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高齡者的日常保健,往往從清晨的幾個簡單動作開始。這些動作看似樸素,卻蘊含全身性的鍛鍊智慧。它們不需昂貴器材,也無需長時間投入,卻能在日積月累中,增強肌力、提升平衡、保持柔軟,幫助長者維持獨立生活能力。以下六項動作,便是典型而有效的晨間保健法。 首先,是慢步走。清晨緩緩起身後,在屋內或庭院輕輕步行,不求速度,重在喚醒身體,促進血液循環。步行的節奏,能讓心肺逐漸活絡,腿部關節也得到活動,為接下來的運動預備基礎。 其次,是廣播體操。這是日本幾十年來深入社會各角落的日常運動,涵蓋伸展、抬臂、彎腰、擺動等全身性動作。對高齡者而言,它強度不大,卻能全面帶動肌肉、關節,並訓練協調性。每天跟著廣播或錄音做上五分鐘,不僅身體舒展,也培養生活規律。 第三,是深蹲。深蹲能強化大腿與臀部肌群,對維持行走能力極為重要。老人若能以緩慢、正確的姿勢進行,即使幅度不深,也能增進下肢力量。然而,做深蹲時須注意避免膝蓋疼痛或姿勢不正,必要時可扶牆或椅背作輔助。 第四,是單腳站立。單腳站穩,是訓練平衡、預防跌倒的有效方法。每天交替左右腳,從幾秒鐘開始,逐漸延長時間。進行時最好在身旁放置支撐物,以防萬一。這看似簡單的練習,對強化腳踝、提升本體感覺有顯著功效。 第五,是在地板起身與落座。能自在地從地板起身,代表下肢、核心與協調能力都仍保持良好。這動作對維持日常自理力尤其重要。初學者可先從較高的椅子練習,逐步過渡到地板,過程務必緩慢,不可猛力。 最後,是毛巾扭轉。這是一種柔和的腰背運動,手持毛巾進行左右扭轉,既能舒展脊椎與側腹肌,也能放鬆上半身,改善腰背僵硬。與深呼吸結合時,更有助於調整呼吸與舒緩情緒。 綜觀以上六式,動作皆簡明易行,關鍵在於持之以恆。晨起以慢步與廣播體操作為熱身,接著進行深蹲與地板起身,最後以單腳站立與毛巾扭轉收束,既有肌力訓練,又兼顧平衡與柔軟。每天花上二十至三十分鐘,循序漸進,必能為身體打下穩健基礎。 健康的養成,並非一蹴可幾,而在於恆常的練習。這些日本老人每日必做的簡單動作,提醒我們:保健並不需複雜,只要肯用心,最平凡的動作,也能成為守護健康、延年益壽的智慧之道。
■相關視頻■
日本長者每天堅持的六個動作https://youtu.be/AlKdbVI7GfY?si=pmlqVMSE59S9BFy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