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比較笨,為何是別人升職加薪?專訪《經理人》總編齊立文(下):從20歲焦慮到50歲徬徨,都能這樣破解|怪獸科技公司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許多人在 20 幾歲剛畢業時感到茫然,30 歲前後背負「必須有所成就」的焦慮,40、50 歲時又面臨職業倦怠與重新定位的徬徨。這些不安,幾乎是每個知識工作者都無法避免的人生課題。

《經理人》總編輯齊立文認為,徬徨不是一個能被「解決」的問題,而是一個終身的考驗,但還是能透過一些方法,在不確定中找到錨點,讓自己不至於迷失。

迷惘是終身課題,不是階段性困擾

齊立文坦言,自己也曾在大學畢業後陷入迷惘。當時,她既不想走系上多數人走的路,也不確定是否該考研究所,投出的履歷甚至是小說出版社與電影雜誌——但最終都沒有錄取。

她回顧這段經歷時說:「即使迷惘,你還是得往前走,還是得開始想『那我想去哪裡?』。」終究要脫離學生身份的「不得不」,反而迫使她對自己的興趣誠實,逐漸找到方向。

這樣的迷惘其實會不斷重現。齊立文曾在 25 歲時,設定 30 歲當上《經理人》總編輯的目標,覺得自己理應 achieve something。但實際上晚了將近 10 年才實現,讓她深刻體會到,「人生都不是你預料之中的,也不是你想像的那麼浪漫。」

又或是在媒體產業,她不免俗曾拿自己與金融業同學相比,收入差距隨著時間愈差愈多,甚至懷疑「我沒有比較笨,為什麼就得過著相對清貧的生活?」

不只金錢,比較,還涉及對不同生活方式的嚮往:「人家在台東開一個書店挺好的,很安貧樂道、生活很簡單,不用這樣子每天追逐業績。」齊立文指出,這些都是人生中會反覆出現的課題,不會因為年齡或職位的提升而消失。

如何走出焦慮?誠實與行動才是關鍵

「為什麼有的人可以一直往上升遷?別人做 10 年變總監,為什麼我做 10 年還是一個相對比較基層或中層的員工?」這些都是職場工作者普遍面臨的內心掙扎。

齊立文觀察,很多時候的不快樂,其實是來自於對自己現況的不滿意,或者是會覺得說我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可能性。「what if」的思維是人的天性,但往往帶來更深的焦慮,特別是當發現自己「都只是在想,都做不到或無力去做」的時候。

誠實面對自己,是解決迷惘的起點

「很多時候,答案來自你自己。」齊立文比喻,就像是朋友跟你說「你要積極一點,你要正向一點」時,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真正的改變必須從內心開始。

她自己轉換心態的方式,是閱讀哲學書籍:「我也會常常在經理人讀書會推薦很多哲學的書,或者是用不同的視角來看待人生或是質疑。」這些閱讀不是為了找到標準答案,而是為了建立思考框架,幫助自己從不同角度審視人生。

不要獨自面對,是對抗迷惘的最佳策略

陷入焦慮時,齊立文會提醒自己不要什麼都不做,「如果我現在很慌張,或覺得自己很沒有用的時候,其實反而不是什麼都不做,因為什麼都不做,你會更焦慮。」

許多人習慣把人生的答案歸因於「內心的聲音」,但實際上,與外界的支持與交流,有時反而能更快帶人走出困境。

她認為,對抗迷惘的最好策略不是用工作麻痺自己,或許可以嘗試研究一個與自己完全不相關的領域、做一件能帶給自己快樂的事,甚至是多與朋友聊天交流。做一些很簡單,哪怕是很沒有什麼效益的事情,也可以讓自己有很多不同的啟發。

從採訪中學到的人生智慧

raw-image

作為總編輯,齊立文的日常就是與不同人物的深度對話。20 多年的採訪歷程裡,齊立文曾被受訪者的故事感動落淚:有的人知道他已經得癌症了,但公司有危機還是挺身而出;有人年逾七旬,依舊每天清晨五點進辦公室,只為守住員工與家庭的生計。

更令她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年長的 CEO 們:「這些人都沒有懈怠。人家都這樣努力,我們到底有時候在 burn out 什麼?在徬徨什麼?其實就是捲起袖子埋頭苦幹把事情做好。」

AI 時代,差異化仍是唯一活路?

你很容易得到跟大家一樣的東西,所以你反而要花時間,去積累跟大家不一樣的東西。

面對 AI 時代,齊立文認為當代一點都不缺答案,答案太多了,「可是就是看你怎麼問 AI,360 度思考如何運用這個龐大的資料庫。」

因為知識工作者要在 AI 時代握有最大的價值在於,將資訊轉化為知識、昇華為智慧,並能隨時調取這些智慧產生有意義且獨特的產出。

雙軌閱讀法:如何累積自己的知識深度和廣度?

