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靠著情緒可以解決問題,那誰還要保持理性處理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小孩才用情緒處理問題
也許我們的身邊存在一種用「情緒處理問題」類型的人,這類型的特徵非常明顯,就是遇到問題,第一個反應就是「展現自己的各種情緒」,而身邊的人可能就會屈就於這類人散發出的情緒,或是就幫這類人解決問題,然而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這類人同樣不會有所長進,依然繼續用同一套方式「展現自己的情緒」。
敘述到這邊,你可能會想這樣的方式很像「無理取鬧的小孩」,沒錯!這兩者之間非常相似。我們可能都曾在賣場看過為了討玩具或是零食的小孩,可能大聲哭鬧、賴在地板上等等各式各樣的脫序行為。
身為一個成熟的大人,我們眼中會覺得小孩的無理取鬧很可笑,然而儘管成人後,仍然會有些人,還是用「情緒處理問題」。原因就在於這類人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問題,他們並沒有相對應的方法來解決。
為什麼小孩會為了零食玩具無理取鬧?因為小孩深知,他們身上沒有錢,沒有辦法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要能拿到想要的東西,就會需要大人的同意。但是,大人又不同意的狀態下該如何?沒錯!!就是哭鬧,用情緒的方式來獲取小孩想要的東西。
成人有些也會用無理取鬧的方式,但更多是轉換方式變成用「展現情緒」來做替代。也許看起來似乎不太一樣,但骨子裡面還是一樣,就是「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問題」,於是用情緒來左掩蓋
沒有人天生知道如何處理事情
然而,除非有人教導,不然我們很難天生就知道該如何處理問題,而且我們一輩子要面臨到多少問題,所以最好就是能在孩童時期,就慢慢教導「該如何面對以及處理問題」。如果不是在孩童時期就開始訓練,換到成年期會更難以調整,因為成年之後我們就容易多了一個「面子」的包袱
讓我們回憶一下,什麼時候學會騎腳踏車?什麼時候開始會用筷子?什麼時候會注音符號?也許我們對於「學會」這些事情的記憶已經非常模糊,但是這些事情已經深深的被刻印在身體上。也許你可能跟我一樣學腳踏車完全靠自學,但如果是學習與研究一定會需要有人教導。
從小到大我們受到許多教育,讓我們學會許多技能,還因應未來可能會面臨到的挑戰(問題),也許我們現階段面臨一個還不該如何處理的問題,但是請先跟自己說「沒有人天生知道如何處理事情」,我們透過不斷地學習知識與技能,但這個世界很大,總還是會遇到我們目前還無法處理的問題,先緩和一下自己著急的心情,再來面對事情。
也許我們具備處理問題的技能,不代表我們具備因應問題的情緒
你是否曾經遇過「有誰教會我們如何處理情緒」「如何處理事情」,這邊我可能要再說明更清楚一點,所謂「如何處理情緒以及事情」也就是「面對問題時,有沒有相對應的心理狀態以及能力來處理問題」。
所以要能處理好問題,分為兩個層面「心裡面」「技能面」,技能面部分也許還算比較好解決,這是能透過學習與練習培養。但是我們應該很少有印象,有誰曾經教育過我們「如何處理面對問題時的情緒」
比起「處理問題的技能」,我更建議要先學會「如何處理面對問題時的情緒」。原因也很簡單,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在極度焦慮的狀態下,我們會有多少的把握可以把事情處理好?或是曾經看過有些考生明明準備充分,卻在考場因為壓力太大而失常嗎?或是平常聊天口條極佳的同事,上台卻變得結結巴巴嗎?
