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6/0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親密或孤寂,關鍵在於人能離開自我中心嗎?

我們在開始上學之後,很自然也習慣地會用在家庭裏的互動方式和其他人相處。把老師當成父母的替身,把其他同儕當做自己的手足對待,或複製和父母相處的行為與同儕相處,不論是討好或是妥協,又或是對抗或指揮。
例如,父母權威而嚴厲,便自然的認為老師權威而嚴厲;若是父母放任而溺愛,也會對老師感到不須尊敬且忽視。對待同儕,習慣要求父母或對父母指揮的人,對待同儕也會有相似的行為,若是必須順從乖巧聽從父母的孩子,則在同儕團體裡習慣順從和安靜。若是家庭有手足關係,和手足之間的感情狀況,是敵對、競爭、緊密、結盟,同樣會帶進和同儕相處的關係,相互支持幫忙,又或是相互剝奪和侵佔。
但畢竟「社會」是更大的客觀存在環境,一定比我們個人的家庭來得更多樣化和多變性,不是所有在家庭慣用的互動模式都無往不利。可能有時會讓你備受打擊、爭議,或是遭受忽視、攻擊;有時會讓你經歷到質疑,也會讓你直接承受慣性行為的不良後果。
因此,到了更大的社會環境,我們會開始修正、學習「社會化」歷程。「社會化」主要是發展有利於在社會與人相處共事的更多技巧、更多認知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有些人漸漸會把重點放在角色扮演和關係中的表面演出,認為社會似乎更重視表面呈現,不深究內容內涵,因此將各種粉飾、包裝和各種營造形象的手段和花招視為「社會化」,以致許多人將「社會化」和「虛假、偽裝」畫上等號。
自我中心的人,內心容不下真實的另一個人
自我中心的人,內心容不下真實的另一個人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