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情況很明白明顯了,立下界限、守護界線是對你最好的選擇和行動,你卻遲遲無法進行,仍然處於混亂和左右為難的局面裡,那麼你該面對和思考的是自己,而不是「對方為什麼要這樣那樣」了。
這一篇主題就是要和你討論這個情況裡的自我覺察⋯
當我們明明知道要設下界限才能讓自己不要陷入漩渦,或是被拉進一個無底深淵,不斷被糾纏牽扯徒留一身憔悴與疲憊,但你還是無法拉出一個距離,無法讓自己找回原本安靜的生活、有目標的人生軌道,那麼可能會發生這樣情況的原因有:
1. 你無法「拒絕」,總自動出現「內疚感」作亂:
過度的內疚感,來自過度的責任感。而這一份責任感並非來自現實可達成的,而是來自道德倫理上的高理想、高要求的。
通常有這種高理想高自我要求的責任感,來自於從原生家庭開始,個體就被不斷地歸咎責任。不分青紅皂白、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發生任何的問題,家庭就會歸咎於這一個小孩,甚至把身為父母的責任,也一併地歸咎於這個小孩沒有辦法幫父母去處理。
在年幼無知的情況下,孩子是沒有辦法去真正的釐清究竟什麼是責任、又是該誰的責任、誰才是真正需要負起責任的人。如此這般被理所當然的要求必須負起責任去滿足父母的孩子,自然是沒有辦法以客觀合理的思考去面對所謂的「責任」。
這種情況下所產生不符合理想、無法滿足別人的「內疚感」,成為一種大腦自動化產生的神經症反應,被自身瞬間引發的內疚感綑綁,而無法自拔。
如此,只要遇到需要立下界限的時刻或情境,「內疚感」便來自動破壞可以立下界限的權利。
自動化產生內疚感,是人我關係界線混亂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