這也是她反覆提醒同事的一點,「你會讀書、我也會讀書;你有麥克風、我也有。差別不在於能不能做,而在於輸出能否讓人印象深刻。」靜下心來累積差異化的知識基礎,這些積累,最終會反映在談吐、思維深度,以及他人對你的信任度上。

齊立文的讀書方法很特別,「我不太反覆讀一本書,但是我的讀書是雙軌的。我會看最近新書,但是我會同時去配一本經典的書。」她舉例,像是《經理人》母集團巨思文化的辦公會議室以世界名山命名,其中一間名為「吉力馬札羅」。有一次辦公室來了一位訪客,看著這個名字,詢問她是否看過海明威的《吉力馬札羅的雪》。

她就回想到這本書有一幕描繪在山路上發現一隻豹子的屍體,這隻豹子生前究竟經歷了什麼,讓人反思生命究竟追尋什麼。那一刻,她也聯想到自己當年讀《老人與海》的感受,覺得文字帶來的力量往往會在不同情境下被「二次喚醒」。

除了這樣的情境觸發,她也會進行主題式閱讀或系列閱讀。例如,她讀到德國詩人的詩,就會延伸追找太宰治的小說改編,這樣一層一層延伸,讓自己的思想更完整。

raw-image

人生的不同階段,徬徨與焦慮必然出現,但她也笑說「the best is yet to come」,每一刻都認真一點,做當下想做的事,都會成為未來意想不到的回饋,「人生就真的 "you never know",每一刻都努力活得深刻一點,以後會更快樂一點。」


raw-image

🤖 怪獸科技公司旗下五大版圖

最懂你的 #科技入門:一起培養在快速變化社會的超強適應力

🗣️ 節目|怪獸科技公司 Podcast(每週日晚上 9 點各大平台首播)

