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個案工作手札(五)-致 感覺自己內心分成不同塊或有不同聲音的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來這篇文章是想要下標題為「談多重人格的內心世界」,但後來覺得這個標題太狹隘了,即便不符合「多重人格」(或醫學名詞稱為「解離性身分疾患」)的診斷標準,也可能會感覺到自己的內心世界是一塊一塊的,感覺整個我是由不同的小小的部分或小小的我或小小的人格或不同的個性組成的,又或者理性跟感性分得很開。我覺得DSM診斷系統是對助人工作者的一種輔助,方便助人者彼此溝通,但並不代表助人者要把每個人都分類到診斷名稱之下,給予每位來談民眾一個明確診斷,才能顯示助人者的專業,才讓助人者有辦法進行助人工作。對我來說,每個進入晤談室的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美好存在,不需要被任何標籤或系統分類,也沒有任何一種診斷類別可以涵蓋每個人的豐富心靈與內心世界。
  一般人以為,包括過去的我也這樣以為,以為完美的心靈就是一個整體,只有當內心世界融合成只剩一個「我」的聲音或想法,變成內在沒有獨立、分割出來的「我」時,內在沒有不同的聲音說話,這才是成功或美好的人生。這是一種誤會。
  實際上,每個人內在都有不同的人格或部分或特質或小我或聲音(總之就是內在的夥伴,看你怎麼稱呼都可以唷),我們不需要太被這件事情嚇到,不管你是否感覺得到以上狀況,那都是很OK的。以最清楚切分出各種不同人格,且由不同人格出面處理外在世界的多重人格(詳見備註一)的人兒來說,每個人格都很棒、很認真地在執行自己的工作任務,都是出色的內在團隊成員,所以,治療的起點是幫助大家彼此認識跟了解各自的工作任務,而不是殺死或趕走其他人格。(當然,有的時候會有其中一個人格想殺死其他人格,這也不是一個惡劣的想法,我完全可以理解這個人格會這樣想或這樣感覺的理由。)
  與多重人格的人兒晤談的目標,不是要殺掉任何一個人格,也不是把不同人格硬湊在一起(那樣真的很討厭啊),重點是放在:大家同住在一個身體裡,至少知道彼此的存在,一起合作把身體顧好、把生活過好,甚至彼此關係好一點的話,就可以一起分享生活中的每一段記憶(包含感受與想法),如此一來,自然就能減少記憶斷片、腦袋突然一片空白、遺失時間、自我放逐、感覺錯亂等等困擾了。
  以多重人格的人兒來說,我做心理諮商的方向會如上述這樣。對於感覺自己內心分成不同塊或有不同聲音的你,如果你跟我晤談,大致的心理諮商方向也是這樣,我也會帶領你以這樣的方式進行自我探索與成長。每一塊的你、每個聲音的你、每個人格都是你成長過程中陪伴你一起走過痛苦歷程的好夥伴,每一塊的你、每個聲音的你、每個人格都是獨一無二且重要的存在,我非常感謝也欣賞這些夥伴的幫忙,因為有他們,讓你可以在艱困的時期得以活下來,而且最棒的是,這些夥伴一輩子都不會消失,因為,最終這些夥伴會成為你生命的資源,也成為你一生中最好的朋友!
  最後,我想跟「感覺自己內心分成不同塊或有不同聲音的你」或「發現自己有不同狀態的你」說:「我知道你會害怕你跟別人不同,但實際上,世上有好多跟你一樣狀況的人兒也在努力的生活著,只是因為大家都太害怕遭受他人異樣的眼光,或者怕被別人視為奇怪的存在,所以不太敢說自己有這樣的狀態而已。
其實有好多好多這樣的人們啊!你一點都不奇怪!
你可以學習擁抱自己有這樣美好的心靈,珍惜你心中的每個聲音、每個部份、每個人格、每個個性,他們都曾經幫助你度過生命中辛苦的時光,每一個夥伴或者不同塊部分拼出來的你,都呈現著美好也令人讚嘆的心靈!」

*備註一:對多重人格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延伸閱讀我之前寫的文章→【影評】82年生的金智英 -如何分辨多重人格與精神分裂(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因為收到幾個單位的邀約,陸續要準備幾場「壓力調適」主題的講座,一邊在修改過去演講既有的簡報,一邊在新增演講內容時,我也一邊在檢視自己最近的壓力狀態,漸漸累積出新的領悟,覺得這個領悟蠻重要的,所以就記錄在這裡跟大家分享。
  上一篇文章有介紹達利的生平,這篇文章就來談談他的生平怎麼影響他的作品,還有從心理學角度與我的投射出發,跟大家分享我怎麼詮釋、分析他的作品蘊含的意義。
  大家都說:瘋子與天才只是一線之隔,用這句話說明達利,我覺得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這篇文章《從達利的生平談他的瘋狂》會先交代達利的生平,從心理學的角度試著剖析他的成長歷程對他心理、行為上的影響;下一篇文章《從達利的作品談他的天才》會摻雜我個人的投射與心理學的觀點,延伸解析此次展覽的若干作品。
*本文包含《尼羅河謀殺案》劇情,有雷慎入!!! 對觀影有興趣的讀者,請先看電影再閱讀本文!
