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治療實務|不反應,就是發呆!?

2021/04/16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不反應,就是發呆!?
適時的等待能讓個體有時間從大腦中提取知識及做出反應

每次的音樂治療活動進行中的介入並不是隨意介入,都有其時間點。看似等待不動沒有介入的我其實心中有在默數,與觀察服務對象當下的反應,再做介入。
又或是,先以編唱方式作為策略,唱的次數~(策略部分可參考: 團體的學習不只有團體中的成員,還有~從音樂治療活動進行說起)。
在家長陪同下,以下是部分常見的音樂治療場景,家長會說:
A 快點!! 快點拍啊 ~
B 拍啊~ 你要拍啊!!
C 你看 ~ 在這裡 ~ 接著伸出手拉著小手執行任務!!
D 唱啊 ~ 你很棒!! 唱出來!!
E 來來 ~快點過來 ~ 這很好玩喔!!
F你在怕甚麼? 不要怕 , 老師不會罵你!!
停下等待無所不在
如果家長傾向陪同孩子一起上課,我會在上課前提醒家長們要安靜等待,避免隨意介入。當我有需要協助時,我一定會再請家長協助。
只是不習慣等待,或說擔心焦慮的大人們一看孩子沒有立即回應,常急切幫孩子回答或拉孩子的手敲鼓等等。多數大人認為小孩沒有立即或快速反應是不應該,也覺得這過程浪費時間與金錢。
但是,大人們忘記一件事情,忘記思考: 為什麼小孩不能立即反應?
尤其是,有特殊需求的小孩們,從接收輸入訊息至輸出的時間與其本身的能力有很大的關係。之所以學習,之所以接受不同療育課程,為的也是系忘小孩們的能力能改善與提升。

等待 ~ 是為了給予小孩們時間整合大腦資訊
與找出對應的答案,做出反應。

小孩們看似沒有反應,並不一定在發呆,有時他們從『接收訊息→整理與理解→反應與表達』的時間裡走的比別人久些。也就是,一般人能針對某問題立即瞬間反應出答案,但特殊需求的小孩或許會慢三秒、五秒、十秒,甚至更長更久。
然而 ~ 為什麼要這麼久的時間才能做出反應呢?我們能經由『人類認知系統歷程』瞭解從接收到訊息到輸出所要經歷的過程。

聽要聽到、聽懂,才能說出與操作
看要看到、看到,才能說出與操作。

因此,我們可以把音樂活動過程中的《等待》想成是休止符,只是暫時停止,暫時安靜一下。試想沒有休止符的音樂有多可怕,就像有人在我們的耳邊不斷叨念著。
休止符的長度有二拍、三拍、四拍等等,音樂旋律會在休止符之後再度響起,並非永遠終止。所以,我們想像一下:進行中的音樂活動是一段音樂旋律,音樂治療師等帶著個體回應是休止符時間,而這時間是為了提供特殊需求的小孩們準備反應的時間。
也許休止符不只出現一次,二次。但是,特殊需求的小孩們會在準備好的時候,當音樂旋律再度響起時,他們會跟著一起唱歌、敲奏與舞動。

心急,直接的介入與協助
並不能幫助特殊需求的小孩們。

這時是藉由幫助而做出動作,並不是服務對象大腦思考後的輸出。每次些微,即使非常的小,但由小孩本身輸出的意義會更大。(相關文章可參考: 輸入、輸出與反饋看到特殊需求者的復健歷程,也能從中看到早期療育中的每環節對學齡前幼兒的影響性與重要性)。
我的大腦在等待過程中是忙碌的,並不是如所看的坐著看著個體,被動等著回應而已。反之,我需要更專注的一邊觀察,及一邊思考適當的介入方式與策略,例如個體需要的是肢體協助、示範、或口語提醒即可呢? 在這之前我要先知道:
  1. 當下的個體最大能力在哪裡!?
  2. 個體是真的不知道、不懂、不能、撒嬌或故意不做呢!?
舉例來說: 我告訴個體我們現在要一起來敲鼓,請你到櫃子拿兩個手鼓,且我同時也指向手鼓。但是,個體沒有反應的停留在原地不動,三秒後,我在重複同一句話。在這一來一往中,我需要用不同方式瞭解個體怎麼了? 所以我會先觀察,不會立即馬上給予完全協助。
如果需要的是「肢體協助」,我也會想是要給「多少份量」的肢體協助?例如:
  1. 百分百肢體協助-也就是雙手握著個體的雙手與敲鼓?或是
  2. 部分肢體協助-像是握住或手扶下手臂讓個體自己握住鼓棒敲鼓?
因此,家長們在提供小孩協助前,建議先觀察小孩本身的需求,即使小孩沒有(立即)反應,依然有需要被協助訊息在其中。就如同感冒吃藥,藥物也是有粉狀、液狀或小丸子等,醫師也會視病人感冒症狀與年齡給適當的劑量。
因此,等待的次數時間長度、介入方式與策略的適時性對特殊需求的小孩們是重要的。心急的立即性介入並不代表特殊需求的小孩們本身的能力,是一種外力下的能力表現。而且等待的次數、時間長度、介入方式與策略也是讓我們能理解他們的困難點,這也是在設計與進行活動過程中所要注意到與思考的重要事項。
除了上述所言,我們面對小孩們也要記住一件事情,記住人類有發展歷程。提醒自己是大人,他們是小孩。況且,小孩的反應速度與我們本就有所不同,應該避免拿小孩狀況與自己小時候相比。
無論是大人們有多優秀,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發展歷程,無法相比。當兩者以上相互比較時,再輕的語言都會傷人。大人很常說: 我小時候都不會這樣;我以前的成績都如何如何;這很簡單,一點都不難;你怎麼都不會啊,你看看你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 等等等。
又或是,有的大人會說「我小時候也是這樣,沒關係的!!」「他這樣就是我小時候, 我也這樣長大!!」
但小孩就不是大人,且小孩所處環境與遇到的人事物就是與家裡大人們不一樣,同理與理解小孩的困難與需求。最後,分享一段拍旋律鐘影片,影片中也有不同的協助策略可參考。

等待,並不是永遠的等待,
目的在於讓特殊需求小孩能儘可能的獨立操作。

圖引自: 蕭瑞玲、孟瑛如(2016)。注意力交響樂: 運用音樂活動改善孩子的注意力。新北市:心理。
寫於2016/11/20
修正2021/04/16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按下追蹤或訂閱,讓您能在第一時間接收新文章的通知訊息,謝謝您的支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蕭瑞玲音樂治療隨想
蕭瑞玲音樂治療隨想
一位工作多年的小小音樂治療師,走過醫療,教育與社福不同系統。因為走過與觀察到不同層面的狀況下,一直想要把音樂與樂器活動更多元的融入不同理論構思目標性音樂活動,在互動過程中能有不同角度觀察、評估與蒐集資料,協助動作、認知、社會互動、情緒與行為、感官與感覺處理及溝通等領域目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