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_[自我修復的N種練習]_旋轉、跳躍之後轉念?(上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關於名稱,脱憂就像是脫單,很多單身的人渴望脫離單身生活找到合適的對象,身為一個憂鬱症患者,則是希望可以脫離憂鬱症,恢復自由人生。
這是一個關於我罹患憂鬱症後,透過醫院身心科醫師藥物治療、諮商,和透過不同練習的個人心得與分享,希望你喜歡。
原本關於「轉念」的主題想要安排後面一點再分享,但身邊的朋友或是臉友,常常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是人際關係上的問題,都會說「轉念」就好,我之前曾提到「轉念是結果、而不是方式」,現在就讓我分享我對轉念的心得。
之前曾經提過我2017年的那個工作,因為跟同事S小姐有些無解的問題,向老闆反應要切割工作,但老闆說要我想想S小姐的優點,再合作試試看。我便180度的轉念,說服自己在工作上累積的經驗,和其他同事或外部合作人員的關係上,都令我想要繼續在這裡工作,所以或許改變對S小姐的態度和試著順著毛摸,一切都會不一樣了。
那時我開始對S小姐和顏悅色,接受她倒垃圾、吐苦水,還有常常待在暗黑會議室中聽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因為我的心態180度大轉彎,連同事都說「你好厲害,怎麼可以突然就改變心態,跟S小姐愉快相處」,我說或許人家的機車是有苦衷的,就試著用同理心去體諒她囉!
後果有多慘,大家也知道吧。
開始做諮商治療後,我才深深體認到,轉念是結果,不是方法。怎麼說?
雖然不知道我的諮商師是哪一個心理學派,但他的諮商方式,基本上是傾聽、觀察加上好奇的提問,不是那種我們以為下指導棋,去了就會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或是從我們提出的問題解決方案二選一,多數的時候他都會先靜靜地聽,有時候給同理心的認同,再來提問「那你覺得這個問題(或是人)對你的影響是什麼?」,或是「我剛剛觀察到你現在談起過去經歷,還是很有情緒,你自己現在的感覺是什麼?為何事過境遷那麼久,還是讓你那麼生氣呢?」
剛開始我也不是很適應諮商師這樣的問法,也有小小抗拒過,我就是想太多才生病,你還要我繼續想的感受。經過幾次諮商後的發酵,有了體認,原來諮商不像是看醫生後領藥吃,而是可以透過一個真正關心你的人,給予同理心、不批判、不指責、不下指導棋,提醒你已經當下沒有查覺的情緒或表情透露出的線索,引導你一步步去感受當下的真實感受,認識自己、觀察自己,了解自己。
當然走到這一步沒有那麼簡單,我也是到了生病、身體壞掉後,被迫停止工作、強迫自己休息,才得以完整的跟自己相處。
其實,在諮商前,身體給我很多的警訊,可以說是「警報器」。
曾經提過高血壓、心悸和心跳加快的狀況,其實很簡單的原理,通常都是因為感受到壓力、緊張和睡眠不足所引發,身體是一個很奧妙的組成,無論是外在或內在的失衡,都會觸動警報系統,常常聽到胃痛、頭痛等狀況,也屬於這一類。但我們身處在壓力的當下,常常壓抑警報器,就像是大樓火警系統被觸動,剛開始大家都會很緊張的走出門看看狀況,或是跑下樓去避難。但若警報器常常被啟動而警鈴大作,檢查後發現只是有人開水燒乾觸發,或是警報偵測器因為受潮而觸動警報,就像是放羊的孩子,終究人們會對於警鈴大響這件事麻木,畢竟人是一種很容易習慣的動物,常常這樣也就漠視了。
還有一種是把警鈴關掉繼續睡覺,心中認定又是哪個冒失鬼在樓梯間抽菸,或是捨不得花錢更換掉老舊設備,直到濃煙密佈來不及逃生。我以前也會頭痛,吞一顆普拿疼,有時候胃痛,吃一包胃散。反正哪裡有警鈴,我就拿相對應的藥物快速解決掉。因為總是加班、熬夜或是被專案進度追著跑、情緒化的同事或主管,所以當下警鈴大響時,我也選擇忽視背後代表的意義,因為工作就是要用付出時間和精力,求取每個月的薪水收入,不是嗎?
