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的老子遇見賽斯,那會有甚麼見地及不同的思維?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果中國的老子遇見賽斯,那會有甚麼見地及不同的思維
如果古代中國哲學家老子(Laozi)遇見了現代的賽斯(Seth),這將是一個極其令人驚訝和不尋常的情景。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哲學和賽斯所代表的觀點有很大的不同,因為老子生活在古代中國,而賽斯是一位當代的西方靈性作家。
老子注重無為而治、追求自然和諧,他強調人應該與自然合一,遵循自然法則。他的思想著作《道德經》探討了個人修行、道德行為和社會秩序等議題。
賽斯的思想則源於他透過美國靈媒傑恩·羅伯茨(Jane Roberts)所接收到的信息。賽斯提出了許多關於意識、實相、個人創造力和宇宙的觀點。他強調每個人都是自己現實的創造者,並且意識可以超越物質的限制。
如果老子和賽斯碰面,他們可能會對彼此的觀點感到相當驚訝和困惑。老子可能會認為賽斯的觀點過於強調個人創造力,而忽視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老子可能會強調人應該順應自然的法則,而不是僅僅追求個人的權力和創造。
賽斯則可能會對老子的無為而治的觀點感到困惑,因為他認為每個人都擁有無限的創造力和能力,可以主動地改變現實。他可能會提出關於意識和個人創造力的觀點,並認為這些要素在影響個人和社會的運作中起著更重要的作用。
這樣的對話將是一場跨越時空和文化的對話,可能會產生深刻的思考和洞察力。透過這種對話,老子和賽斯可以相互學習,探索彼此觀點的異同,並尋找可能的共通點。
這樣的對話將有助於拓寬雙方的思維和視野,激發對生命和宇宙的更深層次的思考。他們可以討論關於人的存在意義、宇宙的本質以及個體與整體的關係等深奧的哲學問題。
賽斯的觀點可能會帶給老子一種新的視野,提醒他不僅僅關注無為而治的原則,而是要深入探索人的創造力和意識的力量。賽斯的理論強調個體對現實的塑造作用,這可以為老子提供一種新的思考角度。
同時,老子的觀點也可能對賽斯產生啟發,讓他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和諧共處的重要性。老子的無為而治的原則提醒賽斯要謙卑地順應自然的法則,並將個人的創造力納入整體的平衡中。
這樣的對話也可能引發其他人的興趣和參與,因為它融合了東西方的哲學思想,跨越了時空的界限。這樣的對話可以促進跨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並激發對多元哲學思想的探索。
儘管老子和賽斯代表了不同的觀點和時代,他們的對話將是一次充滿智慧和啟發的對話。這樣的相遇不僅僅是理論上的交流,更是對人類思維的一種豐富補充,能夠促使我們思考人類存在的意義和我們與世界的關係。
就宇宙觀來說
在宇宙觀方面,老子和賽斯的觀點可能存在一些差異。老子的宇宙觀強調自然的法則和道的運行,他認為宇宙是無窮無盡的,包含著無所不在的道。他主張人應該順應宇宙的運行,追求與宇宙和諧共處。
賽斯的宇宙觀則更加著重於個人的創造力和意識的力量。他提出了多重實相的觀點,認為每個人都是自己現實的創造者,可以通過意識的運作改變自身的體驗和現實。他強調意識的力量和個體的責任,認為每個人都能夠主動地創造自己所想要的現實。
這兩種宇宙觀有著不同的重點,老子更注重人與宇宙的和諧關係,賽斯則更著眼於個體的創造力和實相的塑造。然而,他們的觀點也有一些共通之處。例如,他們都強調了個體對現實的影響力,以及人與宇宙之間的聯繫。
如果老子和賽斯碰面,他們可以進一步探討這些宇宙觀的差異和相似之處。他們可以討論宇宙的本質、人類在宇宙中的角色以及意識在宇宙運作中的作用等等。這樣的對話將有助於豐富我們對宇宙的理解,並激發對人類存在和宇宙意義的思考。
就生死輪迴來說
在生死輪迴的觀念上,老子和賽斯的觀點也存在一些差異。
老子的哲學中,並沒有明確提及生死輪迴的概念。他主張人應該追求無為而治,順應自然的法則,追求個體與宇宙的和諧。他強調個體的內在修行和返璞歸真,而非關注生死輪迴的問題。
賽斯的觀點則更與靈性和靈魂的轉世有關。他提出了靈魂的多生多世觀點,認為靈魂在不同生命之間進行輪迴,以經驗不同的學習和成長。
如果老子和賽斯碰面,他們可能會就生死輪迴的觀念展開討論。老子可能會關注個體在當下生命中的修行和與宇宙的和諧,而對於靈魂的轉世可能持有不同的看法。賽斯則可能會分享關於靈魂的多生多世和成長的觀點,並強調靈性成長的重要性。
這樣的對話可以促使雙方深入探討生死輪迴的概念,從不同的角度思考靈魂和生命的意義。他們可以分享彼此的觀點、經驗和智慧,從而豐富彼此對生死輪迴的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生死輪迴是一個涉及宗教和哲學的複雜主題,不同文化和信仰系統對於這個問題有不同的觀點。在對生死輪迴進行探討時,應該尊重不同的信仰和觀點,並以開放和包容的態度進行對話。
avatar-img
25會員
2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廖盈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無力感導致身心的兩難之局,身體在這種環境裏,就會被置於不斷的壓力之下,而努力想去使那個危險明確化。身體天生是為保護你而行動的。因此,身體累積了很強的張力,所以在許多的場合裏,一種明確疾病或者威脅性的情況就被「製造出來」,以使身體擺脫一個強到它快無法忍受的張力。 根據S哲思的觀點,一個人的成功與其對
