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我從孩子身上看到「說話的藝術」

作者:喜閱樹創辦人 梁虹瑩老師
我們家的晚餐時間,常會選一部動畫影集或劇集一起看,邊看邊吃。最近選到的那部韓劇,小二的弟弟沒興趣,但其他三人都想看,所以弟弟只好在我們看劇時自己在一旁看小說。
有一天晚上,弟弟躺在床上,突然對我說:「媽媽,我好懷念幼稚園的時候喔~~」
我:「對啊!幼稚園比較輕鬆吧?」
弟:「嗯,那時候的午休前,老師都會放「逗逗蟲」給我們看,那個逗逗蟲很好笑,而且它是沒聲音的,也不會吵到別人,我好懷念啊~」
我:「想看你可以自己找時間看啊!」
弟:「可是我又不能自己使用平板。」
我:「那經過我們的同意就可以啦!媽媽也不會都不給你看啊~」
弟:「那以後你們吃晚餐在看韓劇時,我可以自己在一邊看逗逗蟲嗎?那個沒有聲音,不會吵到你們...........」
我登時瞪大眼睛,在外面聽到我們對話的爸爸也笑了出來。我激動得衝出去跟爸爸說:「他太厲害了吧??講了半天......原來是想跟我們做這個要求!!這就叫「鋪陳」,太強了~~太強了~~~~!!」
一般父母聽到這裡應該就會直接說:「好啊......想看就看啊!」我跟爸爸對語言文字是十分敏感的人,可以立即聽出他說這些話背後的目的。但即使我們聽出他的目的,我還是滿心想答應,因為這種說話功力實在太厲害了,我都想獎勵他了!!!
時間來到下次晚餐,我們又準備看韓劇時,弟弟開始問:「媽媽,那我可以看嗎?」
我說:「問爸爸。」
爸爸:「不行。」
弟弟:「為什麼?」
爸爸:「太吵了,會干擾我們看韓劇。」
姊姊:「不會喔~他上次有說,那個逗逗蟲是沒有聲音的,不會吵到我們。」
爸爸一時語塞,只好說:「嗯,好吧,那你看吧。」
於是,弟弟就讓這件本來不太可能發生,我們也不太會答應的事情發生了。
請記住,他本來只能在一旁安靜地看小說,現在他可以在一旁看逗逗蟲看到笑得前俯後仰了。雖然他看到一直笑一樣很干擾人,不過,為了這麼厲害的溝通技術,我跟爸爸也只好認了。
這讓我想到一件事。
一般而言,我們大概會期待我們的要求可以:說出來➡被對方接受➡要求被滿足。但說實在的,就現實來說,這種狀況並不常發生。多半情況是:說出來➡被對方拒絕或.......(發生更多事)➡吵架、不爽、被罵......(更多其他負面狀況)。所以我想,要能讓「被對方接受」這件事發生,關鍵可能在於「怎麼說」。
如果今天我家弟弟說的是:「媽媽,你們在看韓劇時,我可不可以也看其他的劇?」
這麼直接的說法,你覺得我們答應的可能性有多高?在我們家,這機會低於30%。因為在此之前,他在「看小說」,而非「看劇」。所以此時,正常的父母回應應該是:「不行,你繼續看小說就好了啊!」
這時小孩可能會爭:「你們都可以看劇,為何我不行也看我想看的?」
然後我可能就會回應:「你也可以看啊!是你自己選擇不看的。」
這時小孩就會產生憤怒、委屈等情緒,覺得父母很專制獨裁不為自己著想之類的。
可是這種狀況沒有在我家弟弟身上發生,他完全選對對應模式和語言策略。
分析我家弟弟的策略:
第一,他的願望是:他希望也能在我們看劇時看其他東西,但他不直接說,因為他知道會被我們拒絕。
第二,他顧慮到我們在看劇,一定不會想要旁邊有其他聲音干擾我們,所以他想到了一個「安靜又好笑」的動畫影片,而「安靜」這個元素在他的語言中不只被強調一次,這也正是爸爸最後不得不答應的原因,因此,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第三,他的開頭動之以情,從「懷念幼稚園的美好時光」開頭,讓最心軟最疼他的媽媽覺得可以讓他看一下。所以,在這個厲害的鋪陳之後,他成功了。
當你想提出一個期待對方答應的需求時,你有過這些設想和鋪陳嗎?思考一下對方最在意的可能是什麼?想到要用怎樣的方式去說才能引起對方不得不答應的共鳴?如果能抓到這些關鍵思考或語言策略,那讓對方答應自己就變得容易許多。
實際上,無論雙方是什麼關係,通常個人有個人的立場,對我們的要求都不是「必須答應」,所以拒絕、置之不理、已讀不回、給軟釘子碰才是常態。如果我們真的很想要讓自己的需求也得到滿足,那是「我們自己的責任」,別人也沒必要非得滿足我們,即使他是我們的父母,或是我們的孩子。
所以,到底要怎麼說呢?你想過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