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2/2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00-90閱讀心得:心理防衛(洪培芸)

💟我的粉絲專頁https://reurl.cc/kqgLdb 歡迎按讚加入追蹤
書籍名稱:心理防衛—壓抑、投射、成癮……我們用傷人傷己的方式保護自己嗎?(洪培芸心理師) 連結
你是不是常常有「今天工作太累了,所以去買珍奶和雞排犒賞自己吧!」的念頭呢?
在工作職場上,你會不會因為遇到不如意的事,而將自己的家人當成情緒的宣洩出口,甚至覺得家人都必須接受你的抱怨呢?
你是不是常常使用「我都是為你好」,來當成指導的方針?或是使用一些「口是心非」、「反話」,甚至「狠話」,來與最愛的人對話?
對於身旁的人事物,你會不會只要一超出你的控制範圍,就會讓自己陷入焦躁不安,所以會高度希望大家按照你的規矩走呢?
現在自媒體興起,你有沒有察覺,發文如果沒人按讚支持,就會覺得自己被忽略,甚至覺得一旦離開網路,生活就沒有重心了呢?
當我們一直在追求「更好的自己」時,看似一切非常合理地符合社會期待,但是我們的內心,是不是感到非常忐忑與不安?
有沒有覺得很常見?其實以上都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例子,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合理,但是這些行為一經過長時間的累積,其實都代表著一個事實,我們內心一直在逃避某些事情,而這些事情,都是我們很在意,而且很重要的事情。
但是,我們不去正視,反而使用一些「傷人傷己」的方式,看起來似乎合情合理,但其實卻傷害了彼此的關係,這些就是所謂的「心理防衛」。
-------------------------
我想起,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過度追求完美的個性,時常遇到很多令我挫敗的情況,有時候還造成自己與朋友、同事、家人和學生之間的衝突。雖然知道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達到我的標準,但是我很清楚,在我的高標準背後,其實是對自己的期待,希望透過別人對於自己的肯定,填補自己心中的那顆沒自信的心。
在這本⟪心理防衛⟫書中,洪培芸心理師整理出15種心理防衛的模式,也先給讀者一個重要觀念:
「心理防衛,就是一種『不成熟的生存策略』,也就是『用錯誤的方式保護自己』」。
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難免遇到讓自己感到不安的情緒。而「心理防衛」是一種內在運作,顯現在外的「成癮行為」,會讓彼此的關係急遽惡化。
父母親總是會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按照傳統規範走,希望小孩好好讀書,找穩定工作,在適當年齡成家立業。他們不希望孩子脫離「正軌」,因為那一端充滿未知,父母會焦慮與不安。於是他們總是會說「我都是為你好」,把所有的行為合理化,但是卻不知道,這樣會疏離親子間的關係。
我仔細想了一下,也許是因為家庭影響,我也感受到我對學生,也是那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態。每當看到學生那頹廢的學習態度,就彷彿提醒著我,我給他們的正向激勵還不夠,於是又滔滔不絕半節訓話課。看到學生那慘不忍睹的成績,又是頻頻催促唸書,順便帶出「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話語。
當我讀到「合理化」與「控制」的章節時,彷彿也看到我自己的縮影,原來我的那些行為和話語背後,也隱藏著我內心的防衛。因為在我心中,學生的成績,就是自己教學的反應,學生的學習態度,就是導師班級經營的成果。為了符合自己的高標準,希望大家步調一致,我用這樣的方式,其實會讓關係劍拔駑張、一觸即發。
因為,想要關係融洽,最好的方式就是「對於別人的事,請給出更多一點的自由、尊重及彈性。」除了父母對子女,老師對於學生也是如此。我們只要謹記「請你為你自己好」,將專注力回到自己身上,不要希望別人要符合自己的期待,因為你的期待,並不是別人的目標,你認為的好,也不是別人心中的好。
這是一本以生活化的日常例子,用心理學的角度去剖析,告訴讀者「心理防衛」如何連帶影響「行為成癮」的專書。洪培芸心理師用淺顯易懂的文字敘述,帶領讀者一步一步去探討內心深層,去檢視自己的行為,希望大家能「誠實」地去面對,覺察自己的情緒,才能避免憾事發生。
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不完美,但是我們不需要,也不能將自己的情緒,發洩在別人身上,因為這樣傷人又傷己。我們可以允許自己短暫逃避,但是面對才是真正解決之道,也才能避免惡性循環。我們常說要多愛自己,而愛自己的先決條件就是要先「認識自己」,在心態上降低對於別人的依賴與控制,看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麼。
因此,想要真正找回自己,並且活得自由,就必須要學習覺察自己,而洪培芸心理師這本⟪心理防衛⟫,我相信會是一本很好的指導方針!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