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池畔》005《以法為贈禮》五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我們如此這般地修行,直到心變得平和、寧靜,直到它成為「一」為止。所謂「一」是指「心」全神貫注於呼吸上,不從呼吸上分離開來。心將不再混亂而能夠輕鬆自在,它將會知道呼吸的始、中、末,而且保持繼續不斷地專注在呼吸上。
當心變得平靜時,我們就把注意力只集中在鼻端的出入息上,而不必再隨著呼吸的上下,到達腹部又回來;只須專注在呼吸進來與出去的鼻端就可以了。
這就叫做「靜心」,讓心放輕鬆而且平靜。當寧靜生起時,心會「停止」,它會與它單一的對象—— 呼吸,一起「停止」。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使心寧靜,而智慧就能夠生起了。
這是一個開始,是我們修行的基礎,不管身在何處,都要試著每天去練習。無論是在家中,在車子裡,躺著或是坐著,都必須不斷地、很小心地去覺知和看守住這顆心。
這稱作「心理訓練」的,必得在四威儀中練習;不單是坐著、站著、走著、躺著的時候也都要練習。重點是,我們必須知道,每一刻的心境究竟是如何?而為了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隨時保持正念和清明。心,是快樂或痛苦?是混亂?是祥和?以這種方法去認識心,使心變得寧靜,而當心變寧靜時, 智慧就會生起。
良因曰:
身、心、息是相互關聯的,其中一者牽動,其它兩者必然受影響。剛開始要掌握「心」,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從「身」、「息」的掌控,得到粗分的安定,這時再來安心,就容易多了。
要安「身」,主要從戒律、四威儀中下手。這也就是為何一個人輕視戒律,縱然得到少許的禪定,必然也是邪定、甚至是魔定,因為不清淨的體,用上也是不清淨的。
安定「息」,就是上述所說的方法,透過隨息來「了知」,而非「掌控」呼吸,使我們心的紛擾相,在單調地觀察呼吸進出中,漸漸趨向平穩。也就是說,能夠明晰地看到息,也就是清楚看到心的基礎。
其次,要緊的是,這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好用。當我們的心散亂、起貪瞋等煩惱時,氣息必然混亂。所以平常多注意自己的呼吸,也可以安定心神,減少煩惱妄想。尤其當煩惱現前,不要馬上有任何躁動的行為,應當反過來觀察呼吸,看到它的混亂,它的放鬆、它的穩定……煩惱隨著息的穩定, 漸漸也就消失了。
方法其實都不難,難在於相續。能夠相續而行,才是修行中最重要的善巧!不然說食數寶,永遠就像猴子掰玉米一樣,一邊掰一邊掉,永遠吃不到玉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6.9.25 良因法師 隨筆 草堂曰: 「學者立身,須要正當,勿使人竊議。 一涉異論,則終身不可立矣。 昔太陽平侍者①,道學為叢林推重,以處心不正, 識者非之,遂致終身坎坷,逮死無歸。 然豈獨學者而已,為一方主人,尤宜祇畏。」 《與一書記書》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草堂善清禪師說:
2014/4/18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盛者,衰之始;福者,禍之基。」 良因曰: 順境時,不可放縱盡歡。 因為此時的驕縱,是引生未來痛苦的因緣。 逆境時,也不必驚惶憂怖。 因為此時慚愧懺悔之心,是引生未來安樂的因緣。 既然世間苦樂無常,又何必置懷! 寵辱不驚,才能擴展心量,而生慈悲。 後記:
2014/4/1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明鏡止水以澄心,泰山喬嶽以立身,青天白日以應事,霽月光風以待人。」 良因曰: 內心安住,不被外境所干擾,如明鏡止水。 堅持節操,於逆順二境皆不動搖,如泰山喬嶽。 待人處事光明正大,不徇私、機巧,如白日青天。 觀察大自然,可以明理!
2014/4/13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良因曰: 如《佛所行讚》說: 「其不知足者,五欲境彌廣,猶更求無厭,長夜馳騁苦。」 所以不知足者,在爾虞我詐的追逐中,長夜馳騁, 且招來毀謗恥辱,豈非苦火常燒心? 而安住於知足,即是安住於法中,一切安樂。
2014/4/12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謙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良因曰: 凡事都是禍福相倚,有一利則有一弊。 唯有「謙」卦,萬象皆吉,無禍害之伏藏。 恕者,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謙,與佛法的無我相應;恕,與慈悲相應。 聖人所見略同,只是說法稍異罷了。 謙之與恕,終身可行,
2014/4/11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萬類相感,以誠以忠。」 良因曰: 刻薄機巧,與功利主義相應; 而誠懇忠厚,與慈悲心相應。 但看外相,似乎刻與巧,為快速成功地捷徑; 若論因果,只有誠與忠,才能化育萬象。 如同溫潤而厚實的土壤,則果實繁茂。
2016.9.25 良因法師 隨筆 草堂曰: 「學者立身,須要正當,勿使人竊議。 一涉異論,則終身不可立矣。 昔太陽平侍者①,道學為叢林推重,以處心不正, 識者非之,遂致終身坎坷,逮死無歸。 然豈獨學者而已,為一方主人,尤宜祇畏。」 《與一書記書》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草堂善清禪師說:
2014/4/18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盛者,衰之始;福者,禍之基。」 良因曰: 順境時,不可放縱盡歡。 因為此時的驕縱,是引生未來痛苦的因緣。 逆境時,也不必驚惶憂怖。 因為此時慚愧懺悔之心,是引生未來安樂的因緣。 既然世間苦樂無常,又何必置懷! 寵辱不驚,才能擴展心量,而生慈悲。 後記:
2014/4/1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明鏡止水以澄心,泰山喬嶽以立身,青天白日以應事,霽月光風以待人。」 良因曰: 內心安住,不被外境所干擾,如明鏡止水。 堅持節操,於逆順二境皆不動搖,如泰山喬嶽。 待人處事光明正大,不徇私、機巧,如白日青天。 觀察大自然,可以明理!
