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計畫要做一件事情、要培養新的習慣時,總是會不自覺地設定的過於高標準,最後導致自己沒辦法達成呢?
例如:
計畫要開始減肥的你,明明平常就沒在運動、喜歡吃甜食,卻馬上要求自己接下來一口甜食都不能碰、每天都要高強度運動,結果沒過幾天就總是以太累、太辛苦、壓力太大,最後以我不可能做到而失敗收場?
或是下定決心告訴自己每天要讀兩小時的英文,一開始可能很有動力咬牙苦撐,卻總是在幾天後因為「身體狀況不佳」 、「加班太多沒時間」……等理由而打退堂鼓?
其實這些事情失敗並不代表你做不到,這只是因為太好高騖遠了。
比起這種好高騖遠想要一次達成目標的心態,更重要的是讓自己能每天持續以0.1%的幅度去進步,慢慢向那些目標邁進就好,如此一來就會輕鬆達成了喔!
『微習慣的力量』
作者: 佐藤傳
譯者: 許郁文
出版社:楓葉社文化
本書主要是在討論如何以實際和合理的方式推動自己行動,以微小的習慣讓自己每天都能比昨天的自己進步0.1%,讓那些習慣複利像滾雪球一般,如此一來往後的人生就會很大的不同。
相信你一定也很好奇什麼是0.1%的進步?
大致上就是以下這種程度的進步:
「今天早上醒來的心情,感覺比昨天起床的時候更好!」
「今天讀了五分鐘的英文」
「今天寫了一行的日記」
老實說,這種進步看起來可有可無,甚至你可能會在想「蛤?這樣稱得上進步嗎?」
但這些看起來沒有半點影響力的成長,反而能讓你堅持培養出符合你『節奏』的習慣,即使每天只比昨天的自己進步0.1%,在一段時間以後就會迎來爆發,回過頭看你就會發現你比起一兩年前的自己,進步的絕對不只0.1%。
而這就是『微習慣的力量』
本書非常有趣,一開頭就提出了一個沒人想過的問題:
「如果你必須自己一個人吃完一整頭大象,你會怎麼吃?」
很多人會直接陷在一個盲區,第一個反應是怎麼可能一個人吃完一整頭大象?
但其實答案出奇的簡單,就是『一口一口慢慢吃』。
人類能吃進去嘴巴的量,最多就是一口,所以我們只能持之以恆地慢慢吃。
不管是多麼大的豐功偉業,也不管是多麼艱鉅的困難,我們能做的就是一點一滴地做下去,就像是小寶寶學走路一樣,一步一腳印地前進與突破。
不管是學習什麼或是培養什麼習慣,我們失敗的最大原因其實就是我們無法堅持下去,其中「好高騖遠」就是一個關卡大魔王。
我們總會覺得自己能在一年內完成很多事情,但其實一年能做、能進步的真的很有限,有許多事情不是線性成長,沒辦法做一點就馬上看到成果,我們很常會因為短期成果不如預期就馬上放棄。
大家可能有聽說過減重「不要每天量體重」、「剛開始要循序漸進」, 如果沒聽說過也沒關係,聽我娓娓道來。
我以前非常想要減重,聽說只要記錄自己的體重並去改善飲食或運動,減重成功的機率就會增加。
當時我每天早上起來上完廁所第一件事情就是量體重,我其實每週都給自己不小的運動量,但有經歷過減肥失敗的人都會知道,減重這事情不是你這週特別努力運動,隔週體重就會像自由落體一樣掉下去的……甚至有時候還會中途變重。
即使我心裡有預期可能會在中途變重,也很難抵擋住每天看到體重計上數字變高時的挫折感與失落。
一想到自己那麼努力的運動跟飲控卻反而變重,就會讓人有點自暴自棄甚至復胖,最後就放棄了。
我後來改變了標準,因為一但設定的標準過高而沒能做到的話,就會產生壓力跟挫折感,所以我以最低的標準來設置,沒有運動習慣也不喜歡運動的我,最一開始的標準是『一個月運動一次,並一個月只記錄一次體重』。
連我自己當初在設定的時候都覺得自己很可笑,那時候總會想著一個月運動一次到底是在幹嘛,有跟沒有一樣。
同樣的寫日記也是,以前我的日記總是沒辦法寫超過三天,因為我每天都不知道要寫些什麼。
那時候的我總是覺得日記就是要記錄一堆人生趣事,太小的事情沒必要記錄下來,但大的事情又不是每天都會發生……
最後就變成日記寫到第三天時,就發現日記上有非常多的空白,根本不知道能寫什麼了,因為沒能達成理想最後也就放棄了。