◎「悲壯與消沈散發出張力與壯闊的活力,超越了悲劇本身,蘊含著意氣昂揚的情緒,這種品味令人讚嘆不已。」 S哲思說:「音樂振奮人心」或「音樂悲慘至深」。我希望你能理解,我且不矛盾自己。你絕不會問:「為何有人會創作像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這樣的作品?為何一位作曲家會選擇陰鬱的曲風?」因為音樂本身擁有著
ღ奧修與賽斯對愛的看法 奧修和賽斯在對待愛的觀點上有一些相似之處,但也存在一些不同。 奧修認為愛是一種無條件的存在,是一種自由和無私的表達。他強調愛不應受到任何限制或期望,且主張人們應該活在當下且全心全意地愛。奧修認為,愛是一種 內在的能量,可以通過冥想和覺察來開啟。他鼓勵人們通過愛來瞭解自己,且
宇宙不是來自於物質的過程,而是心理過程。宇宙是起源於意識單位~宇宙的第一因,宇宙有無量的世界。意識單位(units of consciousness)也以「粒子」或「波」的方式運作。 S哲思的觀點是指,宇宙的起源不是來自於物質的過程,而是心理過程。他認為宇宙起源於意識單位,而這些意識單位是所有存在的
奧修與賽斯對靜心的看法 奧修(Osho)和賽斯(Seth)是兩位具有深遠影響的靈性思想家,他們對靜心有不同但有趣的觀點。 奧修,全名為Bhagwan Shree Rajneesh,強調通過冥想和身心實驗來實現心靈的轉變。他提倡一種被稱為「動態冥想」的冥想形式,其中包括身體運動、表達情感和靜心。他認為
◎生命的本質是喜悅,生命不能太嚴肅,若失落了喜悅與快樂,任何的完成都是錯了,都是迷失,都失去意義。 S哲思的觀點認為,生命的本質是喜悅。生命的目的不僅僅是追求成就和完成,而是要體驗和享受喜悅、快樂以及與自身和周遭世界的連結。 當我們過於嚴肅、過度關注問題和挑戰時,我們可能會失去喜悅的感受。S哲思指出
※無力感導致身心的兩難之局,身體在這種環境裏,就會被置於不斷的壓力之下,而努力想去使那個危險明確化。身體天生是為保護你而行動的。因此,身體累積了很強的張力,所以在許多的場合裏,一種明確疾病或者威脅性的情況就被「製造出來」,以使身體擺脫一個強到它快無法忍受的張力。 根據S哲思的觀點,一個人的成功與其對
◎「悲壯與消沈散發出張力與壯闊的活力,超越了悲劇本身,蘊含著意氣昂揚的情緒,這種品味令人讚嘆不已。」 S哲思說:「音樂振奮人心」或「音樂悲慘至深」。我希望你能理解,我且不矛盾自己。你絕不會問:「為何有人會創作像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這樣的作品?為何一位作曲家會選擇陰鬱的曲風?」因為音樂本身擁有著
ღ奧修與賽斯對愛的看法 奧修和賽斯在對待愛的觀點上有一些相似之處,但也存在一些不同。 奧修認為愛是一種無條件的存在,是一種自由和無私的表達。他強調愛不應受到任何限制或期望,且主張人們應該活在當下且全心全意地愛。奧修認為,愛是一種 內在的能量,可以通過冥想和覺察來開啟。他鼓勵人們通過愛來瞭解自己,且
宇宙不是來自於物質的過程,而是心理過程。宇宙是起源於意識單位~宇宙的第一因,宇宙有無量的世界。意識單位(units of consciousness)也以「粒子」或「波」的方式運作。 S哲思的觀點是指,宇宙的起源不是來自於物質的過程,而是心理過程。他認為宇宙起源於意識單位,而這些意識單位是所有存在的
奧修與賽斯對靜心的看法 奧修(Osho)和賽斯(Seth)是兩位具有深遠影響的靈性思想家,他們對靜心有不同但有趣的觀點。 奧修,全名為Bhagwan Shree Rajneesh,強調通過冥想和身心實驗來實現心靈的轉變。他提倡一種被稱為「動態冥想」的冥想形式,其中包括身體運動、表達情感和靜心。他認為
◎生命的本質是喜悅,生命不能太嚴肅,若失落了喜悅與快樂,任何的完成都是錯了,都是迷失,都失去意義。 S哲思的觀點認為,生命的本質是喜悅。生命的目的不僅僅是追求成就和完成,而是要體驗和享受喜悅、快樂以及與自身和周遭世界的連結。 當我們過於嚴肅、過度關注問題和挑戰時,我們可能會失去喜悅的感受。S哲思指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亞里斯多德的觀察與分析向我們揭示了先蘇時期的古希臘哲學發展。最初,這些被認為擁有智慧的人,他們的「智慧」的對象是物質世界。他們是一些從事著理論性探究的「自然哲學家」。出於一種「對令人敬畏的自然之認知興趣」,這些探究者將人的思想從「製作具體工具」、「執行具體行動」這類工作中解放出來。
Thumbnail
賽斯思想/架構一I 架構二 整個賽斯書的核心是闡述這樣一個道理:你創造了自己的實相。是你的“信念”使你產生某種“思想”,思想又使你產生出某種“情緒”,而“思想”和“情緒”一同由內而外地造成了你的身體狀況、人生經驗和個人實相,無一例外。
Thumbnail
本文將透過《論語》和《孟子告子上》等文獻,探討儒家思想對生死觀的影響,提出孔子對生死觀的沉思。儒家思想主張「不談鬼神」和「生與死的隔絕」,並強調「殺身成仁」以及「捨生取義」的觀點,對古代中國百姓產生重大影響。現代人的生死觀仍受儒家思想影響,值得大家深入研究。
Thumbnail
說「諸法無我」,沒有一個常住不變易的「我」,或具有主宰性的「我」在生死輪迴,然而在善惡業報的因果不昧當中,不免隱藏著有一個相續且同一性的我在受果報的問題,這是否與「無我」說相違?