「心裡的傷、身體都知道」這是一本寫關於創傷對人體影響的重要醫學書籍,但並非一般小事件或是日常不愉快就會留下創傷,在創傷形成之前,身體就一直在發訊息給你,但就是發不了Line,否則現在人那麼黏手機,有訊息來還不看看嗎?再者,工作跟薪水是一種交換,彷彿我們沒有選擇,只能做眼前的工作,等到領薪水再補償性的過度消費,然後離不開工作,惡性循環。或是賺了錢,結果身體壞了,只好去看醫生買藥吃,再繼續虐待自己的身心健康。
以我自己的經驗分析,如果現實的狀態跟我內心想要的失衡,就會造成衝突,引發身體的警報機制,但無論是交換薪水或是職場壓力,我總是看著遠方的目標不停奔跑,告訴自己我是為了追求一個更高更遠的目標,所以有時間再休息吧。如果今天工作或人生的目標是別人定義的,那我們就放棄為自己生活的權利,當時我不知道我到底要什麼,所以若有一個人指著某一個目標,告訴我就往那邊去,我應該是很開心的啟程,還對他說聲「謝謝!」,如果有人跟我說一件事都是為我好,當時我不知道我到底要什麼,可能就埋頭苦幹,還對他說聲「謝謝!」自己爆肝之後,還跟著謀劃如何吸引新鮮的肝一起加入。
瞎,對就是瞎。因為明眼人如我,當時真的不認識自己,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經歷過生病、吃藥、諮商後,我和自己相處的時間變多了,周圍開始變安靜了,慢慢地梳理過去的人生經歷,面對憂鬱症這件事,知道只有我可以為自己負責。我開始觀察居住環境、做什麼事情、吃什麼和情緒起伏,多很多時間好好感受當下的心情,不在欺騙自己,也不會被雜訊所干擾,雖然這條路不容易走,但每次的練習和覺察都很值得。
也是因為這樣的練習,和了解警報器的背後意義,是提醒我對當下的人事物,有情緒上的起伏,是失衡、是衝突,抑或是我只是現在還沒法應對?「轉念」這件事情就不在我的選擇上了,因爲我們若只是做反到正的轉念、做壞到好的轉念,做別人指導方向的轉念,不知為何的轉念,而忽視身體給你的警訊,放棄自我的選擇權,轉念終究會轉到衝突的點上,只差爆發的那一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會員
19內容數
關於名稱,脱憂就像是脫單,很多單身的人渴望脫離單身生活找到合適的對象,身為一個憂鬱症患者,則是希望可以脫離憂鬱症,恢復自由人生。 這是一個關於我罹患憂鬱症後,透過醫院身心科醫師治療、諮商,和透過不同練習的個人心得與分享,希望你喜歡。#憂鬱症#諮商#身心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摩羯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跟諮商師約談時,我提到前幾天做了一個惡夢,夢中有大姊、小阿姨、大表哥與小表哥。然後在夢中我拿著棒球棍,大吼大叫、非常生氣的打他們,一直到醒來之後,整個人都還處於發怒的狀態,但又覺得很可笑,什麼奇怪的夢?
剛開始要離職前,對於被逼著只能逃離當時的職場,逃離造成我憂鬱的主要加害者身邊,我是相當憤恨不平也覺得很受傷的,自己認為應該要被離職的是加害者,因為不是只有我一個人被害,也認為加害者離開後一切都會恢復正常,但因為加害者S小姐宣稱她的後台硬,指出是大老闆,而小老闆非常需要她,對我來說離職就是唯一出路。
上集說到在諮商室外等待時,突然想起一個長輩,他在2022年3月離世,我跟他沒有血緣關係,但是有一段幾個月的緣分。突然,悲傷的感覺浮現,好想哭。到底我跟他之間的緣分和為何牽動傷感的情緒,聽我娓娓道來。
上次談到親人的議題,跟諮商師聊到關於媽媽的娘家事件。這次他希望我可以談談爸爸跟我憂鬱症有沒有關係?或是平常的互動如何。 關於爸爸,我坦白的說印象並非很深刻,因為他在我小時候是一名跑船員,應該有幾年間,能見到他的時間就是他結束幾個月的跑船行程,回到家裏休假的那個星期。他的船屬於去國外的商船,所以工作
在第一次與諮商師相親之後,今天是第二次的諮商,諮商師問我 「在你人生經歷中,有沒有除了工作上之外,讓你憂鬱的人事物呢? 或許我們可以談談家庭的其他人。」
今天是[自我修復的N種練習]系列,要跟大家談一談「斷捨離」對我的幫助,還有透過真正執行斷捨離的過程,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我成功斷捨離了嗎? 第一次看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撰寫的書「斷捨離」,其實還沒有FU。因為我住的老家各個地方都堆了很多東西.......
跟諮商師約談時,我提到前幾天做了一個惡夢,夢中有大姊、小阿姨、大表哥與小表哥。然後在夢中我拿著棒球棍,大吼大叫、非常生氣的打他們,一直到醒來之後,整個人都還處於發怒的狀態,但又覺得很可笑,什麼奇怪的夢?