之前我有篇文章提到「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就已經簡單地向大家介紹過何以受害者會愛上對自己施暴的人。這一次還是想介紹相關聯的主題,就是「創傷的重演」,有些專業術語又稱之為「強迫性重複」。
  開工了!想必大家應該在開工前一天都會有「不想上班」、「我還不想開工啊啊啊」的心情吧?沒關係!身為成人的日常,就是要與「不想開工但又必須工作」的情緒共處,以下教大家「開工收心操五大招」,幫助大家慢慢熱身,逐步地準備好開工的身心狀態,順利開啟接下來一年的工作!
因為收到幾個單位的邀約,陸續要準備幾場「壓力調適」主題的講座,一邊在修改過去演講既有的簡報,一邊在新增演講內容時,我也一邊在檢視自己最近的壓力狀態,漸漸累積出新的領悟,覺得這個領悟蠻重要的,所以就記錄在這裡跟大家分享。
  上一篇文章有介紹達利的生平,這篇文章就來談談他的生平怎麼影響他的作品,還有從心理學角度與我的投射出發,跟大家分享我怎麼詮釋、分析他的作品蘊含的意義。
  大家都說:瘋子與天才只是一線之隔,用這句話說明達利,我覺得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這篇文章《從達利的生平談他的瘋狂》會先交代達利的生平,從心理學的角度試著剖析他的成長歷程對他心理、行為上的影響;下一篇文章《從達利的作品談他的天才》會摻雜我個人的投射與心理學的觀點,延伸解析此次展覽的若干作品。
*本文包含《尼羅河謀殺案》劇情,有雷慎入!!! 對觀影有興趣的讀者,請先看電影再閱讀本文!
之前我有篇文章提到「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就已經簡單地向大家介紹過何以受害者會愛上對自己施暴的人。這一次還是想介紹相關聯的主題,就是「創傷的重演」,有些專業術語又稱之為「強迫性重複」。
  開工了!想必大家應該在開工前一天都會有「不想上班」、「我還不想開工啊啊啊」的心情吧?沒關係!身為成人的日常,就是要與「不想開工但又必須工作」的情緒共處,以下教大家「開工收心操五大招」,幫助大家慢慢熱身,逐步地準備好開工的身心狀態,順利開啟接下來一年的工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文探討了「分人」的概念,這是一種認為個體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展現多樣性的理論。文章分析了三個層次的分人:社會性分人、團體性分人及個體性分人,並提出理解分人如何改善人際關係。透過該理論,讀者不僅能夠接納自己的多樣性,還能瞭解在困難時期如何原諒自己,進而促進自我成長與探索。希望能激發更多人對自我認知的思考
Thumbnail
1.多重人格是有條件的 當次人格是高功能的,能單獨面對困境時,這表示個案本身也是高智能 本身能力夠強,才有好的分身 如果不夠強呢?基本上走人格潰散、崩解的路徑
Thumbnail
了解《全腦人生》,你的四大人格在不同情境下的運作,助你成為更全面的自己。這本書帶你深入探索每個人格的特點,解析它們如何在不同情境下指導我們的思考和行動。發現你的多面性,理解自我和他人,並揭示潛意識中的真實力量。無論是面對工作、生活還是人際關係,讓四大人格合作無間,成就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當我們踏入身心靈領域,不同的派別和觀點確實讓人眼花繚亂。有人強烈主張必須施行嚴格的隔絕自己再內觀中心、避免外界干擾,才能真正認識自己。然而,也有人鼓勵尋求專業心理諮詢,認為這才是有效的幫助。 面對這麼多不同的建議,作為身心靈初學者的人一定會感到非常矛盾。在時間和金錢都有限,無法一一學習所有的派
Thumbnail
擷取自維基百科: 『多重人格患者的每一個人格都是穩定、發展完整、擁有個別思考模式和記憶的。分裂出的人格包羅萬象,可以有不同的性別、年齡、種族,甚至物種。他們輪流出現控制患者的行為。分裂出的人格之間知道彼此的存在,稱為「並存意識」(co-consciousness)。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內在結構的三個主要層:無意識心智的第一脈輪、本能心智的第二脈輪和本能心智的第三脈輪。文章指出了這三個層面如何相互關聯並影響自我功能,並探討了未治癒的記憶創傷對身體和身心的影響。此外,文章還討論了3D個性矩陣以及國家民族的痛苦之身等議題。
