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適合參加心理團體嗎?」:一篇文章幫你認識、分析與評估你的需要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面對生活,想求助的人不少,但很多人不是不想求助,而是不知該如何求助。
然而,我觀察到近兩、三年,隨著心理科普的線上、線下平台與自媒體的興起,加上年輕人更加不會對求助心理諮商師和問診有「污名化」的包袱,有越來越多人願意求助一對一的心理諮商。同時,也有越來越多年輕人接受「心理團體」的幫助。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心理團體」,希望能讓正處於心理困境,不知如何找到解決之道的讀者,借由認識心理團體,找到一條求生之路。

§心理團體賣的是什麼「藥」?

談到心理團體,首先我們要和一些經常被人混淆的群體加以區分。簡單說,心理團體和「心理課」、「企業教練」與「一對一心理諮商」具有不同的內涵。

一、心理團體不同於「心理課」

顧名思義,心理課是「課程」,課程的目的在於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強調個人通過學習以得到知性上的成長。課程的參與者叫「學生」,而授課的是「老師」,雙方是師生關係,雙方的關係是單向的,是不對等的,學生們基本都面向一位老師,單方面的吸收老師教授的內容。
心理團體注重的是群體中成員之間的互動,以及每個人通過互動獲得心理方面的自我認識,在互動中獲得關於自我的與關係方面的成長。當中不存在一位授課老師,只有一位促進大家更好地交流的帶領者。
因此,心理團體中,每個人都是參與者,都是為彼此帶來改變的關鍵人物。

二、心理團體不同於「企業教練」

企業教練有時也會以團體的形式展開,但企業教練的作用跟心理團體不盡相同。最大的不同在於目的,企業教練是為企業服務,通過提高員工素質、激勵員工的工作狀態,達到提高企業績效的效果。
比如越來越不受年輕工作者歡迎的「團建活動」就是如此,這種活動無論過程有趣與否,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員工更好的發揮工作效率,這並不能真正打動員工的心,有時甚至還會引起員工的抵觸心理。
但心理團體不是為特定企業服務,不是為特定人士服務。心理團體是參與者自願參加,是參與者自己想要通過團體互動處理特定心理問題、生活困境的自發活動。

三、心理團體不同於「心理諮商」

心理團體和一對一的諮商有共通之處,雙方都企圖為參與者提供一個安全、支持性的關係,讓他們能在關係中分享自己的想法、情感與人生經驗,從而促進心理成長和改善心理健康。換言之,心理團體或諮商,其核心都是為了讓一個人更好地認識自己,進而有助於保持心理健康,自我完善。
差別在於,在心理團體中,參與者是透過與其他成員的互動和交流來認識自己,看見自己的盲點,學習如何與人互動,瞭解何謂健康的人際關係,又該如何開展健康的人際關係,跳脫不健康的人際關係。
此外,心理團體因為其參與者的數量和互動方式,可以提供某些一對一諮商無法實現的場景,比如「家族治療」可以通過參與者進行家庭成員的角色扮演,使參與者從中得到啓發,看見個人自身家庭結構的問題。
那麼心理團體和一對一諮商可以同時進行嗎?按歐文.亞隆的《團體心理治療——理論與實踐》中的觀點,只要諮商師判斷參與者的情況合適,心理團體和一對一的心理諮商可以兼容,進而發揮更大的效果。

§我適合參加心理團體嗎?

如果你也對心理團體有些心動,我想提供正反兩方面的「自我提問」,供你通過自問自答的方式,確認自己是否適合參加心理團體:
●正面的自我提問:
  • 第一、你是否願意和他人互動,分享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 第二、你是否願意與他人建立更健康的關係?
  • 第三、你是否願意撥出一定的時間與精力,穩定出席至少一個系列的心理團體?
●負面的自我提問:
  • 第一、你是否願意在團體中訴說自己的人生體驗,暴露自己的隱私?
  • 第二、你是否能接受參與者之間發生衝突?
  • 第三、你能否接受帶領者看重團體的發展,勝過看重你個人?
  • 第四、你認為當前的你是否能夠適應群體對話的氛圍與方式?
如果上面七個問題,你的答案都是「是的,我願意!」,那麼你挺適合參加心理團體。如果你不符合,那也不是世界末日,只能說心理團體可能不是最能為你提供幫助的方式。但你還是可以尋求其他方式來找到自己人生的解答,畢竟最好的方式,往往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不過,我要補充一點:一般心理團體都有「入組訪談」。
亦即團體帶領者會在團體前通過一對一的面談,確認想加入的人是否適合入組。所以也不是你想加入,就能加入。
比如今天一個關於「瞭解自己為何憂傷」的團體,一個人在訪談時表示他加入的初衷是「交朋友」,那他大概率會被帶領者拒絕。但這不是對這個人的否定,而是因為這個團體不對應這個人的需要。
此外,每個心理團體都遵守基本倫理和規章。所以違反倫理和規章的參與者,有可能被「請出」團體。這部分還要請有興趣參加團體的人,在參與前仔細閱讀和瞭解該團體的說明。當然!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入組訪談時好好跟帶領者談一談。

