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9:你為了誰在努力?四型內耗人格自救術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假我與內耗:當我們把生存變成了人生

深夜十一點,城市像把螺絲,鎖得人透不過氣。小琳縮在單人床角,手機藍光映出她的黑眼圈。她滑過一張又一張光鮮的照片,忍不住苦笑:「我每天都在努力,為什麼還是不快樂?」

她很懂得扮演──在會議裡總是準時、周到、和善;在訊息裡永遠貼心、體面、好說話。她也很清楚,這套「人設」不只是禮貌,更是護身符。只是,護身符久了,會變成枷鎖。

raw-image



童年的隱形劇本:阿德勒的「虛構目標」

阿德勒說,孩子在恐懼與錯誤信念裡,會發展出四種「虛構目標」:

尋求注意、尋求權力、採取報復、表現無能。

它們像一部沒被看見的劇本,默默編排我們的生命走位。

  • 尋求注意:小宇在教室後排,用浮誇的提問引來笑聲。他要的不是答案,是「被看見」的安全。
  • 尋求權力:十歲的小傑被責備,立刻反擊:「憑什麼管!」強硬掩不了手心的顫抖──他怕一旦順從,就一文不值。
  • 採取報復:小芳與閨蜜鬧翻,不哭不鬧,三天不讀不回。冷靜其實是提醒──忽略有多痛。
  • 表現無能:被要求整理房間的小恩說「我不會」,轉身去看電視。他不是不會,他怕失敗。

成人化的變形:四種內耗人格

長大以後,劇本沒有消失,只是換了服裝。

討好型(尋求注意的延伸)

小敏在會議尾聲聽到「有誰能幫忙?」立刻笑著舉手。晚上,她對著螢幕問:「如果我不答應,大家還會喜歡我嗎?」

代價:過度共感、過度承擔、過度耗損。
raw-image



對抗型(尋求權力的延伸)

阿豪習慣打斷別人、搶下主導。他不是愛輸贏,而是相信「只要不示弱,就不會被踩」。

代價:關係緊繃、合作成本高、內心長期戒備。
raw-image


疏遠型(採取報復的延伸)

小美爭吵後只說「隨便你」,把心鎖上。她想起耳邊的舊語:「太情緒化會被看不起。」

代價:自我孤立、情感斷流,安全了,卻更寂寞。
raw-image



高功能型(表現無能的反向)

小傑是公司的「超人」。某天簡報到一半,腦袋忽然一片空白,手心冰冷;滑落的不是投影片,是他長年硬撐的盔甲。

代價:長期超載、難以求助,一崩就全崩。
raw-image



完形心理學的「內設」:吞下的話,變成內心的咒語

完形心理學提醒我們,很多價值並非選擇,而是吞下去──未經消化就進肚的標準與語句。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自己的事自己做,別麻煩別人。」 「男兒有淚不輕彈。」 這些話,久了會變成內在語言

  • 討好型:「要乖、要聽話、別惹人討厭。」
  • 高功能型:「不能麻煩別人。」
  • 疏遠型:「情緒是多餘的。」
  • 對抗型:「軟弱就會被踩。」

於是,我們戴上面具,以為那叫成熟,卻慢慢忘了臉的長相。

raw-image



一張餐桌的縮影:面具與默劇

餐廳裡,四個朋友看似熱鬧:

小敏逗笑、阿豪主導、小美沉默、小傑照顧大家。 表面是默契,內裡是默劇──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角色裡用力演,沒有人敢脫稿。笑聲之外,是四種安靜的疲憊。

raw-image



從覺察開始:把「自動導航」切回「手動」

覺察不是控訴,而是看見。把自動化的劇本,交回到手裡。你可以試試這個四步驟:

  1. 停(Stop):在過度承擔、想打斷、想抽離、想硬撐的當下,先深呼吸兩次。
  2. 看(See):問自己現在啟動的是哪個「舊劇本」?討好、對抗、疏遠還是高功能?
  3. 問(Sense):此刻我真正害怕的是什麼?被討厭、被貶低、被忽略、被看見脆弱?
  4. 選(Select):在不違背關係、不出賣自己的前提下,做一個「小改寫」。
  • 討好型:從「我可以」改為「我可以在週五前提供初稿,細節需要再協調。」
  • 對抗型:從「你這樣一定不行」改為「我擔心這個風險點,我們能不能先做 A/B 估算?」
  • 疏遠型:從「隨便你」改為「我需要 30 分鐘冷靜,之後再聊。」
  • 高功能型:從「我來就好」改為「我能負責 70%,另外 30%需要支援。」

