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捧,是一種控制,產生內疚和壓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透過吹捧對方,達到控制的目的。 如何破解控制? 就是把問題丟給對方,不表達立場,呈現真實。 不必說謊,也不必偽裝,是什麼就是什麼。 「吹捧式控制」在人際互動裡很常見,看似讚美,實則暗藏操縱。例如: 「你最聰明了,一定能幫我解決這個問題吧?」 「你這麼大方,這點小忙應該不算什麼。」 表面是稱讚,實際卻是利用對方的自尊或形象,迫使對方順從。

🔍 為什麼吹捧能成為控制?

1. 利用人性對肯定的渴望:我們聽到讚美時,容易想「維持」這個形象。 2. 設下隱性期待:讚美後馬上提出要求,若拒絕,好像就不符合那個「被讚的角色」。 3. 製造內疚或壓力:讓對方覺得「不答應就不配得上這樣的評價」。 🛡️ 破解方法: 正如您說的,把問題丟回去,保持真實,不表立場,這是非常智慧的方式。 實際做法可以分幾步: 1. 不急著回應情緒 不必立刻接住讚美,也不必自我辯解。 先靜下來,給自己一點距離。 2. 丟回問題,轉換主體 「你覺得這件事最適合怎麼處理?」 「既然你這麼看重,依你的想法應該怎麼做?」 (這樣做,把「責任」還給對方,而不是被讚美推著走。) 3. 表達真實,簡單直接 如果不願意:「謝謝你這麼看得起我,但這件事我沒辦法。」 如果需要時間:「我需要考慮一下,之後再告訴你。」 如果可以配合:「我能幫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4. 不必拆穿,也不必迎合 不需要戳破對方的操縱(那樣會變成衝突)。 也不必假裝自己符合讚美的形象。 就是什麼就是什麼——真實、清楚,反而最有力量。 ✨ 小結 破解控制的關鍵是: 不被讚美綁架(不為了維持形象而妥協)。 把選擇權丟回給對方(問題是他的,不是你的)。 真實表達,而非迎合或偽裝。 這樣做,才能在互動裡保持 自由與清晰。

🛡️ 四步驟回應法(破解吹捧式控制)

步驟一:不急回應,先穩住 不要馬上說「好」或「不行」,先給自己一個呼吸的空間。 👉 內心提醒自己:「讚美 ≠ 義務」。 步驟二:把問題丟回去 把焦點轉回對方,讓他自己承擔責任。 👉 「你覺得該怎麼處理呢?」 步驟三:表達真實,不演角色 說出自己真正的狀態,不必符合對方吹捧的形象。 👉 「我現在沒有時間處理。」 👉 「這件事超過我的能力範圍。」 步驟四:保留選擇,不必拆穿 不必攻擊或揭穿對方的操縱,只要清楚表達邊界即可。 👉 「謝謝你看得起我,但這次我不方便。」

🎭 對話範例

情境一:同事的吹捧請求 同事: 「你最細心了,這份報告交給你準沒問題,幫我弄一下吧?」 你的回應: 1. (穩住,不急答應):「嗯……」 2. (丟回問題):「你覺得這份報告最需要加強哪一塊?」 3. (真實表達):「我現在手上有自己的案子,沒辦法全幫你做。」 4. (邊界清楚):「如果你要,我可以幫你看最後一遍,但內容還是要你自己寫。」 情境二:伴侶的情感操縱 伴侶: 「你最體貼了,這麼累還是會陪我去應酬吧?」 你的回應: 1. 「嗯……讓我想一下。」(穩住) 2. 「你覺得參加這場應酬對你最重要的地方是什麼?」(丟回問題) 3. 「老實說,我今天真的很累,不想勉強自己。」(真實表達) 4. 「如果你很需要,我可以陪你一小時,但之後想先回家休息。」(選擇保留) ✨ 這樣的對話模式,既不會被吹捧綁架,也避免了衝突,能讓自己站穩立場。

