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5|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行為的一體兩面

雖是分心的行為,可能是評估個體學習能力的方式,也可能是優勢。我有這樣的的想來自最近幾位孩子上課的行為,從外而論是分心,但每個分心的行為背後卻有他們的目的性。
上個禮拜上課的時候,我覺得這位第二次見面的小女生非常的有想像力,跟創造力。 在利用五線譜教具認識音樂符號,一起互動的過程當中,他很自然的把兩個降記號變成圖檔中的圖案。接著,她問我知不知道這個圖案是什麼(她說是撲克牌上的♠️),而我覺得這是一個特別的想法。
在上課的過程當中,她也很容易的就眼前第一次看到的音樂符號,化成了不同的人形,不同的面貌。 所以,她讓我覺得她是一個非常有創造力的小孩子了。
不同的符號會不會帶給你不同的想像,我們看到符號會不會很自然的有不同的圖像聯想,或讓我們連結過去的記憶。而在這個聯想過程,在回憶過程中,是否還記得當下應該進行的任務,還是讓自己飄到十萬八千里遠呢?
那天也跟媽媽講,其實這些想像與創造力的呈現都是小朋友的優勢能力,或許他們的學習比較慢,或者他們的表達能力比較,或者他們學習的方式可能跟其他小朋友不一樣。
但是,這些想像力創造力都會是他們未來的優勢能力,更有可能是他們未來學習知識的途徑,像有的小朋友識字用圖像學習,有的是文字故事化等等。
所以,我們也可以從這樣的過程去了解,小朋友是不專心,還是更有趣的事物吸引他們呢?
另外,我們應該先觀察小朋友不專心行為,去了解為什麼他不專心,他當下的不專心的行為有沒有其他的背後意涵呢?我們應該教他們在想像的過程當中,要去注意到我們當下的情境,當下的任務是什麼,而不是只說《你不專心了》。
因此,除了口頭《你不專心》提醒,我們也要適時協助個體區分情境,判斷當下的首要任務,以及延宕腦中想要做卻不符合當下的想法/動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