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1/1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沙茶:戰後潮汕移民與臺灣飲食變遷

火鍋作為一種不失敗料理,基本上不要太差的湯頭,把所有的料放進去,煮熟撈起來吃就是一種容易聚餐的飲食選擇。除了某些特殊食材,像是醬料加香菜或者是芋頭放進去煮爛等等頗富爭議性之外,一般來說都是挺受歡迎的,特別是冬天。
沙茶醬對很多人來說是鄉愁。偶爾聽百靈果聊起沙茶醬之於留學或僑居的臺灣人,簡直就是家鄉味的代名詞,亞超有賣再貴都會想要找機會買起來、吃起來。加一個生蛋黃的沙茶醬也在禽流感盛行前,是頗為流行的吃法。然而看起來這麼台的佐料,卻有他舶來品的身世,這本書大致討論的就是這段歷史,兼論其中摻雜的各樣時空環境因素。
潮汕移民是一種地理區位造成的現象,地狹人稠只能往外發展,而東南亞顯然是他們第一個大的落腳地點。把以香料為主的綜合型佐料沙嗲帶回家鄉,加入扁魚、蝦米等家鄉常見乾貨改良的沙茶,就這麼因緣際會的成為潮汕地區調味料新選擇,隨後也跟著他們的移民潮,來到臺灣。沙嗲經過改良變名為沙茶,存在著發音近似的影響。閩粵音的茶跟國語發音的嗲有像,於是沙茶雖然跟茶沒啥關係,就因為發音而默默的變成『沙「茶」』。不得不說語言跟文化確實就是這麼分不開,如果不會母語,在這段歷史發展的研究上就可能出現一個引進後的歷史斷裂。若繼續問這樣的斷裂可能產生什麼負面影響,也許是很多的莫名所以,將慢慢累積成不明所以的困惑。
同鄉會的發展和戰後的移民潮,把這個調味料輾轉帶進來臺灣。但沙茶配牛肉的料理方法遇上了務農為主的臺灣社會不太吃牛肉,看似難以發展,卻因著殖民者日本人帶進來的壽喜燒飲食文化加上農業社會轉變為工商社會,牛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轉變,讓整體飲食習慣有所改變,也開始流行吃牛肉鍋甚至沙茶炒牛肉等料理。
移民把飲食文化帶入之後,也因著各地方而有所不同,加入咖哩的基隆沙茶料理方式,和扁魚為底的烹調各領風騷,許多小商人在這波飲食文化變遷下,也隨之發展出他們的佐料公司,像是臺南的牛頭牌,高雄的赤牛、黃牛、黑牛牌等沙茶醬生產公司蔚起。牛頭牌目前市佔有九成這麼多,甚至已經成為跨國的調味料公司,規模大到能有機會與前米國總統柯林頓合照。
書中另一個看點是各地方的沙茶火鍋老店介紹,這些老店許多都還存在巷弄中,是歷久不衰的好味道,大概有八成的店家曾經有機會光顧。只是以前去用餐想不到這個飲食文化的起源發展,現在更知道這些老店的老故事,未來如果有機會再去,也會想要再試試他們的好味道。
推薦給每一個從國外回國時,一下飛機就想起家鄉味的朋友,讀完這本小書,你下次吃沙茶肯定更有味道,也可以增添些茶餘飯後的閒聊話題,文青感十足。也推薦給對常民史、飲食史有興趣的朋友,歷史本來很有趣,也和生活息息相關,少了帝王將相,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最佳男女主角。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