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4|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點時成金-17]找到核心價值,滾動進化人生

今年度我正式把騎腳踏車放進我的假日運動裡,有深刻感受在起步踩腳踏車時,前面那幾步總是艱辛,都必須使盡吃奶的力氣,若遇到逆風的時候感受更加明顯。
然而等我們多踩幾步後,似乎輪軸已產生連動,透由腳踏車所積蓄的動能,後面所踩的每一步似乎都是被帶著走。。。
From good to great
From good to great
實在很佩服Jim Collins (詹姆 柯姆斯)可以把生活顯而易見飛輪模式,化做商業經營理論。寫到這段時很呼應《人生15種從心看見》一篇中「平凡中的不平凡」那一點,就在告訴我們 :「 創新不是去追求與眾不同的點子,而是去看到真正明顯的。」
《飛輪效應》這一本書,透過幾個關鍵步驟教我們發展出自己的一套運作邏輯,從A到A+(從優秀到卓越)。不誇張,偷偷說這本書是我第一次用"追劇"的心情在2-3小時之內一次看完,還能做兩頁筆記的
大家一定很好奇作者是何等人許,Jim Collins原是一位史丹佛大學企管所教授,一直以來結合理論、研究於實務1995年級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設立了自己的企管研究實驗室,目前也是全球各大知名企業例如默克藥廠、星巴克、嬌生等數百家諮詢顧問,他的著作最為人所知曉的是從A到A+一系列作品,如:《從A到A+》、《從A到A+的社會》、《為什麼A+巨人也會倒下》、《十倍勝絕對不是靠運氣》。其中《從A到A+》成為最暢銷的商業書籍,柯林斯也被稱作「全世界最被廣泛閱讀的商業作家」。
讀完這本書後,我發現這本書不只適合公司老闆或者單位主管來看,反而是很適合應用在個人,只要你有興趣知道,目前的你該如何運轉專屬於自己的飛輪人生,就很值得一看。
以下我就來分享在書中我所看到的飛輪效應 :
大家都知道現實中若我們到健身房進行飛輪運動,是需要有設備、正確姿勢和使用技巧,才不容易在運動中造成運動傷害,等待飛輪正確運轉後就會越踏越省力
這本書要跟我們說明的觀念也正是如此,若是要將此飛輪模式用在我們個人,主要有七個重點 :

一、建立一份優秀表現清單

也就是“建立一份清單,並列舉過往的成功案例與優點”,這其中會包含表現超乎預期的新措施與新產品。
我對這部分很有感,若用白話一點講是指“在每一次成功任務中檢討自己的關鍵成功因素。”
會真正了解到這一點,可以追溯2020年首次參加Alex老師談判課程《一談就贏》,在一次思維班活動中我們意外的獲得冠軍隊,就在自己覺得幸運時,很感謝同組的小新,一直拉著我討論這一連串細節,我們慢慢地找到了在這些活動中,到底做對了那些事才會有後面的成功。這是我第一次深刻知道~
每一項的成功,都不是僅有幸運而已,這中間蘊藏著你的紀律思考模式以及邏輯思維
很呼應史丹佛大學商學研究所教授羅伯特 柏格曼(Robert Burgelman)曾經說過的 。
人生最大的危機不在於顯而易見的失敗,而是成功了卻不瞭解自己當初“為什麼”會成功 (稱作柏格曼陷阱)。
這部分Collins也在《從A到A+》與《卓越的修練》中不斷提到紀律的重要性,他說 : 「真正的紀律是需要達到心智獨立性,遇到不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工作標準、長程目標時,能夠抵抗壓力、拒絕臣服。
是故,Collins一直再提醒我們,判定一個人或者是一個組織是否是卓越或者平庸,紀律是一個指標

