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險給付與雇主補償責任,是二碼事還是一碼事?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勞工甲於109年3月6日下午17時39分許,下班途中,騎乘車牌號碼000-000普通重型機車行經花蓮縣吉安鄉中央路3段及建國路1段附近,適訴外人胡00駕駛車牌號碼0000-00自用小客車行駛至交叉路口,因違反號誌管制闖紅燈發生車禍,致勞工甲受有左側股骨下端閉鎖性骨折、右側垂足、血糖控制差合併傷口紅腫併發症,於109年3月6日送醫急診入院,進行開放性復位、骨肉固定及補骨手術,至109年3月16日出院,患肢不能負重、需石膏護木保護及助行器使用3個月,術後需看護3個月及休養1年,右膝關節伸展0度,屈曲為20度,活動度為20度,右踝關節活動度背屈為15度,活動度為30度,遺存顯著運動障礙,症狀固定。
https://www.pexels.com

勞工甲主張車禍受傷,符合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第4條第1項「被保險人上、下班,於適當時間,從日常居、住處所往返就業場所…之應經途中發生事故而致之傷害,視為職業傷害」之規定。
系爭車禍是否屬於勞動基準法第59條所謂職業災害?勞工甲可否請求1.醫療費用;2.薪資損害;3.失能給付是否有理由?

https://www.pexels.com

相關法令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職業傷病審查準則

第 4 條

被保險人上、下班,於適當時間,從日常居、住處所往返勞動場所,或因從事二份以上工作而往返於勞動場所間之應經途中發生事故而致之傷害,視為職業傷害。

法院判斷

🉐1
然審查準則是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第27條第3項規定訂定,該條規定是基於勞工保險關係,使勞保局對於因執行職務致傷病之被保險人負保險給付責任,而勞動基準法第59條規定則是基於勞雇關係,使雇主對於遭遇職業災害之勞工負補償責任,兩者規範目的不同,自難依上開審查準則第4條第1項規定,遽認勞工於上下班途中發生事故所致傷害屬於勞動基準法第59條所稱職業災害。
🉐2
勞工甲無照駕駛,此有花蓮縣警察局吉安分局北昌派出所處理交通事故案件缺件報告表、花蓮縣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在卷可查,此乃屬重大違反交通法規行為危險發生原因非雇主所能控制或合理預期,與職務間不具相當因果關係,倘若仍將原告無照駕駛行為肇致之車禍視為職災,無異於加重雇主責任,基於公平正義及風險分擔原則,自不應要求雇主負擔此部分之風險。且依「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第17第2款規定,未領有駕駛車種之駕駛執照駕車不得視為職業傷害,爰此,縱以該準則將通勤災害擬制為職災,但原告具有除外不得擬制為職災原因,貿然請求職業災害補償,即屬無據。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職業傷病審查準則

第 17 條

被保險人於第四條、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五條及第十六條之規定而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不得視為職業傷害:
一、非日常生活所必需之私人行為。
二、未領有駕駛車種之駕駛執照駕車。
三、受吊扣期間、吊銷或註銷駕駛執照處分駕車。
四、行經有燈光號誌管制之交岔路口違規闖紅燈。
五、闖越鐵路平交道。
六、酒精濃度超過規定標準、吸食毒品、迷幻藥、麻醉藥品及其他相關類似之管制藥品駕駛車輛。
七、未依規定使用高速公路、快速公路或設站管制道路之路肩。
八、駕駛車輛在道路上競駛、競技、蛇行或以其他危險方式駕駛車輛。
九、駕駛車輛不按遵行之方向行駛或不依規定駛入來車道。
勞動基準法第59條規定「勞工因遭遇職業災害而致死亡、殘廢、傷害或疾病時,雇主應依左列規定予以補償。
…勞工受傷或罹患職業病時,雇主應補償其必需之醫療費用。
…勞工在醫療中不能工作時,雇主應按其原領工資數額予以補償。…,