§結語:在關係中實現自我

除了嚴格意義的心理團體,有些線上與線下與心理、情感、社交相關的平台,都推出了結合部分心理團體作用的團體活動。
比如招募一群人一起露營,然後中間有一個環節,心理諮商師帶領大家通過卡牌來認識自己。我還看過有些桌游活動,主辦方也安排了諮商師帶領大家通過桌游彼此互動,學習感情交流。
無論是嚴格意義或借用部分心理團體結構的社團活動,其背後都指出我們內心的需要,就是「真的沒有人完全想要活得孤獨」。有時我們選擇孤獨,不是因為我們真的喜歡孤獨,而是比起其他的選擇,一個人的代價比較小。
然而,心理團體或相關活動,其目的就是幫助我們能夠從「一個人算了!」的無助感中走出來,進而自我覺察、澄清問題,並獲得支持與溫暖。
也許你已經迷茫一段時間,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或是面對生活的重擔,對結婚、生子等人生事務不抱希望。過去你也曾求助親友,但得到的更多是無用的指責或缺乏共情的回應。那麼,建議你不妨試試心理團體,或者與心理團體有關的活動。給自己一個機會,再次嘗試從人與人的連結中得到救贖。
p.s. 如果你想瞭解心理團體的運作,可以參考Bilibili上搜尋歐文.亞隆的心理團體錄影,或閱讀塔特(Christie Tate)的著作:《被治癒的時間》(GROUP)。
作者:高浩容。哲學博士,前台灣哲學諮商學會監事。著有《心靈馴獸師》、《小腦袋裝的大哲學》等著作。
avatar-img
78會員
82內容數
哲學博士。結合哲學諮商與教育的實務經驗,以存在心理學視角,提供對於:自由、責任、命運、孤獨、存在感、價值感等人生課題的分析與覺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容我說 的其他內容
當我們放下武器,推開城門,我們可能會發現,城外沒有龍,有的是一片祥和的景致。
對於羞耻,我們要「說」出來,要讓羞耻感從內心顯現為可被觀看的對象。
要解開自我的問題,不通過與他者的關係,回歸連結中去自我剖析,能夠獲取的自我面貌永遠是殘缺的、不全的
我雖然依舊在老去,但現在的我能感受到老去的自己,感受到時光
我們要接受最後一里路不只是父母離開那一刻,還包括他們走了之後,我們自身也需要被安放的哀傷與悼念,以及相關的儀式、法律等問題。這些都需要我們一一完成。
當我們以為我們走到終點,其實我們走到的是起點。就像當我們真正願意面對我們自己,直面我們的苦難。 乍看之下,我們好像放棄抵抗,而命運的海嘯將收拾我們。然而,有意思的是,當我們這麼做,我們往往會發現,我們找到解決問題的頭緒了!
當我們放下武器,推開城門,我們可能會發現,城外沒有龍,有的是一片祥和的景致。
對於羞耻,我們要「說」出來,要讓羞耻感從內心顯現為可被觀看的對象。
要解開自我的問題,不通過與他者的關係,回歸連結中去自我剖析,能夠獲取的自我面貌永遠是殘缺的、不全的
我雖然依舊在老去,但現在的我能感受到老去的自己,感受到時光
我們要接受最後一里路不只是父母離開那一刻,還包括他們走了之後,我們自身也需要被安放的哀傷與悼念,以及相關的儀式、法律等問題。這些都需要我們一一完成。
當我們以為我們走到終點,其實我們走到的是起點。就像當我們真正願意面對我們自己,直面我們的苦難。 乍看之下,我們好像放棄抵抗,而命運的海嘯將收拾我們。然而,有意思的是,當我們這麼做,我們往往會發現,我們找到解決問題的頭緒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最近關於心靈成長課程的延燒,我也想來說說我的看法。 接收了很多資訊後,我歸納出,心靈成長課程和諮商最大不同的地方在於: 1.團體 2.快速成長 這兩點,是諮商完全沒有辦法取代的。 關於團體,確實是沒辦法取代,也不會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了,但是團體就是會有團體帶來的壞處,無論是什麼團體都一樣。因
Thumbnail
隨著青壯年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啟動,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心理諮商。然而,初次諮商常伴隨疑慮與不安。這篇文章將從壓力反應到個人需求,幫助你理解心理諮商的意義。無論是生活壓力、情緒困擾或是自我成長,每個人都有尋求專業支持的理由。透過這個指南,希望你能對諮商有更深入的認識。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關係」,像是:原生家庭、戀愛、婚姻、親子、職場、自我。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懂得愛,也不擅長經營婚姻和家庭。我們在職場中壓抑和忍受,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或不想要的是什麼。 ​