raw-image

故事:芳蘭的覺醒

芳蘭是一個心思細膩又溫柔的人,朋友們常說她「是最值得依靠的那個人」。 尤其是好友琪雯,總是滿口讚美: 「芳蘭,你真的最懂人心了,我最需要你的意見。」 「你是最有耐心的,這件事情非你不可。」 「只有你這麼善良,才會幫我到這個地步。」 每一次讚美,芳蘭心裡都暖暖的。她不想讓別人失望,也不願讓這份「好人」的形象破裂。於是她一次次答應:幫忙加班修改報告、陪伴熬夜準備比賽、甚至借錢給對方度過難關。 然而,慢慢地,她開始覺得疲憊。琪雯的需求像一個無底洞,怎麼滿足都填不滿。芳蘭偶爾流露出勞累時,換來的卻是另一種吹捧: 「芳蘭,你最堅強了,我就知道你一定能挺過來!」 聽在耳裡,芳蘭心中卻第一次湧起了苦澀。那不是信任,而是捆綁。 轉折 某天夜裡,芳蘭加班到深夜,手機再次響起,是琪雯的訊息: 「蘭,你一定會幫我的吧?你這麼重情重義,沒有人比你更適合了。」 她盯著這行字,忽然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壓迫。腦海裡浮現出過去無數個「有求必應」的自己,眼淚竟默默滑落。 芳蘭忽然明白: 那些讚美,從來不是單純的肯定,而是一種鎖鏈。 覺醒 隔天,琪雯又來找她。 「蘭,這次我真的需要你幫忙,只有你能做到……」 芳蘭深吸一口氣,第一次沒有急著回答。 她淡淡地說: 「琪雯,這件事你打算怎麼處理呢?」 琪雯愣住,笑了笑:「當然是靠你啊,你最可靠了!」 芳蘭搖搖頭,語氣卻很平靜: 「謝謝你這麼看得起我。但我有自己的事情要處理,這次就交給你自己吧。」 那一刻,她感覺到久違的輕鬆。她沒有責怪對方,也沒有拆穿,只是把選擇權還了回去。 結局 起初,琪雯有些不滿,甚至覺得芳蘭變了。但隨著時間推移,芳蘭不再凡事有求必應,反而在朋友圈裡贏得更多尊重。 芳蘭終於明白: 真正的善良,不是犧牲自己去滿足他人,而是在誠實與邊界中,保留自己的真實。 她依然溫柔,但不再被吹捧控制。 她學會了——溫柔可以是力量,而不是枷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星心的生命之光
78會員
401內容數
我是心靈花園的播種者,靜靜灑下文字的種子,讓故事在閱讀者心中悄悄發芽。 我的創作源自靈魂的低語,流動於雙生火焰的牽引、內在愛的覺醒,以及關係中的創傷與修復。 每一篇書寫,都是一次與內在對話的旅程;每一段故事,都像是一朵等待綻放的心靈之花。 若你渴望一處寧靜之地,願這座文字編織的心靈花園,能為你帶來片刻安歇與溫柔陪伴。
星心的生命之光的其他內容
2025/08/28
如果把「自戀者」視為「共情者靈魂的老師」,那麼整個關係就不是單純的傷害,而是一段深刻的靈性課程。榮格心理學可以幫我們梳理這四個階段。 共情者與自戀者的靈魂課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吸引(投射與幻象) 共情者遇見自戀者,被其魅力、力量或自信所吸引。 這其實是共情者將自己「渴望展現卻壓抑的部分」投
Thumbnail
2025/08/28
如果把「自戀者」視為「共情者靈魂的老師」,那麼整個關係就不是單純的傷害,而是一段深刻的靈性課程。榮格心理學可以幫我們梳理這四個階段。 共情者與自戀者的靈魂課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吸引(投射與幻象) 共情者遇見自戀者,被其魅力、力量或自信所吸引。 這其實是共情者將自己「渴望展現卻壓抑的部分」投
Thumbnail
2025/08/27
只有當人被逼到崩潰極限,才會去思索,是什麼把自己逼到絕境? 那時候,看見自己的內心,是從來沒有發現的潛在心理,而這樣的潛在心理,是那麼難以接受,羞辱感十分強烈,然後,在面對與逃避之間,決定成長與退縮。 經歷了生命的低潮,願意承認自己的不堪,願意愛自己,願意畫清界限,把對外付出的一切,收回到自己身上。
Thumbnail
2025/08/27
只有當人被逼到崩潰極限,才會去思索,是什麼把自己逼到絕境? 那時候,看見自己的內心,是從來沒有發現的潛在心理,而這樣的潛在心理,是那麼難以接受,羞辱感十分強烈,然後,在面對與逃避之間,決定成長與退縮。 經歷了生命的低潮,願意承認自己的不堪,願意愛自己,願意畫清界限,把對外付出的一切,收回到自己身上。
Thumbnail
2025/08/24
退讓,還是退縮,在人際互動中的覺察。分析,並引經據典說明 「退讓」與「退縮」表面上看似相近,都是一種「不爭」,但背後的心理動機卻大不相同。 一、概念區分 1. 退讓 出於成熟的覺察與選擇。 並非否認自我,而是基於全局、情境或關係的需要,暫時讓出空間。 含有「理性」與「善意」的成分,類似
Thumbnail
2025/08/24