2014/4/13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良因曰: 如《佛所行讚》說: 「其不知足者,五欲境彌廣,猶更求無厭,長夜馳騁苦。」 所以不知足者,在爾虞我詐的追逐中,長夜馳騁, 且招來毀謗恥辱,豈非苦火常燒心? 而安住於知足,即是安住於法中,一切安樂。
2014/4/12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謙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良因曰: 凡事都是禍福相倚,有一利則有一弊。 唯有「謙」卦,萬象皆吉,無禍害之伏藏。 恕者,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謙,與佛法的無我相應;恕,與慈悲相應。 聖人所見略同,只是說法稍異罷了。 謙之與恕,終身可行,
2014/4/11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萬類相感,以誠以忠。」 良因曰: 刻薄機巧,與功利主義相應; 而誠懇忠厚,與慈悲心相應。 但看外相,似乎刻與巧,為快速成功地捷徑; 若論因果,只有誠與忠,才能化育萬象。 如同溫潤而厚實的土壤,則果實繁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在我們身心健康的時候,努力讓我們的明瞭分、寂靜分不斷提升,隨著我們修行要不斷提升。你多提升一分,往生的時候就多一分的把握。 這是第一個正念,透過取相,讓所緣境在心中清楚分明地顯現。正念的所緣境可以是呼吸,可以是佛號、佛像等等。所緣境必須要有經論或者師長的教授,不能自己發明。
比如說我們觀察呼吸。觀呼吸的時候,隨著你的心越來越定,你呼吸的相狀從氣相到息相,綿綿密密,若有若無,若存若亡。這個息相會越來越細,但是同時你能觀照的心也更加敏銳,所以你這個息的所緣境應該還是非常清楚的。你可以看到它從粗到細,可以看得清楚。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念佛就是以佛號作為所緣境,修密的話可能以咒語或本尊的形相作為所緣境。所有的禪法都是一樣的,不管內外道、大小顯密,都要有個所緣境。這是第一個善緣心。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這時候的首要工作,是從刺激你的對象那邊,把注意力收回來,注意你自己的呼吸,然後注意自己的心念,那麼你的心馬上會平靜和安定下來。接著再以平常的呼吸,注意自己一呼一吸之間的感覺和感受。你的心情放鬆下來,身體也會隨著放鬆,這時候,人家要你生氣,你也氣不起來了;人家要你反擊,你也不會反擊了。
這裡所說的調息,不是說真的讓你去調,而是從息當中去看你的心。如果你心是這個狀態的話,那就是跟好的息相相應。如果還不是,但是也沒有粗重的妄想、昏沉,沒有風相,沒有喘相,這個時候就是氣相。所以從呼吸狀態,也可以去看你心的狀態。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所以我們修行人應該守住我們的正念正知。知道你現在在做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就是——我專心地說法,各位專心地聽法,我們不去思考未來的事情,也不去思考過去的事情,就安住在當下。
Thumbnail
科學已經證明,冥想、觀想、沉思有助於淨化情緒。
在我們身心健康的時候,努力讓我們的明瞭分、寂靜分不斷提升,隨著我們修行要不斷提升。你多提升一分,往生的時候就多一分的把握。 這是第一個正念,透過取相,讓所緣境在心中清楚分明地顯現。正念的所緣境可以是呼吸,可以是佛號、佛像等等。所緣境必須要有經論或者師長的教授,不能自己發明。
比如說我們觀察呼吸。觀呼吸的時候,隨著你的心越來越定,你呼吸的相狀從氣相到息相,綿綿密密,若有若無,若存若亡。這個息相會越來越細,但是同時你能觀照的心也更加敏銳,所以你這個息的所緣境應該還是非常清楚的。你可以看到它從粗到細,可以看得清楚。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念佛就是以佛號作為所緣境,修密的話可能以咒語或本尊的形相作為所緣境。所有的禪法都是一樣的,不管內外道、大小顯密,都要有個所緣境。這是第一個善緣心。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這時候的首要工作,是從刺激你的對象那邊,把注意力收回來,注意你自己的呼吸,然後注意自己的心念,那麼你的心馬上會平靜和安定下來。接著再以平常的呼吸,注意自己一呼一吸之間的感覺和感受。你的心情放鬆下來,身體也會隨著放鬆,這時候,人家要你生氣,你也氣不起來了;人家要你反擊,你也不會反擊了。
這裡所說的調息,不是說真的讓你去調,而是從息當中去看你的心。如果你心是這個狀態的話,那就是跟好的息相相應。如果還不是,但是也沒有粗重的妄想、昏沉,沒有風相,沒有喘相,這個時候就是氣相。所以從呼吸狀態,也可以去看你心的狀態。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所以我們修行人應該守住我們的正念正知。知道你現在在做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就是——我專心地說法,各位專心地聽法,我們不去思考未來的事情,也不去思考過去的事情,就安住在當下。
Thumbnail
科學已經證明,冥想、觀想、沉思有助於淨化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