Thumbnail
心理諮商不僅適用於心理生病的人,對於各種年齡層的人生困難、伴侶、家庭等問題都能提供幫助。衛福部今年推動免費心理諮商方案,希望大家善用免費資源。另外,衛福部去年已推動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今年預算更高,預計可服務更多人。8/1號即將推動這個方案。
Thumbnail
關於心理諮商,網路上已經有許多文章在說明為什麼人需要諮商?諮商有什麼好處?諮商跟聊天為什麼不一樣?怎麼選擇心理師跟諮商所?但若真的進到諮商關係當中,有許多人或許對於自己跟諮商會有更多問題,包括,為什麼需要心理師這樣的角色幫忙自己梳理問題?這些事情身邊的人不能做嗎?心理師為什麼幫得上我? 在職場
Thumbnail
瞭解修習團體和共學的重要性,相互支持,覺察自我的存在和與世界的關係,傾聽和發出慈悲的言語,療癒孤立和分離之感,以及將幸福、安樂帶給世界。
Thumbnail
講述了社區行動心理師如何在競爭激烈的治療/諮商所市場中脫穎而出。從競爭對手「所」的弱點觀點,提出行動心理師可利用更有感情、更有人性的特質,在行銷上提供有彈性的專業服務,並讓潛在受眾瞭解心理師的定位。這種策略將幫助行動心理師在「所」群間脫穎而出。
Thumbnail
沙龍房間導覽 德意志黑眼圈沙龍分享的內容包括德國生活、戀愛感情、閱讀及創作。 ➡️對德國生活、社會現況有興趣 👉 德國大小事 ➡️想知道怎麼調整戀愛思維、打造戀愛體質 👉 感情教練 往下拉閱讀感情教練詳細介紹 👇 ➡️聊聊AI繪圖運用和創作電子書上架通路 👉 AI輔助
最近關於心靈成長課程的延燒,我也想來說說我的看法。 接收了很多資訊後,我歸納出,心靈成長課程和諮商最大不同的地方在於: 1.團體 2.快速成長 這兩點,是諮商完全沒有辦法取代的。 關於團體,確實是沒辦法取代,也不會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了,但是團體就是會有團體帶來的壞處,無論是什麼團體都一樣。因
Thumbnail
隨著青壯年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啟動,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心理諮商。然而,初次諮商常伴隨疑慮與不安。這篇文章將從壓力反應到個人需求,幫助你理解心理諮商的意義。無論是生活壓力、情緒困擾或是自我成長,每個人都有尋求專業支持的理由。透過這個指南,希望你能對諮商有更深入的認識。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關係」,像是:原生家庭、戀愛、婚姻、親子、職場、自我。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懂得愛,也不擅長經營婚姻和家庭。我們在職場中壓抑和忍受,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或不想要的是什麼。 ​
Thumbnail
心理諮商不僅適用於心理生病的人,對於各種年齡層的人生困難、伴侶、家庭等問題都能提供幫助。衛福部今年推動免費心理諮商方案,希望大家善用免費資源。另外,衛福部去年已推動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今年預算更高,預計可服務更多人。8/1號即將推動這個方案。
Thumbnail
關於心理諮商,網路上已經有許多文章在說明為什麼人需要諮商?諮商有什麼好處?諮商跟聊天為什麼不一樣?怎麼選擇心理師跟諮商所?但若真的進到諮商關係當中,有許多人或許對於自己跟諮商會有更多問題,包括,為什麼需要心理師這樣的角色幫忙自己梳理問題?這些事情身邊的人不能做嗎?心理師為什麼幫得上我? 在職場
Thumbnail
瞭解修習團體和共學的重要性,相互支持,覺察自我的存在和與世界的關係,傾聽和發出慈悲的言語,療癒孤立和分離之感,以及將幸福、安樂帶給世界。
Thumbnail
講述了社區行動心理師如何在競爭激烈的治療/諮商所市場中脫穎而出。從競爭對手「所」的弱點觀點,提出行動心理師可利用更有感情、更有人性的特質,在行銷上提供有彈性的專業服務,並讓潛在受眾瞭解心理師的定位。這種策略將幫助行動心理師在「所」群間脫穎而出。
Thumbnail
沙龍房間導覽 德意志黑眼圈沙龍分享的內容包括德國生活、戀愛感情、閱讀及創作。 ➡️對德國生活、社會現況有興趣 👉 德國大小事 ➡️想知道怎麼調整戀愛思維、打造戀愛體質 👉 感情教練 往下拉閱讀感情教練詳細介紹 👇 ➡️聊聊AI繪圖運用和創作電子書上架通路 👉 AI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