退讓,還是退縮,在人際互動中的覺察。分析,並引經據典說明 「退讓」與「退縮」表面上看似相近,都是一種「不爭」,但背後的心理動機卻大不相同。 一、概念區分 1. 退讓 出於成熟的覺察與選擇。 並非否認自我,而是基於全局、情境或關係的需要,暫時讓出空間。 含有「理性」與「善意」的成分,類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1.   頻繁更新你的社群資料,向其他朋友去打聽你的事情、最近在做什麼,關注你的一舉一動。 2.   刻意模仿你很多事情。 3.   他和別人滔滔不絕地談話,但你一出現他就靜默。  4.   對於你做得不錯的事情自動略過,或刻意稱讚。 5.   當你遇到好事時,他會假裝一點也不在乎。
Thumbnail
1.   頻繁更新你的社群資料,向其他朋友去打聽你的事情、最近在做什麼,關注你的一舉一動。 2.   刻意模仿你很多事情。 3.   他和別人滔滔不絕地談話,但你一出現他就靜默。  4.   對於你做得不錯的事情自動略過,或刻意稱讚。 5.   當你遇到好事時,他會假裝一點也不在乎。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作者的話: 發現有些朋友對抽牌時的用詞很疑惑,所以特地畫了一篇專門解釋用~ 控制也有「把自己繃得太緊」的含意, 有點像是為了實現計劃、承諾,感受不到一開始的制定計劃時的動力的感覺。 通常這些人意志都很堅定,所以會更追求實踐目標, 所以比起"不要控制!!",更像是在說"太多了~你放掉一點,事情
Thumbnail
作者的話: 發現有些朋友對抽牌時的用詞很疑惑,所以特地畫了一篇專門解釋用~ 控制也有「把自己繃得太緊」的含意, 有點像是為了實現計劃、承諾,感受不到一開始的制定計劃時的動力的感覺。 通常這些人意志都很堅定,所以會更追求實踐目標, 所以比起"不要控制!!",更像是在說"太多了~你放掉一點,事情
Thumbnail
★心理學證實,滔滔不絕令人反感,話少更能贏得人心。
Thumbnail
★心理學證實,滔滔不絕令人反感,話少更能贏得人心。
Thumbnail
今天來分享關於「說服」這件事,說服分兩個不同角色位置,我們可以是扮演主動「去說服人」的那一方,也可以扮演接受-「被說服的」那一方。我認為倘若我們意識到自己試圖想說服別人,那麼與其拐彎抹角用負面語言去限制對方,不如直接提供一個這件事的益處供對方做選擇,那麼對方或許能感受到的是,自己有自由意志選擇。
Thumbnail
今天來分享關於「說服」這件事,說服分兩個不同角色位置,我們可以是扮演主動「去說服人」的那一方,也可以扮演接受-「被說服的」那一方。我認為倘若我們意識到自己試圖想說服別人,那麼與其拐彎抹角用負面語言去限制對方,不如直接提供一個這件事的益處供對方做選擇,那麼對方或許能感受到的是,自己有自由意志選擇。
Thumbnail
精神控制俗稱PUA,也就是耳熟能詳的「洗腦」,它通常指的是團體或某個人透過非道德的操縱手段,使另一個人在意志上服從於自己。 PUA經常出現於伴侶關係,但普遍來說,社會職場上、師生間、宗教信仰上,我們也會遇到那種站在至高點上,以巧妙的控制手段,反倒過來,讓我們覺得自己才是做錯的人。 PUA
Thumbnail
精神控制俗稱PUA,也就是耳熟能詳的「洗腦」,它通常指的是團體或某個人透過非道德的操縱手段,使另一個人在意志上服從於自己。 PUA經常出現於伴侶關係,但普遍來說,社會職場上、師生間、宗教信仰上,我們也會遇到那種站在至高點上,以巧妙的控制手段,反倒過來,讓我們覺得自己才是做錯的人。 PUA
Thumbnail
探討「我是為你好」的矛盾性,認識控制傾向的特徵並提出正確的處理方式。分析了控制傾向人的特徵以及與之相處的技巧,引導人們學會尊重對方的選擇並堅定捍衛自己的價值觀。文章闡述了控制傾向的原因,以及正確理解「我是為你好」的態度。
Thumbnail
探討「我是為你好」的矛盾性,認識控制傾向的特徵並提出正確的處理方式。分析了控制傾向人的特徵以及與之相處的技巧,引導人們學會尊重對方的選擇並堅定捍衛自己的價值觀。文章闡述了控制傾向的原因,以及正確理解「我是為你好」的態度。
Thumbnail
如果沒有一個受者「我」存在,那麼「貪」與「認同」也無法依附,也不需「情感接受」與「理智理解」,「信念」沒有依附者,自主權不存在「自方與主體」,一路勢如破竹斷除煩惱。
Thumbnail
如果沒有一個受者「我」存在,那麼「貪」與「認同」也無法依附,也不需「情感接受」與「理智理解」,「信念」沒有依附者,自主權不存在「自方與主體」,一路勢如破竹斷除煩惱。
Thumbnail
將你內在的聲音擺在第一位,因為你是唯一能夠讓自己的渴望真正完全實現的人。
Thumbnail
將你內在的聲音擺在第一位,因為你是唯一能夠讓自己的渴望真正完全實現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