是因勞工服勞務時,雇主有保護照顧義務,若勞工之生命、身體、健康有受危害之虞,雇主應按其情形為必要之預防(參照民法第483條之1),故勞工因職業上之災害致傷病或死亡時,雇主應依規定補償,以盡保護照顧義務(參立法理由)。
🉐3
職業災害之定義,勞動基準法尚無規定參照職業安全衛生法第2條第5款規定「職業災害:指因勞動場所之建築物、機械、設備、原料、材料、化學品、氣體、蒸氣、粉塵等或作業活動及其他職業上原因引起之工作者疾病、傷害、失能或死亡」,
堪認勞動基準法第59條所稱職業災害,限於勞工為雇主服勞務時,因勞動場所、作業活動或其他職業上原因所致災害,亦即勞工遭遇之災害須因雇主可得控制或預防之危害所生者,方得請求雇主依勞動基準法第59條規定補償,否則無異使雇主對於無法控制或預防之災害負責,致失公平。
(臺灣高等法院86年度勞上字第36號、第13號、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3年度勞訴字第130號、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544號、臺灣高等法院86年度勞上字第36號、87年度勞上字第13號、102年度勞上易字第10號、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3年度勞訴字第130號判決意旨、行政院勞工委員會93年2月3日勞保三字第0930003370號令意旨參照判決意旨可資參照)。

