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8/0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人生中幾件不怕過錯的事情

以當責思考求職的挑戰

在離開博士後研究員,嘗試前往教職道路時,投稿了幾間學校,通常教職依照學校不同而有不同程序,通常先寄出履歷、備審資料、學術著作、博士論文以及投稿的相關期刊,進行初次的審查,通常許多學校不給予回覆,故筆者認為平常心很重要,因投稿者都有自己研究背景,而研究背景與投稿教職學系,如:關聯性較少,或許不會收到面試,不過沒有面試並不意味沒有能力,而是沒有緣分。

若順利的話通常進行第一次系所面試。首先,系上教授進行面試,有些學校請面試者,自我介紹三分鐘、七分鐘試教,再由系所教授給予問題詢問,筆者認為類似論文答辯。再來,通常在系所面試後,進入第二階段學院面試,這時通常由院上教授進行提問,有些採取簡報方式,有些採用直接問答,如果提出問題如無法回覆答案,或是無法短時間改變,筆者建議把問題寫下來,面試後思考怎麼改變,或是找出合理的一套說法,筆者認為每次面試除了了解自身,再者是自身與系所緊密程度。

筆者四個問題提供給前往不同縣市面試教職思考

  1. 如果正在就職的投稿者,需要思考是否能與現在單位提供離職?
  2. 如果開缺與本身專業有落差,建議面試者需要思考為何爭取教職?
  3. 後續怎麼處理開課的問題?
  4. 如果不同科系學系學生來上課時,需要怎麼領導課程,讓不同科系學生可以在課程中成為團隊?

教職缺的架構圖,由筆者自行繪製


求職者與面試者的權謀與賽局

部分學校會通知結果,部分學校因報名者太多就不會給予回覆,故筆者建議通常於面試後一週詢問結果,如果通知錄取的話,學校通知者會告知結果須進行「三級三審」,筆者提醒面試者,「三級三審」未必都會通過,有時候可能因學校規劃方針發生轉變審查失敗,所以筆者認為每次面試就是抱持的平常心,還有在沒有簽約前,筆者建議持續地保持平常心,持續投稿學校,在合作上都可因尚未簽約前有所變數。

在面試採取方式,通常有線上或是實體兩種,系上採取Google Meet線上視訊面試、而院上通常採取實體面試,實體通常有交通成本,筆者建議須將「距離」考慮時間管理中,若面試於早上十點,筆者建議需前一天前往學校附近飯店居住,一方面可了解學校及附近場域,同時可讓自己站在學生立場,有那些交通問題、住宿問題,都可為後續招生可以思考的問題。再來,這些也將會影響若順利錄取,後續前往任教時,思考開車前往、或是機車代步,以及租什麼房子,這些實體前往面試前一天住宿可留意,再來若錄取了非在居住地時,筆者建議先在網路上找房子,盡量將時間約在同一天看房,再來確認訂金多少,因在結果出現後將「起聘日」確認,以及對方人事室有那些需求?都是錄取後需要注意。

接受犯錯的可能性

筆者認為學生時代建議多養成犯錯的習慣,當然讀書多為不習慣違背人性,加上在臺灣升學中,習慣利用「刷題」減少考試犯錯,增加答對率,考試養成學生因考試犯錯而減少分數,可能會造成害怕犯錯,對於畢業後變成競爭內卷市場,筆者認為在當代社會中,「挑戰」可能在創業或是新銳教師需面對問題,筆者建議在找尋教職時,多累積自身各種領域能力,之中調整「犯錯」思維習慣,跳脫考試高分數思維增加探索體驗,許多職缺若以「考試」為主工作,背後也存在著在體制下規則的思維,自然而然在工作要求尚「少犯錯」大於「多嘗試」,在有限彈性中做出提案,如果面試為業務或是經濟導向工作,需要思考是如何「求生存」,再來就是如何達到雙方市場需求,而這個市場並非會固定,尤其當代社會中,從線上市場、AI等科技快速變化,許多職業可能因AI出現而被取代,筆者認為從「做中學」到「經驗談」,試著提問從「Question」到「Problem」,這些屬於人類經驗問題,它就可能在犯錯中,發現新的缺口,變成一種解決產業,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或許是突破AI科技下,人類獨特性無法被取代的「大黑柱」。

專業門檻的降低

在當代社會中因自媒體以及科技日新月異,許多過去的專業逐漸的普及化,記得在筆者小時候「英文」是非常重要的科技,常常聽長輩說學好英文就可以找到好的職業,在大學時期,學好資訊可以找到好工作,不過隨著科技進步速度越來越快速,這些話語的時間軸快速縮短,全球化以及自媒體興盛,降低了英文、資訊的門檻,故當代社會要處理的是怎麼讓自己學會新技能,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在這個步驟中筆者稱為「0到1」的階段,而要怎麼從「1到2」呢?

筆者認為就是要習慣思考一個年度的規劃,並且固定地記錄每個階段的狀態,如果中間進度超出預期的成本,建議找尋相關專業的朋友聊聊,看能不能看到不同視角,有些可能不是當代社會潮流議題,抑或是它並非是短時間能夠完成,適當地停損筆者認為必要的,再來是思考從事的活動,它在規劃時程中「毛利率」為何?

了解投資成果當責方向

筆者認為創業或是教職缺,它的工作時間是遠高於「朝九晚五」的時間,所以建議全職博士班學生,再踏入前需要思考「前提」,預計能在這個學業「蹲」多久?以及自身有多少資源可以讓自己在這裡「蹲」?基於這樣的思路上,再去思考現在教職問題,「少子化」、「土博士」、「專業與市場」,最後思考自己是否喜愛自主學習的人嗎?以及在面對挫折時,怎麼快速調整自身情緒,這些可能是後續問題而來時,可以當作面對小指南。

再者是許多面試上,未必是成功而可能是面試單位中,錄取者的狀況是最好的,或是急於用兵,當面試者前往這樣的工作時,可能將所有時間都花在工作上,筆者認為在休閒時間,適當地寫下自身後續工作的結果,所以工作時間永遠要all in,筆者認為需要思考自己在工作上能all in多久時間,並且在這份工作上能夠累積哪些能力?幫助自身找到下一份工作,留下所謂的「賢者時間」。

有效地提升績效

一旦確定走上這條道路時,「社交屬性」的培養變得十分重要,首先是「識人」,因為每個人都有自身的立場,所以合作時會思考自身框架,所以當面對「交易」時,遇到友善或是親和力強的人,筆者建議需要讓自己跳脫正常的框架,思考為何第一次合作它就這麼「友善」?在職場上有經驗的人,通常友善背後有個目的,所以在交易同時要思考是否願意去協助這樣友善下的目的,再者是要怎麼培養了解對方友善下的目標,筆者認為有個自身團隊十分重要,而這個團隊或許是在大學時期、或是就職期間外的休閒時間,需要培養的「社交屬性」,從朋友或是家人思考自身想要與他們連結東西為何?

再來是隨著自身年齡以及自我成長階級有所調整時,筆者認為適時地篩選,以及思考篩選後造成後果,都是在犯錯前需要思考的狀態,「計畫」通常都不會實踐,但是計畫可以有效地提升績效,這也是筆者認為在求教職或是創業時十分重要的觀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