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5|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別陷入自戀者的情感操縱遊戲裡

你身邊有沒有自戀者?
或許你很明顯的感覺到,或許你隱約覺得好像是,又不是很確定。
其實,自戀者都是從孩子的未成熟性格演化來的。若要說最自戀者,莫過於孩子,特別是三四歲的孩子,幾乎覺得全世界都該以他為中心的關注他、繞著他轉。
我乾兒子乾女兒(他們是龍鳳胎)三歲那年聖誕節,我依約到他們家,要一起歡度聖誕,陪他們歡度聖誕的拆禮物時刻,這是多麼令孩子們快樂的時刻,結合了歡樂和玩具,這簡直就是他們最期待的日子之一。
然後,我陪著他們拆禮物,及嘗試玩各種玩具。我的乾兒子在我面前展現他如何會使用釣竿(非常迷你的釣竿),對著在旋轉的小池塘,用釣竿上的吸鐵,把張開大嘴的魚釣上來。他認真且努力的盯著旋轉的轉盤,雖然手會抖,瞄不準,但她還是在嘗試過後做到了,他釣起了張大嘴的魚兒。。我立刻給了他鼓掌,表示他做得好!太厲害了!
之後,他每釣上一隻魚,就看著我,微笑的說:「你要幫我拍手」,那瞬間我可以感受到他的快樂,以及獲得的成就感,在他認為他做了一件別人會認為他很厲害的事時。
從生命發展任務的理論來看,三歲的孩子正要開始進入「自我」壯大的第一波成長,他們會面對到究竟是「勤奮」還是「自卑」。這時候的孩子樣樣都想試試看,特別是由他來控制或掌握些什麼,像是:自己試著吃飯、自己嘗試按電梯、自己撥電話、自己按各種按鍵、自己嘗試組合玩具、自己進行各樣嘗試。
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很需要他人的關注和鼓勵,也需要被欣賞和肯定。這位奠定孩子未來是對自己有信心,還是會懷疑自己的能力,當他不斷被周遭的大人否定或批評時,因而形成了自卑。
但我要聲明,這是一個孩子在生命發展過程,必然會經歷過的生命階段,全然以自我為中心的想要得到關注及重視,並且需要環境中的他人給予正面回應和肯定。這樣的需求是一個階段的發展需求也是發展任務,當這階段走過了,也發展完成了,自然而然的一個孩子就會開始學習去專注這世界還有其他人的存在,並且學習去和他人平等而互相尊重的互動。
可是,若已是一個成人,他卻不認為其他人的存在有什麼重要,凡是都以自己為中心的思考及反應,想要怎樣就認為他人應該要滿足及配合,這樣的自戀,恐怕就不是發展中的生命階段,而是已成為人格裡的不變特質,甚至是從裡到外的絕對自戀者....
然而,一個成人演變成一個自戀人格者,這就不太妙了,因為自戀人格者的形成,往往來自童年曾經經歷過羞恥或自卑,所反彈出來的自戀。這樣的自戀是為了杜絕任何會產生「我不夠好」的壞感受及壞評價,所扭曲變形而來的。
自戀,是為了杜絕任何會產生「我不夠好」的壞感受及壞評價,所扭曲變形而來的。
自戀,是為了杜絕任何會產生「我不夠好」的壞感受及壞評價,所扭曲變形而來的。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