🉐4
原告主張系爭車禍屬於職業災害,並不可採,其依勞動基準法第59條第1款、第2款、第3款規定請求被告補償必要醫療費用118,418元、不能工作之工資補償312,000元、失能補償468,000元為無理由。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110 年度勞訴字第 14 號民事判決
社會保險給付與雇主補償責任規範目的不盡相同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4會員
487內容數
別人總是晴空萬里,為什麼您卻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切從情境式管理開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鄒靜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家員工說:勞基法的請假是以小時計算。勞闆們我該怎麼說? 婚假(8日):勞工請假規則 第 2 條 最小請假單位:日/半日/小時(勞資雙方合意約定)。 請假期間:自結婚之日前十日起三個月內請畢。但經雇主同意者,得於一年內請畢。 📌婚假期間適逢點閱召集,由勞資雙方自行協商決定如何給假。 相關函釋
勞工奉派出差或受訓,乘車往返時間,是否屬工作時間,法無明文規定,應由勞資雙方協商議定。 🎯套餐1-2 勞基法施行細則 第 18 條 勞工因出差或其他原因於事業場所外從事工作致不易計算工作時間者,以平時之工作時間為其工作時間。但其實際工作時間經證明者,不在此限。 勞基法施行細則 第 19 條
按「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人民具有工作能力者,國家應予以適當之工作機會。」,憲法第15條、第152條分別定有明文。 勞動契約以勞工在人格上、經濟上及組織上之從屬於雇主為其特徵。 德國實務上之見解 日本實務及學說上之見解 至於日本學說上則以肯定勞工應有就勞請求權者為多數說。
勞工於106年5月8日至同年月11日共計4日缺勤,且未依公司請假規則於3日內完成請假手續,構成曠工為由,公司依工作規則及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6款規定,終止兩造間勞動契約。 惟被勞工上訴終止契約不合法! 個案情境 思考沒有直達車,尤其是邏輯! 本案不爭執事項: 勞工的主張與請假事由及時間點
勞工違反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情節重大者,雇主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4 款、固有明文。雇主可否以侵占公款、作假帳終止契約?臺灣高等法院 109 年度勞上字第 17 號民事判決 我們來看看個案喔! 何謂「情節重大」? 侵占公款、作假帳像似情節重大? 法院查證與判斷 相關法律
勞動部110年8月24日發布最新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統計,現有2,971家、19,750人實施無薪假,一周內增加44家、718人,以製造業增加最多,新增一家五金零件製造業、塑膠防護器具製造業各通報50多人、40多人實施無薪假,主因都是國外訂單減少。 相關新聞 無薪假是法律名詞嗎? 法源依據
我們家員工說:勞基法的請假是以小時計算。勞闆們我該怎麼說? 婚假(8日):勞工請假規則 第 2 條 最小請假單位:日/半日/小時(勞資雙方合意約定)。 請假期間:自結婚之日前十日起三個月內請畢。但經雇主同意者,得於一年內請畢。 📌婚假期間適逢點閱召集,由勞資雙方自行協商決定如何給假。 相關函釋
勞工奉派出差或受訓,乘車往返時間,是否屬工作時間,法無明文規定,應由勞資雙方協商議定。 🎯套餐1-2 勞基法施行細則 第 18 條 勞工因出差或其他原因於事業場所外從事工作致不易計算工作時間者,以平時之工作時間為其工作時間。但其實際工作時間經證明者,不在此限。 勞基法施行細則 第 19 條
按「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人民具有工作能力者,國家應予以適當之工作機會。」,憲法第15條、第152條分別定有明文。 勞動契約以勞工在人格上、經濟上及組織上之從屬於雇主為其特徵。 德國實務上之見解 日本實務及學說上之見解 至於日本學說上則以肯定勞工應有就勞請求權者為多數說。
勞工於106年5月8日至同年月11日共計4日缺勤,且未依公司請假規則於3日內完成請假手續,構成曠工為由,公司依工作規則及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6款規定,終止兩造間勞動契約。 惟被勞工上訴終止契約不合法! 個案情境 思考沒有直達車,尤其是邏輯! 本案不爭執事項: 勞工的主張與請假事由及時間點
勞工違反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情節重大者,雇主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4 款、固有明文。雇主可否以侵占公款、作假帳終止契約?臺灣高等法院 109 年度勞上字第 17 號民事判決 我們來看看個案喔! 何謂「情節重大」? 侵占公款、作假帳像似情節重大? 法院查證與判斷 相關法律
勞動部110年8月24日發布最新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統計,現有2,971家、19,750人實施無薪假,一周內增加44家、718人,以製造業增加最多,新增一家五金零件製造業、塑膠防護器具製造業各通報50多人、40多人實施無薪假,主因都是國外訂單減少。 相關新聞 無薪假是法律名詞嗎? 法源依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颱風過後火車路線部分中斷,修復通車後部分路段採單線通行,導致火車誤點。根據內政部(74)臺內勞字第 351447 號函規定,勞工因火車或汽車誤時,應不視為遲到或曠職。
