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9|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如何讓自己真正的成長?關鍵在於懂得切換「學習」與「執行」狀態

如何讓自己在意的事情做得更好?
多數人在生活中都希望把每件事做到最好,無論是在職場、家庭、學校或其它領域。但我們也意識到,總是無法在最在意的事情上做得更好,無論我們多努力,這種瓶頸總是一再出現。為什麼?又該如何解決?
愛德華多.布萊斯尼歐在TED上的一場演講《如何讓自己在意的事情做得更好?》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
努力工作卻都沒有進步?其實不是只有你會這樣。
本身是教育管理者,也是美國「成長心態(Mindset Works)」管理機構的共同創辦人,愛德華多.布萊斯尼歐,在這場演說中提出了一個簡單的做法,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無論是工作、養育孩子或創作興趣方面,也能持續地學習和不斷地進步。
我們花費太多時間在執行狀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有意識地在這兩種狀態中切換:學習狀態和執行狀態。
在學習狀態,我們的技能可以進步。我們透過設計過的活動來提升技能,專注在尚未掌握的事情,這也意味著我們一定會有「失誤」,但也一定能從中學到東西。但在執行狀態,目的是把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所以會專注在已經掌握的技能,並把失誤減到最小。
當我們的心態從「嘗試犯錯中來學習」轉變為「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時,也就是由「學習狀態」切換到「執行狀態」。
很多人無論如何努力都沒辦法有所提高的原因就在於:花費太多時間在執行狀態。這樣會阻礙我們的成長,更諷刺的是,長時間下來也會引響我們的表現。
有效的學習狀態,必須是一種循序漸進的「刻意練習」
研究指出,多數人在某一個領域工作數年後,表現就會達到停滯期,這是因爲一旦人們覺得自己足夠好了、駕輕就熟了,就不會再花時間學習。我們只會關注在如何完成工作和執行業務上,這種思維變得不利於提高技能。
相對地,那些一直處在學習狀態的人們,就會持續地成長。
最好的棋手,大部分的時間並不是在跟別人下棋,而是試圖預測並分析高手們的棋路。下棋是執行狀態,必須拿出最好的表現,鮮少有人在下棋的過程中,嘗試新的棋路。
我們可能都花了很多時間在電腦前打字,但卻沒有越打越快,因為這是一種無意識的練習。但是,如果我們每天抽出10–20分鐘,全神貫注地提升打字速度,我們的速度就會越來越快。特別是當我們能找到失誤,並且專注加以練習,這就是一種循序漸進的刻意練習。
害怕犯錯的高風險環境,讓我們選擇停留在執行狀態
我們在生活中,花很多時間在執行狀態裡是因為:我們常常處在不必要的高風險環境中,而且是我們自己製造出來的。
比如說在學校,一個被認定為純粹學習的地方;但是學生從小學到大學,都被灌輸著一種觀念:別人會因為他們犯錯、或表現不好而輕視他們,甚至是失去進入好學校的機會;於是總是緊張兮兮,不願為學習冒必要的風險。
老師、家長對正確答案趨之若鶩的態度,無意中讓學生害怕犯錯,而不是勇於試錯、檢視過錯、並從中吸取教訓。又或者,我們只想聽到標準答案,而不是鼓勵學生進行可以學到更多的開拓性思考。
一旦學生的作業、作品都被評定等級、標上分數,最後記錄到期末成績後,它們就起不到練習、試錯、反饋和修正的作用了,我們讓孩子誤以為:學校只是個讓你表現的地方。

如何才能讓自己多花點時間在學習狀態呢?
  1. 要相信並理解我們是可以進步的「成長心態」。
  2. 要在具體的技巧上做改進,並且要有一個目標,需要時間和努力
  3. 必須知道如何提升?要做什麽來提升?不是反覆同樣的練習, 而是循序漸進的練習
  4. 保持在低風險狀態,即使如預期發生了失誤,也不至於影響太大,或是關係重大。走鋼絲的演員,不會在沒有護網的情況下練習新的技巧;運動員並不會在冠軍比賽中,嘗試新的動作。
如果你曾經看過「心流」的概念,應該聯想到兩者是相同的概念。
找出「甜蜜點」與「超出一點點」的最適壓力區,進入心流
我在另外一篇文章「頂尖高手如何持續精進,又能保持輕鬆?我從《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體會到的三件事」中提到過,專業與否,跟你投入多少小時做那件事無關,而是看你在投入時間內下了什麼功夫,把「一萬小時的刻意練習」投入在這個「恰到好處的壓力點」區域,如果覺得做起來游刃有餘,下次就挑選難一點的挑戰;反之,如果覺得做起來很焦慮或急躁不安,下次就稍微調降難度。
持續在心流區中刻意練習,將「恰到好處的壓力點」區域不斷向右上方推移,就是頂尖高手持續精進、突破極限的訣竅。
但如果我們處在長期高風險狀態下,又該怎麼辦呢?
講者給出了三個建議。
一、在高風險的海洋中, 開闢一塊低風險的島嶼;也就是找到一個可以讓自己喘息的空間。找一位導師或可以信任的同事,和他們分享想法、接受批評,或是隨著專案的進展,舉辦反饋會議。又或者可以抽出時間去閱讀、參加實體或線上課程。
二、進行覆盤的動作,在執行完成後反思如何改進。觀察和模仿專家或是更厲害的人,這些觀察、反思、調整都能讓我們學習到很多。我推薦你可以看看紅面棋王周俊勳的這篇文章《不斷學習更要一直練習──來「覆盤」你的生活吧!
三、透過詢問來降低嘗試的風險。透過詢問未知的問題、徵求意見、分享失誤,並從中汲取教訓,讓彼此知道在哪方面還可以再取得進步。
真正的自信是對不斷學習的展示。如果我們把更多的時間花在探索、詢問、傾聽、實踐、反思上,而不只是在不斷的做與表現上,會怎麽樣?
如果每個人都有著某些事情可以為之努力、成長呢?我們可以創造更多的低風險環境,讓自己與團隊成員都清楚何時學習?何時表現?如此我們的努力不只有回報,還可以精益求精,讓彼此都有真正的成長。
後記
這篇文章是三年前發表在Medium上的,趁著這次「搬家」到Vocus的機會,也重新檢視了這三年來的實踐與增補了一些文字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助益!

劉奕酉|知識型自雇者、暢銷書作者、企業培訓顧問
擅長邏輯思考、數據分析、策略規劃、資訊視覺化與商務簡報,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職場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大型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劉奕酉的職場致勝賽局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