這些小小的轉折,是你把「自動」改成「手動」的證據。


拆解「內設語言」:把吞下去的,拿出來嚼一嚼

選一條你最常對自己說的話,做三步練習:

  • 辨識:這句話來自誰?父母、老師、社會標準、某次創傷?
  • 檢驗:它總是對的嗎?在哪些情境不適用?代價是什麼?
  • 重寫:把極端的二分法,改成可選擇的彈性語句。
    • 例: 原句:「不能麻煩別人。」
    • 重寫:「在關鍵任務我先自理;遇到資源缺口,我有權提出協作。」
    • 原句:「男生不該表露情緒。」
    • 重寫:「表達情緒是成熟的一部分,我可以選擇場域與方式。」

一段和解:把努力,還給願意

夜裡,小敏在筆記本上寫下:「我的努力是為了誰?」

她不急著回答,只把今天「自動答應」的三件事圈起來,逐一改寫界線。她發現,當自己說出第一個「需要協調」時,害怕並沒有讓世界塌陷,反而換來了尊重。 清晨,小傑停在跑道邊,終於對自己承認:「我不是超人,我只是個盡力的人。」他傳了第一封請求支援的訊息,像把一塊巨石從肩上放下。

raw-image

結語:力量,不是把假我演得完美

力量,是在需要時敢穿上盔甲,在安全時敢脫下。

假我不是錯,它曾經救過你;但一直穿著,就會磨傷你。

願我們都能在覺察裡,學會選擇;在選擇裡,慢慢回家。

raw-image



實作附錄

三個一小步,降低內耗感

  1. 一天一次「拒絕或協調」練習:把直覺的「好」換成「我需要看下排程,稍後回覆」。
  2. 每週一條「內設語言」重寫:把「一定要」改成「在 A 條件下我選擇、在 B 條件下我調整」。
  3. 安全表達清單:先挑一位你感到安全的人,練習說出「我此刻的感受是……」。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擊下方的 愛心 💖,並加入會員。這樣一來,每當我有新的文章或分享,就能第一時間通知你,陪你一起走在成長與探索的路上!🚀