現實生活中會遇到太多我們不曾遇過的問題,也從沒人教過我們如何處理的問題,比如說如何育兒、如何親子溝通、婚姻問題、感情問題等等。對於鮮少學習處理情緒的狀態下,有些人遇過一次就會一覺不振。
不論處於何種狀態下,也許是剛出社會、大學生、小學生甚至是學齡前的孩子,也許透過自我學習或是父母的教導,「如何處理面對問題時的情緒,將會是一門人生的必修課」
關於「如何處理面對問題時的情緒」,市場上有非常大量的書籍可以參考,所以這邊我就不多詳述方法,但是等等可以推薦幾本書作為參考。
推薦書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期:7/11 閱讀時間:7:45 - 8:00 寫作時間:8:0 - 8:20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改變對於回饋建議的防衛機制 前一篇我們提到別人的回饋建議,在我們的腦海裡面就會變成一部部的小劇場,也就是編織成一個個故事,來解讀對方的回饋建議,然而在述說這些故事的時候,我
日期:7/10 閱讀時間:7:05 - 7:20 寫作時間:7:20 - 7:48 製圖時間:7:48 - 7:56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腦中的放大鏡 有一次國中時,父親某次的訓話讓我至今印象深刻,因為那是我第一次感受最大衝擊的一次。雖然訓話的事由我已經不記得,但是印
因為明天必須要早起出門辦事情,擔心沒辦法可以在早上寫作完畢,就在晚上直接超前部署把明天的挑戰先做完XD 日期:7/8 閱讀時間:19:30 - 20:00 製圖時間:20:00 - 20:20 閱讀書籍:提案一次就過的技術 本篇的寫作方式,採用圖解 我把本書第一章的內容,直接轉
日期:7/8 閱讀時間:7:00 - 7:20 製圖時間:7:20 - 7:35 寫作時間:7:35 - 8:00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每個人的情緒狀態不同 情緒也是在面對回饋反應時的重要因素,本篇會先談談每個人的面對事情的情緒狀態。 相信我們一定會覺得身邊有一些人天
日期:7/7 閱讀時間:7:00 - 7:25 寫作時間:7:25 - 8:10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往後退開始看系統 你認為一個問題的產生,是來自於單一原因,還是複數原因而組成呢? 就像在工作上,某位同事出包了,原因到底是同事真的沒注意、因為同事最近家裡事情較為操勞或是
日期:7/6 閱讀時間:6:50 - 7:15 寫作時間:7:15 - 7:58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切換對話軌道 是否曾經聽過以下類似的對話呢? A:回家後,感覺家裡很亂,可以整理一下嗎? B:我工作一整天很累了,難道就一定要今天做嗎?(心裡可能會想:你怎麼都不體諒我
日期:7/11 閱讀時間:7:45 - 8:00 寫作時間:8:0 - 8:20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改變對於回饋建議的防衛機制 前一篇我們提到別人的回饋建議,在我們的腦海裡面就會變成一部部的小劇場,也就是編織成一個個故事,來解讀對方的回饋建議,然而在述說這些故事的時候,我
日期:7/10 閱讀時間:7:05 - 7:20 寫作時間:7:20 - 7:48 製圖時間:7:48 - 7:56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腦中的放大鏡 有一次國中時,父親某次的訓話讓我至今印象深刻,因為那是我第一次感受最大衝擊的一次。雖然訓話的事由我已經不記得,但是印
因為明天必須要早起出門辦事情,擔心沒辦法可以在早上寫作完畢,就在晚上直接超前部署把明天的挑戰先做完XD 日期:7/8 閱讀時間:19:30 - 20:00 製圖時間:20:00 - 20:20 閱讀書籍:提案一次就過的技術 本篇的寫作方式,採用圖解 我把本書第一章的內容,直接轉
日期:7/8 閱讀時間:7:00 - 7:20 製圖時間:7:20 - 7:35 寫作時間:7:35 - 8:00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每個人的情緒狀態不同 情緒也是在面對回饋反應時的重要因素,本篇會先談談每個人的面對事情的情緒狀態。 相信我們一定會覺得身邊有一些人天
日期:7/7 閱讀時間:7:00 - 7:25 寫作時間:7:25 - 8:10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往後退開始看系統 你認為一個問題的產生,是來自於單一原因,還是複數原因而組成呢? 就像在工作上,某位同事出包了,原因到底是同事真的沒注意、因為同事最近家裡事情較為操勞或是
日期:7/6 閱讀時間:6:50 - 7:15 寫作時間:7:15 - 7:58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切換對話軌道 是否曾經聽過以下類似的對話呢? A:回家後,感覺家裡很亂,可以整理一下嗎? B:我工作一整天很累了,難道就一定要今天做嗎?(心裡可能會想:你怎麼都不體諒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教導孩童如何培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遇到日常生活的情境來啟發孩子思考解決方式,並進一步引導他們學習如何正確處理問題。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是在一個瞬間,特別容易受到應激源的影響,自動開啟了情緒應激模式。本文提出了三種應對方式:準備“情緒急救箱”、核對情緒與事實、調節不屬於當下的情緒。 這些方式有助於預防情緒失控,對於遭受情緒失控困擾的人有所幫助。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我們好像會常常聽人家說:處理情緒之前,先把問題或事件處理好。 因為身為人,在情緒使然下,確實有高機率會做出有偏誤或者直接就是錯誤的決策。 情緒,怕誤事。 事情,怕麻木。 那到底要先處理哪一個? 的我來說,可能比較好的方式是「接納」。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教導孩童如何培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遇到日常生活的情境來啟發孩子思考解決方式,並進一步引導他們學習如何正確處理問題。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是在一個瞬間,特別容易受到應激源的影響,自動開啟了情緒應激模式。本文提出了三種應對方式:準備“情緒急救箱”、核對情緒與事實、調節不屬於當下的情緒。 這些方式有助於預防情緒失控,對於遭受情緒失控困擾的人有所幫助。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我們好像會常常聽人家說:處理情緒之前,先把問題或事件處理好。 因為身為人,在情緒使然下,確實有高機率會做出有偏誤或者直接就是錯誤的決策。 情緒,怕誤事。 事情,怕麻木。 那到底要先處理哪一個? 的我來說,可能比較好的方式是「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