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透過《漢娜的遺言》檢視學校對心理健康與霸凌議題態度

「如果你沒辦法明確告訴我性侵你的人是誰, 很遺憾你就只能忘了這件事了。」
在漢娜(Hannah)承受巨大痛苦向學校輔導員求助時,輔導員波特(Porter)卻無法正面回應她的需求,讓被傷得遍體鱗傷的漢娜最終走上自殺一途,而學校卻希望把事情壓制下來,儘管在各個角落張貼「自殺不是你的選擇」,卻沒有真正解決校園霸凌所造成的效應。

在心理輔導方面

現今我們具有很完善的輔導系統,對於擁有自殺想法的同學會安排輔導老師座談,通知家長,輕微者定期心理諮商,嚴重者不排除輔導就醫,並透過藥物控制及心理師的引導協助重建心理健康。片中輔導員波特因其未通報和未進一步安撫而無法挽回漢娜的生命,反而無意間更加深了他的傷痛,而這些可能起因於學生和輔導員仍有無法跨越的心理障礙(老師的權威性),學生難以將自己最深的痛苦傾訴出來並尋求專業協助。

在霸凌、自殺事件處理方面

對於霸凌案件,除了既有的通報系統及調查小組,還會由教官對施暴者進行法治教育(違反校規),並進行輔導;若同學因自殺或其他原因身亡的話,由於可能會在其朋友或同學圈產生衝擊,學校會安排「安心服務」,透過大規模的講座進行全校性的宣導和小規模針對其同學及朋友的心理輔導。另外,班上會辦理「告別活動」,蒐集班上對逝者的祝福話語及卡片,一方面抒發追憶的心情,也讓輔導者能夠了解班上大略的心理狀況,並加以重點輔導。
制度雖看似完善,不過青少年對自殺、生命教育的認知仍流於表象,為何呢? 其一,雖有生命教育課程,不過學生對非考科不甚重視,而在討論期間意興闌珊。其二,學務處於班會訂定討論主題,不過幾乎由股長負責答題,班會則作為自修、考試、討論其他班級事務用。社會、學校和家庭中都「缺乏討論」,甚至將精神疾病汙名化而不加以正視,與其事後進行追討及補償,不如事前的輔導及了解。

五月為心理健康月學校可以怎麼做

心理健康問題就像生病一樣,自己無法承受時還是要尋求專業,學校可宣導衛教資訊,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畢竟求助的前提是「信任」。讓青少年知道「我能講出來嗎」「跟誰講是安全的」「在我接受療程後,我還是同樣那個有活力的人嗎」並非疑問句,心理疾病是可以治癒的,並且專業機構在各地皆有設點。

救命專線:

  1. 各縣市生命線1995(要救救我)
  2. 各縣市張老師1980(依舊幫你)
  3. 自殺防治專線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
責任編輯:徐亞呈 核稿編輯:盧郁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