二、整理一份失敗與失望表現清單

不僅要列出過去的成功清單,很重要的是也要整理過往失敗的經歷與清單。有時你的成功清單當中也隱藏著失敗的因素。
書中楊斯培醫師在撰寫讀書筆記中有舉出全國知名講師「林長揚」的飛輪模式,其主要是針對全國性議題製作懶人包,透過技術圖解某種新事物讓看的人就像看連續漫畫般,一下子就能秒懂。
而就在爆紅之時,更要小心面對,因為在這當中有可能會因為邀請演講單位太多、反而花費太多時間在上課、備課,就有可能無法有空餘時間思考還有哪些全國性的議題值得持續做下去。

三、比較上述兩份清單

透過自問自答方式,從這些成功與失敗的經驗中,找出並彙整自己的成功元素,成為我們打造飛輪需要的可能要素。

四、描繪出飛輪模式

智識的鍛鍊是人能正確理解邏輯排列的必要條件,而這樣的鍛鍊會產生驚人的策略洞見
在這一個階段中,要精簡與精要的找出來重要元素(盡量在4-6項之間),然後,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
  1. 飛輪要從哪一個點開始轉動?
  2. 要有理由的安排每一個元素的順序: 迴圈的最頂端是甚麼? 接下來是哪一個?
  3. 必須要能夠說明這個飛輪能省力轉動的動能來自於哪裡?
這個步驟完全考驗我們的思維模式,整合、歸納、計畫思維缺一不可。

五、飛輪精髓最多不會超過六項

反過來思考,若你檢視完你的飛輪模式發現超過六項,務必要精簡。
就如我們所熟知的護國神山--台積電的飛輪模式,如下:
  • 專注晶圓代工 : 在晶圓代工中會涉及客戶的機密,是故,專注替客戶創造價值,避免跟客戶產生利益衝突,能讓台積電不斷地往更高階製程投入研發。
  • 滿足客戶個製化需求 : 為了不斷滿足客戶需求,而不斷追求技術的發展與創新
  • 帶來高定價力 : 因為先進技術帶來高定價力,讓台積電能不斷的持續的擴廠,在招募更多優秀的人加入
  • 高資本支出變成護城河 : 這項講的就是股神巴菲特口中常說的【護城河】,也就是“任何企業當具有良好的表現時,就代表著具備了某種競爭優勢”。當台積電投入夠多資本進行研發;相對競爭對手而言,若要踏進這個領域就必須投入更多資源才能與之競爭。
  • 創造規模經濟 : 透過多年的經營,達到了規模優勢,這個優勢讓它具有廣大的市占率和眾多的顧客群,這兩者在相互交錯而轉化成優勢。
圖解台積電的飛輪模式

六、用這個飛輪反過來驗證你的成功與失敗清單

不斷透過你已經設定好的飛輪模式,試試看是否能套用在你過去成功與失敗清單上。
這個理論讓我想到,就像我們在做AI deep learning model時,一定會有一個training dataset,而過去的成功與失敗清單就像是訓練的資料庫一樣,先套用看看是否哪裡還有不足的。

七、透過刺蝟原則測試你的飛輪

所謂的刺蝟原則並不是把達到頂尖當成目標,又或者把達到頂尖當成策略,而是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能更表現得最好、甚而達到頂尖。
而刺蝟原則的三個圓圈,主要是由 :
1)甚麼是你的熱情,換句話說也就是甚麼是你的核心價值,例如:屬於你能力圈內的專業工作是甚麼;
2)透過不斷練習能力圈當中的專業,做到可以達到世界水準
3)在這當中也不斷的累積職場上的信譽跟風評,進而增加周邊的好人脈與口碑,轉動正向循環的引擎 (如下圖)
刺蝟原則-摘自《從A到A+》的五章

做一個小小的結論 :
要有非凡成果,不見得要做甚麼了不起的事,反而是透過回顧自己有哪些飛輪要見需要重新組裝,並專注刻意練習、並有紀律的執行設下的計畫,並從反覆累積經驗中學習,發揮自己的優勢讓引擎滾動起來。

看完這篇,你準備打造你的飛輪模式過進化的人生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點石成今 & 點時成金 [透過持續精進成為更好的自己,藉由時間堆積讓知識變成照亮他人的黃金]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