Thumbnail
勞工在職業災害醫療期間,確實可以依法申請公傷病假,但請務必注意,並不是受了職業災害就能一直申請公傷病假、賦閒休息,公傷病假其實有其申請門檻,並不是有受傷就可以申請喔。「公傷病假」這一個看似簡單的假別,在實務中非常容易衍生爭議,若勞工對於公傷病假存有錯誤認識,嚴重者甚至可導致「懲戒解僱」的後果。
Thumbnail
車禍事故發生的當下,已成為事件裡當事人時,不論肇責比例或肇事原因,就是要先下車查看-已倒在路中的他者。 不是一勁咆哮跟辱罵對方,不論肇責,只要受傷的那方,都能在案件發生的6個月內提起過失傷害的刑事告訴喔⋯⋯。 🚴🚴🚴🚴🚴 至於,上班的尖峰時間,當車禍案件發生在眼前的時候,身為
Thumbnail
職業災害補償責任採「無過失責任主義」,補償應由僱主先進行,勞工確認領到保險給付後僱主可主張抵充。保費負擔的保險都能作為抵充,且團體保險加職業災害保險的給付,若高於補償金額,溢出部分屬於勞工。因此,一定要投保職業災害保險,可以有效分擔職災風險。
Thumbnail
職業災害「醫療期間」,雇主應給予的是「工資補償」而非「工資」;「補償」是以事故前1個月正常工時工資÷30為基準,而非「工資照給」。因此,兩者在計算上還是會有不同喔!!順便提一下,工資補償在稅法上也是免稅的喔,所以在做薪資的時候記得將工資補償與工資分開。
Thumbnail
根據交通部統計,截至2024年3月為止,全台機車數為14,569,949台,每100位台灣人中,就有99位擁有機車;全台汽車數8,613,578台,每100位台灣人,擁有汽車的就有36.8位。在汽、機車普及率如此高的台灣,除了意外險、產險等商業保險的保障外,掌握通勤法律的基本知識也是廣大的通勤族保障
Thumbnail
本文針對職業災害的認定標準以及通勤事故是否屬於職業災害進行探討,希望讀者能夠更簡單瞭解職業災害的判斷準則。
Thumbnail
A為某飯店的服務生,在端熱湯的時候遭奔跑的小孩顧客衝撞,熱湯因此撒在A身上,導致A受有嚴重燒傷住院接受治療。A是否可以飯店支付醫療費用?住院期間是否仍有薪資? 本篇文章要說明什麼是職業災害,以及雇主的補償義務,與為什麼我建議雇主應幫勞工投保職業災害保險。
Thumbnail
「高薪低報」是調解實務中常見爭議,仍要提醒「投保是雇主義務,不是勞工權利」此一概念,如果雇主未依法以正確的投保級距投保,無論原因為何,雇主都負有損害賠償責任,且勞工如果不幸遭遇職業災害時,雇主所受到的保護(可主張抵充)的數額也會減少,因此並不是節省成本的正確方式;不過也要提一下,針對高薪低報的損害賠
Thumbnail
當員工發生職災時,依法規定雇主就要付上應有的責任及賠償,但有時候鉅額賠償會讓雇主吃不消,這時「#雇責險 」就相當重要了!接下來Shui會帶大家了解什麼是雇責險?跟團險差別在哪? 立即閱讀全文>>https://reurl.cc/Z9W40A 雇主應負風險 員工發生職災時,依法規定雇主應要 負責
Thumbnail
颱風過後火車路線部分中斷,修復通車後部分路段採單線通行,導致火車誤點。根據內政部(74)臺內勞字第 351447 號函規定,勞工因火車或汽車誤時,應不視為遲到或曠職。
Thumbnail
勞工在職業災害醫療期間,確實可以依法申請公傷病假,但請務必注意,並不是受了職業災害就能一直申請公傷病假、賦閒休息,公傷病假其實有其申請門檻,並不是有受傷就可以申請喔。「公傷病假」這一個看似簡單的假別,在實務中非常容易衍生爭議,若勞工對於公傷病假存有錯誤認識,嚴重者甚至可導致「懲戒解僱」的後果。
Thumbnail
車禍事故發生的當下,已成為事件裡當事人時,不論肇責比例或肇事原因,就是要先下車查看-已倒在路中的他者。 不是一勁咆哮跟辱罵對方,不論肇責,只要受傷的那方,都能在案件發生的6個月內提起過失傷害的刑事告訴喔⋯⋯。 🚴🚴🚴🚴🚴 至於,上班的尖峰時間,當車禍案件發生在眼前的時候,身為
Thumbnail
職業災害補償責任採「無過失責任主義」,補償應由僱主先進行,勞工確認領到保險給付後僱主可主張抵充。保費負擔的保險都能作為抵充,且團體保險加職業災害保險的給付,若高於補償金額,溢出部分屬於勞工。因此,一定要投保職業災害保險,可以有效分擔職災風險。
Thumbnail
職業災害「醫療期間」,雇主應給予的是「工資補償」而非「工資」;「補償」是以事故前1個月正常工時工資÷30為基準,而非「工資照給」。因此,兩者在計算上還是會有不同喔!!順便提一下,工資補償在稅法上也是免稅的喔,所以在做薪資的時候記得將工資補償與工資分開。
Thumbnail
根據交通部統計,截至2024年3月為止,全台機車數為14,569,949台,每100位台灣人中,就有99位擁有機車;全台汽車數8,613,578台,每100位台灣人,擁有汽車的就有36.8位。在汽、機車普及率如此高的台灣,除了意外險、產險等商業保險的保障外,掌握通勤法律的基本知識也是廣大的通勤族保障
Thumbnail
本文針對職業災害的認定標準以及通勤事故是否屬於職業災害進行探討,希望讀者能夠更簡單瞭解職業災害的判斷準則。
Thumbnail
A為某飯店的服務生,在端熱湯的時候遭奔跑的小孩顧客衝撞,熱湯因此撒在A身上,導致A受有嚴重燒傷住院接受治療。A是否可以飯店支付醫療費用?住院期間是否仍有薪資? 本篇文章要說明什麼是職業災害,以及雇主的補償義務,與為什麼我建議雇主應幫勞工投保職業災害保險。
Thumbnail
「高薪低報」是調解實務中常見爭議,仍要提醒「投保是雇主義務,不是勞工權利」此一概念,如果雇主未依法以正確的投保級距投保,無論原因為何,雇主都負有損害賠償責任,且勞工如果不幸遭遇職業災害時,雇主所受到的保護(可主張抵充)的數額也會減少,因此並不是節省成本的正確方式;不過也要提一下,針對高薪低報的損害賠
Thumbnail
當員工發生職災時,依法規定雇主就要付上應有的責任及賠償,但有時候鉅額賠償會讓雇主吃不消,這時「#雇責險 」就相當重要了!接下來Shui會帶大家了解什麼是雇責險?跟團險差別在哪? 立即閱讀全文>>https://reurl.cc/Z9W40A 雇主應負風險 員工發生職災時,依法規定雇主應要 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