Thumbnail
小我的誕生,是源自於人類心靈中的分裂,在其中,人的身份被分成兩個部分,稱之為“ 主詞的我” (I )和“ 受詞的我” (me )或是“ 受詞的我” (me )和“ 我自己” (myself)。 因此,每個小我都是精神分裂的,用比較通俗的說法就是“ 人格分裂” 。你和你自己的心理形象相生相依,這個心
Thumbnail
p.88 ●體驗到潛在的自我   治療的過程中,有十個面相在所有的個案中都很顥著,我也許可以稱之為「對體驗的知覺」,或甚至叫「對經驗的體察」。但在本文中,我要把它稱為「對自我的體驗」。   案主和治療者建立充滿安全感的關係之後,由於不再有實質的或隱含的威脅逼臨自我,因此案主可以讓自己檢視他
Thumbnail
A:不一定 解離症算是個類別統稱,在解離症底下還有許多子診斷。多重人格疾患(MPD)已改名為解離性認同疾患(DID, 也可稱解離性身份疾患),DID只是解離症子診斷中的其中之一。 子診斷有時為了方便會簡稱為解離症,但這並不等於解離症就是單指某個子診斷。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文探討了「分人」的概念,這是一種認為個體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展現多樣性的理論。文章分析了三個層次的分人:社會性分人、團體性分人及個體性分人,並提出理解分人如何改善人際關係。透過該理論,讀者不僅能夠接納自己的多樣性,還能瞭解在困難時期如何原諒自己,進而促進自我成長與探索。希望能激發更多人對自我認知的思考
Thumbnail
1.多重人格是有條件的 當次人格是高功能的,能單獨面對困境時,這表示個案本身也是高智能 本身能力夠強,才有好的分身 如果不夠強呢?基本上走人格潰散、崩解的路徑
Thumbnail
了解《全腦人生》,你的四大人格在不同情境下的運作,助你成為更全面的自己。這本書帶你深入探索每個人格的特點,解析它們如何在不同情境下指導我們的思考和行動。發現你的多面性,理解自我和他人,並揭示潛意識中的真實力量。無論是面對工作、生活還是人際關係,讓四大人格合作無間,成就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當我們踏入身心靈領域,不同的派別和觀點確實讓人眼花繚亂。有人強烈主張必須施行嚴格的隔絕自己再內觀中心、避免外界干擾,才能真正認識自己。然而,也有人鼓勵尋求專業心理諮詢,認為這才是有效的幫助。 面對這麼多不同的建議,作為身心靈初學者的人一定會感到非常矛盾。在時間和金錢都有限,無法一一學習所有的派
Thumbnail
擷取自維基百科: 『多重人格患者的每一個人格都是穩定、發展完整、擁有個別思考模式和記憶的。分裂出的人格包羅萬象,可以有不同的性別、年齡、種族,甚至物種。他們輪流出現控制患者的行為。分裂出的人格之間知道彼此的存在,稱為「並存意識」(co-consciousness)。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內在結構的三個主要層:無意識心智的第一脈輪、本能心智的第二脈輪和本能心智的第三脈輪。文章指出了這三個層面如何相互關聯並影響自我功能,並探討了未治癒的記憶創傷對身體和身心的影響。此外,文章還討論了3D個性矩陣以及國家民族的痛苦之身等議題。
Thumbnail
小我的誕生,是源自於人類心靈中的分裂,在其中,人的身份被分成兩個部分,稱之為“ 主詞的我” (I )和“ 受詞的我” (me )或是“ 受詞的我” (me )和“ 我自己” (myself)。 因此,每個小我都是精神分裂的,用比較通俗的說法就是“ 人格分裂” 。你和你自己的心理形象相生相依,這個心
Thumbnail
p.88 ●體驗到潛在的自我   治療的過程中,有十個面相在所有的個案中都很顥著,我也許可以稱之為「對體驗的知覺」,或甚至叫「對經驗的體察」。但在本文中,我要把它稱為「對自我的體驗」。   案主和治療者建立充滿安全感的關係之後,由於不再有實質的或隱含的威脅逼臨自我,因此案主可以讓自己檢視他
Thumbnail
A:不一定 解離症算是個類別統稱,在解離症底下還有許多子診斷。多重人格疾患(MPD)已改名為解離性認同疾患(DID, 也可稱解離性身份疾患),DID只是解離症子診斷中的其中之一。 子診斷有時為了方便會簡稱為解離症,但這並不等於解離症就是單指某個子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