✍️ 專欄|怪獸科技公司 vocus 沙龍

🎥 影音|怪獸科技公司 YouTube:來賓焦點訪談✖️重點短影音

🔥 社群|怪獸科技公司 IG:怪獸科技公司/商管人文✖️人生職涯

📰 電子報|怪獸雙週快報:1 則熱門時事分析✖️ 2 本人生思考書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怪獸科技公司✖️沙龍
33.9K會員
510內容數
你是否有想過,為什麼看過這麼多成功的人的例子,聽過這麼多厲害的人他們的分享,有時候自己卻好像只是在原地踏步呢?《怪獸科技公司》第二季將從科技產業的角度切入,透過跨領域的視野,帶你掌握各種必備的自我管理能力與心法,一起用科技去思考你的人生。
2025/09/26
2017 年,美國總統川普與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共同宣布,要在美國威斯康辛州蓋一座 LCD 面板廠,承諾創造 13,000 個工作機會、投入 100 億美元。《富士坑:美國製造的真實故事》指出,這個計劃被川普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還換來美國政府高達 45 億美元的補貼,但為何最終失敗?
Thumbnail
2025/09/26
2017 年,美國總統川普與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共同宣布,要在美國威斯康辛州蓋一座 LCD 面板廠,承諾創造 13,000 個工作機會、投入 100 億美元。《富士坑:美國製造的真實故事》指出,這個計劃被川普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還換來美國政府高達 45 億美元的補貼,但為何最終失敗?
Thumbnail
2025/09/19
本文透過《科技與大國崛起》解析 AI 時代的美中科技競爭。從蒸汽機到電腦的歷史經驗顯示,通用技術往往需要數十年才能轉化為國家生產力優勢。美國仍具優勢,但中國在市場規模、政策推動與跨產業落地速度上展現強勁挑戰。AI 擴散工程,將決定 21 世紀霸主。台灣的戰略價值,則在於供應鏈與 AI 全產業應用。
Thumbnail
2025/09/19
本文透過《科技與大國崛起》解析 AI 時代的美中科技競爭。從蒸汽機到電腦的歷史經驗顯示,通用技術往往需要數十年才能轉化為國家生產力優勢。美國仍具優勢,但中國在市場規模、政策推動與跨產業落地速度上展現強勁挑戰。AI 擴散工程,將決定 21 世紀霸主。台灣的戰略價值,則在於供應鏈與 AI 全產業應用。
Thumbnail
2025/09/12
生成式AI崛起、即時協作成為新常態,這時代變化速度之快前所未見。本文專訪《經理人》總編輯齊立文,探討在這樣瞬息萬變的環境中,管理的重要性與方法。齊立文提出「管理」的核心在於「理解人性」,而非單純的管控,並分享如何透過自我管理、影響他人,以及雜食閱讀提升個人與團隊效能,在科技浪潮中立於不敗之地。
Thumbnail
2025/09/12
生成式AI崛起、即時協作成為新常態,這時代變化速度之快前所未見。本文專訪《經理人》總編輯齊立文,探討在這樣瞬息萬變的環境中,管理的重要性與方法。齊立文提出「管理」的核心在於「理解人性」,而非單純的管控,並分享如何透過自我管理、影響他人,以及雜食閱讀提升個人與團隊效能,在科技浪潮中立於不敗之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回顧作者從學業到職場的成長歷程。國中成績差,高中靠策略考上政大,但大學時沉迷電玩,初入職場未升遷且收入低迷。後來在研究所畢業後,作者發現有願景、策略和計劃的重要性,逐漸找到職場方向。文章強調,即使不聰明,只要有清晰願景、策略及努力執行,也能在職場上成功。
Thumbnail
這篇文章回顧作者從學業到職場的成長歷程。國中成績差,高中靠策略考上政大,但大學時沉迷電玩,初入職場未升遷且收入低迷。後來在研究所畢業後,作者發現有願景、策略和計劃的重要性,逐漸找到職場方向。文章強調,即使不聰明,只要有清晰願景、策略及努力執行,也能在職場上成功。
Thumbnail
從校園畢業到進入職場,是一個充滿期待但不確定的時刻,對Z世代來說,有許多選擇但也感到無所適從。教育訓練部實習生蔡孟均與綜合企劃部實習生柯雅琇,同樣面臨職涯困惑,但他們透過實習尋找自己的定位和價值,或許可以從分享中找到共鳴和答案。
Thumbnail
從校園畢業到進入職場,是一個充滿期待但不確定的時刻,對Z世代來說,有許多選擇但也感到無所適從。教育訓練部實習生蔡孟均與綜合企劃部實習生柯雅琇,同樣面臨職涯困惑,但他們透過實習尋找自己的定位和價值,或許可以從分享中找到共鳴和答案。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有些人展現出非常強的能力,但他的生活卻很痛苦,有些人看似平凡,卻又常有明顯的成長,勇於嘗試不同的挑戰。許多偉大的企業並不是由頂尖學府畢業的人所創立,反而是一些沒有強大背景的人所創造,但你卻又可以發現這些人通常很積極,並且樂意接受新的挑戰。這些人到底有甚麼樣的不同? 這本書是由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有些人展現出非常強的能力,但他的生活卻很痛苦,有些人看似平凡,卻又常有明顯的成長,勇於嘗試不同的挑戰。許多偉大的企業並不是由頂尖學府畢業的人所創立,反而是一些沒有強大背景的人所創造,但你卻又可以發現這些人通常很積極,並且樂意接受新的挑戰。這些人到底有甚麼樣的不同? 這本書是由
Thumbnail
畢業後,沒有人再push自己應該做什麼,這讓我反思了人的本質,與成就不會自動找上門的道理。
Thumbnail
畢業後,沒有人再push自己應該做什麼,這讓我反思了人的本質,與成就不會自動找上門的道理。
Thumbnail
你有中高齡憂鬱嗎? 本書提供面臨「焦慮」與「停滯期」的中高齡上班族,「重新啟動」職業生涯的科學工作方法...掌握擺脫「中高齡憂鬱」的方法,就等於擁有「終身受用」的資產
Thumbnail
你有中高齡憂鬱嗎? 本書提供面臨「焦慮」與「停滯期」的中高齡上班族,「重新啟動」職業生涯的科學工作方法...掌握擺脫「中高齡憂鬱」的方法,就等於擁有「終身受用」的資產
Thumbnail
有一些人覺得自己的職場生涯總是懷才不遇,明明擁有很好的技術和口才,卻遇不到欣賞自己的伯樂。這些人因為忙著自我感覺良好,所以沒有時間反思問題出在哪裡,所以一直懷才不遇一直失去人生的鬥志。也有一些人,身邊都是伯樂,走到哪裡都能揮棒出擊,這樣子的人也沒有時間去擔擾逆境來了怎麼辦,總是「逆」來順「受」,清淨
Thumbnail
有一些人覺得自己的職場生涯總是懷才不遇,明明擁有很好的技術和口才,卻遇不到欣賞自己的伯樂。這些人因為忙著自我感覺良好,所以沒有時間反思問題出在哪裡,所以一直懷才不遇一直失去人生的鬥志。也有一些人,身邊都是伯樂,走到哪裡都能揮棒出擊,這樣子的人也沒有時間去擔擾逆境來了怎麼辦,總是「逆」來順「受」,清淨
Thumbnail
轉職過程中 難免會猶豫 徬徨 對與錯? 職涯就像重大決策 有認識一位老前輩約50歲 他總是很準的能跟上科技浪頭的轉換 當然他身價不斐 這個世道 已經不適有一家公司能養你安穩到老的舊思維 你需要不斷前進 充實自我 我自己當然也會想很多 後來我會告訴自己 想3天就去做 但要有
Thumbnail
轉職過程中 難免會猶豫 徬徨 對與錯? 職涯就像重大決策 有認識一位老前輩約50歲 他總是很準的能跟上科技浪頭的轉換 當然他身價不斐 這個世道 已經不適有一家公司能養你安穩到老的舊思維 你需要不斷前進 充實自我 我自己當然也會想很多 後來我會告訴自己 想3天就去做 但要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