🔖 金句摘錄

  1. 假我是盾牌,也是枷鎖。
  2. 不是你不夠好,是標準太嘈雜。
  3. 討好、對抗、疏遠,都不是你。
  4. 努力不等於願意,願意才有力量。
  5. 內設的語言,寫成了內耗的人生。
  6. 高功能不是超能力,是恐懼的反動。
  7. 把自動改成手動,你就回到掌舵位。
  8. 盔甲該穿時穿,安全時要敢脫。
  9. 覺察不是控訴,是把劇本交還自己。
  10. 今天不必完美,請先做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an大叔的職場真心話
77會員
377內容數
我是 Alan大叔,熱愛閱讀與寫作,樂於分享心得與見解。在職場打滾多年,我以真誠的筆觸記錄所見所聞,提供實用的經驗與建議,幫助讀者在職場少走冤枉路。閒暇時,我喜歡透過攝影捕捉生活的美好,也熱愛騎單車享受自由與探索的樂趣。寫作對我而言不只是分享,更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期待透過文字與更多人產生共鳴,一起成長、前行!
2025/10/01
你可能正在被「假我」所困擾。 心理學中的「假我」,是我們為了生存和被愛而創造的適應性人格。它像一套盔甲,在我們年幼時保護了我們,長大後卻可能成為囚禁真實自我的牢籠。 傳奇巨星瑪麗蓮・夢露,就是被「假我」反噬的典型例子 。她光鮮的性感形象背後,是因童年創傷而生的巨大內耗與痛苦 。
Thumbnail
2025/10/01
你可能正在被「假我」所困擾。 心理學中的「假我」,是我們為了生存和被愛而創造的適應性人格。它像一套盔甲,在我們年幼時保護了我們,長大後卻可能成為囚禁真實自我的牢籠。 傳奇巨星瑪麗蓮・夢露,就是被「假我」反噬的典型例子 。她光鮮的性感形象背後,是因童年創傷而生的巨大內耗與痛苦 。
Thumbnail
2025/09/30
我們常覺得自己很累,好像在演一個不是自己的角色。其實,這與「假我」和「生存策略」有關。童年的壓力事件、未竟事宜與負向信念,逐漸累積成一套自動化的劇本。本文透過模範生事件與追車事件的案例,解析假我的形成,並提供「五步探索法」,幫助你從內耗走向真我,活出自由與真誠。
Thumbnail
2025/09/30
我們常覺得自己很累,好像在演一個不是自己的角色。其實,這與「假我」和「生存策略」有關。童年的壓力事件、未竟事宜與負向信念,逐漸累積成一套自動化的劇本。本文透過模範生事件與追車事件的案例,解析假我的形成,並提供「五步探索法」,幫助你從內耗走向真我,活出自由與真誠。
Thumbnail
2025/09/29
內耗不是懶惰,而是一種過度啟動的自我保護。從反芻思考、自我打擊,到討好、對抗、疏遠與高功能假象,這些看似「生存策略」的行為,卻逐漸演變成壓垮我們的盔甲。本文帶你看見內耗的幾種表現方式,理解其心理學根源,並思考如何卸下假我,重新找回真實與自由。
Thumbnail
2025/09/29
內耗不是懶惰,而是一種過度啟動的自我保護。從反芻思考、自我打擊,到討好、對抗、疏遠與高功能假象,這些看似「生存策略」的行為,卻逐漸演變成壓垮我們的盔甲。本文帶你看見內耗的幾種表現方式,理解其心理學根源,並思考如何卸下假我,重新找回真實與自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拚命地想深化自己的學識與技能、開啟一段新的感情、開發新的人脈關係、跟從多數人的談論踩進熱門的領域,藉此填補心中不足的空缺,……很快地便想偷懶停下,拖延的想法縈繞內心,……才踏出了一步……因為誘惑太大而節外生枝,最後才發現被愚弄的是自己,搞得心力交瘁、萬念俱灰。
Thumbnail
拚命地想深化自己的學識與技能、開啟一段新的感情、開發新的人脈關係、跟從多數人的談論踩進熱門的領域,藉此填補心中不足的空缺,……很快地便想偷懶停下,拖延的想法縈繞內心,……才踏出了一步……因為誘惑太大而節外生枝,最後才發現被愚弄的是自己,搞得心力交瘁、萬念俱灰。
Thumbnail
最近很常聽到一個名詞,自我內耗;什麼是自我內耗?為什麼這個名詞逐漸被人們所重視?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導致生活時常不太愉快 總是預想太多還沒發生的事情,而且都往壞處想 一般人總會對於未來有一些規劃或安排,不管是工作、感情或是其它自己在意的事情,設想一個目標或結果;但對於內耗型人格來說,預想目
Thumbnail
最近很常聽到一個名詞,自我內耗;什麼是自我內耗?為什麼這個名詞逐漸被人們所重視?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導致生活時常不太愉快 總是預想太多還沒發生的事情,而且都往壞處想 一般人總會對於未來有一些規劃或安排,不管是工作、感情或是其它自己在意的事情,設想一個目標或結果;但對於內耗型人格來說,預想目
Thumbnail
你所潑出去的對話時間心力,全部源於與事實之間的角力校正。
Thumbnail
你所潑出去的對話時間心力,全部源於與事實之間的角力校正。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人生中的種種業障,並提出了有關學習放下的觀點和具體的過程。通過自我探索的過程,加速認識自己並放下內耗。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人生中的種種業障,並提出了有關學習放下的觀點和具體的過程。通過自我探索的過程,加速認識自己並放下內耗。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三、五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三、五章 (摘錄)
Thumbnail
本文講述作者在職場生活中所遇到的壓力、挫折和憂鬱,以及如何透過醫生的幫助與自己的努力,學會了接納自己的限制,放過自己,並選擇了新的生活方式。文章提供了一些實用的心理學技巧和建議,以及邀請讀者一起來共學,透過練習來提升幸福感。以自己的經歷啟發讀者,讓每個人都能活得更幸福。
Thumbnail
本文講述作者在職場生活中所遇到的壓力、挫折和憂鬱,以及如何透過醫生的幫助與自己的努力,學會了接納自己的限制,放過自己,並選擇了新的生活方式。文章提供了一些實用的心理學技巧和建議,以及邀請讀者一起來共學,透過練習來提升幸福感。以自己的經歷啟發讀者,讓每個人都能活得更幸福。
Thumbnail
探索心理陰影的核心,幫助你接納內在的不完美,助你成為更完整、更堅強的自己。
Thumbnail
探索心理陰影的核心,幫助你接納內在的不完美,助你成為更完整、更堅強的自己。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追求更好生活,愈努力就愈虛度時光,始終未找到原因。與其總自我探問,不如找到能給解答的人。想解決困擾、迎向美好人生境地,諮詢後開啟人生巔峰,幫助自我實現與成就感。
Thumbnail
追求更好生活,愈努力就愈虛度時光,始終未找到原因。與其總自我探問,不如找到能給解答的人。想解決困擾、迎向美好人生境地,諮詢後開啟人生巔峰,幫助自我實現與成就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