Thumbnail
賽斯稱上帝為「萬物」,不是一個有位格的,而是所有意識的總和。最典型不過的泛上帝觀——上帝就是創造的總和。 賽斯又使用了較哲學性的字眼描述: 「因為神在,你在(因為神在,你在。)。因為你在,神在。」 注意:賽斯很少使用「上帝」這個詞,他通常指的是一切萬有或原始能量格式。
在人類長年來的各種發展而言,都會討論到世界似乎存在某種潛在的方向性,在陰陽五行的領域就會說是「道」,而在近代思想,最類似的可能是海耶克的「自發秩序」的概念。 個人認為,這些概念其實可以從當代物理的對稱性與對稱破缺的角度,給予相對具體的理解途徑。
Thumbnail
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但,不爭不是躺平啃老,是精進自己,不再與人爭論是非對錯。 不論是家庭工作,很多時候事緩則圓,不決定也是一種決定。當下若有情緒,任何決定都是錯。 經典中一段記載,引人深思。 「世尊,你如何渡過(輪迴的)暴流呢? 「朋友,不滯留也不掙扎,我便渡過暴流。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亞里斯多德的觀察與分析向我們揭示了先蘇時期的古希臘哲學發展。最初,這些被認為擁有智慧的人,他們的「智慧」的對象是物質世界。他們是一些從事著理論性探究的「自然哲學家」。出於一種「對令人敬畏的自然之認知興趣」,這些探究者將人的思想從「製作具體工具」、「執行具體行動」這類工作中解放出來。
Thumbnail
賽斯思想/架構一I 架構二 整個賽斯書的核心是闡述這樣一個道理:你創造了自己的實相。是你的“信念”使你產生某種“思想”,思想又使你產生出某種“情緒”,而“思想”和“情緒”一同由內而外地造成了你的身體狀況、人生經驗和個人實相,無一例外。
Thumbnail
本文將透過《論語》和《孟子告子上》等文獻,探討儒家思想對生死觀的影響,提出孔子對生死觀的沉思。儒家思想主張「不談鬼神」和「生與死的隔絕」,並強調「殺身成仁」以及「捨生取義」的觀點,對古代中國百姓產生重大影響。現代人的生死觀仍受儒家思想影響,值得大家深入研究。
Thumbnail
說「諸法無我」,沒有一個常住不變易的「我」,或具有主宰性的「我」在生死輪迴,然而在善惡業報的因果不昧當中,不免隱藏著有一個相續且同一性的我在受果報的問題,這是否與「無我」說相違?
Thumbnail
賽斯稱上帝為「萬物」,不是一個有位格的,而是所有意識的總和。最典型不過的泛上帝觀——上帝就是創造的總和。 賽斯又使用了較哲學性的字眼描述: 「因為神在,你在(因為神在,你在。)。因為你在,神在。」 注意:賽斯很少使用「上帝」這個詞,他通常指的是一切萬有或原始能量格式。
在人類長年來的各種發展而言,都會討論到世界似乎存在某種潛在的方向性,在陰陽五行的領域就會說是「道」,而在近代思想,最類似的可能是海耶克的「自發秩序」的概念。 個人認為,這些概念其實可以從當代物理的對稱性與對稱破缺的角度,給予相對具體的理解途徑。
Thumbnail
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但,不爭不是躺平啃老,是精進自己,不再與人爭論是非對錯。 不論是家庭工作,很多時候事緩則圓,不決定也是一種決定。當下若有情緒,任何決定都是錯。 經典中一段記載,引人深思。 「世尊,你如何渡過(輪迴的)暴流呢? 「朋友,不滯留也不掙扎,我便渡過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