我後來也為此改變了標準,讓自己不需要去在意每天發生的事情到底是大或小,會把事情通通都寫上去,最後寫日記這個習慣我到目前為止也一直在持續著,也開始體會到人家說的翻日記本,回顧人生有多麼有趣。
恰恰就是這個有跟沒有一樣的標準,讓我在培養習慣上很容易就能達成,一個月有運動一次的我,比沒在運動的我更好,這是肯定的;每天記錄下人生大小事情的我,比沒有寫日記可以回顧自我狀態的我更好,這也是肯定的。
成功用簡單又微小的習慣養成一股力量後,這個力量跟習慣也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現在的我已經能夠每週運動3次了,也因為回顧每年的日記讓我更清楚知道自己的狀態跟成長紀錄。
每一次0.1%的進步,都會給自己帶來成就感,讓你越來越相信『自己是可以達成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地活著,慢慢進步達成目標所帶來的成就感,會讓你的心靈更加滿足與富裕。
任何一個微小的習慣,只要持續做下去就會讓你有很大的變化,當然這也包含了不好的習慣,所以請務必小心那些很微小的壞習慣。
這本書的某些概念,其實也呼應了我另一個好書分享『重整習慣』中的某些點,也是一種自我照顧的方式,你如果還沒有看過的話可以去看看,希望我的分享能對你有所幫助。
『是感到雀躍還是煩躁,全由自己決定』
書中提到: 人會有很多的開心跟煩躁,同樣是下雨天有的人會覺得「啊,下雨好煩」,也有的人會覺得「怎麼那麼幸運,居然在下雨」。
每個人的感受都不盡相同,但明明事實只有一個,感受卻有兩種,如果能夠減少負面思考,多增加正面思考的話也會讓事情更順利達成。
負面思考甚至有無限增值的特徵,一但往負面的方向去思考,負面思考就會以加速度的曲線不斷增加,每個人都很容易陷入負面思考,所以要時時提醒自己多說正面的話語來中斷負面思考。
『人生不是筆直的康莊大道,而是蜿蜒的羊腸小徑』
人生總是會有走下坡的時候,做任何事情都一樣。
如果把事情都想像成「不斷直線上升」的圖表,很容易就會因為成長趨緩而焦慮到沒有信心完成事情。
可以試著將直線心態轉變成螺旋心態,想像自己前往目標與人生的道路是一個螺旋狀,而不是筆直的上漲,雖然偶爾會往下沉,卻是向上浮昇的大動力。
也不要一直去挑自己的毛病,接受自己的想法、替自己打O,也能培養出自信,逐步讓自己越來越靠近目標哦!
在這本書裡不只提到關於內心的習慣,還有金錢、學習、累積好運、拓展人際關係、思考、工作……等各種習慣的0.1%養成法,書中舉的例子都很實用也很萬用。
在這個效率至上的時代中,我們現代人總會無止盡的去追求想要更快速、更有效率、能馬上看見的成果,但往往這種過高的追求反而會很難達成。
如果你有一個大方向或願景,而它就像一堵牆一樣高聳,不彷把它拆成一個一個的小階梯,讓自己可以一點一點慢慢走上去,完成目標就只是遲早的事情了。
還記得一開始提過的,看起來可有可無的0.1%進步嗎?
那時候的你可能覺得:「蛤?這樣稱得上進步嗎?」
但現在看完這篇好書分享的你,其實就已經比還沒看的你進步了0.1%了唷~
希望我分享這本書能對你有所幫助,或許可以為我們彼此的人生帶來一點小小的改變。
如果你喜歡這類的書籍分享,歡迎追蹤我的部落格,未來我會持續分享更多好書。
謝謝你的耐心觀賞,期待我們下一次的相遇。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透過以下連結購買本書,感謝你的支持讓我更有動力繼續創作有價值的內容,謝謝!
(根據你的購書習慣擇一購買即可,也務必注意購買的是實體平裝書還是電子書唷~非常感謝!)
HyRead ebook:
https://iorange.biz/3O9xA?uid5=shio2025
博客來:
https://www1.oeya.com.tw/3O9xE?uid5=shio2025
金石堂:
https://www1.gamepark.com.tw/3O9xC?uid5=shio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