更穩定地處理情緒、有勇氣面對問題、或者你比三年前的你更會照顧自己。
把這些「進步」也視為你的成就,它們是你配得感的養分。
配得感,不只是療癒自己而已
這些方法只是自我成長練習?其實,它的應用遠比你想像得更廣泛:
- 在人際中:當你覺得自己值得被愛,就不再一味討好或退讓。
- 在工作中:當你知道自己值得晉升,就不會害怕爭取、也不怕被看見。
- 在親子與教養中:你會更懂得怎麼以「肯定式語言」讓孩子茁壯,而不是讓他們活在羞愧中。
- 在日常低潮中:當你記得自己做過的好事、走過的難關,就不會輕易對自己失望。
你值得擁有幸福
請相信,配得感不是「自我催眠」,而是一種深刻的內在轉變。它不是「你要更努力才配得」,而是「你就是值得」。
下一次當生命送來一份禮物、一段感情、一個機會,請練習對自己說一句話:
「這份美好,我值得擁有。」
本文同步發布於中華NLP神經語言程式學全球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