剛開始要離職前,對於被逼著只能逃離當時的職場,逃離造成我憂鬱的主要加害者身邊,我是相當憤恨不平也覺得很受傷的,自己認為應該要被離職的是加害者,因為不是只有我一個人被害,也認為加害者離開後一切都會恢復正常,但因為加害者S小姐宣稱她的後台硬,指出是大老闆,而小老闆非常需要她,對我來說離職就是唯一出路。
上集說到在諮商室外等待時,突然想起一個長輩,他在2022年3月離世,我跟他沒有血緣關係,但是有一段幾個月的緣分。突然,悲傷的感覺浮現,好想哭。到底我跟他之間的緣分和為何牽動傷感的情緒,聽我娓娓道來。
上次談到親人的議題,跟諮商師聊到關於媽媽的娘家事件。這次他希望我可以談談爸爸跟我憂鬱症有沒有關係?或是平常的互動如何。 關於爸爸,我坦白的說印象並非很深刻,因為他在我小時候是一名跑船員,應該有幾年間,能見到他的時間就是他結束幾個月的跑船行程,回到家裏休假的那個星期。他的船屬於去國外的商船,所以工作
在第一次與諮商師相親之後,今天是第二次的諮商,諮商師問我 「在你人生經歷中,有沒有除了工作上之外,讓你憂鬱的人事物呢? 或許我們可以談談家庭的其他人。」
今天是[自我修復的N種練習]系列,要跟大家談一談「斷捨離」對我的幫助,還有透過真正執行斷捨離的過程,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我成功斷捨離了嗎? 第一次看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撰寫的書「斷捨離」,其實還沒有FU。因為我住的老家各個地方都堆了很多東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因為工作,我去心理諮商了, 大腦想去上班,但身體不願意,所以我們一起選擇離職了。 遇見心裡諮商後,如何改變我的人生:重拾自己!
Thumbnail
在諮商晤談中,並不是個案說的話越多,就越療癒。也不是在晤談室中說越多你過往受創的歷史,你就會療癒得越快,也不是越短次數的治療或越集中頻率的治療越有效。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你曾經焦慮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焦慮症症狀以及如何透過冥想來自我療癒的故事。作者曾因工作壓力而讓焦慮症狀加劇,但透過冥想正念的方法,逐漸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也是焦慮的人,不妨一起來看看作者的改變之路。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重新接受憂鬱治療的心路歷程。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作者感到絕望和困惑。儘管她曾嘗試減藥並調整生活方式,但現實的轉變仍讓她感到不知所措。這段文字突顯了作者對治療過程中種種矛盾情緒的掙扎,以及對未來前路的不確定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去找心理師諮商的經驗,探討了自尊感、童年期經歷以及心理師諮商的影響。透過心理諮商,我重新開始肯定自己,踏出舒適圈,並在職場和生活上做出了許多重要決定。這段經歷的合作也讓我體會到了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並認為只有在願意談論自己的情況下諮商才會有效果。
Thumbnail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關於我】 看似美滿的、令人羨慕的家庭,其實我覺得有許多困擾,婚姻中的,和先生、還有和他家人相處的,對於「錢」的價值觀,對於「物質」和「精神」的價值觀……,許多許多。 我自己太忙碌,做太多事,所有事情都想要做好,不會放鬆,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因為工作,我去心理諮商了, 大腦想去上班,但身體不願意,所以我們一起選擇離職了。 遇見心裡諮商後,如何改變我的人生:重拾自己!
Thumbnail
在諮商晤談中,並不是個案說的話越多,就越療癒。也不是在晤談室中說越多你過往受創的歷史,你就會療癒得越快,也不是越短次數的治療或越集中頻率的治療越有效。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你曾經焦慮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焦慮症症狀以及如何透過冥想來自我療癒的故事。作者曾因工作壓力而讓焦慮症狀加劇,但透過冥想正念的方法,逐漸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也是焦慮的人,不妨一起來看看作者的改變之路。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重新接受憂鬱治療的心路歷程。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作者感到絕望和困惑。儘管她曾嘗試減藥並調整生活方式,但現實的轉變仍讓她感到不知所措。這段文字突顯了作者對治療過程中種種矛盾情緒的掙扎,以及對未來前路的不確定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去找心理師諮商的經驗,探討了自尊感、童年期經歷以及心理師諮商的影響。透過心理諮商,我重新開始肯定自己,踏出舒適圈,並在職場和生活上做出了許多重要決定。這段經歷的合作也讓我體會到了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並認為只有在願意談論自己的情況下諮商才會有效果。
Thumbnail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關於我】 看似美滿的、令人羨慕的家庭,其實我覺得有許多困擾,婚姻中的,和先生、還有和他家人相處的,對於「錢」的價值觀,對於「物質」和「精神」的價值觀……,許多許多。 我自己太忙碌,做太多事,所有事情都想要做好,不會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